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瘗鹤铭》 《瘗鹤铭》-简介,《瘗鹤铭》-历史

《瘗鹤铭》是古人为葬鹤而撰写的一篇铭文,大字正书原刻于江苏镇江焦山西麓栈道摩崖之上,临江绝壁,被尊奉为“大字之祖”,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的传世名迹。

鹤铭_《瘗鹤铭》 -简介


《瘗鹤铭》

《瘗鹤铭》是六朝著名的摩崖石刻,刻在江苏镇江焦山断崖石上。瘗是埋葬之意,瘗鹤铭,即葬鹤的铭文。书家题名为上皇山樵,刻石年代历来众说不一。该碑铭为楷书摩崖,存90余字。其书法意态雍容,格调高雅,堪称逸品,被尊奉为“大字之祖”,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的传世名迹,与《石门铭》齐名,被称为南北二铭。

鹤铭_《瘗鹤铭》 -历史

由来

大约在六朝时期,一个取名华阳真逸的隐士在华亭得到一只仙鹤,仙鹤随他四处云游,想不到在朱方(镇江古名)竟然仙逝而去。鹤是长寿的代名词,它的死让隐士震惊,震惊之余他用玄黄的丝绸包裹了鹤的遗骸,将之葬在焦山下,并在葬鹤的土丘旁写下了一百多字的《瘗鹤铭》进行凭吊。成文之后,隐士雇佣工匠将全文刻在焦山摩崖石壁上,伴着晨昏日暮,碧水江波几百年。

流传


《瘗鹤铭》

《瘗鹤铭》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的临江摩崖壁上,中唐以后始有著录,后遭雷击全碑坠江,裂为五段,崩落长江中。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镇江郡守钱子高因疏通河道,而从江中获得了一块《瘗鹤铭》残石,上有二十余字,便将其与另外三块晋唐时期的石碑一起置于焦山之上,并立下碑亭宝墨亭。

清代康熙年间,曾任江宁、苏州知府的陈鹏年退居镇江,历时3个月,将《瘗鹤铭》断碑打捞上岸,对石刻存字进行清理剔土后,计得字93个,其中全字82个,残字11个,并按前人考证的摩崖石刻行次排列,无字处用空石镶补,在焦山定慧寺伽蓝殿南面建亭加以保护,于康熙五十二年春竣工。这就是现存于世,摆放在焦山碑林的《瘗鹤铭》残碑。这两组残碑,未出水时之拓本称“水拓本”,字数不多;出水后初拓本(五石本)即上皇山樵书。

2008年及2010年,镇江市组织两次打捞,其中三块残石上的四个字被初步认定为《瘗鹤铭》残字。

鹤铭_《瘗鹤铭》 -碑文

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夺余仙鹤之遽也。乃裹以玄黄之巾,藏乎兹山之下,仙家无隐晦之志,我等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曰:相此胎禽,浮丘之真,山阴降迹,华表留声。西竹法理,幸丹岁辰。真唯仿佛,事亦微冥。鸣语化解,仙鹤去莘,左取曹国,右割荆门,后荡洪流,前固重局,余欲无言,尔也何明?宜直示之,惟将进宁,爰集真侣,瘗尔作铭。

鹤铭_《瘗鹤铭》 -风格


《瘗鹤铭》

《瘗鹤铭》无论是书风还是记述习惯,都迥异于中国书法的传统。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对其极为推崇,作诗盛誉《瘗鹤铭》为“大字之祖”,宋代另一位著名书法家曹士冕则推崇其“笔法之妙,书家冠冕”。《瘗鹤铭》自宋代至21世纪的千年间得到无数赞誉,被认为是南碑之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块碑,成为“碑中之王”。

《瘗鹤铭》 《瘗鹤铭》-简介,《瘗鹤铭》-历史

1、它没有留下任何朝代纪年的信息,甚至也没有留下作者真名;

2、碑文一反古时自右向左的书写顺序,从左至右竖书而成;

3、在此之前,古人写字都是小字,写在竹简之上,而《瘗鹤铭》则是开创了大字大书的先河;

4、整篇文章文风飘逸,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六朝气息。字体浑厚古朴,仿佛楷书又带着隶书和行书意趣,字形大小悬殊,一笔一画毫不拘束,仿佛一个个姿态各异的生命自由舒张。

鹤铭_《瘗鹤铭》 -争议

作者之谜

对于《瘗鹤铭》的作者,千百年来,书家、学者始终争论不休,这主要是由于铭文只书名号,未写作者:


《瘗鹤铭》

1、王羲之

有人考证王羲之的妻子是镇江人氏,王应是镇江之婿,《瘗鹤铭》出于其手,较为可信。

2、陶弘景

宋人黄长睿考证它为梁代陶弘景所书。陶弘景隶书、行书均佳,当时他已解官归隐道教圣地镇江茅山华阳洞,故认为属于他的墨迹。

3、顾况

宋代的欧阳修、沈括等人则认为该铭文是唐朝诗人顾况所为。

4、其他

还有王瓒说、皮日休说等等。

21世纪初,中国学术界倾向于王羲之或陶弘景,但都还缺乏证据。《瘗鹤铭》的作者究竟是谁也就成为一直困扰书法界的千年之谜。

年代之谜

围绕《瘗鹤铭》年代的争议也颇多,有东晋说、南朝梁说、唐代说等五种,然而它系唐前石刻却勿庸置疑。这是因为有记录证实,《瘗鹤铭》的第一块残碑是宋朝找到的。

鹤铭_《瘗鹤铭》 -影响


《瘗鹤铭》

在中国书法史上与北方的《石门铭》合称为南北二铭。从宋朝开始,无数文人墨客纷纷来到焦山小岛,探访这篇传说以悼念家鹤为内容的书风奇特的铭文,在临摹拓片之后,题词赋诗,并将自己的纪念文章与名字摹刻焦山之上。焦山的临江峭壁至现代所留下的80余方石刻中,几乎可以看见宋代之后所有在中国书法史上留名的大家宗师,而焦山碑林亦因此扬名。

历代书家都把《瘗鹤铭》作为书法学习的重要范本,宋代黄庭坚吸取了它的精髓,成为一代大家,他称《瘗鹤铭》为“大字之祖”,作诗曰“大字无过瘗鹤铭”。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焦山读书时,曾与瘗鹤铭朝夕相处,深受其影响,板桥体的创立无不与其相关。

日本江户时期著名书家良宽取法《瘗鹤铭》而成为一代宗师,并影响了日本书道的进程。石刻所在的焦山也被日本书界称为书法之山,每年都有崇拜者来此朝圣。

鹤铭_《瘗鹤铭》 -拓本及摹本


《瘗鹤铭》在《瘗鹤铭》拓本中,清康熙五十二年苏州知府陈鹏年挽出水之前的为水前本,之后的为出水本,水前本因石在水中,必待冬季枯水期水落石出方能模拓,尤为难拓,更显珍贵。

在历代雅好《瘗鹤铭》的书家中,晚清民国时并称为“南曾北李”的书艺大家曾熙、李瑞清及其弟子张大千所临尤具特色和影响。曾熙用毕身精力研习和传授《瘗鹤铭》,创作了大量《瘗鹤铭》书体的书法作品,并惠赠好友及授予弟子临习;李瑞清曾亲临焦山访碑,在《瘗鹤铭》原址摩挲石刻笔画,感受运笔走势,盘桓体悟两昼夜方去;张大千承曾、李二师真传,并摆脱对临而进入意临境界。

2013年6月,《曾熙李瑞清张大千瘗鹤铭雅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首次露面的镇江博物馆藏一级文物《瘗鹤铭》水前原拓和曾熙、李瑞清、张大千三家《瘗鹤铭》临作为一集,书史名碑与书艺大家联页并墨,成为难得一见的书法奇珍。此次成书汇集了首次露面的镇江博物馆藏一级文物《瘗鹤铭》水前原拓和曾、李、张三家《瘗鹤铭》临作为一集,同时编入三者用《瘗鹤铭》书体创作的诸多书法作品,并编制了原拓和三人临作的书体对照表,便于读者清晰完整地了解《瘗鹤铭》原貌及近代《瘗鹤铭》传承发展,极具艺术特色和研究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80103/41795.html

更多阅读

歌剧《江姐》简介 江姐歌剧全部曲目

歌剧《江姐》简介歌剧《江姐》选曲(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这就是歌剧《江姐》。此剧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   全剧以四川民歌的音乐

《徐霞客游记》简介 徐霞客游记txt

《徐霞客游记》 - 简介《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旅游家、《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家徐弘祖的旅游日记,去世前托其外甥季梦良整理原稿,后由季梦良、王忠纫将游记手稿编辑成书。由于明清之际战乱,多有散失,残余篇幅由后人辑编成册,共20卷,根据许

声明:《《瘗鹤铭》 《瘗鹤铭》-简介,《瘗鹤铭》-历史》为网友小心眼的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