重庆实验中学 重庆实验中学-简介,重庆实验中学-设施

重庆实验中学 重庆实验中学-简介,重庆实验中学-设施

重庆实验中学,即重庆巴县中学,2011年正式改名,简称“巴中 ”,创建于 1907 年,位于重庆市巴南区政府所在地鱼洞,是原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重庆直辖后首批确认的重点中学。

重庆实验中学_重庆实验中学 -简介

重庆实验中学,即重庆巴县中学,2011年正式改名,简称“巴中 ”,位于重庆市巴南区政府所在地鱼洞黄溪口18号。分初中部和高中部,巴县中学初中部称全善学校,与高中部分开管理。

重庆市巴县中学创建于 1907 年,位于重庆市巴南区政府所在地鱼洞,是原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重庆直辖后首批确认的重点中学。学校占地 130000 多平方米,有近93 个教学班, 5500 多名在校学生,教职工 400 余人。重庆市巴县中学凝聚着厚重的巴渝文化,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骄人的办学业绩。渊博之士曾纪瑞、周莲舫、朱必谦、文伯鲁、沈懋德、张筱门、肖华清、赖向农、龚 宛 鸟 、张富洁、邹勤等先后在此担任校长。

重庆实验中学_重庆实验中学 -设施

学校占地 130000 多平方米,有近93 个教学班, 5500 多名在校学生。 巴县中学结合学校独特的地域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先后投资近 5000 万元建成了 18000 平方米的全市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科技馆 ,内设天象厅、天文台、天文知识展览馆、科技互动大厅、动物标本陈列室、万能车床室、陶艺制作室、汽车展室、摩托车展室、机器人活动室、车模活动室、生态植物园、信息技术中心等。学校科技馆被巴南区委、区政府命名为“科普教育基地”,被重庆市科协命名为“重庆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巴县学校拥有1000M校园网、 每间教室配有计算机、数字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彩电、空调等教学设施,实现了信息技术“班班通”、“室室通”。但部分教室设施较陈旧。

校方认为,理、化、生实验设备为全市一流。学校有重庆市中学第一块400米标准橡胶田径运动场(足球场)、50米游泳池、体育馆、健身房。但游泳池、体育馆、健身房较少对学生开放。

巴县中学的图书馆藏书十余万册,自称全市中学最大。有容纳2000多人同时进餐的食堂,有学生公寓。

师资巴县中学,有教职工 400 余人,其中中学教研员(正教授级)4人,特级教师5人,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0余人,获全国、省(市)荣誉称号的20余人,有高、中级职称的130余人,参加了硕士课程进修结业的有116人。

重庆直辖以来,赛课、基本功大赛等获国家级或市级一等奖的有9人。学校鼓励教师科研,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8个,近年来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市级以上教改科研成果奖30余项。政治、语文、物理、生物、体育教研组被评为重庆市先进教研组。

为充实学校科技教师队伍,学校还聘请包括重庆大学在内的 13 位教授(其中有三位院士)作为校外科技辅导导师。

重庆实验中学_重庆实验中学 -特色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教育交流。英国、美国、加拿大、芬兰、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学者先后来校进行学习交流。学校参与 AFS 项目,与国外学校互派学生交流学习。学校与英国 Dixie 学校结为友好学校,两校师生每年互访交流,促进了两校的共同进步与发展。经国务院外专局批准,学校取得了直接聘请外国专家的资格,常年聘有外籍教师住校执教。

学校也重视国内学校的交流,参加了全国部分省市实验中学、重点中学联合体,发起成立了重庆市重点中学六校联合体,组织了巴南区教学联合体。联合体学校坦诚的进行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的探讨与交流,促进了学校及地区教育的发展

县中学有艺术节、英语周、文学社、运动会、夏令营、科技活动月及兴趣活动小组等活动。学校是“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女篮)试点校”和“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田径)试点校” 。2000年,巴县中学承办了重庆市首届重点中学学生田径运动会。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英国、美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学者都先后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与Dixie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实现了两校领导及师生间的互访,促进了两校的交流。学校经外交部批准取得了直接聘请外国专家的资格,常年聘有外籍教师住校执教。

王鹏、韩云晓两位同学的发明分别获得国家专利;在重庆市第六届高交会“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创造发明“欹器”、“神奇的光导”、“锁的结构”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实践活动方案“走进自然”荣获三等奖;科幻绘画《知识输入器》、《赤潮清除器》荣获一等奖、三等奖。高 2007 级“炮制超级泡泡”研究小组在参加重庆市首届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中荣获一等奖。

重庆实验中学_重庆实验中学 -成果

巴县中学坚持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名师、科研出人才”的发展战略,教育科研稳步推进,构建了骨干研究与全员研究相结合、专题研究与一般研究相结合的科研模式,形了组组有课题,人人搞研究,项项出成果的“群学、群研、群绩”科研态势。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 8 个国家级子课题和市级独立课题的研究,先后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200 余篇,获市级以上表彰及荣誉称号 30 余人,获市级以上教改科研成果奖 30 余项,青年教师在基本功大赛中,获国家级或市级一等奖达 20 多人。建立了以校史文化、巴渝文化、长江文化、名人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为主的校本课程体系。

各种竞赛喜获佳绩:在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 13 名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 46 人获得二等奖, 68 人获得三等奖,获奖人数居全市前列。邱赓被评为重庆市十佳中学生。历年高考上线率稳定在 97% 以上, 2007 年中考联招上线率近 80% ,居全市前列。每年都有多人升入北大、清华等名校, 2007 年卢波、刘链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张建、刘轶被清华大学录取,另有多名同学被浙江大学、中国人大等著名高校录取。学校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建成以来, 已有 61 人考入空军飞行学院, 40 余人考入民航飞行学院。

2008年,巴县中学巴南区籍考生664人,上重点线217人;文理科前10名中各8人;全区上高分保护线(文科610分、理科630分)的33人中占25人;全区文理科状元均出自巴县中学。由于高考信息的属地化管理,经区外考生有效信息反馈统计,初步统计到的区内区外考生总体情况为:上重点本科新闻线(文科576分、理科544分)363人,另有艺体上重点本科线52人,共计上重点线415人;文理科600分以上有113人;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90103/46231.html

更多阅读

声明:《重庆实验中学 重庆实验中学-简介,重庆实验中学-设施》为网友哀莫大于心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