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门》是由李翰祥导演,王引,王爱明等主演的一部剧情片,于1960年上映。
《后门》导 演:李翰祥
编 剧:王月汀
主 演:王引王爱明 胡蝶井淼 李香君 (更多)
上 映:1960年
地 区:中国大陆
语 言:国语
颜 色:黑白
时 长:99分钟
类 型:剧情片
后门_《后门》 -故事梗概
作家徐大鹤夫妇结婚8年恩爱如初,唯一憾事是家中没有孩子。他家前面住着再婚的何泽美先生,身边有一与其前妻所生的女儿阿琳。由于何先生无暇顾及,后母又不过问,阿琳终口在面对徐家的后门边玩耍,这引起了徐氏夫妇的注意。他们很喜爱阿琳,后经两家协商,徐家办理了领养手续,把阿琳领到家里来做了女儿。从此徐家出现了笑声,充满了生气。阿琳的生母史女士很想念阿琳,想把她领回去,被徐太太拒绝,但是她同意史女士经常来探望阿琳。从此史女士成了徐家的常客,和徐太太成了好朋友。一次史女士生病住院,徐氏夫妇见到阿琳探望母亲时流露出来的真情,深有所感,终于同意让阿琳回到生母的身边。
后门_《后门》 -导演风采
李翰祥 ,中国香港电影导演、制片、编剧。生于辽宁锦州。40年代就读于北平国立艺术学校,专修油画。在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专修戏剧、舞台表演、电影。1948年赴香港。辗转于大中华、长城、大观、永华等影业公司,从事演员、大道具画家、服装管理、编剧、助理导演等工作。1954年执导《雪里红》。同年进入邵氏兄弟影业公司,先后编剧古装影片多部,其中《貂蝉》获1958年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江山美人》获1959年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杨贵妃》获1962年第一届台湾金马奖优秀作品奖及录音编辑奖、第十五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室内彩色摄影奖。《武则天》Woo Ze Tan Queen 获1963年第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同年《梁山伯与祝英台》Liang Sanbo and Zoo Yintai,获第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及最佳女主角、美术音乐奖,并获第十届亚洲影展最佳彩色摄影、美术、音乐、录音奖。1966年《西施》Xishe Beauty获第四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及最佳彩色摄影奖。他也编导反映现实的影片,如《后门》获1960年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此时,他已移师台湾组建国联影业公司。《杨子江风云》获1969年第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及最佳男女主角,男配角奖。1971年《缇莹》获第九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及最佳男主角、黑白摄影、美术、音乐奖。并获第十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美术奖、最佳亚洲传统文化奖。1973年《倾国倾城》获第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及最佳女主角奖、美术奖。70年代香港新浪潮电影作家的崛起与台湾武侠片与爱情片的繁荣使李翰祥辟清史片的蹊径求得生存并走向世界市场。先以取材金瓶梅小说的《金瓶双艳》(又名金瓶双月)Golden Lotus 1975,开创“风月片”的新潮。后以《瀛台喋血》1976、《佛跳墙》1977、 《军阀趣史》1979、《火烧圆明园》Burning of the Imperial place、《垂廉听政》Reign Behind the Curtfain 1983/《火龙》The Last Emperor Aixin Jue Ruo Puyi’s Latter Life(制剧)1987、《西太后》The Empress Dowager(制、剧)1989等清史片再树辉煌,并送往日本等亚洲国家展映。但为此台湾当局禁止他到台湾,港台片商又不请他拍片,沉默长达13年之久。1996年解禁。正当他重新实践壮志赴北京拍摄《火烧阿房宫》时终因操劳过度倒在拍摄现场,壮志未酬。1993年台湾金马奖30周年举办纪念活动,选有《雪里红》、《梁祝》、《西施》、《扬子江风云》、 《缇萦》五部作品
后门_《后门》 -演员简介
胡蝶原名胡瑞华,1908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1924年考入上海电影学校第一期演员训练班。结业之后便参加了无声片《战功》的拍摄。1924―1927年她先后在“天一”、“友联”等影片公司的影片 《秋扇怨父》、《铁扇公主(1927)》等20多部古装片中饰演角色。1928年她进入明星影片公司,著名导演郑正秋、张石川很赏识她,不仅重用她主演公司的影片,而且请人为她写剧本。她主演了轰动一时的影片《火烧红莲寺(第4集)》(3―17集)以及《啼笑姻缘(1932)》《空谷兰》等片。1931年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片《歌女红牡丹(1931)》。
1933年,随着左翼电影运动的蓬勃发展,胡蝶先后主演了《狂流》、《脂粉市场》、《盐潮》、《姊妹花》等影《渔光曲》等影片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展,随后又赴德、法、英、意等国访问。全团七人中,只有她一个是演员,她是中国第一位出国访问的女明星。回国后,她又积极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先后主演了《夜来香》、《永远的微笑》等影片。抗战胜利后,她在香港主演了《春之梦》、《锦秀天堂》等影片。1959年,她主演了邵氏公司的《苦儿流浪记》、《后门》等影片,她因《后门》一片而获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1967年,她在拍摄完成《塔里的女人》后息影。1975年移居加拿大,1989年病逝,终年81岁。
胡蝶从影近半个世纪,主演了百余部影片。她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为她赢得了三十年代初“电影皇后”的美称。她是中国早期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赵明,原名赵炳章,中国电影导演,电影教育家。1915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幼时在私塾读书时即喜爱绘画,摹仿戏剧演出,对艺术有浓烈爱好。1933年他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课余从事戏剧活动。1934年加入左翼剧联,后担任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和业余实验剧团的舞台美术设计。1936年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美工助理。抗战爆发后加入抗敌演剧队,在上海、武汉等地演出,历任秘书,编导,演员,美术设计等工作。导演话剧《胜利进行曲》 、《愁城记》、《水乡吟》、《杏花春雨江南》等。1947年在国泰、昆仑等影业公司任特级副导演,导演。1949年与严恭合作导演《三毛流浪记》,导演对影片采取夸张风趣的讽刺喜剧形式的处理,是一次成功的尝试,1950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执导《团结起来到明天》、《铁道游击队》等片,赵明导演影片既重人物刻画,又注意较强的戏剧性情节的艺术表现手法,影片朴实,清晰,流畅,1957的拍摄《凤凰之歌》,影片格调清新,具浪漫主义色彩,1960年任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副校长兼导演系主任。1964年在天马电影制片厂导演《年轻的一代》。同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1984年与司徒兆敦合作导演《青山夕照》。
赵明在导演艺术风格方面,注重电影的民族化,群众化,重人物,又兼顾场景,善抒情,又着力于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