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睾炎(chronic epididymitis)可由急性附睾炎(acute epididymitis)未彻底治愈而迁延,也可以无急性期,系长期轻度感染所致。部分病例继发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和感染途径与急性附睾炎相似。慢性附睾炎通常无症状,除非有急性发作的情况,此时可出现局部不适,病人可触及阴囊内有一肿块,附睾增厚并增大,有或无压痛,触诊极易将附睾与睾丸区分开,精索往往增粗,有时输精管直径增大,前列腺变硬并有纤维化,前列腺液常可见脓细胞,尿液分析可显示继发于前列腺炎的感染。
慢性附睾炎_慢性附睾炎 -病因
Nickel等根据病因将慢性附睾炎分为三类。第一类,慢性炎症性附睾炎,指伴有异常肿胀、硬结及其他炎症表现的疼痛或不适。第二类,阻塞性慢性附睾炎,指伴有先天性、获得性或医源性的附睾或输精管梗阻所致的疼痛或不适(如先天性梗阻或输精管结扎术后瘢痕形成)。第三类,慢性附睾痛,指触诊附睾形态质地正常,无明确病因的附睾痛或不适。一般认为慢性炎症性附睾炎的致病菌是通过输精管腔逆行进入,通过淋巴系统入侵。由于附睾的解剖特点,附睾受感染后易发生肿胀、组织机化甚至结节形成,显微镜下瘢痕非常显着,常可看到附睾管闭塞,组织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慢性附睾炎_慢性附睾炎 -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慢性附睾炎_慢性附睾炎 -鉴别诊断
慢性附睾炎通常无症状,除非有急性发作的情况,此时可出现局部不适,病人可触及阴囊内有一肿块,附睾增厚并增大,有或无压痛,触诊极易将附睾与睾丸区分开,精索往往增粗,有时输精管直径增大,前列腺变硬并有纤维化,前列腺液常可见脓细胞,尿液分析可显示继发于前列腺炎的感染。
结核性附睾炎与慢性附睾炎很相似,输精管呈串珠状,同时精囊增厚,尿液检查为"无菌尿",或"结核菌尿",由此可提示为结核性附睾炎,膀胱镜可见膀胱溃疡,尿路X线检查也可帮助诊断。睾丸肿瘤可有睾丸包块,触诊可发现增厚变硬的附睾,感觉减退的睾丸(肿瘤)。附睾肿瘤少见,与附睾炎鉴别需依靠病理。假如慢性附睾炎为双侧,可导致不育。
病史
病史采集应当包括疼痛的定位、程度及发作频率,伴随症状,加重因素及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既往史及系统回顾应包括用药情况、手术史(尤其是阴囊内手术,如输精管结扎等),其他泌尿系病史(如结石、尿路感染等),性生活史(包括避孕措施的类型和性病史)以及其他相关健康情况。
症状
患者可有局部不适、坠胀感或阴囊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同侧大腿内侧。有时可有急性发作症状。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也可表现为从轻微性、间歇性不适到剧烈性、持续性疼痛等程度不同的症状。
体征
查体可触及患侧附睾肿大、变硬,或仅能触及附睾上有一硬块,无压痛或有轻压痛。
检查
1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应作为基本的检查。如有尿道分泌物,尿路刺激症状或阴茎疼,可使用尿道拭子做细菌培养或衣原体检查。如果患者伴有前列腺炎样症状(如会阴疼痛或不适),应当考虑进一步做下尿路病原体定位检查,如Meares-Stamey四杯法或前列腺按摩前后尿液检验(pre-and Post-massagetest,PPMT)。
2 超声检查在慢性附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彩色多普勒对判别阴囊急症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可提供充分的附梁及精索静脉形态、结构变化和血流信息。
慢性附睾炎_慢性附睾炎 -并发症
如慢性附睾炎是双侧的,可导致男性不育。
慢性附睾炎_慢性附睾炎 -治疗
因附睾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所以治疗也有所侧重。 对于急性附睾炎主张患者卧床休息,托起阴囊,以减轻疼痛。 早期可将冰袋放在附睾处,防止肿胀。晚期可用热敷,以促进局部血运,加速炎症消退。因属于感染,故应进行抗感染治疗,临床上多选用广谱抗生素及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较佳的抗生素。对于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如果附睾疼痛较重可请专科医师予1%利多卡因10~20毫升由睾丸上端处行精索局部封闭,可起到止痛、解除坠胀作用。如果附睾炎性包块增大,阴囊皮肤红肿且有波动感,形成脓肿则须行切开引流。因留置导尿管招致本病者,应拔除尿管。另外,急性期期间要避免性冲动和重体力活动,以免加重感染和症状。对少数顽固病人且病情控制不理想,可行附睾甚至包括睾丸切除术。
缺点:治疗单用抗生素往往治疗效果不满意,可先保守治疗,如附睾炎反复发作引起前列腺炎应在非发作期行输精管结扎术,前列腺炎可治愈,有时也可行附睾切除术。
慢性附睾炎_慢性附睾炎 -预后
慢性附睾炎反复发作者除了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和生育问题外,一般无其他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