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介,幽门螺杆菌-历史认知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1893年,意大利病理学家Bizzozero首次报告在哺乳动物胃内发现螺旋形微生物,1982年,西澳大利亚病理科医生Warren发现135例曲形和S形细菌,结果以书信形式发表在著名杂志《柳叶刀》上。1989年,Goodwin等人将其命名,得到学术界的承认。巴里・马歇尔(Barry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关于它的研究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CHEMTRON)幽门螺杆菌检测试剂为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工具。

幽门螺旋杆菌_幽门螺杆菌 -简介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微生物学中是一种呈S形或弧形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寄生在胃幽门、胃窦等附近的黏膜上,是人类至21世纪初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其他种的螺杆菌也于部分哺乳动物及鸟体内找到。

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有超过50%,约7亿人感染了此病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居具有可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粪便传染,接吻、共餐、共用牙具等都有可能中招。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在中国,青壮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左右,50岁以上的人群中感染率为50%~80%,在胃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几乎为80%;萎缩性胃炎患者检出率更高达90%。幽门螺杆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了2.7~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因此,如果有家人确诊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他人应特别注意。

幽门螺旋杆菌_幽门螺杆菌 -历史认知

发现

1875年,德国的科学家在人体胃中发现一种螺旋细菌,但无法容器中培植,而研究结果也随之丢失。

1982年,两名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Warren)再次发现该种细菌,他们以人体的胃黏液来培植,并得出结论,认为人体的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是因为该种细菌在胃部繁殖,而非人们长久认为的吃辛辣食品、压力等造成的。

1984年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载这项报告,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幽门螺杆菌的热潮,有关螺杆菌的研究论文不计其数。2005年,沃伦和马歇尔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进展


马歇尔和沃伦

医学界对该菌与胃部疾病关系的认知较为缓慢,他们一直认为没有任何细菌能够长时间在胃部强酸的环境下生存。以及后来经过更详细的研究,包括马歇尔曾喝下试管内的幽门螺杆菌培养液得到胃炎,并以抗生素治疗,医学界才开始改变对胃病的看法。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大多数常见的胃炎疾病均由幽门螺杆菌所造成,在治疗过程应加入抗生素。

在正确认识该细菌以前,胃溃疡病人通常会以中和胃酸及减少分泌的药物来治疗,但经此方法治疗后大多会复发。而胃炎患者则会服用碱式柳酸铋,这方法通常会见效,当时人们仍不知道其机制,后来才发现药物中的柳酸盐会杀死胃部的杆菌,可作为抗生素。目前(21世纪初),治疗这类疾病会以抗生素来杀灭病菌。

长期的溃疡,会导致癌症,因此,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然而,到底幽门螺杆菌对人体是有益还是有害,在21世纪初引起了争议。随着医学及卫生的长足发展,加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令这种菌在已发展国家的人口中正在减退;与此同时,医生发现虽然消灭了幽门螺杆菌令胃溃疡及胃癌的个案不断减少,但食道癌及各种与食道及胃酸倒流相关的疾病却不断增加,这很可能跟幽门螺杆菌的下降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_幽门螺杆菌 -生物学特征

形态特征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革兰氏染色阴性。有动力。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

在电镜下观察,可见菌体的一端可伸出2~6条带鞘的鞭毛 。在分裂时,两端均可见鞭毛。鞭毛长约为菌体1~1.5倍。粗约为30nm。鞭毛的顶端有时可见一球状物,实为鞘的延伸物。每一鞭毛根部均可见一个圆球状根基伸入菌体顶端细胞壁内侧。在其内侧尚有一电子密度降低区域。鞭毛在运动中起推进器作用,在定居过程中起锚定作用。

分子生物学特征

幽门螺杆菌的全基因序列已经测出,其中尿素酶基因有四个开放性读框,分别是UreA、UreB、UreC和UreD。UreA和UreB编码的多肽与尿素酶结构的两个亚单位结构相当。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极为丰富,约含菌体蛋白的15%,活性相当于变形杆菌的400倍。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形成氨云保护细菌在高酸环境下生存。此外,尚有VacA基因和CagA基因,分别编码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根据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情况,又将幽门螺杆菌菌株分成以下两种主要类型:
Ⅰ型含有CagA和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并表达两种蛋白;Ⅱ型不含CagA基因,不表达两种蛋白,尚有一些为中间表达型,即表达其中一种毒力因子。现在(21世纪初)多认为Ⅰ型与胃疾病关系较为密切。

生存环境

Hp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是生长。许多固体培养基可作Hp分离培养的基础培养基,布氏琼脂使用较多,但需要加用适量全血或胎牛血清作为补充物方能生长。

常以万古霉素、TMP、两性霉素B等组成抑菌剂防止杂菌生长。

幽门螺旋杆菌_幽门螺杆菌 -症状

幽门螺杆菌已被证实为某些胃病的原因之一,如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同时,幽门螺杆菌也可能是胃癌的发病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的症状表现有以下:

泛酸

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酸过多,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会出现泛酸和烧心,可表现为腹痛、腹胀、晨起恶心、反酸、嗳气、饥饿感,重者出现呕吐。

胃痛

胃痛是溃疡病的最典型的症状,它显示了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正在被消化,常见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嗳气等上消化道症状。

口臭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顽固性口臭的重要原因。由于HP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口腔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

幽门螺旋杆菌_幽门螺杆菌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了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各个国家幽门螺杆菌的发病率不同,甚至同一国家的各个地区也不相同。目前(21世纪初)已知发病率的高低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有较密切的关系。也有报道指出,Hp的感染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以7~8月份为高峰。

感染人群


幽门螺杆菌

在亚洲地区,中国、中国香港、越南、印度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60%、50%、40%、70%。

1、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标本中Hp检出率可达80%~90%,而消化性溃疡患者更高,可达95%以上,甚至接近100%。胃癌由于局部上皮细胞已发生异化,因此检出率高低报道不一。

这说明Hp感染者并不完全会得胃病。这也许还蕴藏着与致病有关的其他因素,特别是遗传因素(宿主的易感性和菌株的型别差异等)。

2、人群中的Hp感染率与胃病的发生率,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在中国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阳性率待降至10%~20%后又迅速回升。

这与社会经济、卫生状况有关。特别是现已证明胃癌高发区不仅与该地区人群中Hp感染率高有关外,还与人群中Hp的早发感染有关。

3、在自然人群中初出生的新生儿血清中抗Hp-IgG水平很高,接近成人水平,可能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抗体之故。半年后迅速下降。大约在10岁以后即迅速上升达到或接近成人阳性检出率水平。

这说明,人类一旦感染Hp后,若不进行治疗,几乎终身处于持续感染中。因此感染率总的讲来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

传播方式

21世纪初,多数学者认为“人-人”“粪-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亦可通过内镜传播,而且Hp感染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父母感染了Hp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它家庭高得多。对感染Hp的家庭调查提示,有Hp感染者家庭中的“健康人”,Hp抗体阳性率为64%,明显高于同年龄组无Hp感染患者家庭的“健康人”(13%)。

致疾种类


幽门螺杆菌

1、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炎患者久治不愈,甚至与上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的诱发和反复发作与幽门螺杆菌有着必然的联系。

2、目前(21世纪初)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腺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80%的胃溃疡都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样(MALT)恶性淋巴瘤。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治愈消化性溃疡,防止溃疡复发。

4、幽门螺杆菌通常寄居在人体胃的幽门部,是引起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而且幽门螺杆菌不仅在胃粘膜上寄生作祟,还会在口腔内寄生,特别是牙菌斑里含量最多,引起顽固性口臭。

幽门螺杆菌重要毒性物质尿素酶可以分解口腔内的尿素等物质产生难闻的、严重的氨臭味,所以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与口臭有着密切的关系。

致病机理


幽门螺杆菌

Hp进入胃后,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研究表明,Hp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强动力性是Hp致病的重要因素。Hp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并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Hp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

感染症状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介,幽门螺杆菌-历史认知

1、幽门螺杆菌使口腔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大多数在餐后会出现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而且这些症状随时都会出现,但是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到医院做相对的检查才能发现。

3、随着病情的严重,会逐渐破坏胃肠道壁,引发癌变的发生,而且,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一般都患有胃病,发生胃病的患者,多数与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关系。

4、幽门螺杆菌症状一般感染者在检查中显示阳性,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病毒在患者体内长期的破坏、寄生、繁殖,随着病情的发展,幽门螺杆菌会使菌群失调,引起其他一系列的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_幽门螺杆菌 -培养方法

标本保存


电子显微镜下的Hp用于培养的胃粘膜活检标本应置于生理盐水、营养肉汤或20%葡萄糖中,然后立即转送到细菌室培养。如果标本不能在4个小时内培养,就应放在4℃保存,但不宜超过24小时。长期保存用于培养的活检标本的唯一方法是将其置于-70℃或液氮之中。

培养基类型

培养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基包括非选择性及选择性两种:

1、非选择性培养基

常用,基础为脑心浸液琼脂、哥伦比亚琼脂、胰蛋白胨大豆琼脂以及Wilkins-Chalgren琼脂。培养基中需加7%-10%的去纤维蛋白马血。羊血、人血、马血清、氯化血红素、淀粉、胆固醇或环糊精(cyclo幽门螺杆菌dextrins)也可代替马血。

2、选择培养基

在上述培养基中添加一定的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啶酸、两性霉素B、多粘菌素B以及甲氧苄氨嘧啶(TMP)。常用的有Skirrow配方及Dent配方。前者原用于弯曲菌的培养,亦可用于幽门螺杆菌培养。后者为前者的改良,即将多粘菌素用头孢磺啶取代,因为少数(5%左右)幽门螺杆菌菌株对多粘菌素敏感。Drnt配方为万古霉素(10mg/L)、头孢磺啶(5mg/L)、TMP(5mg/L)以及二性霉素B(5mg/L)。有报道指出,部分菌株对啶酸敏感,因而培养基中应尽量避免作用该抗生素。

幽门螺旋杆菌_幽门螺杆菌 -检测方法


卡式呼气试验

自1983年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分离培养成功以来,对Hp感染的诊断已发展出了许多方法,包括有细菌学、病理学、血清学、同位素示踪、分子生物学等。但总的讲来,从标本采集角度看,可以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大类。

侵袭性方法

主要指必需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检查的方法,是目前消化病学科的常规方法。它包括细菌的分离培养和直接涂片、快速尿素酶试验,药敏试验。

非侵袭性方法

主要指不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诊断Hp标本感染的方法。这类方法包括血清学和同位素踪两大类。

幽门螺旋杆菌_幽门螺杆菌 -治疗方案

方案原则

① 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卫舒元益生菌。

② Hp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③ 无明显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④ 病人经济上可承受性。判断Hp感染的治疗效果应根据Hp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疗终止后至少在一个月后,通过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同位素示踪方法证实无细菌生长。

具体治疗方案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治疗方案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常用的药,1.是铋制剂为主的方案,2.是以质子泵抑制剂的方案。另一类是微生物制剂,常用的是卫舒元益生菌。此类方案已兴起,并逐渐代替抗生素,并能抑制反复感染!其缺点是周期长!

另外再有两种抗菌素,最常用的是阿莫西林,再就是甲硝唑,我们常采用的方案就是这三种方案,对胃炎或者是对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这个方案是比较容易一些,效果能够达到80%根除。这个方案不适合的病人是青霉素过敏的,青霉素过敏的可以换四环素类的药,它对于螺杆菌的作用也是比较好,配用甲硝唑,连续一个星期就可以,如果有胃溃疡病可以加上雷尼替丁或者是法莫替丁;再就是洛塞克,青霉素过敏可以换四环素,甲硝唑可以换成克拉霉素。

常用药物

目前(21世纪初)国内外常用的抗Hp药物有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呋喃唑酮、有机胶态铋剂(de-nol等)、胃得乐(胃速乐)、乐得胃、西皮氏粉和胃舒平等。

溃疡病患者尚可适当结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加上两种抗菌素,或者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加上一种抗菌素。疗程一般为两个星期。

由于治疗Hp感染抗菌方案的广泛应用,有可能扩大耐药性问题的产生。因此,将来替换性的治疗或预防策略,如益生菌治疗、疫苗预防或免疫治疗的研究是值得重视的。

幽门螺旋杆菌_幽门螺杆菌 -预防措施

实施分餐制幽门螺杆菌

经过调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家庭集聚情况居多,为了更好的避免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应尽量同时治疗,实施分餐制度,以免发生二次传染、三次传染的现象。

注意饮食规律

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要注意饮食规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则更加需要注意饮食规律,尽量做到定时定量、易消化、细软食物,忌辛辣食物等原则,养成良好的饮食原则很重要。

良好的卫生习惯

幽门螺杆菌传染力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餐具、分辨等途径传染,构成一个连锁的传染途径,所以,隐藏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幽门螺旋杆菌_幽门螺杆菌 -相关研究

2012年10月,东京大学教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50103/32410.html

更多阅读

“感染幽门螺杆菌”全家可能遭殃 感染幽门螺杆菌症状

“感染幽门螺杆菌”全家可能遭殃如果你还认为偶尔的胃疼仅仅是吃坏了东西的话,那可能真是想错了。因为在你的胃里可能正驻扎着一支细菌大军,像开荒部队一样辛勤地开垦着胃黏膜这片贫瘠的土地。也许刚开始只是零星的胃痛,但随之而来的

清除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VS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被公认与许多胃肠疾病有关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尤其是溃疡病。根除Hp对于促进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治愈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对HP有杀灭作用的抗菌药有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多西环素、克

幽门螺杆菌阳性饮食注意事项 幽门螺杆菌的饮食

发布: 2010-05-12 | 来源: 女人世界文章来自: 女人世界(www.4738.com) 原文:http://healthy.4738.com/20110512/187761.html幽门螺杆菌阳性是一种居住在胃黏膜下的细菌,有鞭毛、能分泌大量尿素酶(分解产生氨),因此能长期生存在人的胃中

胃部幽门螺杆菌阳性相关治疗 胃部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阳性在医生指导下用药2012-09-13 16:34【提问】目前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有哪些?【回答】学员iamzhying,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目前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有三大类。一是质子泵抑制剂,代表药物是洛赛克等。它不仅能直

什么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目前的主流治法是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疗程有1周或2周,一般以1周为主,最多不要超过2周(特殊病人除外)。常见的三联疗法是一种制酸药: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都可以,加两种抗生素,一般是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如果青霉素过敏

声明:《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介,幽门螺杆菌-历史认知》为网友情商伤多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