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院简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具有国际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座落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起源于1923年竺可桢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办的气象系,1960年建院时称“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独立后改名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由原隶属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江苏省管理,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院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人;专任教师千余人,其中近70%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遥感学院、大气物理学院、水文气象学院、海洋科学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滨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大学体育部等21个院(部),拥有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等20余个省部级科研机构。
校园占地2189亩,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拥有一批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其中大气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等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个实验室是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51万余册,拥有中外文大型网络数据库35个,中外文电子图书137万种,电子期刊1.9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文期刊约1800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
学校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50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管、文、经、法、农、艺八大学科门类,硕博点基本涵盖本科专业。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等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立项。气象学科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近年来,学校形成以大气科学为核心,以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精英、国际、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5万多人。众多校友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学者和高级管理者,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美国气象学会会士、中央部委领导以及世界气象组织高级官员等。学校学历得到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的广泛认可。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先后与美国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底特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雷丁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等30余所国外著名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联合招收本科生及研究生。学校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等招收留学生资格。2009年,学校创办巴哈马学院“孔子课堂”,成为江苏省第四所在海外开办孔子学院(课堂)的高校。
学校设有“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已为12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余名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并成功承办了世界气象组织第十届教育与培训大会和第三届“定量降水估计与预报”国际会议等。201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第62次届会颁发证书,表彰学校为国际气象培训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今日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为建设一流特色重点大学而努力奋斗。高校信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名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高校代码:10300
江苏招生代码:
所在省市:江苏
学校地址:南京市盘城新街114号
联系电话:025-58731378 58731333
学校传真:025-58731333
学校网址:http://xgc.nuist.edu.cn/zsw
现有资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校园占地200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8万人,教职员工1300多人。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等16个学院,12个科研机构和1个国际培训中心。拥有气象灾害省级重点实验室、南京中美合作遥感实验室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42个。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17万册,是国内图书馆中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20多万册,订阅中外文期刊1400多种,拥有大型网络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16个,内容覆盖学校各个学科。学校拥有完备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现有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南京中美合作遥感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实验中心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42个,有省级产学研基地1个,校内外挂牌教学实践基地115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专业设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设有大气科学学院等16个学院(部)、12个科研机构和1个国际培训中心;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共7个。学校依托学科优势,设置了43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农学等7大学科门类,其中有6个江苏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点。大气科学专业的学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具有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年来,学校在优势学科的基础上辐射延伸,形成了大气科学类、信息科学与技术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三大主要学科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师资力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多人,教职员工近1400人,三分之一以上为高级职称。同时,还聘请15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聘请兼职院士23名(其中双聘院士1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有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历得到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内的国际上广泛认可。
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近3万人。他们中有的已成为中央部委的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不少海外校友已经成为国际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学校学历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公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历史沿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院简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960年1月,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成立。建院时得到了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国首任气象局长的大力关怀,包括中央气象局的留洋专家等师资进入南京大学气象学院。
1963年5月,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分出,在南京江北龙王山下独立建校,更名为南京气象学院。南京大学地学类当时专业最强的气象学专业分出后也导致南京大学综合实力受到重创。
1978年,被列为中国重点高校。
1999年,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4月成立北京分部。
2000年2月,由中国气象局局属高校转为江苏省属高校。
2004年5月,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气象学院)将1960年创立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作为学校办学起点,南京大学历史上1930年就已拥有过气象专业。原南京大学衍生出来的很多高校,如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等,都已进行过了百年校庆,但南京高校历史变迁事实表明(如东南大学和建国前的国立东南大学不同):他们只是拥有南京大学的一个学院或者一个系而已,大部分都是院系调整独立建校后的成果,却将南京大学的历史算进自己学校的历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如果同理而推,也可以前推到南京大学气象专业开办时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现任领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一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
1949年9月出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主持校党委工作。分管改革发展、干部、保密工作。分管单位:党委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组织部、保密办。联系单位:遥感学院。
研究领域:长期从事数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数学博士点导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纵向项目,撰写数学论文30余篇,多数发表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与中科院合作,成功地举办过第七届全国图论学术交流大会、98’图论研讨会、99’图论研讨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廉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1957年10月出生,江苏泰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主持校行政工作。分管人事、审计、学科、财务工作。分管单位:校长办公室、人事处、监察审计处、WMO区域培训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财务处。联系单位:大气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技术经济与管理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目前研究科技创新、制造业、知识经济等专题。已出版《横向联合》 、 《技术创新经济学》 、《知识经济究竟是什么》 、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4、2005、2006卷)》等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李春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53年11月出生,山东人,中共党员。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持校纪委工作。分管纪检、组织、统战、离退休、工会、总务、与地方共建工作。协管审计、保密、信息工作。分管单位:纪委、统战部、离退休办公室、工会、总务处。联系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管理,党的建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李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1958年7月出生,江苏阜宁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分管科技、学生、共青团、体育,局省共建工作。分管单位: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学生工作处(部)、团委、局省共建办公室。联系单位:应用气象学院、体育部。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偏微分方程的定性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学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陆维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

1951年11月出生,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分管成人教育、高职教育、图书情报工作。分管单位: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联系单位:信息与控制学院。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大气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气候动力学、中小尺度动力学和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15项,出版著作《动力稳定性原理》和《数值天气预报教程》,在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管兆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

1963年9月出生,江苏盐城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分管研究生、后勤工作,协管财务工作。分管单位:研究生部、后勤服务总公司、滨江学院。联系单位:数理学院。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气象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主讲“动力气象学”、“非线性动力学”等课程。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印度洋偶极型海温异常影响东亚夏季风变动的机理研究”(40475028)以及“南北半球际大气涛动及其与中国气候异常的联系(40675025)”。侧重大气环流变化机理、亚洲季风和海气相互作用等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程建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

1956年11月出生,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分管宣传、本科教学、实习和实验室、语言文字工作。协管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分管单位:教务处、设备处、宣传部、阅江书院。联系单位:语言文化学院。


研究领域:
现主要研究领域是哲学与政治学理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牛生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

1962年9月出生,宁夏中卫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分管外事、基建、网络、人武、保卫工作。协管理工学科发展。分管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处、基建处、网络信息中心、人民武装部、保卫处。联系单位: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研究领域:
在云和降水学及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气溶胶等领域,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编号:49060017、49565010、40175003,40365002),省部级项目四项;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一项,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一项,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一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院部介绍

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科学学院成立于2006年8月,其前身大气科学系(原气象学系)建于1960年,现设有: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气候资源方向)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大气科学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气象学学科1981年建立硕士授予点,1988年被评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现已培养专科毕业生150名,本科毕业生7400 名,硕士679名,博士38名,留学生3名。学历学分被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广泛承认。本院大量的毕业生成为中国各级气象部门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专家,有相当数量毕业生已是科研院所知名学术带头人和杰出科学家。同时,还为西藏等地培养了大量少数民族气象工作者。通过1993年在本校建立的“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培训中心”为世界80多个国家培训了480多名高级气象技术人员,受到一致赞扬,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本院教师中有5名教授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1994年后江苏省教委授予天气动力学、气象学学科“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称号。1996年,大气科学系(原气象系)被国家劳动人事部授予“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5月,大气科学系荣获中国气象局“全国气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应用气象学院

应用气象学院的前身为农业气象学系,成立于1960年,是由中国著名农业气象学家冯秀藻先生创建。1989年更名为应用气象学系,1999年更名为环境科学系,2002年初恢复“应用气象学系”系名,并重新组建。2006年8月成立应用气象学院。
学院设有应用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三个系,拥有应用气象学、大气科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方向)、大气科学(人工影响天气方向)和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四个本科专业(方向),应用气象学和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两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可招收留学生。共有在校本科生680人,硕士、博士生160人。
学院学科专业发展水平较高,应用气象学是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处领先地位;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是江苏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农业气象学曾经是中国气象局的重点学科。
学院是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学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学分会的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定点培训单位,同时承担着世界气象组织的有关气象国际培训任务。
本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硕士、博士生导师1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60%。
本院教师长期从事农业气象、生态环境气象、大气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云降水物理、城市气象、人工影响天气、遥感与GIS应用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世界气象组织Norbert Gerbier MUMM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多项;目前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其中重点1项)、国家863计划二级课题2项、国家973课题1个、其它省级以及横向课题20多项。有多位教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江苏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作为学术带头人培养,多名青年教师获得省级、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学院成立40多年来,共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2000多名本科生和200多名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率(正式签约和升学)一直在98%以上,研究生的录取率在40%左右。毕业生主要在气象、环境、农业、资源、海洋、部队、民航等部门从事科研、业务、教学或行政管理工作。

遥感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多年大气遥感和相关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于2006年8月成立了遥感学院。学院设有大气探测系、遥感科学与技术系、测绘工程系、地理信息系统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雷电科学与技术系六个系。学院以遥感科学与技术为中心,以探测、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继续保持大气遥感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遥感在资源、环境、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中的应用,努力建设遥感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中国气象事业,培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信息与控制学院

信息与控制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后调整更名为信息与通信系,2006年8月进行院系调整成立了信息与控制学院。学院目前设有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系统工程4个系,设有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和电气自动化研究所、现代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研究所、制造技术与装备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控制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以及12个专业实验室。本科教育包括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系统工程方向)4个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810名。
学院具有系统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系统分析与集成和系统理论2个专业,现有在校研究生177名,本学位点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4名,其中教授1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教师队伍中硕士和博士占90%以上,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年轻有后劲、团结协作、教学科研能力强的队伍。
学院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从经济发展及市场用人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自己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应用为核心,厚基础强技能,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定位,使培养的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和就业优势。除因考研和出国等特殊原因而待业的以外全部就业。
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奖20余人次,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承担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基金课题和横向项目100余项。部分科研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经学校院系调整方案决定,于原信息与通信系和电子工程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员工80余名,其中教授10余名、 副教授20余名(含高级工程师)。教师队伍中硕、博士学位占80%左右,是一支学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年轻有后劲、生机勃勃的教师队伍。
本院教师近年来共出版著作、教材、译著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承担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省部级及横向课题多项,数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多项。在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有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部分科研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院设有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工程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微弱信号检测实验室、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室、光信号检测与处理实验室,并拟建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信息理论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电子信息工程实验中心、光电信息实验中心以及微波与电波传播实验室、通信网络与技术综合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应用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室、光电子工程实验室、综合实验室。
本院目前设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点,另设有遥感科学与技术博士点、系统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系统分析与集成、系统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共享)。
本科专业设有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原环境科学系的基础上,于2002年1月通过系科调整组建而成,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并已形成自己的特色。目前下设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和应用化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科学是本校的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在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有很强的师资力量和研究水平。本系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合办),下设一个环境保护研究所,一个省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目前有教职员工35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600人。在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电力总公司、南京环保所及扬子石化总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实验实习基地10个。
近年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任教师队伍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具有32名专任教师,长期从事环境气象、大气污染控制及治理、环境遥感、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大气监测及政策、环境化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专任教师平均年龄在38.4岁。其中教授4名,平均年龄50.7岁;副教授8名,平均年龄43.1岁;讲师13名,平均年龄32.3岁;助教7名,平均年龄27.6岁;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生导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在读博士研究生7人,具有硕士学位20人。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本院有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二、三层次各一人,国家“百千万”培养人选1人,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一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一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0项,校级项目15项,在各种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及ISTP文章近40篇),参编教材3部,专著一部,取得了2项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多名教师多次受对方邀请和资助,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

学院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素质高、能力强的总培养目标,严格管理、精心教学,形成了良好的院风和学风,通过严格教学管理、优质的教学质量和优越的实验实习条件,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第二课堂活动,专业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明显的锻炼和提高,其中环境保护协会的发展及其开展的各种活动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先后获得2004年“湿地使者行动”获优胜奖(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家林业局)及其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十余项。学院教师戴庆龙老师、王传海副教授先后获得2003年、2004年省 “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同时,学生政治思想、专业基础、业务潜能和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毕业生获得学位的比率年平均为92%,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以上,学生考研率近40%。

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几年努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开始到现在,有了一个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以创建一流学科、专业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抓好实验室、学习基地及基础教学设施、教学条件的建设,配置开展环境科学类研究所需要的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在本科基础教育抓好的基础上,形成本、硕、博等多层次培养,把本校环境科学类各专业建设成该专业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具有江苏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和富有特色的教学科研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博士17人。目前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50103/29383.html

更多阅读

荀子研究所在河北工程大学隆重成立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荀子研究所在河北工程大学隆重成立   本博讯(记者马可)佳节在即,秋高气爽。9月29日上午,荀子研究所成立仪式在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中和广场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 河北工程大学校党委书记李万庆教授,副书记马计斌教授,清华大学历史文化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编辑词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是中国唯一的培养战略导弹部队技术指挥军官及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的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是全国全军重点高等院校和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士授予

声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院简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网友听你唠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