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十中学,郑州三职专作为办学之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郑州市最古老的一所学校。
郑州十中_郑州市第十中学 -学校简介
该校坐落在管城区书院街23号,占地35亩。自光绪八年(1882年)知州将东里书院移建至此后,虽几经沧桑,数易其名,但该地一直作为莘莘学子的求学读书之地延续至今,已有近130年的历史。学校现有教师127人,平均年龄38岁,本科学历达100%,其中研究生学历占23%,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达75%,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占15%,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评员11人。全国模范教师、省市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云集。他们既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又有着共同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达2000余人。
教师队伍优势互补。该校利用高中语数外老师优质资源给中专学生上课,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利用中专专业课老师这一优势资源促进高中新课改。
近年来,学校招生规模稳中有升,办学特色突出,在课程设置,学分试验,多层次办学及教育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均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计算机专业建设上始终保持职教集团中的领先地位。
学校定位面向中等成绩学生,打造“有选择而无淘汰的教育”,立求实现“低进优出,给中等生一个惊喜”,让每一个走进郑州十中、郑州信息技术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
郑州十中_郑州市第十中学 -学校历史
郑州这座至今仍保留着商城遗迹的东方古老都市,春秋时称为“东里”,而以东里命名的东里书院遗址就在郑州十中院内。光绪八年(1882年)知州王成德将东里书院由地势低洼处的东关迁到现郑州十中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通令全国改书院办学堂。1904年,东里书院改设为郑州中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创立为郑州官立中学堂,此举开创了郑州现代中学教育的先河,是郑州现代教育史上无庸置疑的里程碑。1907年,学校又改名为郑州中学堂。民国十三年(1924年)三月,于原中学堂址新建郑县县立中学。民国十八年(1929年)五月,改名为郑州市市立初级中学。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一月改办为私立明新中学,1949年停办,创立郑州市高级中学。1953年郑州高中(现郑州一中的前身)迁出,成立纯招女生的郑州第八初级中学,时称“女八中”。1956年易名为郑州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完中。1958年8月定名为郑州市第十中学。1961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81年改为单设普通高中。1985年5月,经省教委批准,正式改为郑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又被市教委定为综合高中试点学校,并恢复“郑州十中”校名,同年,高中恢复招生。2004年3月,经市教育局批准学校中专部更名为“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郑州十中_郑州市第十中学 -办学模式
办学模式坚持普职融通办学模式,分别由普通高中班、普通中专班、“3+2”大专班以及非学历职业资质培训班等四个层次构成,打造“有选择而无淘汰的教育”。学校以“高中做强,中专做大”做为办学目标,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加强师资培训,认真研究高中、高职、中职层次的比例,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将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脑美术设计做成精品专业,开发新专业,提高对口就业率。
教师队伍优势互补。我校利用高中语数外老师优质资源给中专学生上课,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利用中专专业课老师这一优势资源促进高中新课改。
郑州十中_郑州市第十中学 -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了冷暖柜式空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实验楼有崭新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学校实验中心大楼内设高档机房6个,微机400余台;高级网络实验室一个,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网络实验环境。另外还装备了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语音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等。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能充分满足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所需;学生阅览室有100余种报刊杂志,每天定时开放;两幢学生宿舍楼可容纳1000名学生住宿,24小时有专人管理;学生食堂卫生、整洁,饭菜品种丰富,并设有回民售饭窗口,确保学生用餐价廉质优;现代化的运动场有塑胶跑道和标准的篮球、排球、乒乓球训练场地,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条件。
郑州十中_郑州市第十中学 -办学规模
办学历史规模
郑州这座至今仍保留着商城遗迹的东方古老都市,春秋时称为“东里”,而以东里命名的东里书院遗址就在郑州十中院内。
1882年知州王成德将东里书院由地势低洼处的东关迁到现郑州十中址。
1903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通令全国改书院办学堂。
1904年,东里书院改设为郑州中学堂,1906年又创立为郑州官立中学堂,此举开创了郑州现代中学教育的先河,是郑州现代教育史上无庸置疑的里程碑。
1907年,学校又改名为郑州中学堂。
1924年3月,于原中学堂址新建郑县县立中学。
1929年5月,改名为郑州市市立初级中学。
1931年11月改办为私立明新中学,1949年停办,创立郑州市高级中学。
1953年郑州高中(现郑州一中的前身)迁出,成立纯招女生的郑州第八初级中学,时称“女八中”。
1956年易名为郑州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完中。
1958年8月定名为郑州市第十中学。
1961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81年改为单设普通高中。
1985年5月,经省教委批准,正式改为郑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999年又被市教委定为综合高中试点学校,并恢复“郑州十中”校名,同年,高中恢复招生。
2004年3月,经市教育局批准学校中专部更名为“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近代发展
目前,郑州三职专和郑州十中并存一校,是融职专和普通高中为一体的新型学校。
郑州十中在命名前是一所名为郑州市第三中学的完全中学,时称"三完中",1958年正式定名为郑州市第十中学,当时高中部即迁出,是一所初级中学。1961年定为市重点初级中学。至文革期间的1969年又恢复为完中,当时是四年制。1974年冬在市东郊原圃田公社十中校办农场的基础上创办了郑州十中农村分校,分校首届学生于1975年3月20日开学,第一批共进驻学生两个班一百余人,以后每学期轮流进驻一个年级,至1977年6月到分校学习的共45个班,学生近2000人,常驻分校教工10名,学生实行半耕半读。开设的文化课有政治、语文、数学,另设和农业生产有关的农业、农机、化工等课程,曾先后聘请工农兵兼职教师10余名,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薯。1976年文革结束后,学校教学秩序逐渐走上正轨,农村分校也随之停办。1977年初中部首先恢复为三年制。
1978年正式恢复高考后,教育战线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机,在当时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创造了十中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自1978年-1981年间,仅先后考取清华、北大、人大、西安交大、武汉钢院、长沙铁道学院等10多所全国名牌大学的学生就达到40多名,其升学率在当时市里名列前茅。当时,郑州十中的教学水平和骄人成绩不仅享誉社会,同时也引起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且有意命名十中为重点高中,只是由于学校领导内部的思想认识不一致而痛失良机。 1981年改为单设普通高中,初中当年不再招收新生。1983年高中亦恢复为三年制。1981年以后,由于大批优秀生源纷纷流向几所重点高中,随之是一批教学业务骨干的先后调离,十中的升学率严重滑坡,曾获得良好社会声誉的十中江河日下,逐步滑入低谷。十中,在迈着沉重的步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尽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改变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进入80年代后的郑州十中由于生源问题已逐渐走入困境,中央的精神犹如春风给举步维艰的十中带来了生机。学校领导班子多次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的新路子,在实践中摸索积累职业中专的办学方法和经验。早在1980年就试办过一期机电专业班,随后1981年又试办了体育专业班,至1984年又在全市率先开办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班并形成了拥有档案、计量、物资等四个专业的职教规模。1985年5月,经省教委批准,正式改为郑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3月,经市教育局批准学校中专部更名为“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郑州十中_郑州市第十中学 -发展前景
2003年,经市教育局批准改为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现学校包含高中,中专,3+2大专班。
大专班的专业开设: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数字多媒体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与管理等七个专业。
中专班的专业开设:客户信息服务,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两个专业。
郑州十中_郑州市第十中学 -硕果累累
硕果累累在近百年的历史积淀和历代名师的孜孜求索、不懈耕耘下,勤勉、踏实、拼搏、进取的校风和浓郁的学风薪火相传,滋润了一届届学子,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单位,郑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荣获郑州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荣获目标考核先进单位,两次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荣获“郑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民主评议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所培养学生曾十七次获得市计算机竞赛团体第一名,八次荣获省计算机竞赛团体第一名,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比赛,荣获一、二等奖。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郑州市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集团龙头学校、河南省计算机专业重点专业点、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先进考试站、郑州市职业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郑州十中_郑州市第十中学 -学校地址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书院街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