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著,百花文艺出版社。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_《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文学作品] -简介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1979年冬天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老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生活故事,真实地揭露了“文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性破坏和在农民精神上造成的严重创伤,深刻地反映了70年代风云变幻的社会面貌,并预示了结束动乱之后必将出现的光明、美好的前景。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_《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周克芹,1937年生,四川省简阳人。1958年毕业于成都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回乡务农,先后当过农民、民校教师、生产队长、大队会计、农业技术员、公社和区干部。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生活,他的作品大都是反映农村生活的题材。1963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井台上》之后,1973年以来陆续发表了《早行人》等20余篇作品。1979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标志着作家创作道路上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他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石家兄妹》,短篇小说《勿忘草》、《山月不知心里事》、《桔香,桔香》和《晚》等等。其中《勿忘草》和《山月不知心里事》分别获1980年和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_《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文学作品] -创作背景
1978年以前,中国作家受制于历史传统和现实环境,小说创作和观念的发展变化同样不能离开这一传统和现实。大概从1978年代开始,小说开始显示出一体化时代不尽相同的追求和风貌。 作为一种想象和虚构的文体形式,逐渐剥离了单纯的政治目标和强调的教化功能。对人的内心痛苦、情感要求、思想矛盾等与人性相关的问题,开始在小说中得以反映和表现。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_《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文学作品] -现实意义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通过许茂和他几个女儿、女婿之间的家庭、婚姻、爱情等悲欢离合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z中国农村70年代的社会风貌,和中国农村在合作化运动之后的政治风云变幻,揭露了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精神创伤。表现了农村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执著信念。深刻总结了30多年来中国农村在前进道路中的经验教训。形象地告诉人们:个人的、家庭的命运是和国家命运密切相关的。个人的不幸遭遇是和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分不开的。只有当国家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个人或者家庭才会有稳定幸福的生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_《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文学作品] -特色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小说采用“家庭纪事”的结构方式,以一个家庭的矛盾纠葛和人物性格的变化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动荡和时代的足迹,达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对蜀中一带自然风物的描写,又使作品染上浓郁的地方色彩,并蕴含着象征的意味。抒情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过多的议论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含蓄、蕴藉之美。
小说采取现实主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许茂、四姑娘许秀云、“三辣子”许秋云、金东水、颜少春等人物形象。其中最成功的是许茂和许秀云的形象。许茂是中国农村历史发展的见证人。在合作化高级社时期,他是一位爱社如家的模范,他知道他一切的获得是党给的,所以当他是副业组长时,他拼着命地为集体、为社会出力。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他看到的是庄稼人不再管庄稼,而是任由禾苗和荒草一起长,葫芦坝的日子越过越穷,于是他由怀疑到忧虑,由忧虑到自私,由自私到不义。用一个农民的所有聪明智慧拼命地集敛财富。
作者用几件事情来描写许茂的人物形象:他的自留地,姑娘嫁出去后,自留地要留给他。大女儿家被火烧了房子,他不让大女儿一家回来住,甚至连大女儿死时,他连棺材本也不肯出。在集市上,他看到一位妇女急着要给孩子看病;就以骗的办法,用最低价买了油。转过身他又要以高价钱卖出。还有不同意秀云离婚,原因是郑百如在他看来是个大干部等等。通过每一件事,许茂自私、不义、势力眼的形象,非常生动、有血有肉地突现在读者面前。
同时,许茂又是一位勤劳、省俭的农民。他靠自己庄稼人的把式,把自己的自留地莳弄得像一幅画。他也是一位纯朴的农民,当生活出现新的转机时,许茂的思想性格也发生了转机。他终于明辨了是非,分清了善恶,这又通过他病床前分钱和让两个外孙搬“到外公家去住”的描绘表现出来。
四姑娘许秀云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形象。秀云是一位温柔、善良、心灵手巧、又有忍辱负重精神的农村妇女。她被郑百如欺辱后,不得不嫁给郑百如。嫁给郑百如后,她心里想的只是能过好日子,对郑百如的为非作歹都采取忍的办法。当孩子病死,郑百如当了官要和她离婚时,她没有哀求,而是不顾许茂的反对,毅然决然地离开禽兽不如的郑百如。她心里还有一线光明,那就是重新开始生活。而一旦认清了生活目标,就勇敢地走下去,尽管有挫折,有别人的流言蜚语,有家人的不信任和责怪,但是她从软弱到坚强,不甘屈服、顽强地反抗命运的安排。这个饱受生活和精神磨难的中国农村青年妇女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对极“左”路线造成社会性灾难的有力控诉。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作者还很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如三姑娘的泼辣、大胆、富于同情心,四姑娘的内秀、沉默、坚强,七姑娘爱慕虚荣,九姑娘的正直、热情等。都比较清晰、生动地刻画出来。而在刻画三姑娘的形象时,作者又抓取她性格中的主要特征加以描绘。她在葫芦坝是有名的“三辣子”,作者在描绘在这个形象时就着重她的“辣”。其中最精采的就是她和郑百香在小齐召开的社员大会上的“对骂”,当时她心里已经认为四妹是如谣言中所说,可她还是不忍不让,把一个郑百香“骂”得哑口无言。“三辣子”的形象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作者还善于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如用三姑娘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泼辣与四姑娘沉稳、心中有数相比,用吴昌全的踏实与齐江明的虚浮相比;用罗祖华憨厚、善良与郑百如奸伪、狠毒相比,使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作者采取现实主义的手法布局谋篇,以四川葫芦坝大队为背景,以四姑娘悲欢离合的爱情为线索展开情节。情节一环套一环,一步跟一步。由于作者把人物的命运放置在时代的大氛围里,使小说具有真实的感人的艺术力量。作者还善于寄恨于景,如几种雾的描写,就和四姑娘的心情,葫芦坝将发生的事情有极紧密的联系。语言朴实、洗练、生动。人物语言多用川西语言,具有艺术真实的效果。总之这篇小说确实是一部成功的佳作。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_《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文学作品] -人物形象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是作品中刻画得最有深度的人物形象。在农业合作化时期,担任作业组长的许茂,全身心地投入集体的农副业生产,是一位深受人们敬重的“爱社如家”的积极分子。他居住的那座宽敞、明亮的三合头草房大院,就是合作化以后他辛勤劳动的结晶。之后随着左倾思潮的泛滥和“文革”的一场动乱,农民利益受到严重的侵害,许茂的灵魂开始变异,性格也变得自私、冷酷、无情无义。他情愿让自己宽敞的三合头草房空着,也不肯接纳遭灾的大女儿一家;在连云场赶集时,他趁穷苦女人为孩子治病之危,竟压价倒卖菜油。一个从农业合作化时期顺畅生活过来的农民,性格竟然发生如此剧变!作者解剖许茂老汉,更是在解剖历史。在“文革”后期,当许茂从工作组的整顿中看到了葫芦坝的希望,他那被扭曲的性格又开始朝着正常的方向转变,焕发了生活的热情。小说让许茂思想性格的变化历程烙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包孕着农村生活曲折变化的丰富内容。
四姑娘许秀云,是许茂众多女儿中受苦最深、感情负荷最重,也是作者倾注了全部热情刻意描写的一个人物。她勤劳、善良、贤淑,性格蕴藉,对爱情和幸福充满执着的追求。虽然在少女时就受到郑百如的奸污,被迫成婚后又受到他百般折磨直至遗弃,但这些都没能泯灭她对生活的希望。面对郑百如泼来的污水和不被人理解(包括自己的父亲和姐妹)的现实,她始终未放弃一个普通农家妇女所能采取的抗争行动。她拒绝再嫁到外地,在连云场,她落落大方地跟金东水一家人走在众目睽睽的街上,在夜间细雨中,她奔走于乡亲们中间,揭发郑百如的罪行。许秀云的悲苦命运和不屈抗争的精神,以及她在逆境中对未来幸福的执着追求,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而且反映出迷雾将要消散,光明日渐显现的时代进程。
除许茂老汉和四姑娘许秀云外,小说对三姑娘的泼辣、七姑娘的庸俗、九姑娘的纯真,都写得颇有个性与特色。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_《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文学作品] -电影北影版
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北影版影片
基本资料
片名: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北影版
国家:中国
对白:普通话
色彩:彩色
胶片长度:10本
制作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年份:1981年
演职员表
导演:王炎
编剧: 王炎
原创音乐: 向异
摄影:邹积勋
美术: 陈一云、康琳
剪辑 :王陶瑞
副导演/助理导演: 杨兰如
演员
李秀明: 许秀云
李纬: 许茂
张金玲: 许秋云
杨在葆: 金东水
张连文: 郑百如
管宗祥: 龙庆
卢桂兰: 颜少春
刘晓庆:许贞
李凤绪: 许琴
谭天谦: 罗祖华
剧情
川西葫芦坝的许茂老汉一生养了九个女儿。他早年丧妻,一个人拉扯着孩子们长大。十年动乱中,大姑娘由于身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丈夫金东水被批判斗争,含恨离世。温柔的四姑娘秀云被造反起家、窃取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职位的郑百如强行占有,后被迫结婚,不久又遭遗弃。变得沉默寡言的秀云因拒绝三姑娘秋云为她说妥的婚事,引起老父与众姐妹的不满。他们哪里知道,秀云疼爱死去的大姐留下的孩子,无限同情大姐夫金东水的遭遇。1975年,县里派工作组进村搞整顿,心怀鬼胎的郑百如夜闯秀云小屋,要求复婚,被秀云赶出。恼羞成怒的郑百如大肆散布流言蜚语,诬蔑秀云与金东水有不正当关系,在葫芦坝掀起一场风波。郑百如的恶毒诬陷 、老爹的无情斥责、亲姐妹的怀疑怨恨以及金东水的故意疏远,逼得秀云投河自尽,幸为工作组长颜少春和金东水所救,他们鼓起了她与邪恶势力抗争的勇气。经过调查研究,工作组停止了郑百如的工作,恢复了金东水的职务。泼辣而善良的三姑娘理解了秀云,仗义执言,鼓励妹妹建立新的家庭。在颜少春的撮合下,许茂老汉同意了秀云和东水的婚事。正当葫芦坝重现生机之际,全国又掀起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郑百如之流蠢蠢欲动,工作组被迫撤离。秀云为颜组长送行,坚定地表示她要同金东水、老爹和姐妹们一起,抗拒任何歪风邪气,迎接葫芦坝未来的春天。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_《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文学作品] -主要职员
王炎
影视导演-王炎
王炎(1923-05-05~ )电影导演。1947年加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曾在故事片《光芒万丈》(1949)、《赵一曼》(1950)中扮演角色。1950年以后,任故事片《南征北战》(1952)等片副导演。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深造。执导故事片《寻爱记》(1957)、《战火中的青春》(1960)、《冬梅》(1961)和《独立大队》(1964)等影片。“文化大革命”后,导演了故事片《从奴隶到将军》(上、下集),获得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1年编导了农村题材的故事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之后又执导了《悠悠故人情》(1984)、《女人国的污染报告》(1987)、《荒火》(1988)等。导演风格朴实 。
李秀明
中国电影女演员。原籍河北大城,公元1954年12月9日(农历甲午年十一月十五日)生于天津。1972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学员班。步入影坛后,李秀明主演影片《年轻的一代》、《春苗》。1976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81年,因在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扮演四姑娘许秀云获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_《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文学作品] -电影八一版
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版
基本资料
片 名:《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版
类 型:剧情
片 长:90 分钟
首 映:1981
国 家:中国国产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制 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
主创人员
导 演:李俊
副 导演:韦廉
编 剧:周克芹、肖穆
责任编辑:宋国勋、王影
摄 影:杨光远
副 摄影:叶乃君
美 工:李键
作 曲:彦克
剪 辑:邹昕
化 妆:张邦宠
服 装:刘小丽、赵美
道 具:张华梓、毕尚源
照 明:张振声
置 景:卫转兴
绘 景:刘懋、汪长松
烟 火:赵家生
演 奏:中国广播艺术团交响乐团
指 挥:袁方
制片主任:赵凯
协 助:四川内江地区文工团、京剧团、四川部队
演员名单
许 茂:贾 六
三姑娘:斯琴高娃
四姑娘:王馥荔
七姑娘:周 宏
九姑娘:赵 娜
金东水:冯恩鹤
颜少春:田 华
龙 庆:村 里
罗祖华:王 辉
吴昌全:江 城
剧情
川西葫芦坝的许茂老汉一生养了九个女儿。他早年丧妻,一个人拉扯着孩子们长大。十年动乱中,大姑娘由于身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丈夫金东水被批判斗争,含恨离世。温柔的四姑娘秀云被造反起家、窃取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职位的郑百如强行占有,后被迫结婚,不久又遭遗弃。变得沉默寡言的秀云因拒绝三姑娘秋云为她说妥的婚事,引起老父与众姐妹的不满。他们哪里知道,秀云疼爱死去的大姐留下的孩子,无限同情大姐夫金东水的遭遇。1975年,县里派工作组进村搞整顿,心怀鬼胎的郑百如夜闯秀云小屋,要求复婚,被秀云赶出。恼羞成怒的郑百如大肆散布流言蜚语,诬蔑秀云与金东水有不正当关系,在葫芦坝掀起一场风波。郑百如的恶毒诬陷 、老爹的无情斥责、亲姐妹的怀疑怨恨以及金东水的故意疏远,逼得秀云投河自尽,幸为工作组长颜少春和金东水所救,他们鼓起了她与邪恶势力抗争的勇气。经过调查研究,工作组停止了郑百如的工作,恢复了金东水的职务。泼辣而善良的三姑娘理解了秀云,仗义执言,鼓励妹妹建立新的家庭。在颜少春的撮合下,许茂老汉同意了秀云和东水的婚事。正当葫芦坝重现生机之际,全国又掀起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郑百如之流蠢蠢欲动,工作组被迫撤离。秀云为颜组长送行,坚定地表示她要同金东水、老爹和姐妹们一起,抗拒任何歪风邪气,迎接葫芦坝未来的春天。
勤劳、善良的农民许茂早年丧妻,一人将九个女儿辛苦拉扯长大,在十年动乱中,遭受了许多灾难,使他变得越来越冷漠无情。工作组来到这里,组长颜少春主动关心帮助许茂老汉,却被拒绝,使她感受到村里党群关系的紧张,决心要努力扭转这种局面。靠造反起家的大队副支书郑百如,敏感地感觉到政治气候变了,主动到许家道歉并要求和四姑娘复婚。许茂在连云场遭遇纠纷,受到侮辱,使他回到家中仍坐卧不安,女儿们的不同遭遇和不被理解的指责让他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并欲上吊自杀。颜少春及时发现救下许茂,推心置腹的对他进行劝导,使他看到了光明。正当一家人高高兴兴为许茂过生日时,传来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消息,许茂一家及群众,含泪送走了工作组和颜少春。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_《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文学作品] -影片点评
影片根据周克芹同名小说改编,较为忠实于原著,以四姑娘许秀云的命运为主线,展示了在特定环境下人们心中的痛苦纠缠和各种复杂的矛盾带给人的影响。影片有很多日常生活场景,但并没有肤浅地反映生活,而是努力挖掘其背后的深刻内涵。影片语言简练,画面富有表现力,是将小说语言叙述转化为电影视觉叙述的一次成功突破。
该片获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李秀明)、最佳摄影奖;获1982年第5民《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李秀明)。北影厂的影片比较忠实于原著,它保持了质朴、真实的现实主义格调,真实深刻的性格刻划,富有乡土气息的场面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