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概述,风湿性心脏病-分类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临床上狭窄或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但常以一种为主。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风湿性心脏病_风湿性心脏病 -概述


X光

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heartdisease,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风湿性心脏病_风湿性心脏病 -分类

风湿性心脏病可分为:

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endocarditis)

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myocarditis)

风湿性心外膜炎(rheumaticpearicarditis),若病变累及心脏全层则称为风湿性全心炎(rheumaticpancarditis)。儿童风湿病患者中,65%―80%有心脏炎的临床表现。

风湿性心脏病_风湿性心脏病 -病因病理


风湿性心脏病

1、由甲链球菌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态反映,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2、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脏瓣膜部位;

3、病理过程有三期:

炎症渗出期:由于链球菌的感染使心脏的瓣膜出现炎性反映瓣膜肿胀变性那么其活动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增殖期:由于瓣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瓣膜血液循环不良,瓣膜会纤维样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这种结缔组织会成为瓣膜上的累赘。因为它并不具备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此期引起瓣膜增厚变形,失去弹性。

瘢痕形成期:由于原纤胶维等增生,损伤处机化,形成瘢痕,从而影响心脏瓣膜功能感染反复发作,以上病理变化在瓣膜部位的变化,也是此起彼伏,一个部位通常发生重叠的病理变化。

4、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有: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联合瓣膜病变(多个瓣膜受损)等。

风湿性心脏病_风湿性心脏病 -临床症状

早期表现

当你在日常生活出现下列现象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风心病。

1.在公共场合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是别人容易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气短。

2.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有心悸、胸痛现象。

3.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伴有出汗。

4.性生活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等不适。

5.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

6、有风湿热病史的患者,要积极预防。

7.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

8.反复出现脉搏不规则、过速或过缓。

疾病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热初次发作并不会立即引起瓣膜开口改变,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以上才会形成瓣膜开口变化。因此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急、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嗽、咯血,直至心力衰竭,引起生命危险。临床上根据病情进展程度,主要有以下主要变现:

活动后心悸、气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

轻微活动或劳累后就出现咳嗽、咳痰带血丝,很容易受凉感冒;

食欲不振,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吃饭不好,胃肠道瘀血可能消化不好,出现肚子胀。尿量减少、下肢浮肿、腹胀、腹水,肝、脾肿大等。

大部分患者出现两颧及口唇呈紫红色,即“二尖瓣面容”。

心悸,常常因为房颤或心率失常所致,快速房颤导致患者自觉不适,甚至呼吸困难或使之加重,从而促使患者就医。房颤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心房血栓甚至出现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胸痛,单纯瓣膜病导致的胸痛一般使用硝酸甘油无效。一旦平时出现了上述几种情况,应该今早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即可明确有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疾病危害

风心病患者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感冒症状。主要是在肺淤血的基础上,很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并加重心衰。同时风心病患者可出现劳力性心慌、气促,身体耐受力下降,生活质量明显受影响。同时,有以下主要危害:

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心脏颤动(房颤),房颤是风心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50%以上,有时为首发病症,也可为首次呼吸困难发作的诱因或体力活动受限的开始。房颤可导致心功能差,令病人感觉不舒服,最主要的是可能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

血栓栓塞:巨大左房合并房颤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脑栓塞可偏瘫失语;四肢动脉栓塞引起肢体的缺血、坏死;深静脉血栓导致肺动脉栓塞。

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在瓣膜病的早期,细菌附着在瓣叶表面,聚集形成赘生物,感染的细菌常见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等。一旦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就可以加重心衰。同时赘生物脱落导致栓塞。

心力衰竭:为晚期并发症,是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发生率占50―70%。主要表现为心源性恶液质,多脏器功能障碍。

风湿性心脏病_风湿性心脏病 -检查

心电图;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概述,风湿性心脏病-分类

胸部X线;

超声心动图;

右心导管检查。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Poncet综合征、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结缔组织病等鉴别。

风湿性心脏病_风湿性心脏病 -并发症

心功能不全(心衰);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栓塞(多以脑栓塞为主);急性肺水肿;咽下困难。

风湿性心脏病_风湿性心脏病 -治疗用药


肠溶阿斯匹林

风湿热累及心脏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住院治疗,抗生素选杀链球菌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如青霉素、苄星青霉素,共用5年,儿童应用至16岁。

水杨酸制剂:选肠溶阿斯匹林,必要时服氢氧化铝凝胶,持续至1年;

肾上腺皮质激素:出现高热时,可用氢化考的松,体温控制后改用强的松,连续用8周后停药,当风湿活动完全控制后,有心肌炎患者仍须休息2周然后才逐渐增加活动量。

1、二尖瓣狭窄治疗

大咯血,采取坐位用镇静剂,如安定利尿剂,如速尿等;

2、二尖瓣关闭不全治疗
?内科治疗:注意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适当的体力活动与休息,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合并心衰时使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风湿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为恢复瓣膜关闭完整性的根本措施,应在发生不可逆的左室功能不全之前施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3、主动脉瓣狭窄治疗

? 内科治疗: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定期复查中度和重度狭窄者,限制体力活动预防心绞痛、昏厥与心力衰竭,心力衰竭限制钠盐,用洋地黄制剂小心应用利尿剂。

?外科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伴有心绞痛昏厥或心力衰竭,为手术治疗的主要指征人工瓣膜置换术为治疗成人主动脉瓣膜狭窄的主要方法。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治疗

?内科治疗: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为严重主动脉瓣返流的主要治疗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_风湿性心脏病 -护理方法

1.休息,包括体力和精力两个方面。病人症状不明显时可适当做些轻工作,但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病人伴有心功能不全或风湿活动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均应由家人协助。对病人态度要和蔼、避免不良刺激。

2.预防呼吸道感染,病室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风湿活动、加重病情。

3.心功能不全者应控制水分的摄入,饮食中适量限制钠盐,每日以10克(2钱)以下为宜,切忌食用盐腌制品。

4.服用利尿剂者应吃些水果如香蕉、桔子等。

5.房颤的病人不宜作剧烈活动,应定期门诊随访;在适当时期要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何时进行,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定。

6.如需拔牙或作其他小手术,术前应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同时要切记:本病是风湿病的后果,积极预防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也有重要的预防作用。积极有效的治疗链球菌感染,如根治扁桃体炎、龋齿和副鼻窦炎等慢性病灶,可预防和减少本病发生。

风湿性心脏病_风湿性心脏病 -饮食禁忌

1.戒刺激性食饮和兴奋性药物:辣椒、生姜、胡椒、烟、酒和大量饮浓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对心脏也会带来负担,在风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时,尤当注意。

2.适量的限制食盐的摄入:与限制食盐道理相同,风心病患者应少吃含钠丰富的食品如香蕉等,以免引发水肿。

3.缓进饮料: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汤、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饮料时,会迅速增加血容量,进而增加心脏负担。因此进食饮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过500毫升。需要多喝水时,分成几次喝,每次少一点,相隔时间长一些。

风湿性心脏病_风湿性心脏病 -典型病例

2013年2月,南京市段先生心脏几乎填满了整个胸腔――正常人的心脏宽度只占到胸腔空间的二分之一,而段先生的心脏占据了95%的空间。普通人左心房直径只有40毫米左右,而病人达到124毫米,整个心脏如排球那么大,是正常人的8倍。肺部和支气管受到严重压迫,靠着仅存的一点点肺,勉强呼吸。

风湿性心脏病_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事项

一.在心功能代偿期,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增加休息时间。
二.积极预防风湿活动,避免瓣膜病变加重。增加体质,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在做拔牙、手术操作和内窥镜检查前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避免并发感染性内心膜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外科刘筠
三.对风湿活动期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待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血液化验正常后逐渐增加日常工作活动。
四.利尿剂长期服用时要低盐饮食,应注意出现低钾、低钠、低氯症状应及时处理。
五.抗风湿治疗时,要经常观察药物的毒性及副作用,如应用阿斯匹林时,对胃粘膜有刺激,宜在饭后服用,或用中医中药抗风湿治疗。
六.风心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注意事项
a)重度心衰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高枕卧床或半卧位。
b)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忌暴饮暴食,钠盐摄入量每日在5克以下。
c)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密切观察心衰改善情况,脉率小于60次/分应暂停给药,并按医嘱处理。
d)家属要随时安慰病人安心休养,增强病人恢复健康的信心。
专家最后提醒广大风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以及心理的调节,预祝患者早日康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90103/44308.html

更多阅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中医:喘证,痰饮,心悸,水肿,肺胀。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 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展为

中医治疗心脏早博治疗两例 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郑州白安,55岁,前年我治好了他治疗11个月没有好的胃病,后来又得了个心脏早搏,每跳动一次都有停跳一次,吃了西药6个月没有好,求于本医生,他原来认为我看胃病好,现在来试试治疗心脏病,也是没有方法了,你知道他有多害怕,据他妹妹讲,她妹妹家有汽车,

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慢性病变听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进而右心室肥厚,最后发展成为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是以心肺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国.本病门发病率较高,特别多见于气候寒冷的地区.有资料表明,全国的平

声明:《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概述,风湿性心脏病-分类》为网友人善被人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