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由流行在鲁南的民间小演唱“肘鼓子”和“拉魂腔”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作“肘鼓子”或“拉魂腔”,通常称作“拉魂腔”。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鲁南汉族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一说是由江苏海州传播而来。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琴戏_柳琴戏 -历史溯源
柳琴戏剧照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也叫“拉魂腔”。拉魂腔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鲁南汉族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即弦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其唱腔中的[娃子]、[羊子]和鲁南俗曲及柳子戏唱腔曲牌[耍孩儿]、[山坡羊]有渊源关系。
一说源于江苏海州,是由当地秧歌、号子中的[太平歌]、[猎户腔]经民间艺人丘、葛、张(一说“杨”)3人加工而成为拉魂腔。后来丘、葛分别去皖北、鲁南传艺,因此在当地流行。一说是由山东枣庄山里的道士和尚,以安魂咒或肘鼓子等腔调演绎出的,枣庄山里有个叫千山头的地方,从唐朝到明朝之间,这里曾是全国很大的道观群落,道观几十座,清朝之后衰落了,道士和尚为了生计,下山化缘帮人除魔消灾,演绎出拉魂腔这类唱腔。
1950年据丘门艺徒魏光才(当时80岁)推算,丘门于清乾隆年间已存在了。拉魂腔流布于鲁南、皖北、苏北相接壤的广大地区以后,遂分为5路:中路以徐州为中心,北路以临沂为中心,东路以新海连为中心,南路以宿县为中心,西路则在涡阳、蒙城一带。它们既有共同的渊源关系,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都在当地逐步形成为戏曲剧种。其中流行于江苏徐州和山东临沂的中、北两路,于1953年依据所用伴奏乐器柳叶琴(弹拨乐器)定名为柳琴戏。
其形成过程,最初只是由单人或双人清唱的曲艺,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他们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节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单篇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在老“篇子”中有“咸丰三年粮食贵,…拜了师傅去学戏”的唱词,可知至迟在咸丰初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和“三小”戏,如《打干棒》、《小书房》、《喝面叶》、《王小二赶脚》之类。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一种由一人赶扮几个剧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演夏三(丑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剧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丑、旦先后7次改扮表演,故此剧也名《七妆》。经历了“抹帽子戏”的过渡之后,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的戏班,先后进入临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这时已采用柳叶琴伴奏了。并且增加了行当,丰富了剧目,又吸收、借鉴京剧及梆子戏发展了自己的音乐伴奏和表演艺术。
柳琴戏,早期称“肘鼓子”,也称“小戏”,后因其唱腔独具魅力而被人称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花腔”、“控洪腔”等别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改为“四平调”。1953年,徐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教局,与艺人反复磋商后,以主奏的柳叶琴为据,正式定命为柳琴戏。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关于它的发展源头,新出版的《江苏戏曲志・柳琴戏志》罗列了三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它源于苏北的太平歌与猎户腔。“太平歌”是农民在收获季节为抒发喜悦之情而创造的一种曲调;“猎户腔”则是当地的猎户在狩猎之余,据当地流行的民歌、号子等,结合当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响,形成的一种曲调。
柳琴戏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在最早的说唱时期,半农半艺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以一家一户或一二人结伴,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唱的节目被称为“篇子”。篇子多反映农村生活。此时的沿门说唱,既无弦乐伴奏,也无服装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
清咸丰年间,柳琴戏有了专业艺人和班社雏形,演出小生、小旦的“二小戏”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戏”。这种戏也叫“对子戏”。对子戏鼎盛时期,柳琴戏班社中出现了如“烂山芋”、“金不换”、“一千两”等职业女艺人。她们出演的旦角两腮抹浅红,用黑色烟色描眉画鬓,抹口红。其所用的服装道具也多有变换。在长时间的职业演艺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缠绵的拉腔。“拉魂腔”基本成熟。
清末民初,柳琴戏已经形成了七八个艺人,甚至十多个艺人组成的职业班社,俗称“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徐州地区的邳县卢家班、睢宁吴克志班、铜山同义班、董四班等异常活跃。其演出形式也由原来单一的“唱对子”和打地摊演出的“跑坡”,发展成为为庙会主唱的“会戏”、为富人家做寿或办喜事的“堂戏”,以及请神敬鬼、烧香还愿的“愿戏”等多种形式。随着班社人员的增多,一些大型剧班开始出现,角色行当也逐步完善。柳琴戏开始进入舞台演出时期。
约在民国九年(1920年)前后,一些柳琴戏班社开始由农村进入集镇或城市演出。由于徐州交通便利,又是柳琴戏流行区最大的城市,因此,到解放初期,徐州市区就云集了同义班、常胜班、义和班等多个较有影响的大班社。荟萃了厉仁清、王素秦、相瑞先、姚秀云等著名艺人。当时徐州城内分布有同兴戏院、群乐戏院、民众戏院、和平戏院等十多家戏院,每日多达十台左右的戏竞相上演。柳琴戏成为市民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1949年之后,在政府的扶植下,柳琴戏得到了迅速繁荣。原有的零散戏班被组成徐州市柳琴一团和二团,1958年又扩建为江苏省柳琴剧团。从20世纪60年代起,柳琴剧团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为群众送戏上门,每年在基层演出都在300场以上。“文革”时期,柳琴戏历经磨难,各专业剧团被迫解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柳琴戏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被解散的剧团得以恢复,为培养柳琴戏新人的训练班、戏剧学校相继成立。
1978年,江苏省柳琴剧团演出的《大燕和小燕》参加当年10月的省专业剧团创作剧目会演,反响强烈。此剧后被全国各剧种30多个戏曲专业团体移植。1979年元月,该剧被文化部选调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此后,剧组又随中央慰问团赴边防前线,慰问参加自卫反击战的前线战士。1981年,江苏电影制片厂又将该剧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上演。一时间,柳琴戏的唱腔回响在大江南北,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柳琴戏第一次被全国瞩目。
柳琴戏_柳琴戏 -艺术特色
唱腔
柳琴戏剧照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怡心调”是本剧种的最大特点。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噪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也是其独特风格。节奏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击拍,除了大部份是后半拍起唱处,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奏,给人以欢快、活泼、跳跃之感。由于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谐。
柳琴戏的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柳琴戏唱腔曲调有:哈弦、起板、导板、连板起、拉腔、射腔、起腔、含腔、平腔、停腔、柔腔、叶里藏花、雷对调、一哟调、老公调、回龙调、垛板、调板、闸板、冒调花腔、四六长腔、男女拉拉腔等。此外还有从民间小调变化而来的过河调、赶脚调、送郎调、补缸调、叠断桥、打牙牌、千金小组进花园调、小放牛、八段锦、调兵调、叶落金钱等。其板式大致可分为慢板、二行板、数板、紧板和五字紧板等。
伴奏
柳琴戏板式大致可分为:慢板(又叫幽板、澄清板)、二行板(又叫流水板其中还有快慢之分)、数板、紧板和五字紧板等。柳琴戏的音乐工作者创作和改编了很多伴奏曲,有的已形成了新的传统曲牌。如:“苦中乐”、“绣花牌”、“水龙吟”、“什样锦”、“朝天子”、“抱妆台”、“云灯”、“游场”、“建都”、“扫灵”、“哭灵堂”、“三清曲”、“走马出兵”、“赏花”、“娃娃令”、“迎春曲”、“传情曲”、“鸳鸯戏水”、“喜临门”、“叶落金钱”、“进花园”、“会佳丽”等。
乐器
柳琴戏“文场”有土琵琶、笛子、唢呐、笙、管、二胡、小三弦等,“武场”有“四大件”。还运用了电声乐器。伴奏音乐也运用了和声、配器等技法。值得一提的是,柳琴戏的主弦乐器,从只有两根丝弦的土琵琶,通过改革多次研制相继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
角色
柳琴戏的角色有自己特殊的名称,在小头、二头、二脚梁子、老头、老拐、大生、勾脚、毛腿子、奸白脸等行当中,小头即闺门旦,二头即青衣,二脚梁子即青衣兼花旦,老头即老旦,老拐即彩旦,大生即老生,勾脚即丑,毛腿子即花脸,奸白脸即白面。柳琴戏的表演粗犷朴实,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厚,演员的身段、步法明显带有民间歌舞的特点。
柳琴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姊妹艺术的优点,并与流行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
柳琴戏_柳琴戏 -传统剧目
据1957年山东省戏曲研究室调查,柳琴戏共有传统剧目 200多种,有小戏也有大戏。大戏中有各行当专工的所谓“台柱戏”,如:小头的《四平山》、《八盘山》、《鲜花记》、《鱼篮记》;二头的《点兵》、《观灯》、《书馆》、《四告》;老头的“四氏”,即老康氏《断双钉》、老阎氏《小鳌山》、老邓氏《英台劝嫁》、老杨氏《孟月红割股救母》;勾脚的《二、五反》、《雁门关》、《拦马》、《跑窑》;小生的《大、小隔帘》、《白罗衫》、《刘贵臣算卦》;老生的“五王、四相”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徐州建立了江苏省柳琴剧团,在临沂建立了山东省临沂地区柳琴剧团等演出团体。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喝面叶》、《小书房》、《张郎与丁香》等。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大燕和小燕》已摄制成影片。
柳琴戏_柳琴戏 -变迁
柳琴戏活跃于民间的“拉魂腔”,为柳琴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逐渐演变为正式的剧种。
滕州市柳琴剧团是由早期的卜家班改建而成。全国解放以后,卜家班在党的关怀下得以迅速发展,队伍扩大到近百人。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50年,卜家班改组为四平剧社,由班主制改为社长制,1953年滕县人民政府对四平剧社进行整编,正式命名为滕县新建剧团,并正式纳入地方事业建制。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时,改名为滕县柳琴剧团,1988年随县改市,正式改名为滕州市柳琴剧团。柳琴剧团的建立,为柳琴戏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沿街叫门的“拉魂腔”得以脱胎换骨,从而登上了文艺剧种的大雅之堂。
1953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戏曲改革”的精神后,剧团首先对以前演出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改革,陆续编演了新的历史剧和传统戏,继而兴起了大演现代戏的热潮。1954年,柳琴剧团排演出了第一个现代戏《小二黑结婚》,随后排演出了《小女婿》等。1956年在商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中,卜端品私人戏箱折价归公,从此剧团由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在“二为”方针的指引下,剧团先后排演的现代剧《红霞》、《红姐妹》、《红色种子》、《红松林》上山下乡进行演出,被群众誉为“四红剧团”。1964年12月,现代戏《新风曲》参加了济宁地区的会演,同年被选拔到省参加现代戏会演,得到了彭少辉、贺龙、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好评,并受到谭启龙等领导同志的接见与鼓励;同年排演的《小保管上任》等在滕县八一礼堂为沙风、杨得志等中央领导演出。之后,不少剧目走出了山东,为国际友人演出。其中,《姊妹俩上工地》还被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拍制成电影。
1990年,带着泥土芳香的柳琴戏《山乡锣鼓》进京演出,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戏剧节,登上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殿堂,受到了中央领导和专家的好评。李景、贺敬之、吴雪、刘厚生等军政领导听罢乡音后,格外兴奋和激动。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在看完演出接见演职人员时,拉着演员的手即兴作了一首诗:“看罢演出多高兴,听罢乡音格外亲,齐鲁大地春意浓,四出小戏意蕴深。”
多年来,柳琴戏一直活跃在鲁南大地上,倍受家乡人们的喜爱。从最初的《小二黑结婚》到风靡一时的《十五贯》、《双玉蝉》、《姊妹易嫁》,再到现代的《墨子救宋》等,共创作出了140个剧目。其中,排演的《孔繁森》在滕州乃至枣庄市党政机关和厂矿演出28场,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多年来,柳琴剧团涌现出了众多的著名演员,诸如卜端品、刘长春、王丽英、王传玲、王传亮、赵恒成等一时成为地方的时代宠儿。
柳琴戏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带着鲁南地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正是柳琴戏的泥土芳香,才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和人士为之毕生追求,并使之不断完善。国家一级作曲、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柳琴考级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惠然就是其中的一位。
1958年,王惠然在临沂地区看演出,第一次看到柳琴之后便一见钟情,从此就致力于柳琴的改革。当时民族管弦乐队里面,没有高音乐器,再就是琵琶、扬琴、三弦都是中音的乐曲,但作为领弦的没有,所以王惠然就看上这个柳琴了。1958年起,在徐州乐器厂的配合下,他研制成功了三弦、四弦高音柳琴,结束了200年来柳琴仅用于戏曲伴奏的历史,使柳琴登上了独奏、协奏舞台,填补了民乐队弹拨缺乏高音的空白。古老的“拉魂腔”,迷人的柳琴戏,在王惠然的驱动下,走出了国门,遍及海外。
柳琴戏_柳琴戏 -江苏省柳琴剧团
柳琴戏剧照江苏省柳琴剧团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现为百余人编制的大型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有高级专业职称的演职人员40余名,其余皆为具备中、初级专业职称的演职人员。1954年,该团的传统戏《喝面叶》、《拦马》、《芈建游宫》等戏,在上海“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获剧本奖、演员一、二等奖;1957年该团改编演出的《状元打更》在“江苏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中”,获创作、演员一、二等奖;1979年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小燕和大燕》晋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并获文化部“创作、演出二等奖”;同年该剧组代表“中央慰问团”赴广西前线慰问演出;次年,该剧拍摄成电影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发行放映。
近年来,该团又创作和演出了《三赐御匾》、《瓜棚风月》、《彭祖》、《梅雨情》、《相逢在每一天》、《解忧公主》等较有影响的剧目,分别在江苏省新创作剧目观摩演出和戏剧节以及“第一、二、三届苏鲁豫皖柳琴、泗洲、淮海戏剧节”中获得大奖。
2002年,该团改编创作演出的柳琴、泗州传统折子戏《走娘家》,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获演员一等奖,该折子戏于2002年10月由文化部组织晋京汇报演出;2005年《走娘家》在中国剧协举办的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中,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优秀剧目金奖”;2003年《马孤驴换妻》参加中国剧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获优秀剧目金奖。
2003年,该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枣花》在第四届江苏省戏剧节中获“优秀剧目奖”,入围江苏省2003―2004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并获“提名奖”;2004年,《枣花》进京汇报演出获得好评。
2005年,该团优秀青年演员王晓红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实现了柳琴戏剧种演员“梅花奖”零的突破。
多年来,该团创作演出的《状元打更》、《灵堂花烛》、《小燕和大燕》、《喝面叶》等剧目被多个剧种的专业剧团移植演出。中国唱片社及多家音像公司还为该团出版发行了百余张(盘)唱片、VCD光盘、盒带和电视片,以及电影、电视连环画书。该团演员名家唱段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栏目播出。江苏省柳琴剧团,几十年来扎根于广大农村演出,为基层观众服务,在本地区深受人们的热爱;在全国巡回演出中,也受到当地人们的欢迎。1995年以来,该团还多次出访日本、奥地利、德国等国家演出,同样受到了外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柳琴戏_柳琴戏 -代表作品简介
《墨子》《墨子》剧照《墨子》一剧选取了墨子一生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止楚攻宋”事件,紧紧围绕墨子胸怀天下之爱、深藏儿女私情展开,共分雏凤始鸣、凤翔九天、裂裳裹足、班门弄斧、墨守成规、以怨报德和夕照凤山7个场景,塑造了墨子大爱无言、吐哺天下,令千秋景仰的人物楷模。剧情曲折跌宕,故事生动感人,人物形象丰满,场面浩大,气势恢弘,再现了春秋时期的场景,是一部史诗般的历史大剧。
《状元打更》
《喝面叶》剧照书生沈文素与山大王刘蝉金结为夫妻,后沈文素得中状元,欲弃其妻。刘蝉金奉命平番,专点沈文素为其打更,当先行运粮官,以此驯服沈文素。
《小包公》
宋朝,包拯初任定远县令,遇一桩奇案,此案扑塑迷离,甚是蹊跷。包拯深夜难眠,仔细分析案情,终使案情真相大白。
《喝面叶》
陈士夺好吃懒做,妻子为了教育丈夫改邪归正,想一计策,假装生病迫使其丈夫为她擀面叶。从此以后两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屠夫状元》
该剧讲得是:亲生儿子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尊严和父亲的声名投到奸臣门下,想法设法要把自己家中的宝物献给奸贼。老夫人深明大义,毅然带上宝物和女儿流落民间。一个好心的屠夫收养了娘俩,使娘俩过上了平和日子。后来,新皇帝登基,寻找国宝,承诺献出国宝者封为状元。老夫人让屠夫献宝,屠户这时才知道娘俩是官宦人家。但善良的屠夫不愿意坐享其成。最后,在老夫人和官小姐的一再劝说下,屠夫献宝,被封为状元,皇帝赐婚,佳偶天成,大快人心。此后,又铲除奸臣,朝野欢喜。
剧照欣赏
著名柳琴戏花脸演员王俭饰演杨太师
著名柳琴戏演员李俊富饰演党金龙
著名柳琴戏演员李英玲
《李二嫂改嫁》
描写1947年鲁中南解放区农村年轻寡妇李二嫂,爱上了本村农民张小六,受到旧的习惯势力的嘲讽和婆婆的阻挠。经妇女会主任等人的支持,李二嫂终于改嫁,与小六结为终身伴侣。通过李二嫂孤苦伶仃的守寡生活和新社会激发起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刻揭示出传统礼教给妇女带来的深重苦难。
剧照欣赏
著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徐孝琴饰演天不怕
著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徐宝琴饰演李二嫂
著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陈涛饰演李七
著名柳琴戏演员井凤英饰演张小六母亲
著名柳琴戏演员李英玲饰演李二嫂母亲
青年演赵莉莉饰演员小青
《杨三姐告状》
剧情梗概:民国七年,滦县土豪高贵章之子高占英,娶雇农之女杨二姐为妻。高流氓成性,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杨二姐好言劝夫改邪归正,高非但不听,反起歹意,伙同裴氏、金玉及其族叔高贵将二姐害死。杨三姐随母到高家吊孝,发现疑迹,要求辨明二姐死因。高家百般阻挠,掩盖事实真相。杨三姐愤而赴县衙告状,县官受贿,贪赃枉法,判高家赔款了结。杨三姐不服,又赴天津高等检察厅上告。新任厅长为沽名钓誉,立即准诉,经开棺验尸,查明真相,将凶手法办处决。杨三姐告状获胜,杨二姐之冤得平。
剧照欣赏
青年演员赵莉莉饰演(杨三姐)
青年演员秦岩饰演(高占英)
青年演员程琳饰演(徐律师)
著名柳琴戏花脸演员王俭饰演(杨厅长)
表演艺术家陈涛饰演(高贵和)
著名柳琴戏演员李俊富饰演(牛成)
柳琴戏_柳琴戏 -传承价值
柳琴戏剧照柳琴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姊妹艺术的优点,并与流行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电视的迅速普及,以及多种娱乐样式的出现,柳琴戏观众逐渐减少,表演团体悄然萎缩,柳琴戏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到今天,你很难再看到一场纯粹的柳琴戏演出,听到几句纯正的拉魂腔声调了。
具有独特风格的“柳琴戏”,它的产生,发展、完善过程,对我国地方戏曲的探索与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它的许多传统剧目中,至今还保留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对研究我国的民俗文化,很有参考价值。柳琴戏音乐唱腔从最初的仿“姑娘腔”花鼓调发展成为今天的板腔体,对中国地方戏曲板腔音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
柳琴戏的表演具有粗犷、热烈、朴实健康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生活小戏,这种特点尤为突出。柳琴戏唱腔婉转悠扬,动人心弦,而且包涵诸多古声古韵(姑娘腔等),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柳琴戏剧照柳琴戏是鲁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逢年过节,自娱自乐的演出还在继续。柳琴戏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深受群众喜爱,众多的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内容健康,通俗易懂,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柳琴戏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品牌,对推动临沂文化建设起了很好作用,形成了鲁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特色,独有的文化氛围。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灌制了《王二英思夫》、《丝鸾记》等一大批唱片,改革开放以来,又有《逼婚记》、《父子结拜》、《秦香莲》、《张郎休丁香》等录制磁带出版40余盒;《父子结拜》、《王华买爹》、《秦香莲》、《打干棒》等摄制VCD发行20多盘。为丰富临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贡献。
国家非常重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琴戏_柳琴戏 -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柳琴戏剧照应该承认的是,柳琴戏正慢慢“失宠”, 剧团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负担重,经济状况拮据,工资不能保证,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演出场所设备陈旧不堪。剧团也同样面临着生存的挑战,柳琴戏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困境。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日益活跃、发展、壮大。可总体上讲,还处在一种保守封闭状态,思想不解放,放不开手脚干事,谨行慎为。虽然艺术资源潜力很大,但却没有很大作为,突出问题主要以下几点:
1、设备落后。由于受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革、时尚文化的冲击,况且原有的设备陈旧、装置简陋,已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观众的要求,很难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柳琴戏的观众主要是在农村,过去一个戏连演连满几个月的盛况经常看到,现在一个新戏能演十场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论城乡,卖票演出已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农民想看戏而看不到,剧团想演出又很难下得去,过去柳琴戏在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近年来送戏下乡遇到困难,往往演一场换一个地方,不仅演出成本高、损耗大,而且“根据地”的农村观众也有日渐减少的趋势,形成了“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怪圈。这些都直接导致剧团的生存危机。
2、人才匮乏。由于眼下戏曲不景气,艺术院校的戏曲专业取消,而且很多创作、表演人员纷纷转行,人才凋零。在加上体制原因,受编制的限制,十几年来只退不进,人才断档,青黄不接现象严重。老艺人相继去世或退休,在世的也年事已高,不能登台演出,很多有价值的传统剧目没有挖掘,许多精彩唱腔、唱法和表演艺术没有完全继承下来,濒于失传;随着在职人员年龄的不断增长,后继乏人的局面日益严重。我们既缺乏叫得响、知名度高的尖子演员,同时也缺乏编、导、音、美等创作人才,更缺乏懂艺术、善经营的管理人才。每逢排演新剧目,就捉襟见肘。
3、投入不足。资金不足是大部分艺术团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市级艺术表演团体大部分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历史欠账多,包袱沉重,生存困难,已经影响到院团的良性发展。仅以临沂市柳琴剧团为例,每年按工资的百分之七十拨款,每年十多万的演出收入日常开支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排演新剧目了,设备器材难以更新,基础设施差。这些都影响了剧团的发展。
4、缺乏创新。由于在分布区域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柳琴戏它既不像京剧、评剧在表演上程式化,有完整的板式体系,也不像黄梅戏、吕剧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中逐步完善演唱特点,板式尚不完善,声腔还不够丰富,缺乏固定的唱腔模式,正处在摇曳阶段。因此,延缓了柳琴戏改革创新的进程,制约了剧团的发展。
柳琴戏_柳琴戏 -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柳琴戏剧照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对表演艺术团体进行评估,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实施,参照国家保护京剧剧团的办法和措施,确定重点,由财政进行专项扶持,推动柳琴戏艺术的发展繁荣。
柳琴戏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应给予保护。应当抓紧调动各方面力量,依靠现有各种科技手段,保存好柳琴戏资料,为后代留下这份宝贵遗产。同时,提高戏曲创作、演出人员的待遇,改善戏曲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确保柳琴戏艺术后继有人。
作为一个地方剧种的艺术表演团体,承载着传承保护的重任,要不断发展壮大,提高知名度就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科学发展,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积极创造条件,还要深入研究市场,了解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加大改革力度,抓好机制和艺术创新。要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做法,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改革现行的体制和管理办法,规范健全市场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环境。
第一,要对艺术表演团体实行划分、界定,实行分类管理。应该讲求社会效益和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应通过财政拨款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有偿服务,拓展演出市场。坚持“多条腿走路”的方针,开展文企联姻活动,千方百计地扩大艺术事业的社会参与成分,实行艺术团体多元化建设。
第二,要从规范各项制度和搞好内部改革入手,对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任的用人制度,定岗定责,考勤考绩,绩效挂钩,积极推行导演制、制作人制、经纪人制、建立按劳取酬的奖励激励制度等,最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适应市场的竞争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三,跟上时代步伐,明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力求创新。柳琴戏艺术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能够继续生存与发展,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既要看它是否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又要看它的创新程度。中国戏曲传统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熔唱、念、做、打、舞于一炉,诞生于蒙山沂水间的柳琴戏,有肥沃的生存土壤,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从而构成自己区别于其它艺术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创新意味着艺术生命的存在和延续,如果不能及时创新,便会一步步失掉观众的扶持而走向衰落。
(二)树立人才意识,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第一资源。所以说,我们必须树立人才意识,注重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构筑人才高地,培养出一批业务精、素质强的柳琴戏演职员队伍;培养出一批懂艺术善经营的管理人才,努力改变艺术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短缺的状况。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一要有本钱,二要有途径,三要有政策。培养人才不舍得花钱是不行的,这是物质上的保证。有了这种保证,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参加各类专门学习班,研讨会的培训深造,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出一批专门人才,行家里手。同时要有爱才之心,惜才之道,用人之法,护才之策,创造条件招聘人才,留住人才,保护人才和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让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
(三)结构调整,资源共享。无论是公益文化,还是市场文化,如果只靠国家投资,从人力,物力和财力都难达到,也不符合实际。因此,这里有一个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对文化结构进行调整,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的问题。在形势下,要求我们必须加大财力投入,加强基础建设,为艺术团体搭建和构造必要的平台,使之有依托的载体。同时,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的局面,实行联合、联手,打破单位和部门界限,从资产、资源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仅要加大自身整合,还要放开眼界,在更大范围地整合和利用好文化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四)抓好精品生产,实施品牌战略。我们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山东柳琴戏作为有影响的地方剧种,有着坚实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基础条件。书圣王羲之,智者诸葛亮,兵圣孙武等都与临沂有着文化的渊源。至于革命文化,当代文化,沂蒙老区更是不一而足。由此可见我市的文化资源的富足。作为艺术表演团体有责任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提出的努力奉献更多更好的优秀精神产品的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抓好精品生产。精品生产关键是一要有规划,二要有策划,三要抓落实。规划,就是好的思路,总体布局,蓝图设计。要搞好规划,就必须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领导和组织协调下,深入调查研究,吸纳有关专家,编创人员和服务单位等方面的意见,广征博采,集思广益,有了明确的规划,还要有好的策划,作品要有新意,有创新,有高招,要抓观众,吸引观众的亮点、切入点,有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拿手戏”。
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份额和高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就是财富,就是艺术表演团体的生命。有没有品牌,其轰动效应,市场效应是完全不一样的。柳琴戏表演团体要想发展,走出临沂,走出山东,有所作为,就一定要按照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去想方设法地打造富有沂蒙特色的文化品牌,实施“精品工程”,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创造优质名牌。
临沂市柳琴剧团也曾生产过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剧目,涌现出了众多柳琴戏知名演员,如:创作排演的《姊妹易嫁》、《卧龙求凤》、《彩石峪》、《沂蒙霜叶红》以及著名的柳琴演员张金兰、李春生等。这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曾轰动省内外。《姊妹易嫁》还被省吕剧团移植拍成电影。“看戏不看张金兰,白花两毛钱;看戏不看李春生,白搭一天工”的民谣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对柳琴剧团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近年来,柳琴剧团的艺术工作者,也努力生产出了一批艺术精品,可能够引起很大轰动的却没有,而且这些剧目大都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因此,柳琴戏并非没有市场,而是要打开思路想办法,一定要走出去,走下去,在创作排演新剧目时,真正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百姓,牢牢把握艺术规律,充分发挥柳琴戏艺术的风格和特点,既要强调思想性、艺术性,又要强调观赏性,只有这样,排演的剧目才具有久演不衰的生命力,才能赢得市场、赢得观众。同时还应懂得市场运作,懂得如何把自己的艺术产品推销出去,使之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的艺术产品和艺术品牌。
柳琴戏_柳琴戏 -相关链接
柳琴戏剧照
柳琴戏“申遗”成功后如何发展
时间:07-10-31 08:37:52
来源: 文化传播网点击数: 34
柳琴戏最早产生于鲁南地区,被称为“拉魂腔”,解放后被定名为柳琴戏,并派生出泗州戏、淮海戏。2006年5月,枣庄柳琴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遗”成功之后的柳琴戏应该如何保护、继承、发展?10月18日至22日,中国(枣庄)柳琴戏艺术周暨柳琴戏高层论坛的举办,试图对这一问题予以解答。
艺术周“一元钱看大戏”
柳琴戏剧照10月18日晚,中国(枣庄)柳琴戏艺术周开幕式在枣庄新城会展中心举行,由枣庄市艺术剧院演出了现代柳琴戏《厚土》。接下来的几天中,山东省滕州市柳琴剧团的新编历史剧《墨子与鲁班》、安徽省宿州市泗州戏剧团的现代泗州戏《秋月煌煌》、江苏省睢宁县柳琴剧团的现代柳琴戏《鸟语花香》等7台剧目轮番上阵,好戏连台。
正如枣庄市有关领导所说,柳琴戏是枣庄的地方戏,是苏鲁豫皖交界地区6000万群众共同钟爱的地方艺术。柳琴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200多年来,各地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剧团不断交流合作,促进了柳琴戏艺术的不断发展,也使柳琴戏艺术最终成为该地域各地市文化的品牌项目。但是,面对新形势下各种艺术形式和视觉媒体的冲击,柳琴戏的传承、保护、发展面临着更大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持前进的动力,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开拓创新。这正是举办柳琴戏艺术周的目的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周开展了“一元钱看大戏”活动,每台戏票价均为一元。枣庄市有关领导表示,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强调要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文化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文化工作者要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柳琴戏艺术周推出“一元钱看大戏”活动,就是要体现出文化的公益性,使文化活动真正成为群众的节日。据记者观察,低廉的票价吸引了很多观众,几乎场场爆满,从中可以看出柳琴戏这一地方剧种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艺术魅力。
论坛探讨保护发展
据了解,柳琴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枣庄、滕州两级政府已将打造柳琴戏艺术品牌纳入“十一五”规划,并采取相关措施,如注重人才培养、实行文企联姻、搭建交流平台、加强内部机制改革等,推动柳琴戏艺术不断发展。在10月18日举行的柳琴戏高层论坛上,中国戏曲协会副会长曲润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薛若琳、刘祯等专家学者,围绕柳琴戏的保护和发展、传承和创新,各抒己见,热烈探讨。山东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于学剑说,根据柳琴戏的现状,首先,要解决柳琴戏风格定位的问题,它应该定位在“轻喜明爽,外朴内秀”这个归向上。柳琴戏的剧本创作、导演构思、表演处理、音乐设计,都须环绕这一中心来运作。在柳琴戏的主打剧目上,应该以轻喜抒情剧为主体,要避讳大悲剧和沉重严肃的正剧。其二,挖掘柳琴戏原生态表现方式,如载歌载舞、尾音帮腔、丁香腔的唱合、无弦乐伴奏、抹帽子表演方式等。其三,以当代审美为归宿。要把柳琴戏富有个性的表现方式用当今观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再现出来。柳琴人在关心柳琴戏的改革创新的同时,还要关注戏曲的时代命运,关心当今的审美特点。
柳琴戏要谋求发展,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景亮说,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柳琴戏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剧种,在其形成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当地的民间演唱艺术,借鉴了柳子戏、山东梆子等的音乐表演语汇,包含着齐鲁文化乃至中原文化的许多深层元素,音乐语汇、表演语汇十分丰富,历代艺人积累了大量的艺术经验,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学习继承的。不妨重新打造几出柳琴戏的传统经典,张扬其传统魅力,征服当代观众。其次要保留柳琴戏的民间性。柳琴戏反映的是民众最直接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传达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感情,表现的人物是普通人常见的、具有亲切感的,其表述方式通俗、自然、重民间情趣。另外,柳琴戏的发展必须保留本剧种的特色。柳琴戏具有生活化、趣味性的特点,其地域文化所培育的刚柔相济的唱腔、别具一格的拖音,都为民众喜闻乐见,应该强化。
柳琴戏_柳琴戏 -词典解释
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由流行在鲁南的民间小演唱“肘鼓子”和“拉魂腔”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作“肘鼓子”或“拉魂腔”,通常称作“拉魂腔”。
据说,约在200多年前,鲁南临沂一带,有些乞丐、尼姑、巫师,敲着狗皮鼓,唱着内容各不相同的民间歌调并带有表演,群众称之为“肘鼓子”或“锣鼓冲子”。就在肘鼓子盛行的同时或前后,在临沂西边的薛城一带又流行一种“四句调”,由一人叫起腔来唱三句半,后半句由其他人齐声帮腔拉“尾音”,群众称之为“拉魂腔”。当时的肘鼓子光打锣鼓不弹弦,而最早的拉魂腔则只弹弦而不打锣鼓。后来两者在临沂、枣庄等地逐渐合为一体,形成了在当时称为“拉魂腔”、有时也称作“肘鼓子”的戏曲形式之后,才有丝竹锣鼓等众多乐器伴奏。肘鼓子与拉魂腔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戏曲剧种以后,又逐渐流传到苏北、皖北和豫东。由于流行地域广阔,有了东路、南路、北路、中路之分。从临沂起到沿海为东路;经郯城、邳县、新沂转向泗阳、灵璧一带为南路;由枣庄、徐州而到涡阳、蒙城的为中路;从滕县北到徐州和丰县、沛县、萧县、砀山等地为北路。中路与东路唱腔基本相同,唯南路,生,旦的唱腔较有区别。剧种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借鉴了京剧、梆子等剧种艺术成分不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的剧目。音乐伴奏和表演艺术。1952年,根据剧种所用伴奏乐器主要是柳叶琴的特点,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并先后建立了江苏省柳琴剧团和山东省临沂地区柳琴剧团等演出团体。“文革”前,山东省已有四、五个专业剧团,在临沂、枣庄农村一带还有很多业余团体。粉碎“四人帮”以来,山东省仍有临沂、滕县、苍山几个经常演出的职业剧团。
柳琴戏有200余个不同风格的传统剧目,三小戏最多。从题材分,有表现民间故事、家庭伦理、男女爱情的剧目,如《打开棒》、《拾棉花》、《吵年》等;有根据章回小说改成的连台本戏,如《金镯玉环记》、《白玉楼》等;此外还有一些武戏,如《西波州》、《杀四门》、《拦马》等。另还保存有少数如《夏山搬亲》、《下南湖》等由两个角色扮演许多人物的属于“对子戏”再向前发展的特殊类型的剧目。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是在原有基础上又吸收了滕县牧羊人唱的“溜山腔”以及河南坠子和地方花鼓的腔调,逐步发展成型的。它基本属于板腔体一类。唱腔除有〔慢板〕、〔二行板〕、〔紧板〕等板式变化外,唱段的起、转、收都有一定的程式性板头。演员起腔、行腔比较自由,伴奏可紧随唱腔而灵活变化。男腔高亢挺拔、女腔华彩秀丽,特别是“叠句”和“衬词”、“衬腔”的演唱,生动活泼,别具风味。拉尾音时,女腔高八度,男腔低五音,去掉了过去齐声帮腔的老唱法。除尾音外,男女唱腔都用真嗓。柳琴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配以板胡、二胡、横笛和梆子等乐器,增加了一些管弦乐器。
柳琴戏的表演,没有固定的表现程式。其身段、步法多具有民间歌舞的特点。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不受拘束,除善于演传统的小戏外,还适于演现代戏。其脚色行当,与京剧、梆子等叫法不同,如称老生为“大生”,彩旦为“老拐”、小丑为“勾脚”等。
――――――来自《中国民间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