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技术(isolation technique) 一指将传染源传播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 二指实现单片集成电路内各元件之间有效电绝缘的技术。隔离技术,将传染源传播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品等物品进行集中消毒处理,防止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免收感染。
隔离_隔离技术 -隔离病区的管理
传染病区隔离单位的设置
传染病区与普通病区分开并远离食堂、水源和其他公共场所,相邻病区楼房相隔大约30cm,侧面防护距离为10cm,以防止空气对流传播。病区设有工人员与病人分别进出的门。病区内配设必要的卫生、消毒设备。
以病人为隔离单位:每个病人有独立的环境与用具,与其他病人及不同病种间进行隔离。
以病室为隔离单位:同一病种病人安排在同一病室区,但病原体不同者,应分室收治。
凡未确诊、或发生混合感染、重、危病人具有强烈传染性者应住单独隔离室。
工作区的划分及隔离要求
1.清洁区 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等场所以及病区以外的地区,如食堂、药房、营养室等。
隔离要求:病人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后需刷手、脱去隔离衣及鞋方可进入清洁区。
2.半污染区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走廊、检验室、消毒室等。
隔离要求:病人或穿了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具等;各类检验标本有一定的存放盘和架,检验完的标本及容器等应严格按要求分别处理。
3.污染区 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涂病房、病人洗手间等。
隔离要求: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的处理,不得带到他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务必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换隔离鞋;离开前脱隔离衣、鞋,并消毒双手。
隔离_隔离技术 -隔离原则
病房和病室门口前悬挂隔离标志,门口放用消毒液浸湿的脚垫,门外设立隔离衣悬挂架,备消毒液、清水各一盆及手刷、毛巾、避污纸等。
工作人员应按规定进入隔离室需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
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需的物品备齐,各种护理操作应有计划并集中执行并以减少穿脱隔离衣的次数和刷手的频率。
病人接触过的物品或落地的物品应视为污物,消毒后方可给他人使用;病人的衣物,信件、钱币等经熏蒸消毒后才能交家人带回;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病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雾;每日晨间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拭床及床旁桌椅。
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尽量解除病人因隔离而产生的恐惧,孤独,自卑等心理反应。
传染性分泌物三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已渡过隔离期,医生开出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
终末消毒 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隔离_隔离技术 -治疗技术
隔离技术,将传染源传播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品等物品进行集中消毒处理,防止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免收感染。
传染病是在人群中互相传播的疾病。任何一种传染病的流行都需要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控制传染发生的主要手段是阻断传染链的形成。简单、直接而有效的中断传染链的方法是应用各种屏障技术切断传播途径。隔离技术的目的是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中扩散,最终控制和清除传染源。
隔离_隔离技术 -治疗操作
刷手
刷手
任何护理技术操作都要通过护士的手来实施。为了避免发生交叉传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者清洁物品,以保证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掌握正确的刷手方法。
水龙头最好采用长柄开关、脚踏式开关或者感应式开关。 刷手时身体要和洗手池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弄湿工作服或工作服污染洗手池。打开水龙头,用洗手刷醮取肥皂液,淋湿手臂。
从前臂上端开始向指尖方向刷洗,刷手的范围要超过被污染的部位,刷完手臂,再刷手掌,要用洗手刷稍用力的来回刷洗,以增加磨擦,有利于清除细菌。刷手时要注意刷净手的各面,包括手背、手掌、指蹼、指缝间和指甲。刷洗完一只手以后,用流水冲净洗手刷,然后放入盛使用过的刷子的容器内。冲洗手臂的肥皂泡沫冲淋时手的腕部要低于肘部,使水由前臂至腕部流向指尖。换一把洗手刷醮取肥皂液再使用同样的方法和顺序刷洗另一只手。每只手各刷洗30秒钟左右。用过的洗手刷用流水冲洗干净以后放在盛洗手刷的容器内。每天要煮沸或者高压蒸汽消毒一次。两只手臂都刷洗完一遍以后再换洗手刷,按同样的方法再次刷洗两只手臂和手。把手臂分为三段刷洗,先刷肘关节以上和前臂的上1/2,再刷前臂的下1/2,然后刷手背,要特别注意仔细刷洗皮肤皱纹和凹陷处。指甲末端是微生物滋生的地方,要特别注意刷洗干净。取刷子醮肥皂冻时注意污染的手不能触及干净的刷子、皂冻和水龙头。刷手时隔离衣不能触及水池,注意水流不要太大,以免溅湿隔离衣,如隔离衣被溅湿应及时更换。接触传染病人或传染病人污染物后,即使操作时戴着手套,脱去手套后也应该及时洗手。如果没有戴手套,就必须洗手、刷手并消毒。刷手可以通过物理作用去掉手上的病原微生物,有效的阻断传染途径,防止微生物在人群中扩散,最终控制和清除传染源,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目的。手的消毒常用消毒液浸泡和高效消毒剂擦手两种。传染病区多用消毒液泡手。消毒泡手时注意将双手浸入消毒液中,用小毛巾反复擦洗两分钟后,再用清水冲净、擦干。刷洗完双手以后,用小毛巾自上而下把双手擦干或者用烘干机吹干双手。
穿脱隔离衣
穿脱隔离衣前要先取下手表,戴好帽子和口罩,长袖工作服要把衣袖卷过肘关节以上,备好护理工作中所需要的一切物品,不要穿了隔离衣后再到清洁区去取物品,已经接触过病人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挂在半污染区的衣钩上。手握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清洁面向着操作者,对齐肩缝,露出袖笼内口。右手握住衣领,左手伸入衣袖内,抬高左臂把衣袖向下倒,右手把衣领向上拉,直到左手露出来。调换左手握住衣领,右手伸入衣袖内,举起右手臂,使衣袖向肩的方向滑下。两只衣袖都穿好以后,用双手握住衣领的前缘中央,顺着衣领向后理顺,到颈后把衣领的系带系好。注意不要让袖口触及头和面部。
将双手握在胸前,到洗手池刷洗双手,刷完以后,用清洁的手从衣领的前面沿领边向后解开衣领的系带。将右手伸入左侧衣袖口内,拉下衣袖,使衣袖遮住左手,再用衣袖遮盖处的左手握住右手衣袖的外面,把衣袖拉下来,然后用双手轮换握住衣袖,把两臂逐渐从衣袖中退出,当双手退到肩缝时,用一只手握住两侧肩缝,另一只手先退出来握住衣领,再退出另一只手,最后用双手握住隔离衣衣领把两侧边缘对齐,使清洁面向外。 第二种脱隔离衣的方法是:先解开后缘下部的钮扣,然后解开隔离衣袖口的系带,把袖口向外翻起并且向上卷塞好衣袖。卷塞好衣袖以后,到洗手池刷洗干净双手,然后双手分别伸入对侧衣袖内,拉下衣袖,使衣袖遮盖住清洁的双手,用两只手在衣袖里面解开腰带,把背后交叉的腰带拉到前面打一个活结。左手拉着右衣袖,退出右手,把右侧隔离衣反搭在左臂上,用右手解开衣领系带,并握住衣领退出左手,双手抓住衣领,把隔离衣的两侧边缘对齐,清洁面向外挂在半污染区的衣钩上。
护理隔离病人
用避污纸垫着拿取物品或作简单操作可以保持双手或用物不被污染,以减少消毒手续。取避污纸要从上面抓取,不可掀页拿取。用后弃在污物桶里,定时焚烧。一般神志清楚、合作的传染病人需要测量血压时,可以给病人套上特制的袖套测量血压。展开清洁的测血压袖套,请病人把手伸入清洁的袖筒里,将袖套套在病人的和手臂上,其余的部分铺在床上及病人的身上,使这些部位成为一个清洁区,把血压计放在清洁区内,隔着袖套把血压计的袖带平整的缠于上臂中部,戴好听诊器,测量血压。病人患传染病时常常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对隔离不理解,护士要帮助病人了解隔离的意义,正确对待各种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测量完毕,收好血压计。将测血压袖套的污染面折叠在内,清洁、消毒后备用。注意手不要触及污染面。传染病人的体温计应该每人一支,固定使用,用避污纸拿取体温计擦干以后请病人放于腋窝,夹紧体温计。十分钟以后请病人取出体温计,护士用避污纸接取以后看清体温度数,甩下水银柱,再放回盛消毒液的瓶里,避污纸弃在污物桶里。注射时,将已经备好的药物的注射盘连同注射本放在治疗车上,车下层放盛消毒液的盒子,核对无误后,取出碘酒、酒精棉签,请病人露出注射部位,消毒的部位要宽,注射时护士的手不要触及消毒范围以外的部位。注射完毕,将注射器放在消毒液内浸泡。
给传染病人服药时,药杯、水壶等物品都要用避污纸拿取,先给轻病人发药,帮助病人把药服下以后,用避污纸把药杯取回,放入消毒液里浸泡。
为传染病人整理床铺,应该穿上隔离衣,操作完毕再刷手,脱去隔离衣。
隔离_隔离技术 -隔离种类
严密隔离
为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设计的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
如:鼠疫,霍乱,炭疽等
具体措施
1. 住单间病房,门外挂隔离标志,不得随意开启门窗。禁止病员走出病室和探视。
2 .接触此类病员,必须戴好帽子,穿隔离衣裤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橡胶手套。
3.一切用物一经进入病室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消毒处理或销毁;病员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均应严格消毒处理。
4.其他按一般消毒隔离和终末消毒处理进行。
呼吸道隔离
是对病原体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麻疹,流感,百日咳,开放性肺结核等疾病。
具体措施
1. 将同种疾病的病员安置在一室,病室通向走廊的门窗关闭,出入随手关门。
2.接触病人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3 .病员的口,鼻分泌物需消毒处理。
4.注意病室的通风换气,每晚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或者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消化道隔离
是对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饮水,食具或手并经口引起传播的疾病所给予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伤寒,副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
具体措施
1.不同病种最好分室居住,同居一室时须做好床边隔离。
2.常用治疗器械,应固定专用。
3.每一病人应有自己的食具和便器,其排泄物,呕吐物和剩余食物须消毒后排放。
4.护理人员须按病种分别穿隔离衣,并消毒双手。
5.病室应有防蝇设备。
接触隔离
是对病原体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的传染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破伤风,狂犬病,气性炭疽,性传播疾病等
具休措施
1.最好分室居住。
2.密切接触病员时须穿隔离衣,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者应避免作伤口换药或护理等操作,必要时戴橡胶手套。
3.被伤口分泌物或皮肤脱屑所污染的物品器械,敷料等须严格消毒处理。
4.病员接触过的一切污染物品,应先灭菌再清洁。
昆虫隔离
是对病原体通过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所进行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等。
具体措施
1.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由蚊叮咬传播,室内应有防蚊措施。
2. 流行性出血热,其传播是野鼠,通过螨叮蛟而传播。
3.斑疹伤寒,回归热是由虱类传播,病员须经灭虱处理,沐浴更衣后进入病室。
血液―体液隔离
是对病原体经血液―体液而传播所致的传染病进行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具体措施
1.患同种疾病的病员要置一室,但出血不能控制的患者应单人隔离。
2.接触血液―体液污染物时,须戴手套。工作时尽量避免损伤皮肤。
3.其他人员受到病员的血液―体液污染,和不宜用其他方法消毒的物品受浸染时,立即用5.25%次氯酸钠擦拭消毒。
4.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须经严格的消毒处理,才能送供应室处理,或装入耐刺容器内作特殊标记后送出集中销毁。
保护性隔离
是对某些免疫特别低下或易感染的病员,为保护其不再受其他感染,所采取的具体相应措施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严重烧伤,早产儿,血液病,骨髓移植,肾移植等。
具体措施
1.病员单独隔离。
2.接触病员须清洗双手,甚至消毒双手,戴帽子,穿隔离衣裤及隔离鞋。
3.病室内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病室内所有家具地面;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2次,每次60分钟。
4.尽量减少入室人员,医护人员患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应避免接触病人。
适于免疫力低下的病人。
隔离_隔离技术 -应用
目的
防止病原菌在工作人员和病人间的传播,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医院内感染。
评估
(1)病室环境是否符合隔离原则。
(2)病人的病种、治疗和护理措施、目前状况;病人目前采取的隔离种类、隔离措施。
(3)病人的心理状况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计划
一、目标
(1)病人理解隔离的目的,能配合护理工作。
(2)护患之间未造成交叉感染。
(3)病人及家属知道隔离原则,学会简易隔离方法。
二、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盛:已消毒的手刷、10%皂液、清洁干燥小毛巾、避污纸、盛放用过的刷子、小毛巾、避污纸的容器各一(无洗手池设备,另备消毒液和清水各1盆。)
(2)隔离衣一件。
(3)按需准备操作用物。
实施
一、口罩、帽子的使用:
(1)操作步骤:
A、洗手后戴帽子、口罩,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口罩应罩住口鼻。
B、口罩使用后,及时取下,并将污染面向内折叠、放入胸前小口袋或小塑料袋内。
C、离开污染区前将口罩、帽子放入污物袋内,集中处理。
(2)注意事项:
A、戴、脱口罩前应先洗手,戴上口罩后,不可用已污染的手触摸口罩,不用时不宜挂在胸前,口罩应4~8h更换一次,若有潮湿,应及时更换,保持清洁。
B、工作量大小要适宜,要勤换洗,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两次,手术室或严密隔离单位应每次工作结束更换。
二、手的消毒:
(1)操作步骤:
A、洗手:用肥皂或液体肥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s,流动水洗净。
B、刷手:去无菌刷蘸肥皂乳(或肥皂块),按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顺序彻底刷洗,刷半分钟,用流动水冲净泡沫,换刷另一手,反复两次,共刷2min,然后用毛巾擦干双手。
C、浸泡消毒手:将双手侵泡于消毒液中,用小毛巾或手刷反复擦洗2min,再用清水冲洗。
(2)注意事项:
A、洗手时,要反复揉搓泡沫丰富。
B、刷手时,刷洗范围应超过被污染的范围,避免污水溅到身上。
C、浸泡消毒手时,要浸没肘部及以下。
D、擦洗时间一定要足够,保证消毒效果。
隔离_隔离技术 -集成电路
双极型集成电路隔离法
PN结隔离:利用反向偏压下PN结的高阻特性实现隔离的方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隔离方法。以 NPN晶体管为主的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典型工序是,先在P型单晶片上选择扩散N+埋层,再生长N型外延层,氧化后进行光刻,暴露出隔离区(元件区以外部分)。接着,向隔离区内扩散P型杂质直至与P型衬底连通。这样,上述N型外延层就被P型衬底和隔离区分割成一个个小岛,通常称作隔离岛(图中a)。然后,在岛内制作电阻、晶体管等元件。P型衬底通常接电路中的最低电位,因而保证了岛边界上的PN结处于反向偏置。这样,PN结的反向势垒就将各元件有效地隔离。PN结隔离的优点是工序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它的结电容大,高频性能差,存在着较大的PN结反向漏电和寄生晶体管效应。
介质和PN结混合隔离: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岛侧壁为介质隔离,底部为PN结隔离。典型的是等平面隔离,也称氧化物隔离或局部氧化隔离。此法是用氧化速度极慢的氮化硅掩蔽岛区进行选择氧化,使隔离区生成厚二氧化硅实现岛侧壁隔离。主要工序是在已扩散N+埋层的单晶上生长一层1~2微米的薄外延层;然后淀积二氧化硅和氮化硅,经光刻暴露出隔离区并挖槽,使其深度约为外延层厚度的一半。随后,热氧化生长厚二氧化硅层,将槽填平并使各岛隔离(图中 c)。此法的特点是硅片表面平坦,适用于微细线条光刻,集成度高,隔离岛电容小。此外,利用改进的等平面工艺还能制作所谓壁围发射极结构的小尺寸晶体管,使电路的性能大大改善。等平面隔离方法广泛地应用在许多高速大规模双极存储器和亚毫微秒数字逻辑电路的制造。混合隔离的另一种方法是垂直各向异性腐蚀隔离。各向异性腐蚀液(如联氨水溶液)对(100)晶面硅的腐蚀速率比对(111)晶面硅的快(约快30倍)。垂直各向异性隔离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在表面为(100)晶面的硅片上,将隔离区腐蚀成V形槽并穿透外延层使之实现岛侧壁隔离(图中 d)。V 形槽的侧壁与表面的夹角为54.7°,这使表面起伏不平。为了防止金属布线断裂,可采用梁式引线,也可以用多晶硅填充V形槽使表面平坦。V形槽隔离的主要优点是隔离区基本无横向扩张,集成度高,隔离岛电容小。此外,还有U形槽隔离,或深沟隔离,它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将隔离区腐蚀成具有垂直壁的U形槽,然后通过氧化、淀积多晶硅、等离子刻蚀等工序将槽填平并实现隔离(图中 e)。由于隔离区的壁是垂直的,槽区可做得很窄,同时还有效地减少了等平面隔离所固有的鸟嘴结构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集成度。此法适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
MOS型集成电路隔离法
原则上,MOS 集成电路各元件、器件之间是自隔离的。为了避免金属连线下的晶体管导通和漏电,对场区仍有特殊的要求。通常,场区的开启电压比电路中所能出现的最高电压(包括自举电路中可能的电压)高得多时,才能实现有效的隔离。通用的办法是,通过等平面工艺加厚场区的氧化层(比栅氧化层厚10~20倍),同时通过离子注入使场区掺杂比衬底掺杂浓度提高1~2个数量级。对于CMOS电路(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由于存在P沟和N沟两种MOS晶体管,还需要制作专门的阱(N阱或P阱)加以隔离。这部分隔离实际上是PN结隔离,因此会引起寄生PNPN闸流-闸锁效应(见PNPN闸流管),须在设计时加以考虑。
SOS电路制作在蓝宝石绝缘衬底上,元件的隔离通过刻蚀掉元件区外的硅外延薄层实现。采用这种隔离技术的寄生效应最小。
砷化镓电路以半绝缘材料为衬底。在有导电外延层的情况下,采用腐蚀掉隔离区导电层的办法实现隔离。在以选择性离子注入形成岛区的平面工艺中,毋需另加隔离工序,半绝缘的衬底本身就起着隔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