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63年建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爱婴医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直医疗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党委)、省级优秀临床教学基地、全国首家“放心药房”建设单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0余年来,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领导下,在黑龙江省卫生厅和中医局的关怀支持下,几代人共同努力,使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爱婴医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直医疗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党委)、省级优秀临床教学基地、全国首家“放心药房”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全国首家通过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
医院坐落于天鹅项下璀璨的明珠--哈尔滨市。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院内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环境清爽优美。全院开设床位744张,3个住院处、2个门诊部。正式在编职工913人(含教学编制人员),其中正高职84人,副高职150人,有博士学位42人,有硕士学位110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和省名中医24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概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建院40余年来,医院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主导,三位一体,皆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院有大幅度的改变,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诊疗环境旧貌换新颜。医疗上,坚持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大力购置先进医疗仪器,现有上万元医疗设备4145台件,共计7011余万元。有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化X光机、钬激光、多弹头治疗仪、数字减影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宫腹腔镜、彩色B超、气管、胃、肠电子镜等。
现有重点专科专病13个,其中国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8个,省级重点专病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在治疗妇科疑难病、常见病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周围血管病是国家中医管理局批准的国家中医周围血管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也是我院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的特色医疗项目。2005年上半年两科均通过了国家重点专科建设中期评估。省级重点专科有中医呼吸内科、中医血液内科、中医肾病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科、中医脑血管病科、中医急症科、中医肝胆病科、中医骨伤科;省级重点专病有:老年痴呆病、腰间盘突出症、眼底病。现代化的手术室,现代化的化验室,现代化的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又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学
医院实行了院糸合一的体制,担负着临床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我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专业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一级学科下的全部二级学科,在学位授权点建设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2003年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设立,实现了我院高级人才培养的历史性突破,成为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的里程碑。
我院拥有博士指导教师25名,硕士指导教师94名,导师规模迅速扩大,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结构高层次化。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中医妇科学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省教育厅重点学科4个: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学科;省人事厅重点学科(2个) 中医内科心血管学科 中医内科消化学科;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中医耳鼻喉学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科,中西医结合肾病学科,中西医结合呼吸学科, 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科 , 中医皮肤学科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研
我院坚持科技兴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即中药药理实验室(妇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十五”期间临床医学院共立项168项,已完成95项,在研7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国家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项目6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攻关科研项目16项;市科委科研基金项目21项;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16项;省中医局科研基金项目29项;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61项,总计获得科研经费430.6万元。共获得各级成果奖53项。其中省政府二等奖5项;三等奖14项;国家级学会科技奖三等奖4项;厅局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3项。
目前,医院全体职工正豪情满怀、信心百倍的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爱院如家,院荣我荣”为行动准则,以病人为中心,以“文明服务,质量第一”为办院宗旨,以“管理上新档次、质量上新水平、效益上新台阶”为奋进目标,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争创在国内同行业中“服务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而努力奋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学资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多年来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主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医院实行了“院糸合一”的体制,担负着临床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
一、教学基本情况
1、专业建设
临床医学院下设3个专业(中医学、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其中中医学专业有七年制(中医学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在校生3285人。
2、学科建设
临床医学院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培育),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6个:教育厅重点学科4个(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学科)。人事厅重点学科2个(中医内科消化病学学科、中医内科心血管病学学科)。 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中医耳鼻喉学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科、中西医结合肾病学科、中西医结合呼吸学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科、中医皮肤学科)。
3、课程建设
现临床医学院共承担51门课,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1万余学时。
有《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2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中医内科学、西医诊断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伤科学、西医内科学、护理学基础、针灸学、中医整骨学、中医外科学)。
4、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现有教研室14个,教师218人。
(1)中医内科学教研室(2)中医外科学教研室(3)中医妇科学教研室(4)中医儿科学教研室(5)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6)中医急症学教研室(7)内科学教研室(8)外科学教研室(9)针灸学教研室(10)推拿学教研室(11)护理学教研室(12)五官科教研室(13)诊断教研室(14)影像教研室
5、后期临床实践教学
2006年我院接受医疗专业本科实习学生400人次,完成带教16790学时;接收护理学专业实习学生92人,完成带教2576学时;此外,我院还接纳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人文管理学院、药学院相关专业的实习学生。2006届毕业生424人。2007届毕业生498人。
二、教学设备
1.实习、实验设备
我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即中药药理实验室(妇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
另外护理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拥有多参数监护仪,高级护理模型人安纳先生、安娜小姐,心肺急救复苏模型,精装静脉注射穿刺手臂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
2.教学课件
我院教学管理实现管理的网络化,通过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同时学生成绩实现了网上查询,只要学生登陆相关主页,在相应位置输入信息就可以迅速查询自己的成绩,十分快捷。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还通过自行开发的成绩分析系统进行科学分析。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我院的教学水平,我们还根据不同教研室的特点,购进了大量的教学观盘,并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从而把抽象的说教,变成具体生动的实例,调动了学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实习条件
全院开设床位800张,3个住院处、3个门诊部。现代化的手术室,现代化的化验室,现代化的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又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介绍
中医五官科教研室
中医五官学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医、中西医结合五官科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被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批准为中医耳鼻喉科学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眼底病重点专病建设单位。
一、学科队伍
本学科现有13人,以教研室主任周凌教授、副主任孙河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拥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助教1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学士学位8人,平均年龄38岁。世界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各1人,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各1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各1人,省医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学科队伍稳定,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均较合理。
二、科学研究
本学科努力开展中医药特色研究,探索出多套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诊治五官疾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学术发展方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病、眼表疾病、耳鼻咽喉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确立四个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咽喉疾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眼底病的研究;中医药防治眼表疾病的研究;中医药防治鼻病的研究。承担科研课题27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厅局级12项,校级10项),已结题验收11项、在研课题16项,获奖成果8项,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影响。
三、人才培养
本学科人员素质高、业务强、团结进取,务实求真,与时俱进,开设承担学校各层次、各专业学生《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中医眼科学》、《眼与全身疾病》等多门课程教学任务,高职教师授课率达90%以上。课程设置兼顾中、西医两大体系,注重“三基”培养,重视教学优化改革,开发出适合本学科特色的CAI课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课题5项,获教学成果奖2项,参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各1部,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54人,毕业获硕士学位32人,考取眼科博士研究生1人。
四、医疗工作
本学科拥有40张床位和800多万元的现代化诊疗设备,在突出中医中药治疗五官科疾病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优势,为本学科医疗、教学与科研水平再上新高提供了有利保障。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系列中药(汤、丸、散)制剂,用于临床,收到显著疗效,形成了“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局面。
五、学术交流
本学科注重以学术交流促进医教研工作发展,多次举办专业讲座,先后参加世界、全国、省级专业学术研讨会或培训班36人次,赴台湾讲学2人次,承办省级学术交流会2次。
六、标志性成果
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9篇,出版著作16部,获全国医药卫生成果优秀一等奖、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书二等奖1项,黑龙江科技进步三等奖、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奖各一项,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市医疗新技术引进应用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主任:周凌
副主任:孙河
成员:马莉唐英李岩张莉姚靖刘静霞滕小明常培杰李晓楠范雅娟王宇
中医外科教研室
中医外科教研室现有教师12人,其中正高职有5人,副高职有4人。
承担着中医外科的临床教学工作。其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7人,学士学位4人。
多年来中医外科教研室在完成教学任务,承担临床实习带教任务,培养中医实用人才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在工作中全体教师能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并运用到实践中。同时承担着医疗工作和科研工作。近三年来也积极总结临床教学经验,并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共19篇,编写著作8部,主持省内学术会议3次。承担国家中医管理局课题1项,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承担校级基金3项。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两项。
中医外科教研室所有成员正以新的姿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中,为中医外科的发展和培养中医外科专业人才而不懈地努力着。
中医外科教研室人员名单:
主任:杨素清
副主任:郭耀辉
成员:张晓林、王俊志、王远红、郭纯艳、程丽敏、何晓军、高龙英、闫景东、栾天庆、王和平
制剂室
我院制剂室始建于1969年,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由当年极其简陋的条件和几个人,发展到今天拥有2000平方米的制剂大楼,先进的制药设备、50多名(其中包括近20名药师以上职称的)药学专业技术队伍的一个先进的制药企业。
我院制剂室现有粉碎机、过筛机、多功能提取罐、蜜丸制丸机及其包装机、压片机、糖衣机、颗粒机及其包装机、糖浆灌装机、口服液灌装机、胶囊灌装机、泡罩机、自动喷码机等制剂设备和检验仪器70多台套;制剂车间按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设计:人流、物流分开,采用空气净化系统,使生产车间内的空气净化级别达到30万;制剂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有3名主任药师、2名副主任药师、7名主管药师、1名药师,并有4名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5名大专生。雄厚的技术力量,使制剂室有能力配合临床完成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并担负本校药学院的学生生产实习工作,为医院的医、教、研三位一体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院制剂室在2005年12月31日通过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医疗机构的制剂许可证的五年换证审批,可以生产丸剂、散剂、硬胶囊剂、颗粒剂、片剂、软膏剂、口服液剂、糖浆剂、擦剂9种剂型的制剂品种。制剂室现拥有94个制剂品种(经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发有批准文号),多为我院名老中医、专家教授数十年临床教学医疗科研的经验总结和科研成果,是我国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是我院中医特色的集中体现,这些制剂品种应用范围涵盖了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科、中医五官科,它们当中的一些代表品种更是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譬如:滋阴补肾的内障丸,清热解毒、镇惊安神的清热定宫丸,宁心安神的早搏灵胶囊,宣肺平喘的止咳灵,抗菌消炎的抗炎灵都是中医内科主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