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法施工是将拱圈或整个上部结构分成两个半跨,分别在河的两岸利用地形或简单支架灌筑或预制装配成半拱。然后,利用动力装置将两半拱转动至桥轴线位置上或设计标高合拢成拱。转体施工法可减少大量的高空作业,施工安全,并可大幅度的减少对桥下交通的干挠。转体施工法可按转动方向分为三大类:竖向转体、平面转体和平竖结合转体三种。
竖向转体施工法:拱肋制作时的平面位置相同,但拱肋在低位或靠山仰坡上制作,然后再从两边逐渐抬升或放倒预制拱肋搭接成桥。一般只在中、小跨径拱桥中使用。
平面转体施工法:是1979年我国四川省首创成功的一种新型施工方法,其施工要点是:将拱圈分成两个半跨,分别利用两岸地形立简单支架,现浇或预制拼装拱肋,安装拱肋横向联系,把扣索的一端锚固在拱肋的端部(靠拱顶附近),慢速将拱肋转体180度(或小于180度)合拢,最后再进行主拱圈和拱上建筑的施工。关键设备是转盘。
平竖结合转体:是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中对转体施工方法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转体重量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它使桥梁转体施工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5年安阳文峰路立交桥(主跨135m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首次采用这一方法转体成功。1999年10月广州丫髻沙大桥也采用此法顺利合拢。丫髻沙大桥的平转重量达13685t,它的建成使我国的桥梁转体施工取得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