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唇形目-木犀科-丁香属下植物统称 丁香 唇形目-木犀科-

丁香(学名:Syzygium aromaticum,英文名:Clove)又称紫丁香属,该属植物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大部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花可提制芳香油,亦为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筑和家具用。共35种,不包括自然杂交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喜马拉雅地区、欧洲东南部、日本、阿富汗。中国拥有丁香属81%的野生种类,是丁香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该属中有不少种类的花是提取香精,配制高级香料的原料;又枝叶繁茂、花色淡雅而清香,故庭园广为栽培供观赏,为庭园中之珍品。

丁香_丁香[唇形目-木犀科-丁香属下植物统称] -概述


丁香

丁香,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为哈尔滨市市花,是著名的庭园花木。花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由其制成的丁香油、丁香酚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在法国,“丁香开的时候”意指气候最好的时候。生日是5月17日或者6月12日的人的幸运花是丁香。在西方,该花象征着“年轻人纯真无邪,初恋和谦逊”。

同属的还有白花丁香、红花丁香、紫花丁香、荷花丁香、小叶丁香、花叶丁香、四季丁香等。

别名:公丁香、百结、丁子香、鸡舌香。

注解:丁香是由未开放的花蕾芽,经干燥而制得,状似圆头钉子,其香味浓烈,口感苦,烹饪之后变得温和。丁香属一种芳香健胃剂,能促使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

丁香_丁香[唇形目-木犀科-丁香属下植物统称] -形态特征

丁香,常绿乔木,高达10米。树皮黄褐色。单叶,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革质,密布油腺。

丁香 唇形目-木犀科-丁香属下植物统称  丁香 唇形目-木犀科-

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径约6mm;花萼肥厚,筒状,绿色后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伏,4裂,花芳香。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

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稍有光泽,长1―1.5cm,直径5―8mm,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种子数粒,卵状椭圆形。花期3-6月;果期6-9月。

丁香_丁香[唇形目-木犀科-丁香属下植物统称] -种植历史


丁香

丁香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在欧洲和美国是圣诞食品特有的调味剂。西元前210年,爪哇派赴中国汉朝的使者于觐见皇帝时口食丁香,以使口气芬芳。

早期丁香仅于印度尼西亚栽培,17世纪初,荷兰人拔除了安汶(Amboina)岛和特尔纳特(Ternate)岛以外岛屿的丁香树,以减产而获利。18世纪后半期,法国人将丁香从东印度私运到印度洋岛屿及美洲,打破荷兰的垄断。

出产丁香的地区主要有印度尼西亚、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岛、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2005年,印度尼西亚生产的丁香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

丁香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为庭园中著名的花木。全属约30种,中国产24种,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南到云南和西藏均有。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有栽培品种1000个以上。

丁香_丁香[唇形目-木犀科-丁香属下植物统称]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从丁香茎蒸馏的丁香油用制杀菌药、香料、漱口剂、牙痛的局部麻醉药、合成香草醛,还可作增香剂和增强剂。还可用于烹调、香烟添加剂、焚香的添加剂、制茶等。可作为药用,中药也有丁香花蕾入药,药名公丁香,性温,味辛。香气馥郁,味辛辣,常用于食品调味。

丁香树的树根(丁香根)、树皮(丁香树皮)、树枝(丁香枝)、果实(母丁香)、花蕾蒸馏所得的挥发油(丁香油)亦供药用。

中药介绍

丁香,别名:百结、情客、紫丁香、子丁香、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有温中、暖肾、降逆。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能。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药理价值

1、抗菌作用:含有1%浓度的丁香的乙醚浸出液,水浸液或含8%浓度的丁香煎剂的沙伯氏培养基,对许兰氏黄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较高浓度时对新型隐球菌也有抑制作用。醇浸出液与醚浸出液相似,但水浸液较差。

2、抗真菌作用:乙醇浸剂1:100、丁香油及丁香酚1:8000-1:16000对星形奴卡菌、许兰黄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驱虫作用:水或醇提取液在体外对猪蛔虫有麻痹或杀死作用,感染蛔虫的狗口服丁香油0.5-1.Og/kg,有驱虫作用,但一次服用并不能将蛔虫全部驱除。丁香油较煎剂为优。

4、健胃作用:丁香为芳香健胃剂,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

5.止痛作用:丁香油(少量滴入)可消毒龋齿腔,破坏其神经,从而减轻牙痛。

丁香_丁香[唇形目-木犀科-丁香属下植物统称] -化学成分


丁香

花蕾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乙酰丁香油酚、B-石竹烯(B一Caryophyllene),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杨酸甲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60103/3424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猛禽-隼形目、鸮形目鸟类汇总 猛禽鸟类

猛禽是鸟类六大生态类群之一,涵盖了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隼形目和鸮形目的所有种。猛禽包括鹰、雕、鵟、鸢、鹫、鹞、鹗、鸮、鸺鹠等次级生态类群,均为掠食性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猛禽个体数量较其他类群少,但是却处于食物链的顶层,扮演了

杨万里喜欢木犀:

《木犀》天将秋气蒸寒馥,月借金波滴小黄。不会溪堂老居士,更谈桂子是天香。《木犀二绝句》其一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揉黄雪作秋光。吹残六出犹余四,匹似天花更着香。其二只道秋花艳未强,此花尽更有商量。东风染得千红紫,曾有西风半点香。《

木贼科:木贼

木贼学名:Equisetum hyemale Linn.别名:锉草、节节草、笔头草科属:木贼科(Equisetaceae)木贼属(Equisetum)原产地:欧亚大陆

唇形科和玄参科的区别 唇形科

唇形花科和玄参科的区别,北京丁香和暴马丁香的区别,蝶形花和唇形花的区别。  (2013-06-28 12:39:47)发信人: stogow (stogow), 信区: Botany标题: Re: [问题]玄参科的花和唇形科的花如何区别?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un 22 18:40:21

声明:《丁香 唇形目-木犀科-丁香属下植物统称 丁香 唇形目-木犀科-》为网友落在淡水的月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