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基本?概述,巴勒斯坦-地理位置

巴勒斯坦(阿拉伯语:????????,英语:Palestine)是中东的一个国家,由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两部分组成。加沙地区面积365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地区面积5800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国是一个由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占领区以及加沙地带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国家。其中哈马斯占有加沙地带,而巴解则管治西岸,受巴民族权力机构监督。巴勒斯坦以农业为主,该地区历史悠久,阿拉伯人是该地区的主要居民,2014年巴勒斯坦国总人口有430万人。其中加沙地区人口180万人,约旦河西岸地区人口250万人。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经济体系,百废待兴。巴工业水平很低,规模较小,主要是加工业,如塑料、橡胶、化工、食品、石材、制药、造纸、印刷、建筑、纺织、制衣、家具等。2012年,巴工业产值约为14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截至2013年底,巴共有各种工业企业5400余家,外资企业仅25家。

巴勒斯坦地图_巴勒斯坦 -基本?概述

巴勒斯坦位于中东,该地区因历史上的各种复杂纠葛,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皆认为该地区是他们的领土,并不惜诉诸武力。因为该地域随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所以至今没有完全确定的边界。由于巴以冲突的持续,巴勒斯坦的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失业率极高,人民生活水平低下。2011年9月23日,阿巴斯向联合国提交入联申请,寻求独立建国,遭到美国和以色列的反对。

巴勒斯坦来自非利士人,公元前1000年左右非利士人居住在地中海岸。因此在亚述文中地中海西南部的海岸被称为“Pilaschtu”。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文章中出现了“巴勒斯坦的叙利亚”这个名字,来描写从今天的黎巴嫩到埃及的海岸地区。这个名字被古罗马人延用引入拉丁语。

公元135年,罗马帝国在镇压犹太人起义后,将犹太省的名字改为“巴勒斯坦”,来消除对犹太人的记忆。当时耶路撒冷也被改名为“Aelia Capitolina”,犹太人禁止进入这座城市。

巴勒斯坦地图_巴勒斯坦 -地理位置


巴勒斯坦

位于亚洲西北部。扼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北接黎巴嫩、东邻叙利亚、约旦、西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接界,南端的一角临亚喀巴湾,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198公里。西部为地中海沿岸平原,南部高原较平坦,东部为约旦河谷地、死海洼地和阿拉伯谷地。加利利山、萨马里山和朱迪山贯穿中部。梅隆山海拔1208米,为全国最高峰。

巴勒斯坦地图_巴勒斯坦 -自然气候

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南部属热带气候,北部部分高海拔地区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27度,年均降雨量270cm。巴勒斯坦最炎热的时节是6、7月份,大部分地区中午的气温超过40℃,而在信德和俾路支省的部分地区中午气温则可能高达50℃以上。海拔高度超过2千米以上的北部山区比较凉爽,且温差大,昼夜平均温差14℃左右。气温最低的时节是12月至2月。

巴勒斯坦地图_巴勒斯坦 -旅游景区

巴勒斯坦西部为地中海沿岸平原,南部高原较平坦,东部为约旦河谷地、死海洼地和阿拉伯谷地。加利利山、萨马里山和朱迪山贯穿中部。梅隆山海拔1208米,为全国最高峰。

拉马拉

拉马拉是“拉马拉”和“比拉”两座城市的合称。拉马拉建立于12世纪十字军占领时期,而比拉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年前的迦南时代。《圣经》中曾76次提到比拉城,传说基督教圣母马利亚从耶路撒冷返回纳扎拉什时曾在这里休息,城里的克鲁撒德教堂还特别标出马利亚驻足之处。目前拉马拉和比拉两座城市城区总人口约9万人。据1997年12月统计,“拉马拉-比拉省”辖区共有96个乡镇和一个难民营,总人口有23万人。

拉马拉是巴勒斯坦的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拉马拉的工业主要有造纸、制药、啤酒、食品、饮料生产和巧克力加工。农业以果树种植为主,盛产橄榄、无花果和葡萄等。

拉马拉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城内有巴勒斯坦著名大学――比尔宰特大学,以及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医学专科学校等高等学校,并建有各种文化中心、剧院、电影院和酒店等。

拉马拉是巴民族权力机构在约旦河西岸的行政管理中心,市内设有阿拉法特官邸、自治政府分支机构、巴勒斯坦委员会(立法机构)总部、官方电视台和电台等重要部门。一些国家派驻巴民族权力机构的办事处也设在这里。

巴勒斯坦地图_巴勒斯坦 -历史文化

国旗


巴勒斯坦

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旗面左侧为红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右侧自上而下为黑、白、绿三色等宽横条。对这面旗帜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为: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勇敢和顽强,白色象征革命的纯洁性,绿色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还有一种说法是:红色代表本土,黑色代表非洲,白色象征西亚的伊斯兰世界,绿色象征地势平坦的欧洲;红色和其他三色相接,标志着巴勒斯坦地理位置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右侧自上而下为黑、白、绿三色横条。对这面旗帜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为: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勇敢和顽强,白色象征革命的纯洁性,绿色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还有一种说法是:红色代表本土,黑色代表非洲,白色象征西亚的伊斯兰世界,绿色象征地势平坦的欧洲;红色和其他三色相接,标志着巴勒斯坦地理位置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国歌

《Pak sarzamin shad bad》中译《美丽的祖国》引作词:阿布-阿尔-阿沙尔・哈菲兹・朱兰杜里作曲:艾哈迈德・古拉马利・查格拉采用:1954语种:乌尔都语

国花

茉莉

国徽


巴勒斯坦

尚未正式制定,目前采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标志。为一盾形图案,盾面上有巴勒斯坦国的国土轮廓图形,其上为国旗,国旗之上为火炬。盾面上端用阿拉伯文写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盾面中写有“统一、爱国、民族总动员”等字样。人口 639万(1997年,包括流落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巴勒斯坦人)。

据巴勒斯坦统计办公室的调查统计,1996年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和耶路撒冷的人口达到253万人。其中加沙地带有近100万巴勒斯坦人,东耶路撒冷和附近村庄有25万巴勒斯坦人,其余居住在约旦河西岸。讲阿拉伯语。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国际电话码: 970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2小时;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属于东二区。

历史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基本?概述,巴勒斯坦-地理位置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 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于 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巴解组织则拒不接受自治。


巴勒斯坦

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宣言明确巴勒斯坦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分治决议)。巴勒斯坦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通过谈判解决。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秘密谈判之后,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签署了和平协定,提出了巴勒斯坦自治计划。1994年5月4日,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开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的协议,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

建国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国是一个由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占领区以及加沙地带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国家。

2007年6月因内部两大势力严重不和而形成分裂局面,其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即哈马斯)占有加沙地带,而巴勒斯坦解放运动(即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紧急政府则管治西岸,受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监督。

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

在国际承认下,该国已拥有联合国观察员席位,并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约旦河西岸东邻约旦,面积为5884平方公里,加沙地带西濒地中海,面积365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热月份为7-8月,气温最高达38℃左右。冬季微冷湿润多雨,平均气温为4-11℃,最冷月份为1月。雨季为12月至次年3月。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1020年至923年,犹太人在此建立了希伯来王国。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后,多次镇压犹太人并将大部分幸存者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自此,阿拉伯人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即现在所称的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


巴勒斯坦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战,结果战败,以占领了上述决议规定的阿国地区大部分土地;另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加沙地带的258平方公里则为埃及占领。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很多巴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

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来,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目前巴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入联”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于2011年9月23日会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申请,寻求成为联合国第194个会员国。

联大虽然作了建国决议,但巴勒斯坦国在二战后从未正式建国和取得联合国的正式承认。原因在于:巴勒斯坦人从不承认以色列国的合法性,历史上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并由此引发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也拒绝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建国的决议,以及欧美大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巴以矛盾尖锐并长期引发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严重对立。可是巴勒斯坦人民一直坚持建国运动,近期也积极推动入联。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执委会秘书长拉布26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举行的执委会会议上正式宣布,将于今年9月前往联合国要求其承认以1967年战争前边界线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建立巴勒斯坦国,给予巴勒斯坦联合国会员国身份并根据联合国宪章承认其自治权。

巴解组织在随后发表的新闻公报中称,这一行动有助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以阿拉伯和平倡议、中东四方委员会决议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久前发表的中东问题讲话为基础重启和平谈判,为巴勒斯坦与周边国家带来持久、全面的和平。公报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和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勒斯坦的这一行动。

公报同时强调巴勒斯坦将继续执行巴内部和解协议,尽快成立联合政府。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会议上重申了他将前往加沙地带与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就和解协议执行进行会谈的计划。

按规定,作为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相关提案首先要在安理会获得通过并向联大提出建议,此后还要获得联大三分之二的会员国同意。按联大现有192个会员国计算,巴勒斯坦想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需要获得至少128个国家的支持。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近日称,已有将近120个国家表示将支持巴勒斯坦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加入联合国。但除以色列之外,还有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均表示反对巴方的这一做法。

2011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审议有关接纳巴勒斯坦为该组织成员国的提案,最终以107票赞成、14票反对、52票弃权通过了该提案,这是巴勒斯坦首次获准以成员国身份加入联合国机构。

政权

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是巴解组织的最高执行机构,由巴解全国委员会选举产生,负责巴解组织的全面行政事务,并对全国委员会负责。

2003年3月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通过了在现行法律《基本法》中增加关于总理职位及其权限的条款。根据修改后的《基本法》,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仍然统领巴勒斯坦安全部队、掌管所有安全事务,并拥有巴以和平谈判的最终决定权。总理的权力包括组成政府、任免部长、定期或应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要求召开内阁会议及其它内阁事务,并有权任命副总理。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是立法机构,主要是代表巴勒斯坦自治区内的巴勒斯坦人行使立法、监督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和自治政府、批准政府预算、通过或否决政府信任案等职能。


巴勒斯坦

解放组织 PalestineLiberationOrganization简称巴解(PLO)。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成立。1974年10月在第7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上被确认为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11月,被邀请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合国会议。1976年8月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同年9月,被接纳为阿拉伯联盟正式成员。巴解曾以黎巴嫩、约旦为基地在被占领土开展武装斗争。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PalestineNationalCouncil)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巴境内、外的全体巴勒斯坦人。有委员570人,分别为巴勒斯坦各抵抗组织及其他群众组织代表,现任主席萨利姆・扎农(SaleemAl-Zanoon)。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TheExecutiveCommitteeofPLO)是巴解组织的常设领导机构。本届执行委员会是于1996年4月经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选举产生。1969年以来,执行委员会主席一直由阿拉法特担任。2004年11月阿拉法特去世后,阿巴斯继任主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TheCentralCommitteeofPLO)是巴全委会与巴执委会之间的一个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执委会执行巴全委会的决议和巴解的方针政策。由全国委员会选举产生,共有100多名成员,在全委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指导巴解工作。2004年11月阿拉法特去世后,卡杜米继任主席。

政府

1994年5月根据巴解组织决议成立,是一个阶段性、过渡性的权力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加沙、杰里科除外交、安全以外的所有事务以及约旦河西岸的教育、社会福利、旅游、税收、卫生等事务。1996年1月,阿拉法特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首任主席。2005年1月,阿巴斯被推选为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2003年3月19日,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任命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总书记马哈茂德・阿巴斯为该机构首任总理。9月,阿巴斯辞职。10月,阿拉法特任命立法委员会主席库赖为总理。2006年1月,巴举行第二届立法委员会选举。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获胜,库赖辞职。阿巴斯任命“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为总理,负责组阁。2007年2月,哈尼亚向阿巴斯递交辞呈,阿巴斯授权其组建民族联合政府。3月17日,以哈尼亚为总理的巴新政府成立。

政要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Abbas),2005年1月当选;自治政府总理伊斯梅尔・哈尼亚(IsmailHaneya),2006年3月任职;巴民族解放运动中央委员会主席法鲁克・卡杜米。


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不仅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诞生地,而且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三教圣城。

亚西尔・阿拉法特(Yasser-Arafat,阿拉伯语: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40103/28657.html

更多阅读

军国主义 军国主义 军国主义-简介,军国主义-词源

所谓军国主义,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和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德国和日本都是军国主

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 怎样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

怎样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简介我们经常使用一种风格的任务栏和开始菜单,会感到很单调,我们可以把任务栏和开始菜单设置为另外一种我们喜欢的风格。我们该怎样设置呢?怎样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方法/步骤怎样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

民国才子才女经典语录 《江北第一才子》经典语录!

  1 哇,兄台二十岁不到,就能长出这么一副成熟的脸蛋,也是极难得的,来日必可成为祖国的一位栋梁之材哩。2 不怕鸡蛋里挑骨头,就怕要在骨头里找鸡蛋。3 这辈子虽不能叫爹妈开小车送我上大学,娘的!二十年后,老子一定要开小车送儿子上大学。

大花蕙兰怎么养才开花 惠兰花怎么养才能开花

  惠兰花不开花,这是许多人头疼的问题,却又不知如何是好。那么,惠兰花怎么养才能开花?下面就由爱华网小编告诉大家惠兰花怎么养才能开花吧!  惠兰花怎么养才能开花?  惠兰花期般3-5月,可在2-3月前往盆埋入30-50粒含磷钾较高

声明:《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基本?概述,巴勒斯坦-地理位置》为网友咒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