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忡是以阵发性,或持续发作为特点,病人自觉心中剧烈跳动的一种急性病证。甚于惊悸,发则心动悸跃不能自主。关于本证的针灸治疗,最早亦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灵枢》中提到足三里等穴可治“心澹澹然”;《针灸甲乙经》中列缺等19个穴位的主治涉及到本证;宋《针灸资生经》倡用百会灸疗,明《针灸大成》强调内关、公孙等八脉交会穴用于本症的治疗。现代医学中各种类型的重症心律失常,与本证类似。导致怔忡的病因较多。病人素体虚弱,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而发病;外邪乘虚而入,博于血脉,造成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或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引起怔忡;阴虚火旺,上扰心神;久病大病,不能温养心脉,均可引发本证。
忡_怔忡 -释义
词目:怔忡拼音:zhēngchōng
基本解释
1.中医病名。患者心脏跳动剧烈的一种症状。宋朱熹《乞宫观札子》:“熹旧有心气之疾,近因祷雨备灾,忧惧怵迫,复尔发动,怔忡炎燥,甚於常时。”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又自婴祸患以来,得怔忡疾,见一夫负戟而趋,心辄惊怖。”《红楼梦》第七十回:“弄的情色若痴,语言常乱,似染怔忡之病。”
2.犹怔忪。谓惊恐不安。宋杨亿《天贶殿碑》:“伏纸怔忡。”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突突怔忡间,衣已化叶。”王火《明月天涯》:“留下了齐霜威和子、媳,客人们怔忡地愣在那儿。”
心律失常
忡_怔忡 -病因
导致怔忡的病因较多。病人素体虚弱,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而发病;外邪乘虚而入,博于血脉,造成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或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引起怔忡;阴虚火旺,上扰心神;久病大病,不能温养心脉,均可引发本证。忡_怔忡 -分型
依据病因病机,可辨为虚实两型。(一) 实证
发则心动惊悸不止,胸而陈作。如饮邪上犯,兼头晕目眩,胸脘痞闷,脉象弦滑;舌苔白滑;如瘀血阻络,则兼心痛如刺,脉涩,舌紫或有瘀斑。
(二) 虚证
心悸时作,坐卧不安。如心血不足,则兼面色萎黄,头晕乏力,稍劳即发,脉象细弱,舌质淡红;如阴虚火旺,则兼失眠多梦,骨蒸潮热,烦躁盗汗,脉细数,舌红无苔;如心阳虚衰,兼见面白少气,形寒肢冷,脉沉弱,舌淡,苔白厚。
忡_怔忡 -治疗
实证
1.治则:活血行水,通络定悸。2.处方:间使、膻中、少府;瘀血加膈俞或厥阴俞,饮邪上犯加中脘或阴陵泉。
3.方义:间使,手厥阴之经穴;膻中,心包之募穴,二者配合有疏理心气、宁心定悸之作用;少府是心经之荥,刺之可宣通心脉,加强心脏之功能。如为瘀血痹阻,宜加取膈俞或厥阴俞,以活血化瘀;如为饮邪上犯,兼用中脘或阴陵泉,以利气行水。
4.治法:间使穴以气至法激发针感至胸为佳,与少府穴均用泻法。余穴可先行泻法,后行补法,以补为主。
虚证
1.治则:益气补血,养心安神。2.处方:内关、通里、心俞;血虚加足三里,阴虚加太溪,阳虚加关元。
3.方义:内关通于阴维,善宁心神止怔忡;通里,手少阴心经之络穴,调心气定悸动;心俞,更有协调心脉气血、镇静心脏之效。如属心血不足,加足三里资生气血;如为阴虚火旺,配肾之原太溪,益肾水而降虚火;如为心阳虚衰,加关元培补元阳。
4.治法:内关、心俞均应气至前胸,针法见前,通里亦应以气至手法,促使针感沿尺侧向上传导。此三穴,先以中等强度的泻法,继用补法,并以补法为主。余穴均用补法,关元针后加艾卷雀啄灸。
古方辑录
针灸甲乙经・卷九》:“心痛善悲、厥逆,悬心如饥之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