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窦蔻【dòu kòu】出生于1994年10月20日,七个月时,因家境贫寒,随父母走南闯北四处漂泊。1岁,从“横竖撇捺点弯勾”开始,认识了几百个字。2岁,从父母以童话、笑话和漫画等形式,让他学习字、画画儿。3岁,学会查字典等工具书,自己可以翻阅各类少儿书报杂志。4岁,回到家乡,开始学习小学课本。4岁半,开始写日记,发表第一幅画作。5岁,发表第一篇童话、第一首儿童诗和16幅画作,此后陆续发表童话二十多篇。6岁,创作《窦蔻流浪记》,引起国内外媒体和社会的关注。
小时候窦蔻【dòukòu】出生于1994年10月20日,七个月时,因家境贫寒,随父母走南闯北四处漂泊。1岁,从“横竖撇捺点弯勾”开始,认识了几百个字。2岁,从父母以童话、笑话和漫画等形式,让他学习字、画画儿。3岁,学会查字典等工具书,自己可以翻阅各类少儿书报杂志。4岁,回到家乡,开始学习小学课本。4岁半,开始写日记,发表第一幅画作。5岁,发表第一篇童话、第一首儿童诗和16幅画作,此后陆续发表童话二十多篇。6岁,创作《窦蔻流浪记》,引起国内外媒体和社会的关注。6岁半,进入一家私立学校住读,一入校就直接跳到五年级。出版《窦蔻流浪记》。7岁半,转学,就读于江苏丹徒三山中心小学六年级。《窦蔻流浪记》在台湾冠以《我给老鼠换个胃》出版。8岁,尝试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日记。8岁半,出版《窦蔻的年华》。迄今已有一百多家媒体报道过,英国记者称他是“全世界最小的作家”。
2006年6月窦蔻随父母来到洛阳定居
窦蔻,4岁半开始写日记,至今已经写了24本大约3000篇。由普通日记到灵感日记再到童话、科幻作品和长篇文学专著。5岁开始发表童话诗歌绘画作品,至今已经发表童话30多篇。6岁写作并出版自传体长篇《窦蔻流浪记》,8岁出版《窦蔻的年华》,10岁出版长篇小说《童年的眼睛》。如今12岁的窦蔻已经创作完成了又一部长篇文学作品《呜呼少年时》(待出版)。
窦蔻6岁半上学直接读小学五年级,断断续在学校三年。由于窦蔻语文功底深厚,对其它各科理解力强,触类旁通,2006年6月,不到12岁就完成了全部中小学学业,在上海某高中毕业。在学校期间,小小年龄的他对现行教育体制深有感悟,积极思考,写出了研究探索性著作《教育大改命宣言》(待出版)。
联系窦蔻,请发信给乐乐姐姐信箱:lljjxx@gmail.com
窦蔻流浪记_窦蔻 -出版著作
《窦蔻流浪记》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10
《窦蔻的年华》文汇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8.1
《童年的眼睛》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5
《灰色少男紫色少女》海天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10.1
窦蔻流浪记_窦蔻 -传奇故事
他6岁就出版了第一本长篇自传小说,被誉为全世界年龄最小的作家。年仅12岁的他已学完了高中课程,并有3部小说出版。他的名字曾频繁出现在央视、《人民日报》、英国《泰晤士报》、日本《读卖新闻》等多家海内外媒体上。
这几个月,在老城丽京门附近、中州渠边的小花坛里,有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儿,每天冒着寒风,趴在冰冷的水泥凳上写东西。
这个小男孩从哪儿来?他为什么不上课?这么冷的天,他趴在马路边写什么?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少年。
他6岁就出版了第一本长篇自传小说,刷新了作家的低龄纪录,被英国《每日电讯报》誉为全世界年龄最小的作家。他曾被人称为不可教的“天才”、“神童”,同时也被很多人质疑……
今年6月,12岁的他又随母亲回到洛阳。在安静的中州渠边,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他的第4部作品――《教育大革命宣言》。
高产的小作家
“你好,我叫窦寇。”27日,在中州渠边的寒风中,少年大方地自我介绍。
出现在眼前的窦寇穿着一套朴素、有些灰旧的蓝黑色运动服,淡青色毛衣,在深冬显得有些单薄。可能因为长期写作和患有肾炎的原故,他的脸色略有些苍白,两颊泛着潮红。交谈时,他的思维敏捷,谈吐老练而有条理,成熟得不像个12岁的孩子。
“这就是我写的新书《教育大革命宣言》,初稿已经完成了。”窦蔻从一个塑料袋里取出了两个笔记本,厚厚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窦寇说,他写的《教育大革命宣言》共分11章,前10章的内容主要介绍“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各种不合理的现象和改革办法”。最后一章是他自己起草的三部“法律”――“学生权利保护法”、“家庭教育法”和“超常教育法”。
窦蔻的父亲窦玉明说,现在已经有北京出版集团、中国广播出版社和北京现代出版社3家出版社在与他们洽谈出版事宜,如果一切顺利,这本书将在明年四五月出版发行。
一个孩子写书谈教育制度改革,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然而,6年前,他也是这样拿着自己第一部小说《窦蔻流浪记》的手稿,独自走进《扬子晚报》编辑部推销自己的处女作。历经无数专家、学者、老师的质疑,最终,这本书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没想到,这本书发行后,引起了台湾出版界的关注。台湾高富国际出版集团随即购买了《窦寇流浪记》的版权,将其改名为《我给老鼠换个胃》,向世界华人地区推广发行。窦寇因此书一举成名。
8岁,他出版了第二部小说《窦寇的年华》;9岁出版了《童年的眼睛》。
窦蔻说,除了已经完成的《教育大革命宣言》,他还在创作两部初中校园文学作品,写作也已接近尾声。
窦寇6岁半时,从未进过校门的他直接上了小学5年级,又用一年时间上完了初中。到今年6月,他学完了全部高中课程。窦玉明说:“如果不是因为窦蔻的肾炎病情时好时坏,中间多次间断学习进行治疗,他可能两年前就高中毕业了。”
“如果睡得晚早上就晚起,如果睡得早早上就早起。现在住的老房子光线太暗了,我每天吃完早饭就来这个小花坛呼吸新鲜空气,写我的书、日记,有时候也去图书馆看看书,写累了就锻炼一会儿。有时候下午也来写作、锻炼,晚上一般在家上网。”窦蔻这样介绍他现在的生活。
颠沛流离的生活
窦蔻的父亲窦玉明今年52岁,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的普通农民;母亲杨叶紫37岁,洛阳市老城区人。夫妻二人在武汉相识,多年四处打工为生,窦玉明曾在木工厂和食品厂做过小工、拉过广告,还经营过旅游工艺品和图书;杨叶紫推销过图书、做过公司文员、还当保险员。只要能挣钱糊口的活,他们都干。他们家徒四壁,2001年,《扬子晚报》记者到他们家采访时,发现屋除了3000余册图书和基本的生活用品外,别无他物。
1994年10月20日,窦蔻在湖北出生。刚7个月,他就随父母开始“周游列国”:北京、武汉、广州、深圳等30多个城市都留下了这一家三口辗转打工的身影。颠沛流离的生活让窦蔻过早地成熟了。2岁时,父母摆地摊卖旧书,年幼的窦蔻就学会了在一边帮忙吆喝。
因为长期在外打工,窦蔻的父母经历了各样的难处和困境,更指望儿子能多读些书,将来不像他们一样受苦。因此,夫妇俩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胎儿还在肚内时,便开始对他说话、唱歌,窦蔻出生才几个月,便对他讲各种童话和笑话。在窦蔻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教他认字、表述、编儿歌。窦蔻3岁半时,在菜市场一字不差地念出了《市场规则》,打赌输掉的摊主佩服地马上割两斤猪肉送给他。
窦蔻4岁半时,母亲杨叶紫就开始教他写日记。刚开始,他只能写一两句。父母就鼓励、引导他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平时看到的、想到的,事无巨细地写下来。慢慢地,窦蔻的日记越来越长,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窦蔻5岁的时候,有一次,老鼠咬了窦寇的手。小窦寇就想,如果能给老鼠换个胃,让它只吃青草,不吃粮食,它就不会咬人了。按照自己的想法,窦寇写了自己的第一篇童话《我给老鼠换个胃》,随即发表在湖北的《小画家》杂志上。
平时父母打工不在家,小窦蔻就被父母丢到当地的图书馆里,有时一呆就是一整天。在这里,窦寇看到其他一些小朋友写的长篇小说,如南京13岁的刘冬阳写的自传《雪球滚太阳》、山东10岁的赵瑞东写的童话《奇奇咪咪》,窦蔻就想自己也出一本书。
经过短时间的酝酿,窦寇就开始动笔写作。以前老房子很昏暗,他就在纸上画了很多太阳,贴在墙上,说这样家里就亮堂了;父亲的胡子老是扎窦寇的脸蛋,窦寇说将来要给爸爸发明一种“吃胡子的虫子”,只要在脸上爬几圈,就把胡子全吃掉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被窦寇写了下来。
这样断断续续写了近5个月,窦寇奇迹般地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自传小说《窦寇流浪记》。
在争议中成长
6岁儿童出书迅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短短几个月内,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明报》、台湾TVBS等国内百余家媒体先后对窦寇进行了采访。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记者听说这件事后,专程赶到中国,找到了窦蔻在镇江的家,对窦蔻出书进行了报道,随后,一些境外媒体也相继转载、报道。
随着媒体的跟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窦蔻,“天才”、“神童”的称呼也随之而来。美国迈阿密大学从事天赋教育研究的教授黄全愈慕名找到窦蔻,与之交谈后拍案惊奇。一位印尼华侨在看到窦寇的节目后,不仅打来电话鼓励,还汇来1万元钱资助窦寇,并捐赠给窦蔻一台电脑。国内一些知名高校的教授也开始关注和谈论这个孩子……
与此同时,质疑声四起:“一个乳毛未退的娃娃,又能认识几个字……6岁的毛孩子几乎还是穿开裆裤的年龄,能坐得住10分钟吗?”有网民甚至批评说:“窦蔻完全是家长拔苗助长的产物,是出版社在炒作……”
2002年春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持人王志一行来到镇江市窦蔻的家。“你的书是不是父母帮你写的?”王志问窦蔻。
窦玉明说,窦蔻告诉他们要写《窦蔻流浪记》时,夫妇俩都不太相信,甚至起初还反对。但他们后来看到这是窦蔻兴趣所在,就开始予以鼓励,但从来没有帮窦蔻写过哪怕一个字。窦玉明说,对于公众的怀疑,他们能理解,毕竟6岁的孩子出书太少见了,但他们反感各种恶意的中伤。
在一路质疑和争论中,窦寇仍坚持每天写作。“我非常喜欢写作,”窦蔻说:“我将来要当作家和编剧家。”
一家人的出书热潮
然而,连续出版发行3本书却并没有改善窦寇一家人的经济条件,一家人的生活仍然十分清苦。
窦蔻的父亲说:“主要是出版社给的稿酬非常低,再扣除个人所得税,窦蔻所得并不多。3本书的稿酬总共不过几千元,根本不够他今后上学的费用。”
但是,窦寇一家的生活似乎仍在不可避免地被改变着。
社会在关注了不足10岁的窦寇取得的“成功”后,不少家长很快又将注意力转向了培养出“天才”窦蔻的窦玉明夫妇。窦玉明在江苏镇江原本冷清的农家小屋一下子变得门庭若市,每天数不清的电话、无数的来信,都是向夫妇俩请教如何教育孩子的。有的家长甚至执意要将孩子放到窦家,耳濡目染地接受熏陶。
于是,窦玉明夫妇便有了新的工作:给家长们讲早期育儿教育课。
随后,夫妻俩相继将自己的育儿心得整理出书。2003年,窦玉明的育儿读物《窦蔻是这样成长的》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而杨叶紫将自己孕期、孩子在婴儿期和幼儿期的一些教育心得录入《窦寇妈妈教子笔记――我怎样让儿子6岁成为大作家》一书,由北京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几年,夫妻俩不再外出打工,就在镇江老家靠售书和授课为生,尽管收入仍然不多。
窦玉明说,现在他写的书已经全部卖完了,而妻子写的书正在热卖中。夫妻俩现在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书卖得怎么样,而是儿子窦寇的未来。
为了让窦蔻能在安静的环境下写书,考虑到洛阳文化底蕴浓厚,适合窦蔻创作,今年6月,窦蔻高中毕业后,窦玉明夫妇将窦蔻带回了洛阳。
窦蔻流浪记_窦蔻 -相关链接
窦蔻的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w=%F1%BC%DE%A2
窦蔻的BLOG:http://blog.sina.com.cn/dkxc
窦蔻的Email:dk1994102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