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贤相,着有《破窑赋》、《命运赋》等作品。吕蒙正出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公元944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中状元后被授作监丞、通判升州。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他曾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吕蒙正卒,谥文穆,赠中书令。
吕蒙正破窑赋_吕蒙正 -人物生平
状元夺魁
吕蒙正,公元944年(后晋出帝开运三年)生于今河南洛阳官宦之家,早年随生母被父亲赶出家门,寄居在洛阳南之龙门山一个寺庙里。方丈可怜他们母子,特别是他看吕蒙正勤奋好学,为人善良,贫贱不移,决非久居人下之人,很是照顾,派人为他们母子在禅院附近山上凿了一个石洞安身,生活十分艰苦。吕蒙正因年少于僧院长大,学习十分刻苦,熟读各部经书,深得佛学教讳。科举殿试时,唯他试卷与众不同,没有长篇大论却抓住佛学悟“空”受“苦”的道理,看淡一切名利,他在试卷中写道:“不能为天子谋事者不奇,奇者乃为能天下人谋事者,天子如不能谋则需能谋者而助天子也。”他大胆的言论受到大学士的赏识,果然金榜提名位列三公,并且知才善用,处处为百姓着想。
由于受传统观影响太深,有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过于保守消极,因此吕蒙正的许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在《宋-吕文穆公传》中这首破窑赋被看做是吕蒙正的经典之作,当初以此文教化太子,传说中太子(真宗)年少时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而吕蒙正的这篇文章却让太子一下子就懂得运筹帷幄的道理实令人佩服。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此后常虚心向他人请教最终做得真宗皇帝。
文中例举了自古以来诸多名人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十分巧妙的将太子这种傲慢的态度将要造成的后果引喻出来,不能不说吕蒙正不仅是太子的老师,正是天下学子的老师啊。
并于公元977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状元夺魁。吕蒙正考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着作郎,入自史馆。《吴中先贤谱》 苏文编绘
几度拜相
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公元983年(太平兴国八年),吕蒙正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公元988年(端拱元年),太宗罢李防,拜吕蒙正为宰相。公元991年(淳化二年),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蒙正受牵连,被罢贬为吏部尚书。公元993年(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又以原官职入相。公元995年(至道元年),太宗再度罢贬吕蒙正,吕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务多委任于属僚,其总裁定夺而已。公元998年真宗即位,吕蒙正被任命为左仆射,为感先帝之恩,吕蒙正献家财三百万助之朝廷。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六年,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宰相肚量
蒙正刚被任命为副宰相,第一天入朝走马上任,意气风发地迈着方步走在大殿上,突然听到有人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面对这盆当头冷水,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了。但是,与吕蒙正要好的同事很不满,要追查此人是谁。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追查。下朝以后,吕蒙正的有些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逮住那人。吕蒙正则说:“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知人善用
有一次,宋太宗问吕蒙正谁出使辽国合适,吕蒙正推荐了一陈姓官员,太宗觉得不合适,就没有同意。第二天,太宗问起人选的事,吕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太宗再次否决了。当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气得太宗把呈上的文书扔到地上,十分不高兴:“卿何执耶?”蒙正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尔。”坚持称:“其人可使,余人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此外,吕蒙正还向朝廷推荐了经常说他坏话的老同学温仲舒,侄子吕夷简(官至宰相)等。
敢说真话
有一年正月十五,宋太宗大宴群臣。喝到高兴处,太宗开始自夸:“五代之际,生灵凋丧,周太祖自邺南归,士庶皆罹剽掠,下则火灾,上则彗孛,观者恐惧,当时谓无复太平之日矣。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贶,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在座的大臣纷纷鼓掌表示赞同之际,只见吕蒙正起身,离开座位走到太宗面前说:“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太宗听了这话,大为扫兴。
无受贿赂
吕蒙正位居宰相,大权在握,想巴结他谋份官职的人自然不少。有一次,有人自称有一宝镜,能照二百里,欲献给吕蒙正以求引荐。吕蒙正笑曰:“吾面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