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第一中学(Handan No.1 High School),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始建于1945年10月2日,原名“邯郸中学”、“河北省立邯郸中学”,是河北省首批命名的24所重点中学之一,河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邯郸市一中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在冀南地区创办的第一所中等学校,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直属学校,在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中起到了宣传队的作用。文革后,是河北省首批优先装备的13所重点中学之一、河北省首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所试点校之一。2011年9月,邯郸市第一中学有两个校区,分别为中华校区(主校区),丛台校区(南校区),总建筑面积651.5亩,有教学楼、文体综合楼、400米田径场和图书馆、科学馆、实验楼。其校训是“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
邯郸市第一中学_邯郸市第一中学 -学校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45年10月2日,原名“邯郸中学”、“河北省立邯郸中学”,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在冀南地区创办的第一所中等学校,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直属学校,在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中起到了宣传队、干部预备队的作用。“文革”后,是河北省首批命名的24所重点中学之一、河北省首批优先装备的13所重点中学之一、河北省首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3所试点校之一、河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岁月如歌声声远,事业如棋局局新”,这是邯郸市一中历史和现实的写照。六十年风雨里程,赢得桃李满天下。学校按照“一教会学生做人,原黑龙江省委书记岳歧峰、原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长贾学谦、原河北省文化厅厅长韦野、原河北省军区参谋长郎景书、现河北省副省长付双健、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席翻译袁园等都是他们当中的突出代表。
学校现分为两个校区,丛台校区总占地面积101050平方米(151.5亩),毗邻燕赵古迹武灵丛台;在2011年新建成的中华校区,位于中华南大街的南部邯郸县,是三个校区最大的校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学校建有主教学楼、体育馆、400米标准田径场、实验楼、综合楼、图书馆、学生食堂、宿舍楼等,功能设施齐全。
学校现有100余个教学班,10000余名学生,教职工446名。其中专任教师250余名;高级教师74名,一级教师58名;特级教师9名;全国骨干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23名。专任教师中取得研究生硕士学位的4人,取得进修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和达到研究生学历水平的23人,学历达标率91.4%。
进入新时期以来,学校坚持“以师为本、励志博学、持续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内树理想、外塑形象、自主和谐、强化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指导方针和“常规固本、教科研创新、突出主体、狠抓质量,促使学生人人成才”的教学工作指导方针,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立校”、“教科研兴校”之路,实施“面向全体,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多方培养”的教育教学方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创办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办学目标,以“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校训,形成了“为人师表、从严执教、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尊师爱校、勤学独思、求知求是”的学风。
全校教职工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以及创新的教法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每年都有十几名学生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奖。恢复高考以来,连年囊括邯郸市文、理科“状元”,并曾夺得河北省高考文、理科和外语类“状元”,高考本科上线率保持在95%以上,各项指标稳居全市榜首。多年来,为北大、清华、中科大等知名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一流的办学思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育人环境,赢得了社会性广泛赞誉。学校九十年代初期就被收入《中国教育大辞典》,新世纪被收入《中国现代教育年鉴》,先后荣获“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教育工会”、“全国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实验基地”、“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首批教育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河北省德育示范校”、“省普教系统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省普通示范性高中”等多项荣誉称号。
“平海惊涛掀巨浪,与时俱进展翅飞”。面对新的形势、面对高中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期,邯郸市一中发展方向及基本思路是:坚持十六字办学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抓实本部管理为基础,以开发利用北校区为过渡,以异地扩建为契机,以组建“邯郸市一中教育集团”为目标,在建校六十周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河北省高水平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建校八十周年时,达到国家名校的层次。
邯郸市第一中学_邯郸市第一中学 -历史变迁
邯郸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建于1945年的“邯郸中学”。抗日战争胜利邯郸解放后,冀南区党委决定建立中学,定名为邯郸市市立中学,校址选在邯郸市火磨街,是日军伤兵员医院旧址。张泊生为第一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建校初期,仅有干部和教职工7人。接收旧师范学校学生12人,第二怀幼学校中学班学生19人,这些学生大部分编为第一班,按市委指示,边区政府和老区保送来一批学生,其中部分是革命干部子女,编为二班、三班。这时学校教职工编制22人,学生达121人。
1946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创刊,人民日报社在邯郸中学礼堂举行创刊发行大会,刘伯承、邓小平、杨秀峰出席会议。
学校照片
1946年6月,从中原军区突围出来的三十多名青年干部和部分部队上的文工团员,编为四班。学校设党总
支,下设学生支部和干部支部,并建立党的外围组织民主建国会。民主建国会后改为毛泽东青年团。在学习文化的同时,积极团结广大青年学生开展政治斗争,宣传民主,宣传党的政策为此时学校工作的特点。
1946年8月,边区政府在邯郸召开教育座谈会,明确了教育方针。进一步确定邯郸中学要培养生产合作事业干部,和文化教育事业干部。平汉战役,学校备战。按上级指示,1946年10月迁校至曲周县公城堡村。根据实际,提出“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方针,调整了课程设置。此时期的单元教学和宣传群众为主要特点。
1947年4月,学校迁至邯郸县西大屯,部分学生参加了土改工作。此后学校又迁回邯郸市火磨街。在迁校过程中陆续招收学生编为五班。至此,在校学生达到212人,其中有党员27人。
因解放战争补充干部的需要,第一批学生于1947年提前毕业,四班以上学生分配了工作,有三十多人参军。
1948年为培养师资,招收师范一班。当年开始公开向社会招收普通中学学生,编为六班、七班。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根据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政策的基本精神,广泛地吸收各个革命阶段的青年,启发其民族意识及民主思想,贯彻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思想教育,树立为人民胆务的人生观,造就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服务的人才。
1949年2月28日,邯郸中学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有团员36人。
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原“市”改称“镇”,邯郸专区下辖16县和邯郸、临清两个镇。学校改名为河北省立邯郸中学。招收了师范二班、中学八班、九班,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结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邯郸中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1950年,河北省立邯郸中学的师范班与中学分设。中学的校址迁至邯郸市北门里丛台下,包括现丛台公园部分地段,时有七个初中班。改校名为河北省邯郸中学。
1953年,招收第一届高中两个班。接收了邯郸镇师的中学班。同年,因原邯郸中学的师范班迁到邯郸市北关,成立师范学校“河北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将火磨街的原校址移交邯郸中学,遂在原校址设立“河北省邯郸中学分部”。至此,成为邯郸市第一所完全中学。
1954年,河北省邯郸中学移交给邯郸市。1955年,改名为河北邯郸市第一中学,丛台校址为本部,火磨街原校址为“河北邯郸市第一中学分部”。
1961年,邯郸市第一中学被河北省命名为首批装备的河北省重点中学。
“文化大革命”中,邯郸一中的教育教学遭到很大破坏和损失。学制曾改为二二制、三二制。自1977年,学校教育逐步复苏。
1984年,学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全市教育系统首次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校长、党政、工会(教代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明确校长的中心地位和相应的决策权、指挥权。
1986年,学校停止招收初中生,改为高级中学,并由高中六轨制改为八轨制。
2001年,学校领导班子调整。高玉峰出任校长。
2000年购买邯郸师专原校址,并于2002年办理移交手续,2003年下半年更名为邯郸市第一中学北校区。于2004年着手准备新校区异地扩建项目工程。
2005年9月1日,邯郸一中附小建成位于中华大街南头,邯郸县境内。
2011年9月,学校中华校区主体启用。
邯郸市第一中学_邯郸市第一中学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邯郸市第一中学有教学楼、文体综合楼、400米高标准田径场和有现代化设施的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实验楼、综合楼、学生食堂、宿舍楼、
微机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网、网校,并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
办学规模
学校相关图片
学校办学机制以高中教育为主,并建有初高中“五年一贯制”、“国际部”实验班英才教育培养机制。
2011年9月,邯郸市第一中学在校生6000余人,两个校区,包含高一、高二、高三班级,主教学区是中华校区(即新校区);南校区为本部。学校总占地面积651.5亩。中华校区(即新校区)于2007年开工建设。位于市区南郊中华大街南延路东,占地500余亩。丛台校区在邯郸市丛台路丛台公园西侧,总占地面积151.5亩。
师资力量
邯郸市第一中学2014年在校教职工553人,其中专职教师527人。专职教师中特级教师13人、省级骨干教师24人、市级骨干教师2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河北省名师”“河北省特级教师”30余人。
骨干教师名单刘玉星刘玉星,87年毕业于 河北师范大学 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结业;邯郸市一中第三届名师,邯郸市优秀科研型教师,邯郸市教科所兼职教研员,邯郸市优秀语言文字工作者,05届高考省状元之师。田云江田云江,81年大学毕业 ,河北省特级教师、优秀教师,邯郸市模范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河北省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曾两次荣获邯郸市政府嘉奖。平朝兴平朝兴,04年毕业于 河北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05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06年被评为“教坛新秀”;07年获高考“校长特别奖”;08年被评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获邯郸市高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09年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王鑫淼王鑫淼97 年毕业于 河北师范大学 物理系, 07年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结业。多次获校长特别奖,荣获“河北省第四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先后被评为“邯郸市第一中学青年优秀教师”、“十优班主任”、“邯郸市第一中学名师”、邯郸市一中“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推荐资格
邯郸市一中继获得北京大学2011年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后
,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8所名校2012年实名推荐资格
。2011年,30名优秀学子获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实名推荐、保送及自主招生资格,213名优秀学子获得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7所全国重点大学保送、自主招生资格。
邯郸市第一中学_邯郸市第一中学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2012年高考,邯郸市高考文、理科状元均来自邯郸市第一中学,邯郸市第一中学6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503人,本一上线1556人,本二以上上线2757人。
2013年高考,获得邯郸市高考文、理科状元的同学均来自邯郸市第一中学;全市理科前10名中全部来自邯郸市第一中学;全市文科前10名中有6名同学来自邯郸市第一中学。2013年邯郸市第一中学本一上线1485人,本二以上上线2535人;全市理科前100名邯郸市第一中学占77名,全市文科前100名中51名来自邯郸市第一中学。
2013年3月28-31日,在石家庄市举行的第28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邯郸市第一中学共有10个学生作品项目获得省一等奖。
2013年4月12-14日,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中13班一名同学,以两试总分430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河北省省队选拔赛第二名。
2013年5月,邯郸市第一中学校男篮获得2013年全国八省市重点中学篮球锦标赛亚军。
2013年5月,邯郸市第一中学校民乐团和舞蹈队在市第24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分获器乐类和舞蹈类一等奖。
2013年7月16-19日,在河北省第二届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上,邯郸市第一中学一名同学获得“最佳风采奖”,一名同学获得“杰出代表奖”,一名同学获得“最佳记者奖”,国际班一名同学获得英文组“杰出代表奖”。
老师成绩
2012年,聂秉元老师的自制教具喜获国家级专利。
2015年,建辉老师在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学校荣誉
学校九十年代初期就被收入《中国教育大辞典》
,新世纪被收入《中国现代教育年鉴》
,先后荣获国家和河北省等多项荣誉称号。
荣誉列表2012全国最具内涵特色学校2012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2012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资格全国文明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基层单位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河北省红十字会 模范校2007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邯郸市教育系统红旗团委2007年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邯郸市 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2007年高考体检先进单位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教育考试优秀考点2007中国百强中学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班级管理创新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创新教育先进学校河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2005中国百强中学全国模范教工之家参考资料:邯郸市第一中学_邯郸市第一中学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宗旨办人民满意优质教育校训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校风自强、自立、严谨、拼搏办学理念以师为本、励志博学、持续发展、追求卓越教育工作指导方针内树理想、外塑形象、自主和谐、强化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工作指导方针常规固本、教科研创新、突出主体、狠抓质量,促使学生人人成才教育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多方培养学生五项核心品格诚实、勤奋、自信、责任、感恩三项核心师德爱心、责任、敬业吉祥物吉祥物以校园内成群的吉祥鸟――喜鹊和校园内开放最早的报春花――玉兰花为原型进行创作,分别代表男生和女生形象。名字借用邯郸市第一中学校名中“邯一”二字的谐音,取名翰翰(Hanhan)和懿懿(Yiyi)。参考资料:社团简介
校园内部社团有模拟联合国,校园广播站,网站记者团,日常动漫社,同音文学社,天海诗词社,一中话剧社,采风社。
其中采风社是实践服务类的社团,是由新闻工作的爱好者组成的,负责校报《校园采风》的全过程制作及发行工作
。
邯郸市第一中学_邯郸市第一中学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位姓名照片校长 党委副书记高玉峰校长 党委副书记 高玉峰党委书记肖波
党委书记 肖波党委委员 副校长徐文阁
党委委员 副校长 徐文阁党委委员 工会主席王志强
党委委员 工会主席 王志强党委委员 副校长李永忠
党委委员 副校长 李永忠党委委员 副校长李霄霞
党委委员 副校长 李霄霞参考资料来源:“本表格资料截至2015年4月”
历任领导
任职编号姓名时间第一任校长张泊生1945-1950第二任校长靖濡之1950-1952第三任校长张均平1953-1956第四任校长耿云1956-1961第五任校长王 刚1964-1966第六任校长张家仁1978-1991第七任校长段绍篪1991-1998第八任校长曾凡宗1998-2001第九任校长高玉峰2001-今参考资料: “本表格资料截至2015年4月”邯郸市第一中学_邯郸市第一中学 -知名校友
六十年风雨里程,赢得桃李满天下。邯郸一中按照“一教会学生做人,二教会学生做学问”的育人目标,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原黑龙江省委书记岳歧峰、原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长贾学谦、原河北省文化厅厅长韦野、原河北省军区参谋长郎景书、河北省副省长付双健、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振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席翻译袁园等都是他们当中的突出代表。
邯郸市第一中学_邯郸市第一中学 -有新校区
2007年12月21日,邯郸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该校始建于1945年,系我省首批重点中学、示范性高级中学,也是邯郸众多中学生们最为向往的一所“热点”中学。
邯郸市第一中学新校区位于市区南郊中华大街南延路东,距老校区7公里,系河北省、邯郸市两级重点建设项目。新校区总占地511亩,建筑面积达16.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亿多元,该项目2005年12月经省有关部门批复,将本着“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分两期进行,一期计划2009年6月建成,二期于2010年7月完成,并于2011年后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新建校园为高中校区,建成后在校师生可达10000余人。该校成为冀南地区规模最大,师生最多,设施最为先进,且集生态化、人文化、数字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园。
发现古墓
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日前有了重大考古发现,通过抢救发掘,文保部门共发现142座古代墓葬,其中金元墓葬31座,明清墓葬111座,出土文物约250件(套)。
市一中新校区位于中华大街南延支漳河南路东,文保部门对建设占地范围内的地下古墓葬展开抢救发掘。据了解,此次清理出的古墓葬共分五种形制: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方形竖穴砖框墓、长方形竖穴砖室墓、带墓道长方形砖室墓、带墓道圆形砖室墓。在同一个发掘区内,还发现墓葬叠压现象。
其中,有两座墓葬比较特殊。一座金代墓葬的墓室为砖雕仿木结构,有门、灯、桌、椅、床、柜、剪刀、熨斗等,做工细致。墓壁还保存着部分彩绘,白底上有红、黄、黑等多种颜色,绘有人物、祥云等,因盗扰、积水,大部分已脱落不清。另一座清代墓葬的墓道南端西侧有一长方形土坑,坑内砖砌“龟镇”,在龟的首、尾、四肢处摆放着各种随葬品,应属镇墓、避邪、保平安之意,这在邯郸市区同一时期墓葬中比较少见。
本次发掘出的墓葬数量多、延续时间长,属不同时代若干个家族墓地。大批随葬品等文物的发现,对于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当时埋葬习俗有积极作用。
副省长视察新校区
2010年6月17日,副省长龙庄伟在市长郭大建、副市长侯华梅的陪同下视察邯郸市一中新校区建设工地。
龙省长一行听取了市一中关于新校建设的专题汇报,了解了该校新校区项目规划、建设进度以及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具体内容。随后,龙省长一行在市一中高玉峰校长的邀请下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了察看,详细了解施工情况。
最后,龙副省长在施工现场为市一中新校区题词,用“桃李芬芳”一词肯定市一中的办学成绩,并勉励全校师生再接再厉,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邯郸市第一中学_邯郸市第一中学 -实名推荐
随着全国各大高校2012年招生工作的全面启动,各重点高校实名推荐、保送、自主招生等推荐工作已经进入尾声,部分院校正在着手准备推荐生的测试工作。我校继获得北京大学2011年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后,一举获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8所名校2012年实名推荐资格,30名优秀学子获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实名推荐、保送及自主招生资格,213名优秀学子获得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7所全国重点大学保送、自主招生资格。该项数据创我校历史新高,遥居全市榜首,名列全省前茅。
邯郸市第一中学_邯郸市第一中学 -社团简介
邯郸一中采风社
采风社是实践服务类的社团,是由新闻工作的爱好者组成的,负责校报《校园采风》的全过程制作及发行工作。 社团办报的宗旨是:关注我们的校园,展示我们的风采,扩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社团由校图书馆指导。采风社的前身是校记者团,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十余年发展,于2002年正式成立了采风社。采风社以采访、摄影、征集等方式,以《校园采风》为媒介通过本报关注校园中的新变化,展现学生们的新风尚,发现校园中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社团下辖四个部门:
(一)记者部 负责采访,并提供采访稿件;
(二)写手部 负责按校报需要,撰写相关文章;
(三)画手部 负责按校报需要,绘制插图、宣传海报等;
(四)编辑部 负责将稿件统筹排版,制作校报。
2010级采风社是邯郸一中搬迁新校区后的第一届采风社,在校领导的关怀和照顾下,采风社一定会再创佳绩。
邯郸一中第五季文学社
邯郸一中广播站
邯郸一中记者团
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