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6日 17:22:53分享人:挑灯回望长巷歌来源:互联网9
即修治身心、除净烦恼尘垢之十二种梵行。头陀,修治等意。又作十二誓行、十二杜多功德、头陀十二法行。十二头陀之行者,称十二法人。(一)在阿兰若处,即远离聚落,住空闲寂静处。(二)常行乞食,即于所得之食不生好恶念头。(三)次第乞食,即不择贫富,次第行步乞食。(四)受一食法,即日仅受一食,以免数食妨碍一心修道。(五)节量食,即于一食中节制其量,若恣意饮啖,腹满气涨,妨损道业。(六)中后不得饮浆,即过中食后不饮浆,若饮之心生乐着,不能一心修习善法。(七)着弊纳(衲)衣,若贪新好之衣,则多损道行之追求。(八)但三衣,但持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三衣,不多亦不少。(九)冢间住,即住冢间,见死尸臭烂狼藉火烧鸟啄,修无常苦空之观,以厌离三界。(十)树下止,效佛所行,至树下思惟求道。(十一)露地住,即坐露地,使心明利,以入空定。(十二)但坐不卧,若安卧,虑诸烦恼贼常伺其便。关于头陀行,亦有十三、十六种等说。[十二头陀经、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两通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
![佛说十二头陀经 十二头陀行](http://img.413yy.cn/images/b/12330503/3312030512332722714400.jpg)
而十二头陀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50103/32944.html
更多阅读
![](http://img.aihuau.com/images/30101030/30062131t019e4edee318a5115e.jpg)
《阿弥陀经》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解》此明极乐世界教主成就也。然法身无成无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应身为物示生名成。皆可论劫。又。法身因修德显。亦可论成论劫。报身别无新得。应身如月印川。
![](http://music.sina.com.cn/shequ/player/sinablog/blogPlayer.swf)
本地下载:文本 音频(下载方法:点击右键选“目标另存为”)
![](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20834t013db38c352acafebf.jpg)
3、同体悲:诸佛菩萨又有另一种悲,即同体大悲。诸佛菩萨和众生是同体,因佛的法身遍满一切处,佛的心性也是遍满一切处。所以众生都是在佛的心性里包容著。我们是佛心里的众生,佛是众生心里的佛。众生心和佛心都是一样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八十一集) 2000/9/28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4-0081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十二面第一行:【爾時世尊。復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於修道時。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
![](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54334t01ca65fe7c5da824b8.jpg)
佛说盂兰盆经新疏菩萨沙弥古吴 智旭 新疏菩萨比丘温陵 道昉 参订此经以法供为名。自性 三宝为体。孝慈为宗。拔苦与乐为用。 大乘为教相。原夫人世福田。莫尚乎三宝。出世道法。莫先乎孝慈。欲报深恩。莫要乎与拔。欲成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