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琴,女,文学博士,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主持人,主任播音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张小琴
张小琴,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央电视台《讲述》、《心理访谈》主持人。《道德与法制》栏目士山东电视台和全国法制节目中唯一一档连续播出14年的名牌栏目,目前该栏目已连续8年获得国家级政府奖一等奖。
张小琴_张小琴[央视主持人] -个人简历
张小琴
姓名:张小琴
性别:女
学历:文学博士
职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央电视台《讲述》、《心理访谈》主持人
张小琴_张小琴[央视主持人] -个人经历
张小琴张小琴从小天资聪慧,15岁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2岁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她先是在《山东文学》杂志社当编辑,从1993年起担任山东电视台《道德与法制》栏目的198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分配至《山东文学》杂志社担任文学编辑,1993年任山东电视台一《道德与法制》栏目主持人。1997年起同时担任全国普法办与山东电视台合办的《金剑之光》栏目主持人,曾任《道德与法制》、《金剑之光》栏目制片人、主持人。2001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出镜记者,2002年至今担任《讲述》栏目主持人,去年年底“社会与法”频道开播,她又成为《心理访谈》主持人。自1993年以来,张小琴主持法制栏目已整整8年。她结合节目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简明凝练的主持语言和端庄沉稳的主持风格。
张小琴_张小琴[央视主持人] -所获奖项
张小琴1995年获得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金士明杯”第二届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社教类金奖。
1996年获“金士明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社教类金奖、“金剑奖”优秀法制节目主持人奖。
1995年、1999年两获“金话筒”奖银奖。
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编辑”。作为策划人和撰稿人、主持人参与制作大型系列节目《法治中国》,获1999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参与2003、2004年度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推出活动,担任央视记者节特别节目主持人、撰稿人,其中03年度的节目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特别节目类一等奖。
1999年,张小琴作为唯一的主持人、总撰稿和主要策划人、编导,参与了大型系列片《法治中国》的制作,该片获得该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这也是山东电视台首次获得这一奖项。
2000年获“金剑奖”优秀法制栏目主持人一等奖。自1997年起连续4年获得山东省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一等奖。
2001年,张小琴双喜临门:获得全国第五届“金话筒”奖;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
张小琴_张小琴[央视主持人] -主要著作
1、“电视的语言特性”,《现代传播》2004.4
2、“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文类概念与文类特征”,《现代传播》2003.5
3、“讲述的方式”,《中国电视》2003.8
4、“让法制节目具有思想的魅力”,《电视研究》1997.3
5、“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人化”,《现代传播》1996
张小琴_张小琴[央视主持人] -主要作品
1、《探索者》
2、《晖》
3、《玄奘涉远图》
4、《虎子》
5、《凤翔泥玩艺人》
6、《敦煌壁画精品线描》
7、《张小琴工笔画》
张小琴_张小琴[央视主持人] -相关文章
张小琴艰难无止境,生长也无止境
央视国际www.cctv.com2007年04月26日09:12来源:CCTV.com
近录《心理访谈》,有位来访者是某艺术学院声乐系的毕业生,由于成绩优异,学院将为他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这本来是难得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将带来莫大的荣誉,但是这位学生却陷入极度的紧张焦虑。演出越来越临近,恐惧也越来越强烈,他无法放弃又无法面对,于是求助于《心理访谈》。录制过程中我想到了自己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出镜采访,第一次面对镜头跟观众问好,第一次主持大型节目,第一次现场直播……每一个第一次到来的时候,我是不是也曾经恐惧到迈不开步子,紧张到双腿打颤,枪已上膛却想临阵脱逃?第一次出镜采访应该是在13年前,那时我还在《山东文学》杂志当编辑,在济南电视台工作的朋友采访济南郊区一个镇长,叫我一起去,顺便帮他问一句话。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觉得好玩儿吧。可是等到机器架好,镇长等在面前,我把话筒拿起来,朋友喊开始的时候,我却说不出话了,试了几次,不是掉了头就是忘了尾,一句简单的问话录了十几遍,简直无地自容。好在朋友没有不耐烦,镇长没有取笑,录了十几遍才成的这句话顺利播出了,我也没有因为这次尴尬就不敢再作尝试,所以才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以至第一百次、一千次的出镜采访,才有了另外的那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其实每一个第一次开始之前我也跟那个毕业生一样地紧张焦虑,但是我知道每一个第一次都是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每接受一次挑战也就有一次成长。读研究生的时候很喜欢一本书,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写给一位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书中的一段话至今记得:如果有一种不安,像光与云影似地掠过你的行为与一切工作,你不要恐惧。你必须想,那是有些事在你身边发生了;那是生活没有忘记你,它把你握在手中……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所以我们要惧怕的不是艰难,倒应该是没有艰难的生活,如果很长的时间了我们都不再感到艰难,那可能意味着我们已经停止了生长。从时间上算,那个毕业生已经举行过他的演唱会了,不知他是在艰难面前止步了,还是跨越了这次艰难,实现了又一次的生长。无论如何,在他今后的人生中一定还会面对更多的艰难,但愿每一次他都能够珍视,而不是恐惧。
让我们一起期待那样的瞬间,控制着紧张和惶恐,听着自己怦怦的心跳,鼓足勇气踏上从未登过的台阶,一片新的风景就要展现在眼前了。(文/张小琴)
近读王刚
央视国际www.cctv.com2007年04月26日09:15来源:CCTV.com
前些天,演员王刚接受栏目邀请,走进演播室,接受“心理访谈”,在两个小时的交谈中,王刚细述了自己在饰演角色时的内心冲突,特别是在饰演和绅时经历的内心挣扎。近读王刚,可以发现他是一个内心体验丰富细腻,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而且自我体察和自我掌控能力都很强的人。王刚是在拍摄电视连续剧《玉碎》的间隙从怀柔赶到演播室的,录制开始,我刚给他和心理学专家杨凤池做过介绍,王刚就给自己选定了一个位置:“面对您我就是您的患者”,杨凤池反应很机敏,立即也为自己选了一个位置:“谈不到,谈不到,不过我倒是愿意接受您的一些口试”。我心中一凛,今天遇到的这两个人可太聪明了,他们各把一角,看上去姿态很低,却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防守严密进退裕如。我有点难了,尽管“患者”和“考生”都是戏言,我却必须给“患者”当护士,把“医生”请出来,还必须给“考生”当助教,把考官请出来。谈话进行得很顺利,作为护士,我得让王刚讲“症状”,在问到饰演和绅是否有内心冲突的时候,他讲了一个故事。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一段戏,皇上试靴,靴子不合适,皇上一怒之下把靴子踢起来,正好落在王刚的头上,角色要求王刚戴着靴子美滋滋地说:“这靴子穿在皇上的脚上不合适,戴在奴才的头上正合适”。而王刚自认是一个个性刚烈眼里不揉沙子的人,要做出这样的谄媚举动,内心非常痛苦,甚至有自我被撕裂的感觉。在后面的谈话中他提到,演员在扮演一个人物的时候,是要砸碎自己做材料,重新再塑造一个人,而在这一幕戏里,砸碎的过程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很多场戏都让王刚觉得非常屈辱,比如乾隆的妃子训练了几条小宠物狗要跳圈,狗不会跳,和绅领着狗跳,在他看来,那就真是做了狗了。
在演这些戏的时候,王刚的情绪始终没有疏解,剧中有和绅出恭时接见地方官员的一幕戏,王刚坦言这幕戏是他自己设计的,他甚至不清楚到底是和绅在施虐还是自己在施虐。谈到这儿,我有点惊讶,没想到王刚对内心体味得这样细致,能这样冷静地自我解析,更没想到他如此坦诚。显然他对我们的节目非常理解,所以能超越简单的道德感的标准,在心理学层面上呈现自己。没忘了我的另一个角色,是考官的“助教”,问题提到心理学专家面前:为什么一个演员自己很反感的角色,却会对他的行为产生不可抑制的影响?杨凤池认为这是自我“同一性”的问题,王刚的自我是要求完整、一致的,而对角色的体验会破坏这种同一性,导致内心冲突。其实正是经由那些屈辱的体验,他更深地理解了和绅的内心,找到了和绅的行为逻辑,才使得这个人物更加生动。但是王刚不可能被和绅同化,在强烈的内心冲突中,他也开始对和绅进行塑造,把和绅从完全的弄臣变为部分的权臣,不是一个优伶一样的滑稽角色,而是有权谋有计策的重臣。也许在他的内心,接受一个毫无尊严的谄媚者,比接受一个有能力的坏人更难。
当然所谓“患者”只是戏言,如果没有解决这些冲突,不等和绅这个角色面世,王刚自己早就崩溃了。他给自己开的药方是童年的游戏体验。到了后来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王刚还要继续演和绅,他开始用这个办法。小时候孩子们都会分饰不同的角色,做做坏蛋也无妨,不如就把那个演和绅的自己看作小时候的自己,和纪晓岚玩着游戏,而真正的自己可以远远地高高地在他们之上,看着他俩在底下恣意地玩儿吧。当坏人的是小时候的自己,谄媚也好,弄权也好,不管如何丑态百出,都跟今天的自己无关。用心理学的理论衡量一下,这个药方也很高明,今天的自己置身事外,被保护得很好,那个所谓的“同一性”就不会受到破坏了,这也是王刚在激烈的内心冲突之后为自己找到的安全的方式,既可以很好地体验角色,又保证真正的自我不受侵扰,这才让我们今天既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和绅,又可以看到人格完整的王刚。
但是这种方式却不适合后来拍摄的电视剧《玉碎》,王刚认为他饰演的主角赵如圭跟自己有很多相似之处,反而很难保持距离,加上大部分演员不是很熟悉,不像拍摄《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三个好朋友一起唱唱戏,开开玩笑,很容易就分清了戏里戏外。我有些担心,既然进戏的时候是把自我揉碎在角色中,那么将来离开的时候,就必然会一个过程,要把自己丝丝缕缕地从戏里抽脱出来,再重新整合成一个新的自我。确实有些人完成不了这个过程,要么把自己的一部分留在了戏里,要么把角色的一部分带回到自己身上,都会损害演员自己人格的完整和统一。
在录制现场,我们播放了一段和绅的戏,编导选的都是和绅媚态百出的镜头,本以为王刚看到这些镜头会有些许不安,但是没有,他说就像欣赏别人演的角色一样,至多是在表演上有些挑剔。也许他真地找到了安全地与和绅共处的方式,希望他也能找到安全地与赵如圭共处的方式,在将来拍摄结束,要把自我重新抽离出来的时候,不会多带走什么,也不会丢掉什么。(文/张小琴)
张小琴_张小琴[央视主持人] -相关词条
陆梅顾国宁李冰杜云王莉鑫燕菲刘栋栋王晓燕
张小琴_张小琴[央视主持人] -参考资料
http://www.cctv.com/blog/special/C16948/20070426/1007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