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泌乳素腺瘤通常是稀疏颗粒的单激素分泌性腺瘤。泌乳素腺瘤是由分泌催乳素或生长激素的一种瘤细胞组成或由分泌混合型多激素两种或多种以上瘤细胞组成,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分析显示产生催乳素的细胞同时也能产生生长激素。
垂体泌乳素瘤_垂体泌乳素瘤 -垂体泌乳素腺瘤的形成
泌乳素腺瘤来源于分泌相应激素的腺细胞,垂体内一种细胞不是只能分泌一种相应的激素。刺细胞能加快PRL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阻断下丘脑多巴胺的抑制作用,减低负生长调节因子活性,刺激正生长调节因子活性,促进PRL分泌和激活细胞周期调节基因,造成PRL细胞增殖,使血液中雌激素持续增高,诱导自发性基因错变、原癌基因的激活或抑制癌基因的失活,导致基因突变和细胞异常转化形成肿瘤。
垂体泌乳素瘤_垂体泌乳素瘤 -乳素腺瘤的症状表现
高泌乳素内分泌症状、肿瘤压迫症状均有症状表现,而隐匿性泌乳素腺瘤无症状表现。1、生育期的泌乳素患者,表现为溢乳、性欲减退、黄体期短、不排卵、月经稀少或闭经不育或低雌激素水平。2、绝经后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唯一症状是性欲减退和溢乳。
3、男性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性欲减退和性功能受损,也有毛发稀少,睾丸较小。约1/3的男性患者表现泌乳,但常常需要用力挤压乳房。
4、骨质疏松是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肿瘤压迫正常垂体腺和鞍外组织,出现压迫症状。
1、慢性的临床:表现极少见,可表现在视交叉综合症、鞍旁综合症,脑脊液鼻漏。蝶骨的侵犯是无症状,偶尔以鼻咽部肿瘤表现,使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后,泌乳素腺瘤囊性化,可表现为脑脊液鼻漏。
2、急性临床表现:垂体卒中、肾上腺皮质现象,低钠血症、低血糖。泌乳素腺瘤可以是无症状的,在做核磁共振时候偶尔发现,称为:偶尔发现的垂体腺瘤。
这样现象可以发生在男性和绝经后妇女患者身上。
垂体泌乳素瘤_垂体泌乳素瘤 -乳素腺瘤的诊断
泌乳素腺瘤通常分为微腺瘤(<10mm),大腺瘤(>10mm)
女性的泌乳素腺瘤大多是微腺瘤,男性的泌乳素腺瘤就诊年龄大、肿瘤大、泌乳素水平高和肿瘤侵袭性生长等特点
诊断依靠排除引起高催乳素血症和垂体压迫的其它原因
1、排除妊娠
2、通过仔细地询问病逝,排除药物的作用
3、通过仔细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和放射学检查,排除其它的功能性原因,如胸壁损伤、肾或肝衰竭、或
系统性和转移性疾病。
4、通过TSH测定,排除原发性的甲状腺功能功能低下。
垂体泌乳素瘤_垂体泌乳素瘤 -影响因素
1、神经刺激:某些部位特别是胸部的皮肤受刺激,包括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剧痛,都可通过神经传递到下丘脑而引起泌乳素增高。如胸部手术、灼伤、胸背部的带状疱疹等。2、垂体障碍:主要是垂体部位的各种肿瘤。此外,部分空泡蝶鞍综合征、垂体功能亢进,也可引起溢乳、闭经。
3、药物因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如氯丙嗪、吗啡等,可以使下丘脑儿茶酚胺的含量降低,从而减少下丘脑产生的泌乳素释放因子的活性。降压药甲基多巴、利血平等可抑制泌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灭吐灵可刺激垂体泌乳素的过量分泌。
4、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分泌不足的信息反馈地传入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大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这种因子在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同时,也能刺激垂体泌乳素的过量分泌而造成溢乳。
5、下丘脑性障碍:下丘脑及邻近部位的疾病,如脑炎、颅咽瘤、松果体瘤、下丘脑部分性梗死、假性脑瘤、垂体柄切断等,都能造成下丘脑产生的泌乳素抑制因子减少,或者泌乳素释放因子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增加。前者能使泌乳素由于失去抑制而盲目生产,后两者则直接促使泌乳素增产。
垂体泌乳素瘤_垂体泌乳素瘤 -泌乳素血症的诊断依据:
在排除生理如妊娠和药品使用等情况下,应当对患者进行以下检查:
1、实验室检查:高泌乳素血浆PRL水平可从仅高于正常到>10000ng/ml(正常女性0~23ng/ml,正常男性0~20ng/ml)
2、影像学检查:确定垂体大小,如果超出正常大小的垂体均可能导致泌乳素高和泌乳素血症。核磁共振由于成像清楚为进行垂体瘤影像检查首选。
垂体瘤治疗方式的选择依据
泌乳素腺瘤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伽玛刀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1.根据垂体瘤的大小、形态、向周围组织的侵袭程度、治疗经过等。
2.对垂体瘤或相关鞍区病变的正确诊断。
3.通过影像、肿瘤类型、病史等对t垂体瘤软硬度的判断。
4.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是否要求生育等。
5.病人的激素水平如何、有无全身合并症及鼻腔病变等。
治疗PRL腺瘤、GH腺瘤的重要方法,但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无功能垂体腺瘤
开颅手术:手术本身的高风险性一直备受争议,残留也是个很严重的隐患。
伽玛刀:无论作为主要治疗方式还是辅助治疗方式,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