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风景区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地质公园,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之一,2010年9月被列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赞誉让其名扬海内,集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关隘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融雄、险、奇、幽于一身。历史上有说:“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剑门关是古剑门蜀道上的一处重要关隘。剑门山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中,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龙门山麓的剑门洪积堆,形成巨厚砾岩,出露地表,称为城墙岩群剑门关组,亦称剑门关砾岩。剑门岩由上至下,砾岩层次由多变少,砾径由大变小,砾泥岩逐渐增多。岩层向东南呈不均匀倾斜的单斜构造,北坡陡峭,南坡渐缓,这些地质特点,铸造了剑门山的奇险。
剑门关_剑门关 -景区概况
剑门关剑门关位于四川广元剑阁北部,距县城30公里,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的腹心地带。“翠云廊”1982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建为国家森林公园。剑阁古城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城鹤鸣山是道教发祥地;武连苑寺佛传壁画为中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壁画;人工湖泊翠云湖水域2600平方米,烟波浩淼,植被良好,气候宜人,是理想的休闲场所。以剑门关为代表的风景名胜集雄、险、幽、奇、秀于一体,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唐代诗人李白游览后留下“剑阁峥嵘而崔嵬”的诗句,感叹山川的雄险。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题咏和历代兵家特别是三国时期留下的遗迹积淀了厚重的人文资源。
剑门关_剑门关 -景区简介
翠云廊
剑门关是古今闻名的雄关险隘,位于广元南50公里的剑阁县大剑山口。大剑山倚天如剑,峭壁连绵,横亘似城。山之中断处,两崖相对如门,故名“剑门”。剑门关为历代军事要塞,关内有当年姜维拒钟会十万大军的姜维城,以及姜维洞、姜公桥、姜维墓等古迹。还有古刹梁山寺、舍身崖仙女桥、金牛峡、雷鸣峡、大穿洞、小穿洞、经、皇洞、翠屏峰、玉女峰等处胜景奇观。
翠云廊俗称“皇柏大道”,北起广元龙潭、昭化,经剑阁到梓潼,东南至阆中,有“三百长程十万树”之说。蜀道两旁,古柏参天,浓荫蔽日,郁郁葱葱,亭亭如盖,行其道上,夏不知热,冬不晓寒。现存古柏8000余株,相传蜀汉大将张飞行军至此,因山路崎岖难以辨认,令士卒于蜀道两侧“植柏表道”,留下“张飞柏”的美谈。今古道绿荫森森,古柏参天,若一条绿色的翡翠长廊,形成“翠云廊”奇观。后人有诗赞颂:“桓侯翠柏雄千载,七曲旌屏百仞樯。”
剑门关景区风光秀美,古迹众多。大小剑山连山绝险,七十二峰绵延起伏。登上关楼,远眺长安,历史硝烟犹在眼前;伫立峰巅,松风浩荡,剑门雄姿一览无余。梁山古寺,源远流长;翠云长廊,古柏森森;姜维镇关,神工鬼斧;翠屏风光,秀色可餐;剑门细雨、绝壁夕照,更是闻名天下。
剑门关_剑门关 -地理概貌
剑门关
剑门山脉为龙门山支脉,其横亘于广元市元坝区和剑阁县北境,东南延伸绵延数百里,这里群峰突兀,山涛云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面略呈椭圆形,以低山地貌为主,山岭密布,沟壑交错,连山绝险,峻岭横空。
剑门山以天险形胜之地构成川北屏障,关隘险绝,兵家必争。从昭化西北的天雄关起,北侧有白卫岭、云台山、毛家寨、摩天岭、土地关。南侧有:东山寨、剑门关、苦竹寨、小吊岩、研石寨、青强岭。构成古蜀道著名险隘。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畏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