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诺阿 让・雷诺阿-概述,让・雷诺阿-早期生涯

让・雷诺阿是法国导演,1894年9月15日出生,著名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之子。第一次大战期间为陆军候补军官,负伤后退伍。所学专业为哲学和数学,曾从事制造陶器,后来成为导演,成为法国最顶级的影人。代表作品有《游戏规则》、《大幻灭》、《汤尼》、《朗吉先生的罪行》、《大泽之水》等。

雷诺阿_让・雷诺阿 -概述


让・雷诺阿让・雷诺阿(JeanRenoir),1894年9月15日生于法国巴黎,1979年2月12日逝世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法国著名导演,法国大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Renoir)的次子,法国演员皮埃尔・雷诺阿(PierreRenoir)的弟弟。

让・雷诺阿是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象征。巴赞曾称他为―― 诗意现实主义的真正首领,并在《法国电影十五年》中指出:“在战前有声片的决定性的年代里,雷内・克莱尔不在法国,而让・雷诺阿的作品以其构思的独特性和丰富的美学价值,无可置疑地占据了‘黑色现实主义’之行列,但是它们是电影的先锋,从诸多方面预示着后来电影风格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演进”。

这位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儿子,曾做过电影编剧、导演和演员。他投身于电影事业,是从一个业余爱好者的兴趣,而逐渐走向电影专业制作者的行列中来的。雷诺阿最初的创作并不成功。然而,他却从中吸取了经验,培养了自己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游戏性”的影片风格。

让?雷诺阿的电影在法国一度遭到误解和忽视,直到50年代,被《电影手册》一派影评人所发现和推崇,被看作是在30年代改变法国电影风格的一代电影大师。

雷诺阿_让・雷诺阿 -早期生涯


《游戏规则》1894年9月15日,雷诺阿生于巴黎蒙马特的“雾堡”,他是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次子,母亲阿丽娜・夏里戈・雷诺阿,长兄皮埃尔・雷诺阿(1885―1952年)。让?雷诺阿的保姆嘉布里艾尔・雷纳尔对他影响很大。

1895年,奥古斯特・雷诺阿在阿丽娜与嘉布里艾尔的出生地,勃艮第地区的村庄爱索瓦买下一所别墅,此地成为雷诺阿的夏日居所和墓地。(另一说为1898年出生)1897年,让・雷诺阿的第一次电影经验,由嘉布里艾尔带往迪法耶尔百货公司电影放映厅。其后他很快爱上了杜伊勒利剧院的木偶剧。1902年,让・雷诺阿进入圣克鲁瓦学校学习。1907年,奥古斯特・雷诺阿在加涅的科莱特(Collette)买下一座庄园,此地成为画家晚年的创作地点,和与家人的居所。

雷诺阿小时候,正是奥古斯特・雷诺阿画风转变时期。由于对画室的光线要求越来越高,老雷诺阿不断地搬家、旅行,经常带孩子们去南部的尼斯(Nice)和格拉斯(Grasse),也是在这个时期,老雷诺阿开始远离印象派绘画(l'impretionnisme)。雷诺阿小时候经常走南闯北,跟父亲旅居于巴黎和法国南部之间。据雷诺阿自己回忆,他第一次对电影产生意识是他2岁半的时候,但他感到的电影根本不是电影,而是保姆房中的一个根据运动影像原理制作的玩具。

1912年,从奈衣区圣克鲁瓦中学毕业,进入普罗旺斯省的艾克斯大学攻读哲学与数学。1913年2月7日,雷诺阿去服兵役,任龙骑兵中士,同年秋,他进入卡瓦里学校,驻扎乔尔尼。同年,让的侄子克洛德?Jr?雷诺阿出世,他其后成为让的主要摄影师之一。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以准尉军衔上前线。

让・雷诺阿 让・雷诺阿-概述,让・雷诺阿-早期生涯

1915年4月17日,雷诺阿在战斗重右腿负伤,因此终生瘸腿,他回巴黎养伤,与其父共处,这一段生活对让・雷诺阿产生极大的影响,他开始迷恋卓别林的影片,从此成为影迷。6月27日,其母阿丽娜・雷诺阿去世;同年进入空军继续服役。1918年,战争结束时晋升中尉,获军功章;复原后回科莱特生活。

1919年12月3日,父亲奥古斯特・雷诺阿在加涅去世。1920年1月24日,与其父的模特安特丽・安希琳(1900―1979,通称“苔苔”)结婚,婚后遵循父亲遗嘱定居于巴黎东南枫丹白露森林边的马洛特,从事陶器制作。1921年10月31日,让的儿子阿仑・雷诺阿出生。1922~1923年,继续从事陶器制作,但在电影观摩中花去更多的时间;喜爱美国电影;苔苔以美国演员葛劳丽亚・史璜逊为榜样,准备投身电影业。

1924年,拍摄第一部影片《卡特琳》/Catherine,又名《悲惨生活》/Uneviesansjoie,任编剧和制片,导演为阿贝尔・迪尔多内,首次与编剧皮埃尔・莱斯特兰盖、皮埃尔・尚帕涅和摄影师让・巴歇莱合作,其后他们成为雷诺阿的主要合作者;苔苔主演该片并取艺名为卡特琳・海丝琳;此片片长约50分钟,未能面世。同年夏,雷诺阿在枫丹白露森林的马洛特周围拍摄《水姑娘》/LaFilledel’eau,该片为雷诺阿的导演处女作,同时兼任制片人和艺术指导(编剧,莱斯特兰盖;摄影,巴歇莱;主演,海丝琳;片长约75分钟);影片于12月12日在巴黎首映。

1925年,准备息影,开艺术品商店。让・泰德斯科在“老鸽舍”剧院改建的先锋派电影院放映重新剪辑的《水姑娘》,获得巨大成功,雷诺阿由此成为先锋派导演。同年,皮埃尔・布朗贝尔热自好莱坞回法国,与雷诺阿成为挚交;他建议雷诺改编左拉的名著《娜娜》,并为其在德国筹资,该片于10月开机。

雷诺阿_让・雷诺阿 -步入电影界


让・雷诺阿1926年,自导自制并剪辑《娜娜》(Nana)一片,影片由法、德合作拍摄,仅法国方面预算为一百万法郎,成为该年的巨片(编剧,莱斯特兰盖;摄影,巴歇莱/戈尔文;布景/服装,克洛德・奥当-拉哈;主演,海丝琳/让・安杰洛/威纳・克劳斯;片长约120分钟)。该片于6月在巴黎“红磨坊”剧院首映,引起巨大争议,接着发行失败;雷诺阿卖父亲的画偿还债务。同年,与雅克・贝克尔、卡尔・考区结识。

1927年,自导自制短片《查尔斯顿》(Charleston),又名《随着一阵查尔斯顿歌的歌声》/SurunAirdeCharleston(摄影,戈尔文/巴歇莱/雷内?莫罗;主演,海丝琳/约翰尼・希金斯;片长约20分钟)。导演影片《玛尔基塔》/Marquitta,(编剧,莱斯特兰盖;摄影,巴歇莱;主演,让・安杰洛等;片长约100分钟)。与海丝琳一起出演短片《小莉莉》/LaPetiteLili,该片由先锋派导演阿尔贝托・卡瓦尔康蒂导演;19岁的迪多・弗里尔在影片中扮演一个小角色,她与雷诺阿的交往从此开始。

1928年,自导自编自制《卖火柴的小女孩》(LaPetiteMarchandeD'allumettes),这是雷诺阿与海丝琳合作的最后一部重要影片(摄影,巴歇莱;布景,埃里克・亚克斯;片长29分钟)。自编自导《开小差的士兵》/Tire-au-Flanc(又译《懒兵》或《侧面射击》),根据穆齐-埃翁原作改编,首次与米歇尔?西蒙合作,他其后成为雷诺阿影片中乃至法国电影中最重要的演员之一(制片,布朗贝尔热;摄影,巴歇莱;布景,埃里克・亚克斯;片长约95分钟)。

1928年,雷诺阿导演的反映失业边缘人物的《古城比武记》尚是一部默片。《古城比武记》/LeTournoi(LeTournoidanslaCite,根据杜普伊・马祖埃尔原作改编,摄影,戴斯法修/吕西安;主演,阿尔多・纳迪/雅基・莫尼埃;片长约120分钟)。

1929年,导演《穷乡僻壤》/(LeBled),此片为雷诺阿最后一部默片(编剧,杜普伊-马祖埃尔/雅各-斯密斯德;摄影,吕西安/莫里泽;主演,雅基?莫尼埃等;片长约100分钟)。与海丝琳出演《小红帽》/LePetitChaperonRouge,导演卡瓦尔康蒂(片长60分钟)。

1930年,出演《猎取幸福》(DieJagdNachdemGluck或LaChasseauBonheur),导演卡尔?考区/格力斯,德国出品。与卡特林・海丝琳分手。

自从有电影开始,他导演了使他获得偶然成功、并成为他电影生涯转折点的《坠胎》(1931年)和《猖妇》(又名《母狗》,1931年)。1931年,自编自导并剪辑影片《给婴儿服泻药》(OnPurgeBebe)。(根据弗多的喜剧改编,主演,米歇尔・西蒙)。其中《母狗》一片的创作,使雷诺阿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即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道路的开始。《母狗》表现的是一个年愈半百的诚实职员由于爱上了一个娟妓,而那娟妓既和他相好,又与城市里的流氓保持着关系,最终使者职员身败名裂的故事。这是根据一部平庸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然而,雷诺阿却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超越了小说的表现。影片以巴黎街头和男女主人公的家庭为主要场景,叙事空间影调黑暗、气氛浓重。这种对于故事地点、环境所进行的描写,以及与流氓、歹徒杂处的巴黎小市民米歇尔・西蒙的杰出表演,均使影片纳入了诗意现实主义的兴趣和范畴之中。

此片是雷诺阿进入诗意现实主义风格的标志,全部使用同期录音(录音师布列塔尼其后为雷诺阿多数影片录音),大量实景拍摄;曾获得短暂的商业成功(原作,弗夏迪埃尔;摄影,斯巴居尔/罗歇?于贝尔;/录音,约瑟夫?德?布列塔尼/马赛尔?库勒姆;主演,米歇尔?西蒙/雅尼?马雷兹;片长100分钟)。

1932年,自编自导影片《布杜落水遇救记》(BouduSauvedesEaux)(根据福肖瓦原剧改编,副导演,雅克・贝克尔;摄影,吕西安/阿塞兰;布景,劳伦/卡斯塔尼埃;主演,米歇尔・西蒙/夏尔?格朗瓦尔;片长83分钟),这是一部描写巴黎流浪汉,多少带有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作品。此片在批评界和商业上均获成功。导演《十字路口之夜》/LaNuitduCarrefour,初次与其兄、著名悲剧演员皮埃尔・雷诺阿合作(根据西默农原作改编,副导演,雅克?贝克尔;摄影,吕西安/阿塞兰;片长80分钟);此片被让?米特里遗失部分胶片,剪辑完成后反因其不完整造成神秘感。

1933年,编导《肖泰尔公司》(ChotardetCompagnie)(根据罗歇・费迪南原作改编,主演,夏尔班/波米埃)。秋,编导《包法利夫人》/MadameBovary(根据福楼拜原著改编,摄影,巴歇莱;布景,卢里埃;主演,瓦伦蒂娜・泰西埃/皮埃尔・雷诺阿;原版片长180分钟,修改版120分钟)。

1934年1月,《包法利夫人》上映,未获成功。夏,自编自导《托尼》(Toni),克洛德・Jr・雷诺阿首次任其摄影师(编剧,让・雷诺阿/卡尔?爱因斯坦;副导演,雅克・贝克尔;主演,夏尔・布拉维特/杰克・海尼亚;片长85分钟),此片被认为开创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先河。


《布杜落水遇救记》1935年,导演《罪与罚》(CrimeetChatiment)。同年与卡特琳?海丝琳正式离婚。10至11月,自编自导《朗治先生的犯罪》LeCrimedeMonsieurLange(副导演,雅克?贝克尔;编剧,雅克?普莱卫/卡斯塔尼尔;布景,卡斯塔尼尔/吉斯;主演,雷内?勒费弗尔/朱尔?贝里;片长85分钟),通过此片,雷诺开始与“人民阵线”相接近。

1936年2月,受法国共产党委托,编导《生活属于我们》(LaVieestaNous)(编剧,皮埃尔?于尼克;演员,布鲁纽斯/莫笃/玛德兰?索洛涅;片长66分钟),这部半纪录半虚构的影片只在人民阵线的会议上放映过几次。7月在马洛特,编导并出演《乡村一角》/UnePartiedeCampagne(根据莫泊桑同名小说改编,副导演,雅克?贝克尔;摄影,克洛德?雷诺阿/布古安/埃利?洛塔尔;主演,西尔维亚?巴塔耶/J?B?布鲁纽斯)影片未拍完,后由玛格丽特?雷诺阿剪辑成40分钟的影片,1946年由布朗贝尔热发行,此片是最能体现雷诺阿印象主义诗学的影片之一。自编自导《底层》/LesBas-Fonds,首次与演员让?迦本合作(根据高尔基同名话剧改编,副导演,雅克?贝克尔;编剧,贡巴内/斯派克;布景,卢里埃/洛朗;摄影,巴歇莱;片长90分钟);此片于12月公映,并获路易?德吕克获。

1937年,编导影片《大幻灭》(LaGrandIllusion)(直译为《大幻觉》),这部取材于一战战俘营生活的影片,揭示了国家主义战争的幻觉性质,取得了艺术与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获1937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艺术集体奖、1938年纽约最佳外语片奖。9月,编导《马赛曲》/LaMarseillaise(副导演,雅克・贝克尔;编剧,科什;摄影,布古安/阿兰?杜亚里努;主演,皮埃尔?・雷诺阿/丽丝・杜拉马尔;片长135分钟)

1938年11月,自组电影公司“法国新组织”。该年8月始,导演《衣冠禽兽》(LaBeteHumaine)(根据左拉原作改编,副导演,雅克・贝克尔;摄影,克洛德・雷诺阿/居尔特・库特;布景,卢里埃;作曲,科斯马;主演,让?迦本/西蒙娜?西蒙;片长105分钟),影片于12月29日在巴黎上映,获得批评界和票房的成功,并获梅里爱获。

1939年2月起,在索洛涅编导并主演《游戏规则》(LaRegleduJeu)(副导演,卡尔・考区;编剧,迪多・弗里尔;摄影,巴歇莱;布景,卢里埃/马克斯・杜依;作曲,戴索米埃/科斯马;主演,马赛尔・达里奥/诺拉・格雷戈尔/图坦/让・雷诺阿,片长110分钟),影片于6月完成。这部揭破上层阶级社会结构的影片受到禁映,影片的全本直到50年代才得到恢复放映。雷诺阿与迪多?弗里尔相恋同居。12月,因德国向法国宣战,雷诺阿以中尉军衔参加军队的电影服务。

1940年1月,赴意大利罗马电影电影实验中心授课。合作编导影片《托斯卡》(LaTosca),未完成(副导演,维斯康蒂;主演,米歇尔・西蒙;片长90分钟)。12月,因德军占领法国,与迪多・弗里尔应邀赴好莱坞拍片,从此侨居美国。

雷诺阿_让・雷诺阿 -美国时期


《吾土吾民》1941年1月15日,雷诺阿与20世纪福克斯公司签约1年。导演了《大泽之水》(SwampWater,片长86分钟),11月16日在纽约首映。1942年10月至12月,制片并导演了《吾土吾民》(ThisLandisMine)(主演,查尔斯・劳顿;片长103分钟)。同年,参与导演《惊讶的假日夫人》(TheAmazingMrs.Holliday)(ForeverYours,环球公司出品,片长96分钟)。1943年,寻找新课题,结识了著名制片人塞尔兹尼克和英格丽・褒曼。

1944年2月至4月,雷诺阿为美国军队拍一部20分钟的教育性影片《向法国致敬》(SalutetoFrance),影片由战争信息中心投资。9月在加利福尼亚,雷诺阿开始编导《南方人》(TheSoutherner)(联艺公司出品;根据乔治・塞申・贝里的小说《你手中的秋天》改编;摄影,吕西安・安德里奥;主演,扎查里・斯科特/贝蒂・费尔德;片长92分钟)此片为雷诺阿在好莱坞的杰作。

1945年7月开始导演《一个女仆的日记》TheDiaryofaChambermaid(联艺公司出品;主演,宝莲・高黛;片长91分钟)。8月26日,《南方人》在纽约公映。与迪多・弗里尔结婚。

1947年,编导影片《海滩上的女人》(TheWomanontheBeach)(RKO出品,片长71分钟),并于6月8日在纽约公映。1948年1月,因对好莱坞的制片体制失望,雷诺阿尝试自组剧组独立制片,拍摄古典和现代戏剧,结果失败。[[1949年]],雷诺阿夫妇搬入贝弗利山新寓所,雷诺阿模仿科莱特对它进行设计。年底途经巴黎去印度。

1950年,在印度导演影片《大河》(TheRiver)(联艺公司出品;鲁莫・戈登根据其本人的同名小说改编;摄影,克洛德?雷诺阿;片长99分钟)此片为雷诺阿第一部彩色片,是雷诺阿后期代表作之一。1952年,导演影片《金色马车》(LeCarrossed’Or)(根据梅里美的戏剧改编;摄影,克洛德・雷诺阿;主演,安娜?玛格娜尼;片长100分钟)为雷诺阿后期代表作。1954年7月10日,导演了话剧《裘利斯・凯撒》(JuliusCaesar)。10月4日至12月20日,在巴黎编导《法兰西康康舞》(FrenchCancan)(摄影,马克斯?杜依;主演,让?迦本;片长97分钟)。1955年,编导三幕喜剧《奥尔维》Orvet。1956年导演影片《埃琳娜和男人们》/ElenaetlesHommes(片长98分钟)。将克洛德?奥代的《大刀》/LeGrandCouteau搬上银幕。

1959年1月,导演《科利德尔博士的遗嘱》/LeTestamentduDocteurCordelier(片长100分钟);这一实验性影片后来只在一家电影院放映过。7月,用24天在科莱特导演影片《草地上的野餐》/LedejeunersurI’herbe(让?雷诺阿电影公司出品,片长92分钟)。新浪潮运动全面爆发,雷诺阿与特吕弗特青年导演成为挚友。1962年,导演影片《被俘的下士》/LeCaporalEpingle(片长105分钟)。传记《我的父亲雷诺阿》/Renoir,MyFather出版,并于1963年获夏尔・布朗奖。

雷诺阿_让・雷诺阿 -晚年


让・雷诺阿1966年参加《老板让?雷诺阿》(JeanRenoir,lePatron)的拍摄,在其中纵谈了自己的生活与艺术观念。同年,小说《乔治船长的笔记》(LesCahiersduCapitaineGeorges)出版。1968年2月,他积极参与朗格卢瓦事件,电影界成立“保卫电影资料馆委员会”,雷诺阿任名誉主席。抗议使朗格卢瓦复职,但资料馆的政府资助被取消。这一事件成为“五月风暴”的序曲。

1969年6月至9月,编导影片《让・雷诺阿的小剧院》(LePetitTheatredeJeanRenoir),片长100分钟,这部由4个插曲组成的影片由意大利和法国电影台合作制作,是雷诺阿的收山之作。他还出演了《基督徒的甘草店》(TheChristianLicoriceStore)。

1970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四级勋章。1973年,编导三幕喜剧《卡罗拉》(Carola)。1974年,出版了自传《我的生平和我的影片》(MaVieetMesFilms)。出版《文选》(Ecrits1926-1971)出版。1976年,获法国艺术与文学三级勋章。1978年,小说《心在亚洲》(LeCoeural’Aise)、《英国人的罪行》(LeCrimedel’Anglais)、《尚纳维》(Genevieve)出版。

1979年2月12日,逝世于美国贝弗利山寓所,享年85岁。葬礼于4天后举行。5月初,遗体运回法国,下葬于爱索瓦其父与其兄身旁。迪多・雷诺阿1990年去世,与让・雷诺阿合葬。

雷诺阿_让・雷诺阿 -电影年表


《多情公主》?1971年LePetitThéatredeJeanRenoir,(téléfilmenquatreséquences)
?1962年《逃兵》(LeCaporalEpingle)
?1959年《科利德尔博士的遗嘱》(LeTestamentduDocteurCordelier)
?1959年《草地上的午餐》(LeDejeunersurI'herbe)
?1956年《多情公主》(Elenaetleshommes)
?1954年《法国康康舞》(FrenchCancan)
?1953年《黄金马车》(LeCarrossed'or)
?1951年《大河》(TheRiver)
?1947年《海滩上的女人》(TheWomanontheBeach)
?1946年《女仆日记》(TheDiaryofaChambermaid)
?1945年《南方人》(TheSoutherner)
?1943年《了不起的霍利迪夫人》(TheAmazingMrs.Holiday)
?1943年《吾土吾民》(ThisLandIsMine)
?1941年《大泽之水》(SwampWater)
?1939年《游戏规则》(LaRegledujeu)
?1938年《马赛曲》(LaMarseillaise)
?1937年《衣冠禽兽》(LaBeteHumaine)
?1937年《大幻影》(LaGrandeillusion)
?1936年《乡村一日》(Partiedecampagne)
?1936年《生活属于我们》(LaVieestanous),(collective)
?1936年《低下层》(LesBas-fonds)
?1936年《朗治先生的罪行》(LeCrimedeMonsieurLange)
?1935年《托尼》(Toni)
?1933年《包法利夫人》(MadameBovary)
?1932年《布杜落水遇救记》(Boudusauvedeseaux)
?1931年《堕胎》(OnPurgebebe)
?1931年《母狗》(LaChienne)
?1928年《开小差的士兵》(Tireauflanc)
?1928年《卖火柴的小女孩》(LaPetitemarchanded'allumettes)
?1927年《查尔斯顿的歌声》(SurunairdeCharleston)
?1926年《娜娜》(Nana)
?1925年《水姑娘》(LaFilledel'eau)
?1924年《悲惨生活》(Uneviesansjoie)

雷诺阿_让・雷诺阿 -人物评价

雷诺阿在创作中从不重复自己,他不仅能够拍摄具有探索性的影片,同时也能够拍摄政府订货的影片;他能够拍摄现实题材的影片,也能够拍摄古装片;他能够在法国拍片,―也能够在美国拍片。

这并不说明雷诺阿的不严肃,而事实上,他的影片往往却具有他的沉思,有着他那极强的社会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40103/29299.html

更多阅读

永无止境的个人成长----阿诺 让 雅克.阿诺

永无止境的个人成长阿诺《全球商业经典》  “个人成长”这一话题,伴随着我学习继而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全过程。无论学习哪一流派的心理治疗理论,也无论应用哪一项治疗技术,这一话题从来都不曾缺席过。  一个人在心理发展上出现停

雷诺阿画作欣赏 雷诺阿自画像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Renoir,1841—1919)印象派重要画家。在所有印象派画家中,雷诺阿也许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因为他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这些都会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诺阿把从他们那里

第38节:阿诺德施瓦辛格的下一个目标(2)

系列专题:《从打工仔到优秀企业家:闯与创》  对健身运动和"取胜"的狂热,让他动力十足,每天都到健身房去刻苦训练。他认为:"‘取胜‘这个词至关重要。凡有一个如愿以偿的胜利者,就有成千上万的失败者。取胜才能独占鳌头,才能成为胜利者。

鑫诺卫星 鑫诺卫星-概述,鑫诺卫星-历史

鑫诺卫星是由欧洲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容量通信卫星。卫星于1998年7月18日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服务于国家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新华社全球卫星数据广播网、国家广电总局“村村通”工程,以及中国海上石油、国家气

让・雷诺 让・雷诺-人物简介,让・雷诺-星路历程

让・雷诺,1948年7月30日出生于北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其父母亲都是西班牙裔的法国人,当年为逃避弗朗西斯科的纳粹统治才来到了北非。西班牙裔法国演员,银幕形象深受约翰・韦恩、马龙・白兰度、让・加宾的影响,沉默寡言的性格,高大的外形

声明:《让・雷诺阿 让・雷诺阿-概述,让・雷诺阿-早期生涯》为网友馭電追風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