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立医院始建于1916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市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亦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百佳医院、首批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医院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青岛市立医院_青岛市市立医院 -简介
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始建于1916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市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亦是青岛大学医 学院附属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百佳医院、首批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医院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青岛市市立医院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先后兼并青岛市建筑材料工业公司职工医院、青岛市建设集团职工医院、青岛市皮肤病防治院、青岛市北九水疗养院、青岛市东部医院及青岛市人民医院等8个单位;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市人民医院、市皮肤病防治院、市北九水疗养院的基础上组建了紧密型连锁经营的青岛市市立医疗集团。集团占地面积2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开放医疗床位1860张,疗养床位200张。在职职工2951人,其中高级职称456人、中级729人高,硕士生导师82人,博士27人、硕士289人。年门、急诊量达100余万人次,年出院量3万人次。现有省、市重点学科、特色专科13个,并以此为龙头,形成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青岛市立医院_青岛市市立医院 -医疗设备
拥有1.5T核磁共振(MR)、直线加速器、16层螺旋CT、超声聚焦消融机、计算机X线摄影(CR)、血管造影系统(DSA)及立体救护楼顶飞机平台等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开展的冠状病、先心病介入手术、脑血管病介入手术、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高位胆管癌和肝癌手术、超声刀肿瘤消融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皮瓣与骨移植、椎间盘镜手术和关节镜手术、肝移植、肾移植、干细胞移植、二代试管婴儿及眼科手术等各种高难技术项目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青岛市立医院_青岛市市立医院 -基础设施
地处青岛市胶州路、安徽路,依傍东西快速路,为青岛市中心的交通枢纽,在青岛市医疗急救和干部保健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市立医院东院区位于市区东部,是东部新区唯一的市属综合性医院,拥有设施完善、科室齐全、环境优雅的门诊、病房综合楼,设立VIP病房、国际门诊、病房,满足不同层次的就医人群需求;目前,集团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81700平方米的岛城单体最大建筑的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现代化门诊、病房大楼竣工在即,这也将是2008年国际奥运会的医疗保健中心。地处崂山风景区----九水十八潭的北九水疗养院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成为集疗养、保健、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青岛市干部保健基地,是疗养、旅游、度假的胜地。青岛市市立医疗集团连锁经营的发展模式、先进的技术设施、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优质的服务,将为岛城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青岛市立医院_青岛市市立医院 -历史渊源
建国初期,医院被人民政府接管以后,在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方针的指导下,在奋进之路上披荆斩棘,为人民的健康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医院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医疗改革步伐加快,市立医院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拥有2150张床位(包括疗养床位)、以两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主体的现代化大型医疗集团。进入新世纪以后,这座被百姓喻为“生命绿洲”的医院,更是藉着奥运的契机,以崭新的面貌、稳健的步伐,向着国际化标准的医院阔步前行,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续写明天的辉煌。
建国初期
青岛市市立医院
始建于1916年的医院前身-新町医院, 1931年改名为青岛市市立医院,经过了历史的跌宕起伏,1949年青岛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管,从此确立了医院发展的历史走向。当时医院建筑面积仅为6000m2,拥有职工137人,其中医护人员96名,床位也只有163张。1950年,医院进行人员整编后,医护人员更少了,仅剩73名。但就是这么百十号人、百十来张床位的医院,在胶东半岛地区仍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大”医院,与另外一两家“大”医院共同承担着整个胶东半岛及周边地区的医疗救治任务,1953年医院接建3栋二层楼房和两栋平房后,门诊总量已达112280人次/年。建国初期,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处于摸索前行阶段,医院医护人员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在医疗技术水平上取得了初步的进展。1953年,食管癌切除手术,耳鼻喉科施行的喉全切并食管切除、颈淋巴清扫术获得成功,轰动岛城医疗界;1957年外科成功施行了青岛市首例二尖瓣闭式分离术,成为青岛市心脏病治疗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节点;1959年医院建立了科学研究室,下设内科、外科、中医科等9个研究小组。副院长兼外科主任王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