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昌黎县沿海,总面积3万公顷。区内海滨因受潮汐、风、海流及河流的作用,形成宽约4公里、长约30公里的沙带和沿海数道沙堤及泻湖等沿海沉积地貌。区内海滨沙细、滩缓,沿岸水清,潮差小,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后滨有宽800米左右的人工林带和一些成片的野生植被,林间有高达20-40多米的金黄色沙丘,对研究海陆变迁、海洋动力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文昌鱼是本区底栖动物的优势种,在浅海10~12米等深线附近栖息密度达到1035尾/平方米。文昌鱼是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被誉为“活化石”。

昌黎黄金海岸_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区简介

成立时间:1990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类型: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沙丘、沙堤、泻湖、林带和海洋生物等构成的沙质海岸自然景观和沿岸海洋生态系统。
区域范围: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分陆域和海域两部分,陆域北起大蒲河南岸,南至滦河口北岸,东起低潮线,东西纵深2~4公里,面积91.5平方公里。岸线全长47.22千米,纵深3千米,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海域部分北起北纬39°37′,南至北纬39°32′,西起低潮线,东至东径119°37′,面积208.5平方公里。

昌黎黄金海岸_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环境

气候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但与内陆相比又具有风大、雨少,夏季气温偏低,冬季气温偏高,相对湿度较大,蒸发量也较大,雾口较少,雷暴、冰雹天气较少等特点。本区年平均气温10.2℃。最冷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份,为―5.1℃;最热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份,为24.7C℃,且北部气温较南部气温高。主要是因为南部离滦河较近,气温在夏季升高慢,秋季降温也慢。整个保护区与内陆北京、天津、石家庄气温相比偏低。

水文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黄金海岸入海的河流,南有滦河;中有稻子沟、刘台沟、刘坨沟、泥井沟和赵家港(潮河)等,经七里海泻湖汇入渤海;北部饮马河水系的大蒲河、饮马河、东沙河,由大蒲河口入海。除滦河是渤海湾北部最大河流以外,其他各河均属季节性的小河沟。
滦河是条强流量、多沙性的河流。入海平均流量148立方米/秒,历年最大(洪峰)流量34 000立方米/秒(1962年),年均入海径流量46兆立方米(占本区入海总水量98%以上)。入海悬移质泥沙量2 670万吨,最大8 790万吨(1959年)。1979年潘家口水库和以后的大黑汀水库相继建成,滦河大部分水量支援天津市和唐山地区,下泄到河口地区的水量急剧减少(仅0. 7兆立方米)。近些年,随着滦河入海泥沙大大减少,海岸动态失去平衡,普遍出现岸滩、沙坝侵蚀后退,甚至发生海水入侵现象。
黄金海岸近岸带潮汐为不正规的日潮至不正规的半日潮,平均潮差0. 59-0. 75米,最大潮差0. 96-1. 5米。浅海区正规半日潮,涨潮流向SW,落潮流向NE,流速0. 5-0. 8节。近岸区,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因而涨潮流带向海岸的泥沙不能全部冲走,有一部分沉积下来;浅海区,涨潮流速小于落潮流速,海底将有部分物质带至深海区。这样的潮流动态,一方面对海岸港口航道和七里海泻湖不利,容易发生泥沙淤积;另外,有可能减缓由于入海泥沙不足所引起的海岸侵蚀过程。
岸外海区,偏S风向,波浪最多,波高一般0. 5--1. 5米;NE风出现时,多强风浪,最大波高达3. 5米。由于岸外水下沙堤的消能作用,强波浪传递到岸滩,能量已相当微弱。所以,黄金海岸地区,有开展海水浴的最佳水文、泥沙动态。

地貌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金海岸是近2000---3000年形成,由海滩、多道沙堤、风成沙丘组成的砂质岸。滦河、饮马河入海的中细砂为主的沉积物,经过波浪、潮流等海洋水动力长期搬运,分选等改造作用,建造出的海滩、沙堤,其砂粒磨圆度高,分选性好,含有海生贝壳碎片和微体生物化石。
滦河口外,断续分布的离岸沙堤,很不稳定,它随陆源沉积物补给情况而消长:河流人海泥沙多,离岸沙堤向海移动;当泥沙补给少,海洋因素起控制作用,沙堤则向陆迁移,甚至覆盖在内侧的泻湖沉积层之上。黄金海岸地层结构,就是现代沙堤中细砂覆盖其内侧的古泻湖淤泥质亚粘土以上。七里海新开口北岸渔业采购站钻孔岩性特征表明,黄金海岸沉积环境有过明显的变化。下部(7)-(6)层为低海面时期(全新世初)河流沉积物;(5)层为全新世早一中期过渡环境沉积物;(4)一(2)层为晚全新世泻湖环境沉积物;最上部(1)层为海滩一沙堤沉积物。由于深3.3-16. 15米为较软的淤泥层,反映黄金海岸在开发进程中不宜盖高层建筑物。

黄金海岸浴场距大污染源较远,与秦皇岛油煤码头直距在40公里以上,比北戴河海滨远28公里左右,又由于风和海流的作用,污染物也不易漂到黄金海岸。据秦皇岛环境监测站多次在秦皇岛港锚地进行海上飘移实验,3月份有50%的漂卡在北戴河、南戴河海滨着陆,极个别的能漂到黄金海岸;5月份则漂向锦州、绥中一带沿海;8月份有60%的漂卡到北戴河、南戴河海滨。由此可见,秦皇岛港主航道及油、煤码头所形成的污染浮油层对北戴河、南戴河海滨及山海关、绥中一带影响较大。从实测表明昌黎黄金海岸海水域受有机物污染,其COD、无机氮、底质硫化物等,均低于北戴河海域。据秦皇岛海上环境监测站综合评定,昌黎黄金海岸绝大部分海域均属一类海水。

大蒲河至七里海新开口,长12公里,是黄金海岸最佳地段。海岸景观奇特,地貌类型多样,由海向陆方向,有以下几种旅游地貌类型:
(1)滩宽、坡缓、岸直的砂质海滩
潮间带海滩,平均宽度100-150米,向海坡度小于5°(高潮滩5°-8°)。组成物质主要是石英、长石为主要成分的中细砂(平均粒径1.97Φ)。砂层厚、颗粒细、分选均匀(跃移组分占98%)、不含泥,因而海水洁净(透明度大于10米)、含油低(0. 05ppm以下)、底质好,属最优良海滩。低潮滩以外,水深5-8米范围,沿岸还分布2-3道水下沙堤,走向NE-SW,海宽30-80米,高1-2米,由中细砂与贝壳碎屑组成。因它位于波浪破碎带附近,起着很好的消能作用,使其内侧的浅水区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域环境;同时,水下沙堤还可以保证海滩有足够的砂源供给。所以,黄金海岸海滩是发展海水浴最理想场所,具备底质好、水域宽、容量大、交通方便、安全舒适等众多优点。
(2)古海岸线重要标志―沿岸沙堤
在平均高潮线以上,至大沙丘链之间,宽约200-300米的过渡带,分布有新老二道沿岸沙堤。新沙堤在外,保存连续完整,堤高1-2米,宽20-40米,向陆坡20°,向海坡受大潮水侵蚀成陡坎;老沙堤组成物质类似,均为中细砂,平均粒径1. 91Φ,分选好(标准偏差δ=0.5),含海生贝壳碎屑。因它是激浪冲流将水下沉积物搬运至高潮线附近的堆积体,故是古海岸线的有力佐证。老沙堤离海滩比较远,海水一般不能到达,可在此设计高标准的建筑物。为保证海滨风光不受影响,又不破坏风场运行规律,建筑物必须与内侧大沙丘保持一定距离,且以低层为宜。
(3)海岸大沙丘链
沿岸沙堤再往内,便是高差悬殊的活动性大沙丘链,走向NNE,与海岸线平行,高程似有由北面南增大趋势:扬水站以北,沙丘顶高一般10-20米,最高点24.9米;扬水站往南,沙丘顶高20-30米,最高点35. 7米。七里海附近沙丘发育最壮观。已经开发的滑沙场都在扬水站以南。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丘链内侧,有多条走向由NNW逐渐偏至NWW的次一级沙丘与主沙丘斜交,组成单侧羽毛状沙丘链。但是,海岸沙丘的形成,主要受NE强风控制,所以绝大部分大沙丘的缓坡朝向NE(向海坡),背风陡坡朝向内陆,最高峰脊线一般多偏向内陆一侧,这是它的主体朝向。
海岸沙丘在总体上,受着NE,NW,SW等不同风向的改造,峰脊线(沙丘顶)随着年、季不同主风向而变动,它给人们的印象沙丘变化比较快。实际情况告诉我们,沙丘主体受NE风控制,以缓慢的速度由海向陆方向移动。对比1915年和1978年地形图,沙丘位置变化不大,表明内移速度相当缓慢,不会影响合理的开发建设。
海岸沙丘受海风吹扬作用,源源不断得到海滩、沙堤砂的补充,高度一般不会降低。在临海缓坡(20°-25°)面上开展滑沙运动,在不破坏沙体总形态下,夏秋季滑下来的部分砂子,经过冬春季大风吹扬,可能再次搬至丘顶。要在背风陡坡(28°-33°)开展滑沙运动,下来的砂子一般能大部分重新吹至丘顶,野外实地调查表明,背风坡风力也不算太小。如果发现背风坡滑下来的砂子有向内扩散的趋势,应停止滑动,否则引起不良后果,将会加速风沙向内陆扩散,造成难以弥补的环境后果。
历史记载还表明,造成海岸沙丘巨大变化和严重破坏的主要因素,是渤海风暴潮和滦河大洪水。潮水上岸,冲蚀沙丘坡脚,引起大范围沙体倾倒于海洋中,过去曾多次发生过。1915年以前海岸沙丘向南一直延续到莲花池村,当时滦河在村西南入渤海;1915年发生风暴潮,滦河大洪水冲断大沙丘东流入海,从此莲花池村到了滦河南岸。显然,在高潮线以上修筑防潮堤和在主要公路外侧,建防沙墙十分必要。
(4)主要开发区―半固定沙荒地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大沙丘内陆,分布一系列NE,NW向单体小沙丘、沙平地和丘间低洼地。总的特征,面积大、地形平缓、绿化好,沙丘半固定,可开发的用地相当多,是黄金海岸开发潜力最大地区。但是,本地带生态环境很不稳定,必须土地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5)七里海泻湖
滦河冲积扇一饮马河冲积扇前缘与海岸大沙丘之间的低洼湿地环境,形成七里海,沉积淤泥质亚粘土夹粉、细砂层。七里海又名“溟海”、“七里滩”。明清县志多次记载七里海的演化过程:当海岸大沙丘南北相连,七里海与渤海隔绝,滦河、饮马河支流河水汇入,湖水逐渐冲淡,形成淡水湖泊,繁殖鱼、蟹和菱角;如遇风暴潮或滦河特大洪水,将沙丘冲开新口,七里海与渤海相连,则变成咸水泻湖,成为打鱼船队避风港。
古七里海水域远比现在大得多。由于泥沙自然淤积以及不合理的人工开发,目前七里海水域面积已很小(4. 5平方公里),水深很浅,基本上接近沼泽化阶段。渤海涨潮,海水淹没泻湖;退潮后,湖底大部分出露。如果继续让其自然淤积,再过若干年,水面将逐渐消失。七里海是黄金海岸不可缺少的一大重要景观,新开口是有名的渔港、出海航道。应该整治七里海,开挖七里海可以提供大量土方量;地下水位得以降低,可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昌黎黄金海岸_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资源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金海岸松散沙,经千年的风力吹扬改造,形成一望无际的海岸大沙丘、次一级小沙丘,以及沙丘内侧的低湿泻湖环境。自然风光独具特色。为防护沙丘向内地扩散,1950-60年代以来在各级政府领导下,营造了6万多亩人工林带,其中密林面积约有1. 9万亩。所植树种:乔木有槐(洋槐、刺槐)、小叶杨及少量的柳树;灌木林以紫穗槐为优势种;草本多是野生植物,主要有沙钻台草、兴安天门冬、紫花合掌消、肾叶打碗花、紫目蓿、无翅猪毛叶等。林木总的状况,长势尚好,树高一般超过10米,树龄多在20年以上。虽然砂质海岸有机质含量少,渗漏比较严重,树木生长速度缓慢,但植树造林对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效益是明显的。
保护的沙质海岸分布有40余列沙丘,最高处达44米,为中国海岸沙丘的最高峰。被动物分类学家誉为“活化石”的文昌鱼是本区底栖动物的优势种,在浅海10~12米等深线附近栖息密度达到1035尾/平方米,是目前中国文昌鱼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茂密的林草植被,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生境,查明鸟类有168种、(候鸟占95%),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就有68种之多。是“世界珍禽”黑嘴鸥的主要栖息繁殖地之一。

昌黎黄金海岸_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旅游资源

保护区范围内旅游景点有翡翠岛生态观光园、金沙湾沙雕大世界、黄金海岸国际滑沙场。景点周边住宿条件方便。其中有北京电视台黄金海岸培训中心(四星级)、昌黎大厦金岛商务酒店,昌黎宾馆等星级宾馆。
1、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50103/30285.html

更多阅读

澳大利亚 泛舟翠河,黄金海岸捉泥蟹 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房价

来到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才知道作为拥有世界最长海滩的海岸,这里一边流动着南太平洋的温暖海水;另一边则是有着比威尼斯更长的内陆运河和河道。所以在澳洲的黄金海岸,除了在传统的南太平洋海域上冲浪戏水外,如果有时间的话,也不应该错过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郴州特产有哪些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录简介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资源 保护价值 管理状况简介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资源 保护价值 管理状况展开编辑本段简介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境内,面积48666公顷,1992年经赤水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

在黄金海岸的海边看到古老的草地保龄球 戴戒指打保龄球

在黄金海岸的海边看到古老的草地保龄球2015年5月30日是我们在在黄金海岸的最后一天,导游先把我们带到免税店,然后就来到海边让我们自由活动,并且告诉我们附近有一个老年人活动场所。我对澳大利亚老年人的生活也有兴趣,拿着照相机就开始

声明:《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为网友顺从不是永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