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字词的意义。“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用现代汉语说,训,就是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的字义。“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
训诂学_训诂 -训诂别称
所谓“训诂”,也叫“训故”、“诂训”、“故训”、“古训”。一般认为,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
训诂
《尔雅》前三篇叫《释诂》《释言》《释训》,“训诂”一词就是从这里来的。“训”“诂”二字连用在一起,发端于周末鲁国人毛亨,毛亨注释《诗经》,定书名为《诗故训传》。用浅显的话来说,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训诂学
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今天所谓”训诂”,往往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个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书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一个则是与文字学、音韵学互相并列的以研究语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
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的任务是解释语言,训诂学是研究怎样正确地理解语言、解释语言,也就是讲清楚怎样注释的道理。
训诂学_训诂 -词语释义
狭义的训诂
读作:xùngǔ
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或词义)就叫“训诂”。
“训诂”有一些“具体的方式”以及“常用的术语”,现分别介绍如下:
训诂的具体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一“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即拿词形来解释词义叫做形训。“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三类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直接关系,还有“形声字”的“义符”也可以标示它的意义类别。因此,分析字形对了解字的本义有重要的作用。在《说文》中,形训是最基本的训释方式,除直言其义外,其分析字型构造部分,就是形训的范例。如:
△“三合也。象三合之形。”
△“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
△“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