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男孩》不是一般性的文学作品或教育作品的写作,而是科学研究性质的探索。作者孙云晓列举了大量事实和数据,以证明“男孩已到了悬崖边”。民进中央副主席和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为本书作序。
拯救男孩_《拯救男孩》 -内容简介
拯救男孩
《拯救男孩》不是一般性的文学作品或教育作品的写作,而是科学研究性质的探索。孙云晓列举了大量事实和数据,以证明“男孩已到了悬崖边”。首先,学校教育漠视性别差异,男孩的一些好动、竞争与叛逆的天性往往被看作缺点;其次,应试教育强调动脑而不注重动手能力,天性“想跑想跳”的男孩缺乏应有的运动锻炼;第三,学校和社会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把“成绩搞上去”当做惟一要求,使男孩深感挫败;最后,现在学校里大部分教师是女性,教育环境中缺乏男性教师,这种教育方式也对男孩的成长不利。 民进中央副主席和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为本书作序。
拯救男孩_《拯救男孩》 -创作缘由
作者孙云晓
其实,早在20多年前,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已经和同行们感受到许多男孩很脆弱,偏向女性化,也很容易受到伤害。1986年,我在《儿童文学》发表了报告文学《“邪门大队长”的冤屈》,讲述了一个男孩在学校受到伤害的故事。这是河南潢川一个五年级小学男生的故事,完全是真实的。但是,我那时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对事情背后的原因还想不清楚。直到做了20多年的少年儿童研究之后,我才下决心用大力气揭示男孩成长危机。
我深知,《拯救男孩》不是一般性的文学作品或教育作品的写作,而是科学研究性质的探索。因此,我与两位儿童心理学博士组成课题组,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精心研读,并且对许多数据进行了重新统计和比较,最后结合鲜活的案例和个人深切的体验,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笔法写出了《拯救男孩》这本书。
拯救男孩_《拯救男孩》 -最大看点
在《拯救男孩》书中,作者以翔实的调查研究结果为根据,深入揭示了男孩的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等四大危机,而其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危害最烈的是教育危机,简言之,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而加剧了所有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较为充足的课外活动,但事实上能得到一次就算不错了,因为有些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的考虑,常常禁止学生课间奔跑,甚至拆掉了单杠、双杠等运动器械,春游、秋游或远足之类的野外活动更不敢组织,社会实践也是少而又少。这使得男孩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场所,他们擅长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