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
中国纺织业_中国纺织史 -中国纺织史
中国纺织业_中国纺织史 -正文
━━━━━━━━━━━━━━━━━━━━━━━━原始手工纺织:从远古到公元前22世纪
手工机器纺织: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1870年
发展历程
纺车的由来和发展
织机的发展
显花技术的发展
染整技术的发展
手工机器纺织的生产形态
大工业化纺织:1871年以后
发展历程
纺织工业布局的改善
天然纤维品种的改良
化学纤维工业的兴起
纺织机械制造业的形成
纺织机器的革新
科学管理的逐步推行
新型纺织技术的开发研究
纺织专门人才的培养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采集野生的葛、麻、蚕丝等,并且利用猎获的鸟兽毛羽,搓、绩、编、织成为粗陋的衣服,以取代蔽体的草叶和兽皮。原始社会后期,随着农、牧业的发展,逐步学会了种麻索缕、养羊取毛和育蚕抽丝等人工生产纺织原料的方法,并且利用了较多的工具。有的工具已是由若干零件组成,有的则是一个零件有几种用途,使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那时的纺织品已出现花纹,并施以色彩。但是,所有的工具都由人手直接赋予动作,因此称作原始手工纺织。
夏代以后直到春秋战国,纺织生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原料培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纺织组合工具经过长期改进演变成原始的缫车、纺车、织机等手工纺织机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一部分纺织品生产者逐渐专业化,因此,手艺日益精湛,缫、纺、织、染工艺逐步配套。纺织品则大量成为交易物品,有时甚至成为交换的媒介,起货币的作用。产品规格也逐步有了从粗陋到细致的标准。商、周两代,丝织技术突出发展。到春秋战国,丝织物已经十分精美。多样化的织纹加上丰富的色彩,使丝织物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贵衣料。这是手工机器纺织从萌芽到形成的阶段。
秦汉到清末,蚕丝一直作为中国的特产闻名于世。大宗纺织原料几经更迭:从汉到唐,葛逐步为麻所取代;宋至明,麻又为棉所取代。这个时期里,手工纺织机器逐步发展提高,出现了多种形式:如缫车、纺车由手摇单锭式发展到多种复锭(每台3~5锭)脚踏式;织机形成了素机和花机两大类。花机又发展出多综多蹑(踏板)和束综(经线个别牵吊)两种型式。宋代以后纺车出现适应集体化作坊生产的多锭式。在部分地区,还出现利用自然动力的“水转大纺车”。纺、织、染、整工艺日趋成熟。织品花色繁多,现在所知的主要织物组织(平纹、斜纹和缎纹)到宋代已经全部出现。丝织物不但一直保持高档品的地位,而且还不断出现以供观赏为主的工艺美术织品。元、明两代,棉纺织技术发展迅速,人民日常衣着由麻布逐步改用棉布。这是手工机器纺织的发展阶段。
18世纪后半叶,西欧在手工纺织的基础上发展了动力机器纺织,逐步形成了集体化大生产的纺织工厂体系,并且推广到了其他行业,使社会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西欧国家把机器生产的“洋纱”、“洋布”大量倾销到中国来,猛烈地冲击了中国手工纺织业。中国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从1870年开始引进欧洲纺织技术,开办近代大型纺织工厂,从此形成了少数大城市集中性纺织大生产和广大农村中分散性手工机器纺织生产长期并存的局面。但是工厂化纺织生产发展缓慢,截至1949年,占主导地位的棉纺织生产规模还只有 500万锭左右。这是大工业化纺织的形成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纺织生产迅速发展。棉纺织规模迅速扩大,毛、麻、丝纺织也有相应的发展。纺织技术也有提高,已能制造全套纺织染整机器设备。化学纤维生产也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人均水平,就数量最大的棉纺织生产能力来说,还不到世界平均数的一半,远远低于工业发达的国家。
原始手工纺织:从远古到公元前22世纪
人类进入渔猎社会后即已学会搓绳子,这是纺纱的前奏。山西大同许家窑10万年前文化遗址出土了1000多个石球。投石索是用绳索做成网兜,在狩猎时可以投掷石球打击野兽。可以推断,那时人们已经学会使用绳索了。绳索最初由整根植物茎条制成。后来发现了劈搓技术,也是将植物茎皮劈细(即松解)为缕,再用许多缕搓合(即集合)在一起,利用扭转(加拈)以后各缕之间的摩擦力接成很长的绳索。为了加大绳索的强力,后来还学会用几股拈合。浙江河姆渡公元前4900年遗址出土的绳子(图1),就是两股合成的。其中纤维束经过分劈,单股加有S向拈回,合股则加有Z向拈回,直径达1厘米。人类为了御寒,最初直接利用草叶和兽皮蔽体,由此发展编结、裁切、缝缀的技术。连缀草叶要用绳子;缝缀兽皮起初先用锥子钻孔,再穿入细绳,后来演化出针线缝合的技术。在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物中,发现了石锥。山顶洞人遗物中存有公元前 1.6万年的骨针。骨针是引纬器的前身,是最原始的织具。随着骨针的使用,古代的中国人开始制做缝纫线。人们根据搓绳的经验,创造出绩和纺的技术。绩是先将植物茎皮劈成极细长缕,然后逐根拈接。这是高度技巧的手艺,所以后来人们把工作的成就叫做“成绩”。动物毛羽和丝本身是很细长的纤维,用不着劈细,但要使各根分散开,这叫作松解。后来人们发现用弓弦振荡可使羽毛松解,用热水浸泡可从茧中抽出丝纤维。河姆渡出土一只象牙盅,四周刻有类似蚕的虫形纹(见中国丝绸史),证明当时人们除了利用植物茎皮外,已经认识到野蚕丝的重要性。先把纤维松解,再把多根拈合成纱,称为纺。开始是用手搓合,后来人们发现,利用回转体的惯性来给纤维做成的长条(须条)加上拈回,比用手搓拈又快又匀。这种回转体由石片或陶片做成扁圆形,称为纺轮(图2),中间插一短杆,称为锭杆或专杆,用以卷绕拈制纱线。纺轮和专杆合起来称为纺专。古典中的“生女弄瓦”,就是指女孩子从小要用纺专学纺纱。旧石器时代晚期出土文物中已出现纺轮。在全国各省市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几乎都有大量的纺轮出土,其中最早的是河北磁山,公元前5300余年,稍后为河姆渡,公元前4900余年。证明那时用纺专纺纱已经很普及了。织造技术是从制做渔猎用编结品网罟和装垫用编制品筐席演变而来。《易・系辞(下)》记载了传说中的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上有许多印有编制物的印痕。河姆渡遗址出土有精细的芦席残片,陕西半坡村公元前4000多年遗址出土陶器底部已有编织物的印痕(图3 )。最原始的织不用工具,而是“手经指挂”,完全徒手排好直的经纱,然后一根隔一根挑起经纱穿入横的纬纱。织物的长度和宽度都极其有限。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学会使用工具,先在单数和双数经纱之间穿入一根棒,称为分绞棒。在棒的上下两层经纱之间便形成一个可以穿入纬纱的“织口”。再用一根棒,从上层经纱的上面用线垂直穿过上层经纱而把下层经纱一根根牵吊起来。这样,把棒向上一提便可把下层经纱一起吊到上层经纱的上面,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织口”,穿入另外一根纬纱而免去逐根挑起经纱的麻烦。这根棒就称为综杆(木制)或综竿(竹制)。“综合”一词即导源于此。纬纱穿入织口后,还要用木刀打紧定位。经纱的一端,有的缚在树上或柱子上,有的则绕在木板上,用双脚顶住。另一端连织好的织物则卷在木棒上,棒两端缚于人的腰间。这就是原始腰机。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木刀、分绞棒、卷布棍等原始腰机零件,造型和现在保存在少数民族中的古法织机零件甚为相似。(见彩图)新石器时代遗址青海柳湾出土有朱砂,山西西荫村出土有研磨颜料的石臼、石杵,陕西姜寨出土有彩绘工具,说明当时的衣料也会象用器一样着有色彩,绘有花纹。
现存新石器时代的纺织品有江苏吴县草鞋山公元前3600年的原始绞纱葛织物,浙江吴兴钱山漾公元前2700年的绢片(经、纬密度52×48根/厘米,由长丝织成)、丝带和麻布。
手工机器纺织: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1870年
发展历程据传说,中国从夏代起纺织品已成为交易物品,出现了纺织生产发达的中心城镇,形成了以纺织生产为业的专业氏族。至迟在周代,已有了官办的手工纺织作坊,而且内部分工已日趋细密。大麻、苎麻和葛已成为主要的植物纤维原料,发明了沤麻(浸渍脱胶)和煮葛(热溶脱胶)技术。周代的栽桑、育蚕、缫丝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束丝(绕成大绞的丝)成了规格化的流通物品。在商代遗迹已发现织有几何花纹和采用强拈丝线的丝织物;周代遗物则已有提花花纹;春秋战国丝织物品种已发现有绡、纱、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