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汉高祖刘邦定天下,曾问身边的大臣,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项羽失天下是因为什么。高起、王陵说了一通贬低项羽、抬高刘邦的话,最后还是刘邦自己给出了答案。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抚恤百姓,筹粮后勤供应,他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将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之杰,而这三个人都为他所用。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重用,所以他刘邦才得到天下。
张良作为刘邦嘴中的汉初三杰之一,之所以说其是谋圣,是因为张良并没有如曹参、韩信、樊哙等人一样随汉武帝南征北战。他在刘邦身边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谋士、参谋,刘邦定江山之举措皆出于张良之策,所以才称张良谋圣。张良作为历史上谋士的典范,其一生做了三件事。
一、刺杀秦始皇。张良是贵族世家,其大伯、父亲皆为战国时韩国之相,因此才说张良“五世相韩”。秦统一六国后,张良倾出全部的家财求一个刺客去刺杀秦王,为的就是因韩报仇于秦国。
于是,张良四处求学,力求能找到一个刺客去刺杀秦始皇,用现在的话说叫做斩首行动。终于,在淮阳,张良找到了一个能使一百二十斤铁椎的大力士,待秦始皇东游到博狼沙这个地方的时候,张良实施了刺杀行动。谁知道大力士准头差了些,砸中了副车,没有砸中秦始皇。秦始皇大怒,皇帝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啊。张良只好隐姓埋名,藏在下邳。
刺杀行动失败了,张良在重压之下也不得不流亡下邳,在下邳,张良还遇上了也因为杀人四处躲藏的项伯,这个人后来还派上了大用场。
二、助刘邦夺天下。刺杀行动看来是不现实,张良另想出了一个办法,成为帝王之师,灭掉秦朝!走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本来,张良是想投奔景驹,谁知在半道上遇到了刘邦,刘邦授张良为厩将,其实就是养马的。张良经常给刘邦讲《太公兵法》,讲的是头头是道,刘邦听的也是高兴异常,经常用张良的计策;而张良给其他人讲《太公兵法》,都听不明白。于是,张良认定他和刘邦相遇是命运的安排,从此,安安心心跟着刘邦,助刘邦夺取天下。(文章阅读网:www.www.AihuAu.com.net )
在刘邦争天下的时候,萧何主要是留在关中筹备粮草,供应后勤;韩信主要是率军南征北战,攻伐诸侯;张良则是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概括来讲,张良在刘邦争天下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有三件事。
第一、计助刘邦攻破咸阳。当初,刘邦和项梁共立原来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还是叫楚怀王。约定,诸侯谁先平定关中,谁就得天下。只是当时的秦兵还是有很强的战斗力,各路诸侯都不想打关中,只有刘邦和项羽愿意一起去攻打,楚怀王觉得项羽太彪悍,只让刘邦去攻打。在刘邦入关,攻到宛这个地方,张良向刘备进谏,先攻宛,理由是刘邦虽然入了关,但是秦兵还是数倍于刘邦的军队,不先攻下宛,到时候咸阳在前,宛在后,刘邦就被夹在了中间,首尾不相顾。这是关键性的一步,可以这么理解,攻下宛就等于刘邦在关中有了一块根据地!依托这块根据地,刘邦“引兵西,无不下者”(《汉书?高帝纪上》)。之后,攻武关入秦;蓝田之战,又是张良献计,布疑兵、说秦将、趁秦军懈怠,一鼓作气击败蓝天南北两边的秦军。在霸上,刘邦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西入咸阳。
第二、三次解项羽对刘邦之险。刘邦和项羽一同攻秦,说配合的有多好,也不见得,至少有三次项羽是想攻打刘邦或者杀掉刘邦的,但都被张良一一化解。
第一次,是刘邦刚入关中。本来按照诸侯之前的约定,刘邦先平定关中,就应该他得天下,但是项羽不服。于是,张良进谏刘邦率军返回霸上,这是表明了一个姿态,等诸侯来了再定,实际上是此时刘邦的军队根本无力跟项羽一战定乾坤;
第二次,就是鸿门宴。项羽听说刘邦平定了关中,还驻军把守函谷关,非常愤怒,亚父范增已经看出了刘邦有雄取天下的意图,建议项羽攻进关中,杀掉刘邦。早年和张良一起流亡下邳的项伯连夜赶来告诉张良赶紧逃走,张良没有走,而是和项伯一起去见刘邦,把情况告诉了刘邦,并且请项伯转告项羽,他刘邦自打进了关中就秋毫无犯,等项羽来,之所以守函谷关是为了防止其他诸侯,更不用说反项羽,项伯间接充当了刘邦说客的角色。第二天,刘邦自己来鸿门见项羽,称有谣言说他刘邦想反,是小人的挑拨。项羽说是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等于是把曹无伤卖了!在晚上的宴会上,范增看出项羽不忍心对刘邦下手,派项庄借舞剑祝酒伺机杀掉刘邦,项伯也起来和项庄对剑,保护刘邦,刘邦才得以逃走,免了一死。但其实这最终都还是张良的功劳,如果不是张良及时将项伯带来的消息告诉刘邦,如果不是项伯因为和张良的生死之交保护刘邦,鸿门宴上刘邦的小命早就没了;
第三次,是刘邦封王之时。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诸侯王,刘邦被封为汉王,管辖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城南郑。刘邦觉得项羽背弃了当初的约定,想领兵攻打项羽,被萧何劝住了,而张良劝刘邦烧掉栈道,是向项羽表明没有再向东的意思。张良的做法无疑是对的,初封天下诸侯,刘邦的实力被削弱了不少,根本不具备和项羽一战的条件,当时最要紧的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本来项羽就对刘邦先入关耿耿于怀,如果这种情绪变成猜忌,再演变成了军事行动,刘邦必死无疑。张良劝刘邦烧掉栈道,其实是表明刘邦没有夺天下的雄心,免去项羽对刘邦的怀疑,刘邦得以在关中重新积蓄力量。
第三、助刘邦乾坤一战。有句话叫做只有活着才能战斗,如果刘邦小命早没了的话,那也就是项羽独霸天下了。正因为张良一次次化解了项羽对刘邦的猜忌,这才有了后来的垓下之战。垓下之战是刘邦生、项羽死的定乾坤一战,但在这之前固陵之困才是刘邦最重要的一环。当时的情况是刘邦率军一路追着项羽到了阳夏南才守军,并且和韩信、彭越约定一起攻击项羽。可等刘邦到了固陵,压根就没见着这两个人。项羽反过来攻打刘邦,大败刘邦,刘邦只好守不出战。刘邦问张良,约定好的韩信、彭越,现在不来是因为什么。张良说,韩信、彭越早就想称王了,可是您早前不定这个事。现在,你分别封地、封王于韩信、彭越,表明你可以和他们共天下,这两人肯定来。刘邦按照张良说的做了,果然,这两人都领兵来了。有了这两股力量,刘邦如虎添翼,实力有了质的飞跃,如果不是张良窥洞韩信、彭越的心思,拉来两股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哪里会有刘邦一战定乾坤的垓下之战。
至此,刘邦终于从一介布衣,夺取了天下。而此时,可以说张良也在完成了政治生涯的登峰造极之后,即将迎来急流勇退。
三、退出汉朝的政治舞台。作为同与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张良比韩信高明之处在于,张良更先懂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这一点,在刘邦想废掉太子,重新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吕后请张良出计,张良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张良答:“始上数在急困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人何益!”(《汉书?张陈王周传》)也就是说,张良知道刘邦在急危困难的时候,需要他才听他的计策,现在天下安定了,是否需要他,是否还会听他的,那就不一定了。你想,萧何在刘邦还是一介平民的时候就跟着刘邦,操心操劳,就这刘邦都不相信萧何,每次率军外出征战,还经常问萧何在关中干什么,生怕萧何背叛他,何况他张良。
因此,张良一步步退出了汉朝的政治舞台,得以落得个随赤松子云游四方,不像韩信,被萧何骗到长乐宫,斩,灭了三族。
汉六年,天下初定,刘邦封功臣。张良没有战功,但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就是张良的功劳。刘邦让张良自己从齐地选择三万户,实际上就是封张良为万户侯。张良说,我与皇上您在留这个地方相遇,这是上天的安排,陛下听我的计策,幸运的是有时也碰巧用对了,我封在留就已经足够了,哪里还敢封万户侯。于是,刘邦就封张良为留侯。
张良是聪明的,他深深知道与君王处,只能共苦不能同甘的道理,争功劳是最大的忌讳,因为功劳都是君王的,你如果争功,功劳越大,君王越是不知道应该赏你什么。当功高盖主的时候,那就只能赐你死了。张良选择的封地留,不过是个小县而已,张良请刘邦封他为留侯,实际上是摆出一个姿态,还是陛下您的功劳大,我不争功,您也不必犯难,也不用怀疑我,我没有要和你争天下的意思,也不会背叛你。
而刘邦定都关中之后,张良更是称病,闭门谢客,甚至一年都不出门。
从汉书的记载来看,从刘邦定天下之后,张良的戏份就越来越少了。称病不上朝、闭门谢客,实际上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刘邦本来就是一个气度很小,非常爱猜忌的人,打江山哪有那么容易,他最怕群臣私下里商量背着他干出什么背叛他的事情,如果张良的府上迎来送往,宾客络绎不绝,势必会招致刘邦的猜忌,所以干脆对外称病,也不见客,反而少了些刘邦的猜忌。
再后来,琼布反刘邦,刘邦平反之后更加想重新立太子。张良进谏,刘邦根本就不听。于是,张良再次称病再也不过问太子的事情了。
应该说此时的张良是明智的,虽然他是太子的师傅,但是他也看出来刘邦已经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他言听计从,他称病不再过问太子的事情,实际上是不卷入太子的宫廷纷争。纵观历史,历朝历代太子纷争都是免不了的,而卷入纷争的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太子被废,太子党首当其冲被罚;太子争胜了,坐上了龙位,首先被杀的还是太子党的人。所以,张良贵为太子的老师,称病不卷入太子党,实在是明哲保身。
刘邦死后,吕后主政。念在张良当初保太子有功的份上,吕后强行赏赐饭食给张良,并对张良说出了那句名言:人生一世,若白驹过隙,何自苦如此!
又过了六年,张良去世,谥号文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