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节 清和节-来历,清和节-传说

古代“清和”之意,一为清静平和,多形容国家升平景象或人的性情;二指天气清明和暖。南朝谢灵运诗云:“首夏尤清和,芳草亦未歇”。清和不是节日,指暮春初夏天气,即农历三月和四月(农历夏季的第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古代将农历四月作为初夏,即夏季的第一个月,别称清和月。曹丕《槐赋》云:“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天清和而温润,气恬淡以安治”。因此,清和以四月为主。古琴谱《阳关三叠》中的“清和节当春”唱词,首见于明初龚稽古的《浙音释字琴谱》(1491年),唐时未有此唱词。此句唱指暮春时节,与后面歌词中的“柳色新”等情景相照应。


清和节

古代“清和”之意,一为清静平和,多形容国家升平景象或人的性情;二指天气清明和暖。南朝谢灵运诗云:“首夏尤清和,芳草亦未歇”。 清和不是节日,指暮春初夏天气,即农历三月和四月(农历夏季的第一个月)的天气情况。 古代将农历四月作为初夏,即夏季的第一个月,别称清和月。曹丕《槐赋》云:“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天清和而温润,气恬淡以安治”。 因此,清和以四月为主。 古琴谱《阳关三叠》中的“清和节当春”唱词,首见于明初龚稽古的《浙音释字琴谱》(1491年),唐时未有此唱词。此句唱指暮春时节,与后面歌词中的“柳色新”等情景相照应。

清和_清和节 -来历


清和节

农历四五月份,有三个比较集中的节日:四月初八为清和节;四月二十八为祭药王节;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这三个节日,在浪漫的夏季接踵到来,满载着河洛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清和节

洛阳民间有一首很俏皮的歌谣:“过了年下巴十五,十五巴了没啥巴。搓根麻绳吊死吧,忽灵想起四月八。”

宜阳、栾川等县,把农历四月初八称为清和节。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当年退居洛阳时,曾有诗云“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阳关三叠》中亦有“清和节当春”等词句,由此可见,“清和节”这一雅致的命名,古来已有。

清和_清和节 -传说

关于清和节的由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栾川人认为,四月初八是太上老君的生日,纪念的是道教的神尊;宜阳等地的群众则认为,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本为佛诞节。

一个奉道,一个信佛,信仰不同,习俗也便不同。

栾川人每到清和节,要聚到老君山,举行朝山大会;而在宜阳等地,旧时每逢四月初八,人们要入寺礼拜,举行浴佛会,为释迦牟尼庆贺生日。

浴佛会很有意思,乃是一场众人争领佛祖“洗澡水”的法会。届时,各寺庙要在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诞生像。此像高约三寸,乃稚气可爱的孩童站立造型。小释迦牟尼浑身赤裸,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这一古怪形象,据说与释迦牟尼初临世间时的超凡举止有关:他不但能站立行走,还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昭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清和节 清和节-来历,清和节-传说

又传释迦牟尼降生时,九龙吐水,为其沐浴。因此,庆贺仪式开始时,要在释迦牟尼像前放一盆特制的香汤。之后,庙里的主持点灯、上香、摆供,带头三跪九拜。与此同时,鼓乐齐鸣,全体僧众高声念经,赞誉释迦牟尼的丰功伟绩。稍顷,用香汤沐浴释迦牟尼像,之后再诵经,反复多次。

法会结束,众人盘坐聚餐,然后各自领一些佛祖的“洗澡水”,回去后加水稀释,沐浴自身,以求沾些佛气,尽快修成正果。

可能是佛祖的“洗澡水”效力不够大,清和节开浴佛会这一习俗没能流传下来,倒是由它演化而来的古刹庙会,蔚为风尚,逐渐发展壮大。


清和节

偃师市佃庄镇西大郊寨村的庙会渊源最深:北魏时,洛阳佛寺众多,其中较有名的景明寺,就坐落在西大郊寨村。景明寺香火极旺,每到四月初八,洛阳城周围的各大名寺都要向景明寺赠送佛像。佛像多达千余尊,依次从宣阳门(故城门)抬入,接受皇帝散花礼贺,当是时,百花齐放,锣鼓齐鸣,欢呼之声响彻全城。

为了能完完整整地观赏这场盛会,许多人提前一两天就赶到了寺院门口。这么一来,大典是不会错过了,但大典开始之前的几十个小时,实在无聊,实在难熬。

怎么才能不无聊呢?众人决定:在景明寺大典的头一天,也就是农历四月初七举行庙会。如此,人们既不会错过观看景明寺大典,更可以赶赶庙会,买些应时的物件,遛遛腿,散散心。

方案既出,一呼百应。到了庙会当天,各社火团体纷至沓来,狮舞、高跷……精彩纷呈。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都往西大郊寨村涌,村人扫街清舍,忙于接待,如过年般劳碌。

清和_清和节 -习俗

待客的饭食,乃是一种特制饼馍。
偃师民俗专家陈淑真女士曾著《吃趣》,详解吃饼馍的习俗:

“烙饼馍,面莫砸,砸来砸去拽掉牙;烙饼馍,面莫醒(发酵),越醒越筋(筋道)害牙疼!”

饼馍烙好后,与香火纸裱一起放入篮中,拿到佛前供奉。供奉完毕,大人孩子分而食之。据说供奉后的饼馍包治百病,大人吃了浑身有劲儿,小孩儿吃了不会咬牙、厌食。

而今,景明寺遗址已被田园稼禾覆盖,庙会也已演变成物资交流大会,但当地人逢四月初八吃饼馍这一习俗却一直延续着。

在中国某些县区,到了四月初八,还有新媳妇不串门、不走亲戚的禁忌。是日,久不生育的人们要到附近的寺庙求子;患了眼疾的人则会把皂角叶插在鬓角,认为这样可以祛除疾病。

插皂角叶这一习俗,据说与黄帝有关。传说远古时期,黄帝大战蚩尤,为了区分敌我,黄帝的将士头上插着皂角叶,蚩尤的将士头上插着槐树叶。最后,黄帝战胜了蚩尤。作为“炎黄子孙”,为了纪念老祖宗的胜利,人们便在头上插皂角叶。

清和_清和节 -相关诗句

《琴学入门》: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80103/41028.html

更多阅读

王传越演唱的>和> 王传越演唱视频

总政歌剧团男高音王传越在十五届青歌赛之前就小有名气了.去年全国声乐比赛拿了金奖,四月和十月分别在意大利和韩国得了国际比赛的金奖;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了<<赵氏孤儿>>和瓦格纳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可他始终认为青歌赛是我们国家

《易经》的象、彖! 彖传和象传的区别

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

清史稿卷319和珅传 和珅传 唐文基 txt

和珅 “容貌端重,长于语言,谈吐隽快纯熟”。又说和珅 “为人狡黠,善于逢迎。”这种人服侍皇上,皇上满意;服侍女人,女人也会喜欢的。而且当时和珅 少年得志,虽年方而立可已经飞黄腾达了,所以,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说,和珅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钻

声明:《清和节 清和节-来历,清和节-传说》为网友不接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