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台湾闽粤黄氏始祖黄元方派下世系
第1世:黄元方――知运之子;字彦丰,号苌馨,(280年农历正月4日辰时-375年农历11月15日寅时),五胡乱华,东晋322年,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入闽仕晋安郡太守,为福建黄氏最早入闽黄氏之祖,世称晋安黄氏,政尚慈惠,封闽国公,实为闽粤两省黄氏之始祖,居福州候官乌石山黄巷,谥“文节”;配郑;子一(黄仲)
第2世:
黄 迪――舜公次子;字遇龙,官任江夏郡太守,家居信州禾坪;配谢;子三(黄恕、黄志、黄忠)
黄 仲――元方之子;字杓迪,(325年农历6月16日-402年农历10月2日),南郡都尉内史,葬于候官县西;配何;子九(黄雍旧、黄雍新、黄雍天、黄雍地、黄雍金、黄雍木、黄雍水、黄雍火、黄雍土)
第3世:
黄 恕――迪公长子;余情不详。
![台州新元方塑胶拍卖 黄元方](http://img.413yy.cn/images/b/11500503/5011030511501071047241.jpg)
黄 志――迪公次子;字从魁,从江西信州迁居到福建邵武府三都禾坪乡鹳薮落籍,后散布外省;配江;子一(黄良)
黄 忠――迪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雍旧――仲公长子;字伟公,号泓伯,(371年农历10月21日-451年农历12月15日),封太史黄门侍郎;配王;子四(黄如章、黄如意、黄如诗、黄如文)
黄雍新――仲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雍天――仲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雍地――仲公四子;余情不详。
黄雍金――仲公五子;余情不详。
黄雍木――仲公六子;余情不详。
黄雍水――仲公七子;余情不详。
黄雍火――仲公八子;余情不详。
黄雍土――仲公九子;余情不详。
第4世:
黄如章――雍旧长子;余情不详。
黄如意――雍旧次子;字奎公,(399年农历10月15日-502年农历12月9日),东宫舍人,寿103岁;配胡;子四(黄西、黄齐、黄赋、黄辛)
黄如诗――雍旧三子;余情不详。
黄如文――雍旧四子;余情不详。
第5世:
黄 西――如意长子;字昱公,官仕梁,历官湖广江陵县令,安陆县令,便居于江夏焉;配曲;子一(黄薰)
黄 齐――如意次子;(433年农历7月20日-511年农历11月12日),中郎将,赠太保;配林;子一(黄贵林)
黄 赋――如意三子;余情不详。
黄 辛――如意四子;余情不详。
第6世:
黄贵林――齐公之子;(466年农历6月25日-540年农历10月2日),国子监祭酒,赠太傅;配詹;子四(黄瑞仪、黄端仪、黄祥仪、黄礼仪)
第7世:
黄瑞仪――贵林长子;余情不详。
黄端仪――贵林次子,(500年农历5月15日-580年农历11月21日),南朝建安府都阳县令;配郑;子一(黄若)
黄祥仪――贵林三子;余情不详。
黄礼仪――贵林四子;余情不详。
第8世:
黄 若――端仪长子;(533年农历10月10日-605年农历9月19日),南朝荆州剌史,武帝召为附马;配邱;子六(黄浮之、黄滔之、黄浪之、黄流之、黄渊之、黄源之)
第9世:
黄浮之――若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滔之――若公次子;(566年农历9月12日-640年农历2月2日),隋朝青钱弘文馆学士,官至御史中丞;配陈;子二(黄芫、黄芳)
黄浪之――若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流之――若公四子;余情不详。
黄渊之――若公五子;余情不详。
黄源之――若公六子;余情不详。
第10世:
黄 芫――滔之长子;余情不详。
黄 芳――滔之次子;号竹岩,(600年农历7月2日-675年农历2月10日),撰家谱图序,官至晋安太守,勤恤庶民,讲学于闽之东山;配郑;子三(黄冲、黄守恭、黄守美)
第11世:
黄 冲――又名守冲,芳公长子;字士谦,(627年农历正月6日-710年农历11月15日),封秘书监;配苏,配胡;子二(黄岸、黄崖)
黄守恭――芳公次子;字国材,号一翁,晚号惟康,(629年农历2月1日-712年农历12月18日),第五子黄纶出继给黄守美为嗣;配李,配马;子五(黄经、黄纪、黄纲、黄纬、黄纶)
黄守美――芳公三子;字士材,号怡康,(633年农历3月8日-705年农历11月28日),由福州黄巷徙居福建漳浦南诏;配马(过继黄守恭第五子黄纶为嗣);子一(黄纶)
第12世:
黄 岸――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江夏莆阳黄氏始祖(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仕俊;武状元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2位:明代黄畅、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