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1923年-2004年),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中共党员,豫剧艺术家。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河南省文化厅顾问等职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文化部荣誉奖、中国文联优秀工作者等称号。
常香玉断桥_常香玉 -基本资料
常香玉
艺术家:常香玉
原名:张妙玲
籍贯:河南巩县人
出生:1923年
丈夫:陈宪章,剧作家。有五个子女
父亲:张福仙。豫剧西府调艺人
常香玉断桥_常香玉 -人物简介
常香玉
常香玉自幼随父张福仙学戏,9岁去密县太乙新班搭班,并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学豫西调。初习小生、须生,后专工旦角。11岁即登台演出,14岁以演出新改编的《西厢》而闻名开封,15岁成为豫剧三鼎甲之探花。她在艺术上勤奋好学,勇于革新,曾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以丰富自己的唱腔和表演,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她的演唱热情奔放,有刚有柔,挥洒自如;做功刚健清新,优美大方。代表剧目有《拷红》、《白蛇传》、《花木兰》、《战洪州》、《大祭桩》和现代戏《人欢马叫》、《红灯记》等,戏路宽广。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教学和演出相结合,培养了不少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香玉剧社。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领剧社在西北、中南和华南等地义演,以全部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被誉为“爱国艺人”。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曾出席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同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1956年,河南豫剧院成立,任院长。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曾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她的传世名言是戏比天大。2004年7月27日国务院追授已故豫剧大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常香玉断桥_常香玉 -人生经历
张福仙
父亲――我的启蒙老师
常香玉的父亲也曾经是个唱戏的,后来因为嗓子受伤,就在戏班里做一些打杂的事情。常香玉小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寒,三个姑姑都是童养媳,大姑二姑都被人打死了,常香玉为了躲过被卖做童养媳的命运,只能随着父亲学戏。当时父亲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可让你跟我学戏被我打死,也不能让别人把你给打死。”开始常香玉先是跟着父亲学戏,后来父亲请了老师专门教她。从9岁开始父亲就经常因为学戏的事情打骂常香玉,一直打到她20岁,最严重的一次是父亲在车上因为她学不好戏而狠打她,让周围的老乡误以为常香玉的父亲是个人贩子。常香玉告诉我们她的老父亲是个很有眼光、很有见解的人,常派唱腔的形成最早就是由他帮常香玉改戏开始的。
因为唱戏所以改名
在那个年代唱戏的人地位极低,很多人把他们称为“戏子”。常香玉本名叫张妙龄,因为族长觉得他们家族中出了个唱戏的,感到丢人,不准她姓张,死后也不准她进张家祖坟。后来遇到一位常老大,拜为义父,开始姓常。常老大对常香玉就如同自己的女儿一样,至今常香玉还不能忘记常老大给她做的烧饼加肉。
1937年14岁成名
父亲为了让常香玉积累舞台经验,让年幼的她参加各种演出,“我老父亲是让我小生、武生、丑角、老婆,什么角都让我演。”就这样,年仅14岁的常香玉便已经小有名气了,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有身价了,一个月就能挣八块大洋了。”
“戏子”的倔强性格
常香玉是个性格极其倔强的女子,她的倔强成就了她的事业,她的倔强也不允许她向任何人低头,老人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次,有个三青帮头子娶小老婆,要常香玉去唱堂会。常香玉没办法只能去,在现场唱的是一出悲剧《孔雀东南飞》,这个流氓大怒,要打她,常香玉跳到桌子上,把手里的两枚戒指吞到肚子里自杀,后来被人抢救了过来。
生活、事业的伴侣――陈宪章
常香玉和陈宪章
十九岁那年常香玉演一台新戏,请了许多知名人士去看,陈宪章就是其中一个。演出结束后,大家纷纷发表意见。陈宪章的发言引起了常香玉的注意。他针对常香玉戏中的一句台词说:“‘我看他眉清目秀人忠厚’这句词用得不准确。你根本就不了解他,就怎知眉清目秀的人一定是忠厚老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