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纪念馆 北京 老舍纪念馆 北京 -概况,老舍纪念馆 北京 -景

老舍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这里是老舍先生的故居,是一个比较小的四合院,老舍先生于1950年购置,并在此生活了16年,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因院中种有两棵柿子树,也叫“丹柿小院”。小小的黑门坐西朝东,进门为一小院,只有两间南房,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向西是一座三合院。1999年2月1日正式开放。

北京老舍故居_老舍纪念馆[北京] -概况

老舍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院,原为老舍故居,即“丹柿小院”,1999年2月1日正式开放。

纪念馆是一座普通三合小院--丹柿小院,北房前两棵高大的柿子树为老舍先生亲手栽种,至今仍格外茁壮,年年硕果累累。北房三间和两侧耳房作原状陈列,向人们展现老舍先生当年的生活原貌。


老舍纪念馆 老舍故居

院内东、西厢房,现辟为纪念性展室,通过大量珍贵的图书馆、照片、手稿及生前遗物等,展示了老舍先生的童年和创作历程,老舍先生各个时期不同版本和各类文字的作品荟萃期间,仅《骆驼祥子》就有30多种译本,虽然展览规模不大,但也足以让人领略到老舍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进一步感受到他作品的独特魅力,及对后人的影响。纪念馆现有图书、字画、木质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品数千件,对外开放以来,已有国内外观众数万人前来瞻仰。

丰富胡同属东城区东华门地区,是灯市口西街路北从西往东数的第二条胡同,自北向南沟通大草厂胡同和灯市口西街,长170余米。清乾隆时称“风筝胡同”,宣统时称“丰盛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因与西城区的“丰盛胡同”重名,遂改称“丰富胡同”。


老舍纪念馆

丰富胡同19号,旧时的门牌是丰盛胡同10号,在胡同南口内西侧,是一座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街门面东,是一座随墙“小门楼”①,街门内迎面是一座贴着里院东厢房南山墙向南砌成的“一字影壁”,遮挡住通往里院的二门,街门南侧有两间南房,为外院。二门建在里院南房与东厢房之间,里院有北房3间,北房两侧各有耳房1间,有东、西厢房各3间和两间南房。院内房屋的屋面虽然是合瓦清水脊,但墙体却不是整砖到顶的清水墙,而是被称为“四角硬、棋盘心”的墙体,即:墙体上下左右四周用整砖砌成,中间则是外罩灰皮的碎砖墙。
小院的规格和布局透露出它最初的主人应该是户“小康人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小门、小院、“小门楼”和“四角硬”的墙体揭示出其主人决不是高官富贾,既没有值得炫耀的社会地位,也没有更多的富余钱财。小院只能因地制宜,不过,小院的布局却是中规中矩,甚至可以说是颇具匠心。
二门建在里院的东南角,占据里院的“巽”位;街门建在外院东院墙的北部,将外院作为坐西朝东的独立院落观之,亦占据“巽”位,此谓中规中矩。“巽”,八卦之一,为木、为风,卦形为;位在东南,时寓晚春,意为吉顺。“巽”位开门在北京四合院中实为定例。外院狭长,在东南部位仅有两间南房,然而,里院的两间南房则占据外院的西北部位,使人疑为外院的北房;东南、西北部位的4间房屋与西南、东北部位的两块空地使狭长的外院虚实结合、错落有致,亦可理解为八卦图中间的“阴阳鱼”,只不过由圆形变成了长方形,此谓颇具匠心。


老舍纪念馆

“风水”是一种古老的迷信,古人也曾以“风鉴先生惯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若是真有龙虎地,何不当年葬乃翁”进行讥讽。然而,对一所小院的营造却如此讲究“风水”,就不能不承认当年的营造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老舍纪念馆 北京  老舍纪念馆 北京 -概况,老舍纪念馆 北京 -景

北京老舍故居_老舍纪念馆[北京] -景观集萃


老舍纪念馆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解放前九处,解放后一处。小羊圈胡同(现为小杨家胡同)8号是他的出生地,北京师范学校(今育幼胡同)、第十七小学(今方家胡同小学)、翊教寺公寓、西山卧佛寺、西直门儿童图书馆、缸瓦市基督教堂、教育会(今北长街小学)、烟筒胡同6号(今9号)是解放前居住过的九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80103/41726.html

更多阅读

浅析老舍作品中的北京韵味 老舍的作品

老舍是中国近现代文坛的一代宗师。提起老舍,人们就会起想他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古都北京。老舍深爱着这里的城墙巷道、风情民俗、四季景色和同他一样生活在这里的平民百姓。在他41年的创作生涯中,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始终痴情不

我在“老舍茶馆”不愉快的就餐经历 北京老舍茶馆地址

世博园新西兰馆馆长麦克携家人来京旅游,我设宴款待。本来是要定全聚德的,结果馆长说新西兰使馆的北京同事刚刚宴请完烤鸭。 于是,我特意求助微博,看咱北京还有什么餐厅适合宴请外国友人。馆长在上海已经呆了好几个月,中餐可谓吃得不少

老舍之死的非政治因素 老舍之死的原因

老舍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大作家。8月24号是老舍先生的忌日,我在网上看了一些有关他的成就、家庭及厄难的资料。对他的不幸自杀,进行一番梳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老舍的自杀不能完全归因于文革中受到红卫兵的批斗和殴打。1966年8月23

老舍茶馆和老北京大碗茶 老舍茶馆 北京

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茶馆,始建于1988年。在这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环境里,客人每天都可以欣赏到来自曲艺、戏剧等各界名流的精彩表演,同时可以品用各类名茶、宫廷细点和应季北京风味小吃。自开业以来,老舍茶馆

历史今日 老舍不堪凌辱投湖自尽 老舍投湖自尽

【历史今日】_陈泉_新浪博客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在文革中不堪凌辱,投湖自尽。图为老舍在写作。1966年8月24日,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在被红卫兵毒打后,在北京太平湖投水自尽,成为文化大革命中第一个被迫害致死的著名作家。1949年前的经历与创作

声明:《老舍纪念馆 北京 老舍纪念馆 北京 -概况,老舍纪念馆 北京 -景》为网友不吃猫的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