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理论,又称约束理论,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顾问戈德拉特博士在他开创的优化生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哲理。该理论提出了在制造业经营生产活动中定义和消除制约因素的一些规范化方法,以支持连续改进。
瓶颈工序_瓶颈理论 -概述
瓶颈理论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顾问戈德拉特博士(Dr.EliyahuM.Goldratt)在他开创的优化生产技术(OptimizedProductionTechnology,OP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哲理,该理论提出了在制造业经营生产活动中定义和消除制约因素的一些规范化方法,以支持连续改进(ContinuousImprovement)。同时瓶颈理论也是对MRPII和JIT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发展。
戈德拉特创立瓶颈理论的目的是想找出各种条件下生产的内在规律,寻求一种分析经营生产问题的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可用一句话来表达瓶颈理论,即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并对它进行消除的系统改善方法。
瓶颈工序_瓶颈理论 -基本要点
瓶颈理论强调必须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效益出发来考虑和处理问题,瓶颈理论的基本要点如下:
1.企业是一个系统,其目标应当十分明确,那就是在当前和今后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2.一切妨碍企业实现整体目标的因素都是约束
按照意大利经济学家帕拉图的原理,对系统有重大影响的往往是少数几个约束,为数不多,但至少有一个。约束有各种类型,不仅有物质型的,如市场、物料、能力、资金等,而且还有非物质型的,如后勤及质量保证体系、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员工行为规范和工作态度等等,以上这些,也可称为策略性约束。
toc的三项衡量指标3.为了衡量实现目标的业绩和效果,瓶颈理论打破传统的会计成本概念,提出了三项主要衡量指标,即有效产出、库存和运行费用。瓶颈理论认为只能从企业的整体来评价改进的效果,而不能只看局部。库存投资和运行费用虽然可以降低,但是不能降到零以下,只有有效产出才有可能不断增长。
4.鼓-缓冲-绳法(Drum-Buffer-RopeApproach,DBR法)和缓冲管理法(BufferManagement)
瓶颈理论把主生产计划(MPS)比喻成“鼓”,根据瓶颈资源和能力约束资源(CapacityConstraintResources,CCR)的可用能力来确定企业的最大物流量,作为约束全局的“鼓点”,鼓点相当于指挥生产的节拍;在所有瓶颈和总装工序前要保留物料储备缓冲,以保证充分利用瓶颈资源,实现最大的有效产出。必须按照瓶颈工序的物流量来控制瓶颈工序前道工序的物料投放量。换句话说,头道工序和其它需要控制的工作中心如同用一根传递信息的绳子牵住的队伍,按同一节拍,控制在制品流量,以保持在均衡的物料流动条件下进行生产。瓶颈工序前的非制约工序可以用倒排计划,瓶颈工序用顺排计划,后续工序按瓶颈工序的节拍组织生产。
5.定义和处理约束的决策方法
思维过程的方法瓶颈理论强调了三种方法,统称为思维过程(ThinkingProcesses,TP)。
瓶颈工序_瓶颈理论 -应用
应用瓶颈理论获得成功的企业很多,如美国得克萨斯食品公司深感缩短提前期在竞争上的必要性,从1992年就开始进行了瓶颈理论改善活动。它先以福特公司的电子事业部为样板引进了瓶颈理论,结果省去了为增产所需的数亿美元的投资。半导体乌耶哈工厂也引进了瓶颈理论,提前期在1年半内减少了75%,生产能力在同样的设备条件下提高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