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江湾体育中心,原名上海市运动场或江湾体育场,曾有着“远东第一体育场”之称。位于今中国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45号。1935年8月底竣工,体育场东西两侧设有司令台,由人造白玉筑成,高20米,其左右顶巅置古铜色大鼎各一尊,十分壮观。球场历尽70余年间多次大小修复和改建,现可容纳40,000人。
江湾体育场_上海江湾体育场 -历史沿革
上海市江湾体育场
上海市江湾体育场,始建于1934年,原名上海市体育场,由当时的上海市政府直接主持筹建。
1933年7月,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发行公债350万元,并指定100万元为专建体育场之款。1934年8月奠基开工,1935年10月初由工务局交付使用。整个体育场由建筑师董大酋主持设计,由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三大建筑构成,占地三百余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由政府拨款,进行全面整修,并平整场地,种植树木,铺覆草坪10万余平方米。
江湾体育场_上海江湾体育场 -建筑设计
上海江湾体育场
建于1934年,由田径场、大看台、体育馆、游泳池、讲堂几部分建筑构成,占地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
体育场设计采用链锁式布局,古堡式建筑,庄严宏伟。大看台为椭圆形两层钢筋混凝土建筑,共27级,东、西设3层司令台,共可容观众 45000人。田径场为标准400米半圆式跑道及3000米障碍道,中央为69米×104米标准足球场。
体育馆为钢架结构拱形顶两层建筑,长85米,跨度46米,水泥看台17级,可容观众5200余人;中央为双层地板球场,长40米,宽23米,可举行蓝、排、羽毛、乒乓、手球及体操、摔跤等项目比赛。后部有23米×16米练习馆 1个,可供赛前活动用。前部设宽敞的观众休息厅,两边为运动员、裁判员休息、盥洗室及器材用房。
游泳池为两层钢筋混凝土建筑,北部主席台高 3层,有水泥看台13级,可容观众6000人。露天标准游泳池长50米,宽20米,池底最深处为3.38米,可举行游泳、水球比赛。有过滤设备 3座,4小时可循环池水1次。
主场场外辟有标准足球场、棒球场等。此外,尚有园林地带 6万平方米,设有假山、池塘,植以梧桐、垂柳,衬托白石红墙,环境幽美。
江湾体育场三大建筑构成鼎足之势,其间辅以网球、足球、棒球场地,这些场地都建有千余人的木制看台,用于观看比赛,当时的江湾体育场是我国及远东设备最完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当时报纸称为“东亚首屈一指”的体育场。
江湾体育场_上海江湾体育场 -结构布局
该露天泳池是当时远东最新式的标准游泳池
田径场大看台为体育场之主体,是长达千米的环形建筑,设东西司令台,由人造白石筑成,上刻吴铁城题“上海市运动场”,高20米,共三层,其左右顶巅置古铜色大鼎各一。正门前辟八千余平方米沥青广场,饰以花坛、旗千,由三座高八米的拱形大门进入大厅,空间高大,浑厚坚实。中由六座拱门进人内厅,红砖地、黄粉墙、宫灯、花窗;两边为贵宾接待室和运动员休息室,二层为首长休息室和外宾接见室;通过内回廊即达主席台,设专座接待中外贵宾。东司令台与此遥相呼应,亦为人造白石筑成,三座大拱门上刻有“国家干城”“我武维扬”“自强不息”三额。大看台整体为钢筋混凝土建筑,高十一米,共两层,计22级台阶,座位上万人,立位2万人。底层设6米宽回廊一周,全长870米,不但可以避雨,而且在此设立商店、休息室、公厕、贮藏室等以方便观众,并以120个拱门组成外墙,造型轻盈。4万观众皆由回廊34个入口进入看台,就近寻找自己的座位。比赛结束,只需5分钟即可全部离场。中央田径场是参照欧美各国建筑之利弊和国际比赛规则的要求而设计的,设半圆形500米跑道一条,分8道,东面直道长220米(因当时国际比赛设200米直道纪录)。跑道两侧设跳部,弯道为掷部与跳高区,中间为一大型草皮足球场,跑道外北部为网球场,南部为武术场。田径赛场布置宽裕,余地开阔,南北长330米,东西距175米,总面积37500平方米。
江湾体育场_上海江湾体育场 -地理位置
上海江湾体育场
江湾体育中心为于上海市杨浦区的中心地带五角场商圈,毗邻复旦同济等众多知名学府,是拥有70多年历史的市级文化遗产保护建筑。投资数亿修复改建成的江湾体育中心,是高科技创新园区创智天地的核心部分。
江湾体育场_上海江湾体育场 -交通
上海公交758路 866路 966路 538路 942路 537路。
江湾体育场_上海江湾体育场 -承办赛事
曾举办旧中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全国有38个队2700名运动员参加,盛况空前。
1983年9月18日至10月1日,担任第五届全国人民运动会主体育场。
江湾体育场_上海江湾体育场 -设计师
整个体育场由建筑师董大酋主持设计,将中国古典建筑元素糅合进现代体育场馆,国内无出其右。全部参照当时最欧美最先进的标准,功能性堪称远东第一。
建成于1936年的原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也是由董大酋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