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肛瘘的中医诊断与治疗》-中医治疗,

《肛瘘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河北医科大学制作的视频读物。2005年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肛瘘的中医诊断与治疗》名称:《肛瘘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作者: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5月
编码:ISRCCN-M22-05-0019-0/V・R
语言:中文简体
读者对象:医学生及临床医师
定价:¥48.00
内容简介:本片为“十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品种、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肛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片以祖国医学有关论述为理论依据,阐述了中医对肛瘘病因病理的认识重点介绍了肛瘘的临床表现,辨证分型,诊断、辨证治疗及常用的手术治疗。本片由河北医科大学制作,片长42分钟。

中医治疗肛瘘_《肛瘘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学认为,肛瘘的形成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外感六淫之邪所致:如《河间六书》云:“盖以风、热、燥、火、湿邪所致,故令肛门肿满,结如梅核,甚至乃变而为瘘也。”
《本草纲目》云:“漏属虚与湿热。”均明确认识到肛瘘与风、热、燥、火、湿邪侵袭人体有关。

(2)痔疮久而不愈:《诸病源候论》云:“痔久不瘥,变为瘘也”。

(3)饮食肥甘厚味,恣酒,忧思,便秘,房劳过度:《千金方》云:“肛门主肺,肺热应肛门,热则闭塞,大行不通,肿缩生疮”。

《丹溪心法》曰:“人唯坐卧湿地,醉饱房劳,生冷停寒,酒面积热,以致荣血失道,渗入大肠,此肠内脏毒之所由作也。”而《外科

正宗》云:“夫脏毒者,醇酒厚味,勤劳辛苦,蕴毒流注肛门结成肿块。”

(4)其他原因:《薛氏医案》云:“臀,膀胱经部分也。居小腹之后,此阴中之阴,其道远,其位僻,虽太阳多血,气运难及,血亦罕到,中年后尤虑此患。”据此,认为肛瘘与局部气血运行不足有关。对于病变过程,《内经》认为是因:“营气不足,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千金翼方》则明确指出瘘是痈疽的后遗疾患,云:“一切痈疽,皆是疮瘘根本所患。痈之后脓汁不止,得冷即是鼠瘘”。

治疗

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肛瘘,取得了一定疗效。总结分型如下:

《肛瘘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肛瘘的中医诊断与治疗》-中医治疗,

①湿热蕴结:肛门肿痛、下坠,漏出黄白稠厚的脓液,脓量多而且臭,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洪大滑数。甚则身热恶寒,口渴不欲饮。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三黄泻心汤或黄连除湿汤加减。

②阴虚热蒸:症见肛门肿痛,下坠,下漏脓液清稀,色白如豆渣,淋漓不尽,大便秘结或溏泻,午后潮热,食少乏味,盗汗失眠;

舌红少津,脉细数。也有兼有贫血。

治则:滋阴清热。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

③气滞血瘀:症见:肛门肿痛,隆起,坚硬如石,漏下脓血污水,如果冻状,恶臭异常,兼见消瘦、乏力、食少;脉弦,舌暗紫有

瘀斑。

治则:补气养血,清热利湿。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三黄泻心汤加减。

中医治疗肛瘘_《肛瘘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参考资料

http://www.pmph.com/article/105/13802.aspx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40103/26498.html

更多阅读

痔疮肛瘘的那些事儿 肛瘘与痔疮的区别

痔疮肛瘘的那些事儿文/常见在我的手机屏幕上,有这么几个字:“刀割针扎”,我之所以把刀割针扎这个个性语设为待机显示,完全是为了纪念痔疮肛瘘带给我的那段最痛快难熬的日子。今天,我的痔疮肛瘘已经风平浪静了,尽管瘘管一个没有少,却清清爽

声明:《《肛瘘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肛瘘的中医诊断与治疗》-中医治疗,》为网友慵懒情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