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 淮南市-历史沿革,淮南市-地理环境

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时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后刘安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纂了千古名篇,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淮南子》,发明了华夏美食豆腐。淮南市总面积5571平方公里,辖田家庵区、潘集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大通区、寿县、凤台县。截至2014年底,总人口为380万人,城市人口161.3万人。淮南是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国务院1984年13个较大城市之一,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历史沿革


淮南市夏商时期,市境属“淮夷”之地。西周分封诸侯,市境为州来子国所辖;春秋末期,诸侯纷争。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灭州来,市境属吴;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张,位于淮河上游的蔡国被迫几度迁都,求救吴。为便于吴蔡的相互援助,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吴国帮助蔡国迁都于州来,改州来为下蔡。战国初期,周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市境属楚。战国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寿 春,改寿春为郢,市境成为楚国的京畿之地。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市境淮河以南属九江郡(郡治寿春),凤台县及淮河以北属泗水郡。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都六(今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英布获罪伏诛,改封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今寿县)。

孝文六年(公元前174年),刘长获罪流放,死于途中。文帝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孝文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庐江,分别封给刘长的3个儿子,长子刘安继任淮南王,都寿春。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获罪自尽,废淮 南国,复为九江郡,治寿春。西汉时期,市境先后属淮南国、九江郡所辖,凤台县属沛郡下蔡县。

东汉时期,市境及凤台县均属九江郡所辖,分属寿春县、下蔡县。汉末,袁术据寿春改设淮南郡。入魏仍称淮南郡,治寿春。其后,魏文帝先后封其子曹邕及其弟曹彪为淮南王,明帝青龙元年(233年)移治合肥新城。其间,市境及凤台县均为淮南郡所辖。西晋初年,淮南郡迁治于寿春,市境为其所辖。永嘉乱起,淮河流域沦为战乱区,江淮郡县大批废弛,北人南迁。东晋咸和初年侨置淮南郡于丹阳郡于湖,市辖境则为侨置的南梁郡。

南北朝期间刘宋、南齐、萧梁沿习东晋侨置淮南郡于江南,市境先后有豫州、梁郡等侨置郡县。北魏、北齐、北周、隋时,市境复为淮南郡所辖,凤台县属汝阴郡下蔡县。

唐置淮南道,市境属淮南道寿州所辖,凤台县属河南道颍州下蔡县。五代十国时期淮南道称谓不变,寿州、下蔡先后为吴、南唐所有。

北宋置淮南路,市境属淮南路寿州所辖。熙宁五年(1071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市境属淮南西路寿州所辖,淮河以南属寿春县,淮河以北属下蔡县。后宋金和议达成,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市境淮河以北属金国,淮河以南为宋地。

元代,市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安丰路,分属寿春、下蔡两县所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建怀远县,今市区东部属怀远县所辖。

明代,市境属南京凤阳府辖地,分属寿州(包括今凤台县)、怀远县。

清初,市境属江南行省凤阳府,分属寿州、怀远县所辖。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寿州分置出凤台县,辖故下蔡县地,同城分治。同治三年(1864年)凤台县迁治于下蔡县故地(今城关)。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市境分属寿县、凤台、怀远县,其中有“淮南三镇”之称的田家庵、大通、九龙岗均属怀远县所辖。

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在淮南三镇的基础上设立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4月,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设为淮南矿区。1950年9月,建县级淮南市。

1952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1977年1月,凤台县由阜阳专区划入;

1999年11月,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批准成立。今市辖田家庵、大通、谢家集、八公山、潘集区和凤台县以及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2004年7月,孔店乡、三和乡、曹庵镇、史院乡、孤堆乡、杨公镇、孙庙乡由长丰县分别划入淮南市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

淮南城市是在70年代中期随着煤炭大批开采而壮大起来的,70年代后期淮南城市人口就达到40--50多万人,至80年代城市人口就达到60--70多万人。
现淮南市下辖5区2县,是安徽省辖区最多的城市。拥有地方立法权。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地理环境

位置


淮南市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地处东经116°21′21″~117°11′59″与北纬32°32′45″~33°0′24″之间,东与滁州市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颍上县,亳州市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怀远县相交。最东端位于孔店乡东河村以东与定远县交汇之窑河河面,最西端位于凤台县尚塘乡侯海孜以西与利辛县接壤处,最南端位于孙庙乡庙塘村以南瓦埠湖水面,最北端位于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凤台县与蒙城、利辛县交汇处。

地形

市境在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淮南陷褶断带(即华北地台豫淮褶皱带)东部的淮南复向斜。东界为郯庐断裂,西临周口坳陷,北接蚌埠隆起,南邻合肥坳陷,南北为洞山断裂和刘府断裂夹持。区内构造以北西西向构造占主导地位,受后期强烈改造,但总体形态变化不大,复式向斜内次一级褶皱及断裂发育。地质演化历史可分为前震旦纪、震旦纪―三叠纪、侏罗纪―第四纪3个阶段,前震旦纪,淮南地壳处于活动阶段;震旦纪―三叠纪属于剧烈运动时期,先后经历了蚌埠、凤阳、皖南、加里东、华西力、印支等运动。其间地壳几度隆起沉降,形成了海陆交互相地层。特别是晚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环境,为煤炭资源的生成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而形成了境内大量的煤炭资源。侏罗纪―第四纪,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塑造出了今天的地貌特征。
市境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属于江淮丘陵的一部分;淮河以北为地势平坦的淮北平原,淮河南岸由东至西隆起不连续的低山丘陵,环山为一斜坡地带,宽约500米~1500米,坡度10°左右,海拔40米~75米;斜坡地带以下交错衔接洪冲积二级阶地,宽500米~2500米,海拔30米~40米,坡度2°左右;舜耕山以北二级阶地以下是淮河冲积一级阶地,宽2500米~3000米,海拔25米以下,坡度平缓;一级阶地以下是淮河高位漫滩,宽2000米~3000米,海拔17米~20米,漫滩以下是淮河滨河浅滩。舜耕山以南斜坡以下,东为高塘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西为瓦埠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中为丘陵岗地。淮河以北平原地区为河间浅洼平原,地势呈西北东南向倾斜,海拔20米~24米,对高差4米~5米。

气候

温度
淮南市是属于淮河以南地区,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偏高,平均气温16.6℃,较常年偏高1.0℃;全年只有2月、12月较常年分别偏低0.7℃、1.5℃,其余月份均较常年偏高,其中4月较常年偏高2.8℃。冬季平均气温3.5℃,较常年偏低0.1℃,为正常年份。年高温日数28天,较常年偏多11天。年极端最高气温38.9℃,出现在7月3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5.5℃,出现在1月23日。初霜出现在11月6日,终霜出现在3月13日,全年无霜期238天。
降水全年降水量893.4毫米,与常年相比正常略偏少,季节性降水分布不均。6月22日入梅,7月21日出梅,均较常年偏晚,梅雨量166.3毫米。12月22日,迎来第一场降雪。全年降水日数107天,暴雨日数5天。
日照
全年日照时数为1922.2小时,比常年偏少248.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3%,日照充足天数(日日照率>60%)180天,日照不足天数(日日照率<20%)114天。

水文

市境位于淮河流域,最大的地表水为淮河。市境支流有东淝河、窑河、西淝河、架河、泥黑河等。湖泊有瓦埠湖、高塘湖、石涧湖、焦岗湖、花家湖、城北湖等。人工河有茨淮新河。此外,还有蔡城塘、泉山、老龙眼、乳山、丁山、许桥等小型水库以及采煤塌陷区积水而成的众多湖泊、湿地,最大的为樱桃园(谢二矿塌陷区,亦称淮西湖)。淮南市水域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约16%。
市境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沉积层,面积约1650平方公里,探明可采储量4.5亿立方米,与地表年平均径流量大致相等。淮河以北地下含水层平面分布可分为3个区域。极强富水区分布于市境泥河、祁集、平圩、高皇、段湾等地区,单井出水量每小时75立方米左右;中等富水区分布于武集、贺疃等地,单井出水量每小时52立方米左右;弱富水区分布于芦集、架河、田集、古沟、龚集、夹沟、苏嘴等地,单井出水量每小时25立方米左右。水质属于重碳酸钙、镁水,矿化度500~600毫克/升。
主要河流如下:
淮河淮河由卢家沟口进入市境凤台县,流至永幸河闸口分流为二,北道北上转东环九里湾入市境潘集区,南道(又名超河)东流至皮家路入市境八公山区,南北河道至邓家岗汇流,由大通区洛河湾横坝孜出市境,东西流长51公里。
架河原名夹河,别名驾河,因由黄家沟入淮,又称黄家沟。发源于凤台县邵集东北,后因开挖幸福沟于周庄截断源头来水,故今发源于周庄,现长27公里,流域面积188平方公里。
黑河,自源头至市境潘集区古路岗,长23公里左右,河行于高地,河宽4米左右,无流域面积,至古路岗东南流,始有流域面积。再行24公里,右纳伊河左纳黑河岔,河面宽达1公里,再东南行3公里,转西南3公里至苏家嘴与泥河汇合。
泥河自源头东南过徐圩入市境潘集区至徐桥再至刘隆集,河面宽4~10米,两岸支流多,汇水面积253平方公里;自刘隆集河面宽300米,东南流8公里,转东流7公里,左汇黑河,河面宽1.1公里。
东淝河东淝河由瓦埠湖入市境,出瓦埠湖分流南北,南为老河、北为新河,西北向平行流过东津渡,至李嘴孜转向西流,出市境经寿县城北门西北入淮。
窑河又称洛河、洛涧、新河,发源于定远县狼窝山,沿途汇流,入市境河面宽达4公里左右,称窑河,又称高塘湖,经上窑镇过窑河闸,西北流入怀远县境于新城口入淮,市境长17.7公里,汇水面积148平方公里。
茨淮新河茨淮新河是人工开挖的大型河道,上自茨河铺与颍河通,下至怀远荆山入淮,流经市境段长7.5公里,是与怀远县之间的界河,市境建有古路岗电灌站,可提水灌溉。

市境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地处东经116°21′21″~117°11′59″与北纬32°32′45″~33°0′24″之间,东与滁州市属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属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属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属颍上县,亳州市属利辛、蒙城县交界 ,东北与蚌埠市属怀远县相交,东与滁州市属凤阳、定远县搭界。

最东端位于孔店乡东河村以东与定远县交汇之窑河河面,最西端位于凤台县尚塘乡侯海孜以西与利辛县接壤处,最南 端位于孙庙乡庙塘村以南瓦埠湖水面,最北端位于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凤台县与蒙城、利辛县交汇处。全市总面积2596.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566.4平方公里,凤台县面积10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人口

常住人口

2014年末,淮南市常住人口为237.5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同比增长0.76%;比2010年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增加4.1万人,年均增加1.02万人,年均增长0.44%。

城镇化率

城镇化率(城乡人口结构)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1.3万人,占总人口的6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6.2万人,占总人口的32.1%。
2014年淮南市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67.9%,居全省第三位。与2013年相比,城镇化率上升了1.25个百分点;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化率上升了6.11个百分点。

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21.3万人,占总人口的51.06%;女性为116.2万人,占总人口的48.94%。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4。
与2013年相比,性别比上升了1.35个百分点;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性别比下降了3.6个百分点。

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1.8万人,占总人口的17.61%;15―64岁人口为167.3万人,占总人口的70.43%,其中15―59岁人口为153.4万人,占总人口的64.57%;60岁及以上人口为42.3万人,占总人口的17.8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8.4万人,占总人口的11.96%。
与2013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8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个1.99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69个百分点。

自然增长

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全市出生人口为2.78万人,死亡人口为1.21万人,自然增长人口为1.57万人。出生率为11.7‰,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6.6‰。
与2013年相比,出生率提高0.5‰,死亡率提高1.3‰,自然增长率下降0.8‰。
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0.1‰,死亡率提高0.32‰,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0.42个千分点。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资源

煤炭资源


淮南市淮南煤田远景储量444亿吨,探明储量180亿吨,占安徽省的70%,占华东地区的32%。早在明朝中叶,市境居民即开始土法采煤。《大清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江南通志》、《凤阳府志》、《怀远县志》、《凤台县志》多有记述。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因打造兵器,中都(凤阳)留守司士卒到上窑山采取大量煤炭。不仅如此,民间开采也很踊跃。民国19年(1930年)开凿九龙岗西矿时,于民窑废坑中挖出一块石碑,记载了开采经过以及开采人姓名,时间是明万历年间,明代民窑开采情况可见一斑。清初禁止煤炭开采,市境土法采煤衰落。及至清末,近代工矿业萌芽,朝廷重臣孙家鼐也支持皖省兴办矿务。新中国建立以后,淮南煤炭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52年3月,淮南解放后兴建的第一座矿井蔡家岗煤矿(谢家集一矿)建成投产,揭开了淮南煤矿建设的序幕。1954年,谢家集二矿、三矿、李郢孜一矿先后破土兴建,分别于1956、1957年投产;1955~1964年,先后又有李郢孜二矿、毕家岗矿、李嘴孜煤矿、孔集矿动工兴建并竣工。云集淮南西部的建井工人,住窝棚、吃咸菜、战酷暑、斗严寒,创造了矿井建设的高速度。至1964年,淮南矿区新增矿井7座,设计能力达到855万吨。2009年,淮南市煤炭产量达到8000余万吨。2011年煤炭产量已达到1亿吨左右。是中国13个亿吨煤炭煤炭基地之一。淮南由此被称为“建在金库上的城市”、“华东工业粮仓”。

电力资源

淮南电力工业是伴随煤炭工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并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业门类。民国19年(1930年),九龙岗煤矿创办之初,购进1台7.5千瓦直流发电机,建发电房,是为淮南电力工业的源头。此后,电力工业一直是煤炭工业的一部分,从属于淮南煤矿。日本侵占淮南煤矿期间,为了掠夺资源的需要,在田家庵建立了下窑发电所,架设田家庵―大通―九龙岗输电线路。至日本投降,淮南发电装机容量由沦陷前的数千瓦增至6000千瓦。抗日战争胜利后,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推行“复兴三年”电力建设规划,兴建下窑第三发电所,到淮南解放前夕,淮南发电装机容量为8200千瓦,设大通、九龙岗、八公山3座变电所及田家庵升压站,构成建国前安徽省唯一的区域性电网,除了工业用电之外,民用电也已经开始。淮南解放后,电力工业由煤矿附属地位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田家庵电厂进行改建,1956年,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发电机在田家庵电厂投产,成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此后,田家庵发电厂经过5期扩建,装机容量达到60.1万千瓦,包括了6000千瓦、1.2万千瓦、2.5万千瓦、12万千瓦等不同型号的国产、进口机组,如同一座电力工业博物馆,成为新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淮南新上马的火电机组占“皖电东送”总装机量的85%以上,是“皖电东送”当之无愧的“领军主力”。截至2009年底,淮南的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到1000万千瓦,发电总量460亿千瓦时以上。是全国6个煤电基地之一。到2020年,将建成装机总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时的火电基地。发电能力将超过长江三峡水电站。成为名副其实的“火电三峡”。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行政区划


淮南市淮南市辖田家庵区、潘集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大通区、寿县、凤台县5区2县、置淮南山南新区、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功能区,至2015年底辖46个乡镇,19个街道,221个社区,573个村。淮南市政府驻田家庵区。
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国函[2015]206号)批复同意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其中,凤台县辖城关镇、大山镇、新集镇、岳张集镇、朱马店镇、顾桥镇、刘集乡、杨村乡、桂集乡、城北乡、尚塘乡、李冲回族乡、关店乡、古店乡、丁集乡、大兴集乡、钱庙乡,共17个乡镇,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33个村民委员会。

潘集区辖高皇镇、芦集镇、平圩镇、泥河镇、潘集镇、夹沟乡、架河乡、古沟回族乡、贺疃乡、祁集乡、田集街道,共10个乡镇、1个街道,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61个村民委员会。

田家庵区辖舜耕镇、安成镇、曹庵镇、史院乡、三和乡,公园街道、泉山街道、龙泉街道、洞山街道、朝阳街道、淮滨街道、国庆街道、新淮街道、田东街道,共5个乡镇、9个街道,7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2个村民委员会。
谢家集区辖李郢孜镇、望峰岗镇、唐山镇、杨公镇、孙庙乡、孤堆回族乡,谢家集街道、蔡家岗街道、立新街道、谢三村街道、平山街道,共6个乡镇、5个街道,4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6个村民委员会。

大通区辖九龙岗镇、洛河镇、上窑镇、孔店乡,大通街道,共4个乡镇、1个街道,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1个村民委员会。
八公山区辖八公山镇、山王镇、土坝孜街道、新庄孜街道、毕家岗街道,共2个镇、3个街道,2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1个村民委员会。

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辖毛集镇、夏集镇、焦岗乡,共3个乡镇,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8个村民委员会。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政治

市委书记:方西屏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宏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乔兴力
副市长:董众兵,孙全玉,钱力,成祖德,张东明,吴静
秘书长:张云廷
注:本表整理自淮南市人民政府网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经济

综述

201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3.5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比为7.3:65.7:2。
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9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461.4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192.2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9∶64.3∶27.8变化为7.9∶65.0∶27.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400元(折合4825美元),比上年增加4113元。
2012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6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01.1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20.1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9∶65.0∶27.1调整为7.8∶64.0∶28.2。人均GDP达33489元(折合5328美元),比上年增加3089元。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涨幅比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2%,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4.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3%,分别比上年回落7.6个和11.8个百分点。淮南市财政收入达163.8亿元,同比增长18%。
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8.18亿元。

第一产业

建国前,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加上天灾人祸,农业生产水平低下,1949年粮食单产仅45公斤,农民人均总产值150元。
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人民政府又颁布和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法令,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1949~1957年,粮食产量增长了21.4%,农业总产值增长了30.2%。
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激进的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力遭到破坏。1963年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下降53%,粮食产量下降57.4%,只相当于1949年的76%。60年代后期,由于扩种水稻,粮食产量有所回升。
建国以来,市郊农业生产总体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主要农副产品产量成倍增长。1990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从5.71万吨增加到26.82万吨,增长了3.7倍;油料作物总产从1415吨增加到4083吨,增长了1.89倍;大牲畜年末存栏数从20371头增加到53854头,增长了1.64倍;生猪年饲养量从1751头增加到122361头,增长了68.88倍;山、绵羊年饲养量从9635头增加到57817头,增长了5倍;水产品总量从295吨增加到4901吨,增长了15.61倍;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从2848万元增加到16414万元,增长了4.76倍,平均年递增4.36%
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203313公顷,比上年增长1.5%;棉花种植面积88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845公顷,分别减少4.5%,4.2%;蔬菜种植面积26552公顷,增长4.1%。粮食总产量133.8万吨,比上年增长5.0%,其中夏粮产量59.4万吨,增长6.2%;秋粮产量74.4万吨,增长4.1%。
2012年主要肉类总产量8.6万吨,比上年增长5.3%。全年出栏生猪47.9万头,增长5.8%;出栏牛4.7万头,增长7.4%;出栏羊25.8万只,增长4.8%;出栏家禽2122万只,增长5.8%。年末淮南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7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各式拖拉机113864台,下降3.8%;联合收割机4544台,增长16.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40753吨,增长4.8%;农村用电量78756万千瓦时,增长8.8%。有效灌溉面积104.7千公顷,新增0.23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58.8千公顷,新增5.8公顷。2011年冬至2012年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土石方1401万立方米,完成市级重点水利工程11项,整修圩堤9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公顷。年末,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3家,新增78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新增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

第二产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工业企业不断涌现,通过新建、扩建,淮南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设备不断更新,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加。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反映,80年代设备占31.8%,其中进口设备占3.5%;70年代设备占45.2%,其中进口设备占5.5%;60年代设备占15.8%,50年代设备占4.3%。淮南解放初期,仅有煤矿、电厂、面粉厂以及碾米、手工卷烟等8个工业企业,1949年工业总产值3382万元,其中地方工业总产值仅470万元。1978年底,淮南市工业企业发展到276个,工业总产值发展到10.75亿元(1980年不变价)。到1990年底,淮南市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000多家,工业总产值为44.5亿元。同时,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淮南市已建立起造纸、纺织、医药、日用橡胶、食品等轻工业生产体系。1990年底,轻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49家,年产值16.3亿元;轻重工业的比率1978年为29.2:70.8;1990年为36.65:63.35,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逐步趋于合理。
煤炭工业
淮南为中国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和煤化工基地的“三大基地”,华东地区的工业“心脏”。
经济以重工业为主,煤工业为支柱产业。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444亿吨。到2010年底煤炭产量将达到1亿吨左右,是中国13个亿吨煤炭煤炭基地之一。
煤炭工业企业有: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淮南矿业集团、国投新集集团、皖北煤电集团、淮浙煤电有限公司、淮沪煤电有限公司等。
电力工业
华东电力基地,电力工业发达。截至2009年底,淮南的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到1000万千瓦,到2020年,将建成装机总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时的"火电三峡"。是“皖电东送”的“领军主力”。
电力企业有:大唐淮南洛河电厂、中电投淮南平圩电厂、大唐淮南田家庵电厂、淮南田集发电厂(淮沪煤电有限公司)、淮南凤台发电厂(淮浙煤电有限公司)等。
化工工业
化工企业有: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70万吨甲醇项目)、淮化集团(神舟系列飞船推进剂提供者)等。
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有电子工业部第八研究所、比塞洛斯淮南(世界最大煤机企业)、发挥凯盛重工、舜立机械、长壁煤机等龙头企业,通过引进和专业配套,培育一批中小企业,形成合作密切、产业链长、关联性强的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陕西重卡集团年产5万辆新能源专用车项目,将淮南打造成辐射华东地区特种工程运输车辆制造基地。“十二五”期间,将煤机装备、工程运输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淮南市第四大支柱产业。形成以煤机装备、印后装备、石化机械装备为优势特色、工程运输机械加工制造为新增长点的四大产品体系,推动装备制造业跨上一个新台阶。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400亿元。

第三产业

明清时期,市境沿淮有洛河、石头埠两座具有一定规模的走集,因水陆交通便利,商业一度比较繁华。洛河镇属于怀远县东南乡的重要集镇。30年代初,田家庵已发展成为淮河流域一座有影响的商埠,大通、九龙岗因煤矿的开发,形成工矿镇,商业初具雏形。30年代中期,淮南铁路建成通车,田家庵作为煤炭输出港口的地位进一步加强,遂形成了田家庵、大通、九龙岗“淮南三镇”。至40年代,田家庵的商业已达七八百户。
1952年,淮南市个体私营商业总户数已由1949年的1145户,发展到3426户。从1953年开始分两步走,对淮南市私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淮南市仅有200余户不便归口的个体商贩维持经营,初步形成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两分天下的局面。1976~1990年,商品销、调出总额20.94亿元,平均年商品销、调出总额1.39亿元,是1976年商品销、调出总额的2.1倍,平均每年增长9.7%。国营商业经过调整结构、改革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以国营商业为主体,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渠道、开放式的流通体制逐步形成。截至1990年,外贸市场已发展到16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淮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256.5亿元,增长15.8%。进出口总额累计3.5亿美元,增长46.1%,增幅安徽省第8。其中出口完成2.45亿美元,增长167.5%,增幅连续8个月居安徽省第1;进口完成1.04亿美元。引进外商直接投资1.9亿美元,增长47%,增幅安徽省第5。境外投资800万美元,实现零突破。对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3.64亿美元,总量安徽省第3;增长180.5%,增幅安徽省第2。完成营业额2.0亿美元,总量安徽省第3;增长43.9%,增幅安徽省第4。淮南市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增长,城镇市场零售额233.9亿元,增长16.0%;农村市场零售额22.6亿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26.6亿元,增长16.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9.9亿元,增长12.4%;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63家,比上年净增124家。2012年,淮南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中有31家销售额超1亿元,比2011年增加5家。其中销售额1亿~5亿元的24家,5亿~10亿元的3家,10亿元以上的4家。31家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78.8亿元,占淮南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的82.8%。淮南市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73家,其中法人企业23家,个体户50家,比上年增加42家。2012年实现餐费收入4.6亿元,增长27.5%,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4个百分点。淮南市供销社、粮食、石油、烟草专卖增幅平稳。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社会

科技

2012年淮南市企业申报各类项目近300项,市政府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6个,安排资金4100万元,带动企业科技投入3.7亿元。争取到国家、省专项资金约1.9亿元。其中“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个;“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个;国家“973”科技专项3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8个;国家重点新产品1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5个,省科技项目21个,撬动全社会投入近16亿元。
新组建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5家。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部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和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紧紧围绕煤炭安全开采及装备开展研发,取得可喜的社会经济效益。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淮南)基本建成、即将投入运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淮南研究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一流研究机构入驻淮南高新技术开发区;淮南科技创新公服务中心加紧建设,毛集实验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进入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行列。

卫生

2012年淮南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32,927人,比2011年增加11327人。筹资标准提高到290元,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30万元,报销补偿比上年各提高5~10个百分点。推进支付改革,市一院、新华医院等8家医院启动按病种付费和住院费用支付总额预算管理工作,门诊补偿全面实现了“总额预算、分期支付、绩效考核”新机制。全年计补偿167.5万人次,以户为单位受益率达100%,补偿资金支出3.14亿元,住院实际补偿比62.2%,高于安徽省2.89个百分点,门诊补偿比51.35%,位居安徽省前列。

体育

1990年9月13日第十一届亚运会‘亚运之光’火炬传递经过淮南;1994年淮南荣获全国’田径之乡’称号;2000年安徽省运会,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最多的城市之一;2010年第十二届安徽省运会在淮南召开,口号为‘五彩淮南,盛世江淮’;2011年6月23日淮南首办中国第25届奥林匹克长跑日活动。
2012年淮南市在训运动员1028名,注册运动员428名,2012年组队参加23个项目比赛,获得59枚金牌,32枚银牌,56枚铜牌。输送了31名运动员进入省优秀运动队和安徽体院省体校。2010年成功申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之后,圆满完成2012年的基地复检。
2012年淮南市体育代表团参加省三体会20个大项23个小项的比赛,取得17个一等奖,43个二等奖,47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淮南代表团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淮南市体育代表团继续保持武术、中国摔跤等传统项目的优势,实现轮滑、网球等上届弱势项目的较大突破,达到了锻炼队伍、检验队伍的目的。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教育

2012年底,淮南市有各类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734所,其中普通高中38所,中等职业学校16所,初中94所,小学425所,幼儿园16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淮南市在校学生353624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4198人,中等职业学校35253人,初中74200人,小学137912人,幼儿园在园儿童61863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9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6%,初中入学率99.8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5%。淮南市教职工总数24425人,其中专任教师21004人,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5.04%、98.99%、99.83%。淮南市基础教育学校占地面积852803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74222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0942.58万元。职业学校占地面积126444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70567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7992.26万元。淮南市有高等学校5所,在校学生72382人,招收学生19538人,毕业生17270人。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文化

综述

淮南文化底蕴厚重。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纂了千古名篇--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淮南子》,发明了华夏美食--豆腐。淮南名胜古迹众多,有被中外考古学家称道的“五古”(即古战场、古墓群、古寿州窑、茅仙古洞、古生物化石群),其中的淝水之战是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淮南市力打“淮南子”文化、花鼓灯文化、豆腐文化、少儿艺术和八公山旅游文化“五张牌”,激活“文化强市”。积极推动《淮南子》“古为今用”,大力宣传《淮南子》,扩大影响。一批花鼓灯专业表演团体,多次代表国家和安徽省组团出国演出,展示花鼓灯艺术的品牌优势。从1992年开始,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淮南市承办的中国豆腐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17届。

寿春楚文化

楚文化是古中原文化与楚蛮(今江汉一带)区域性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基本要素是:青铜冶铸工艺、纺织和刺绣工艺、老庄哲学、屈原的诗歌和庄子的散文、美术音乐舞蹈等。寿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与楚文化互相影响、渗透、融合而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古文化。寿县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等。

花鼓灯

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花鼓灯,是流行于淮河流域四省二十多个县、市,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有舞、有歌、有锣鼓等打击乐演奏、有情节简单的小戏。它是中国九亿汉族人创造的最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是汉族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间舞蹈,它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人物的民间舞蹈之一。

推剧

推剧是安徽省地方戏曲之一,属于稀有剧种。推剧又名“四句推子”,是在推剧民间舞蹈“花鼓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年轻剧种。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交通

淮南交通事业起步早,发展快。因淮河舟楫之利,航运业历史悠久,淮南煤矿兴起之初,航运是其主要的运输形式。民国25年(1936年)淮南铁路(田家庵―裕溪口)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淮南煤炭运抵长江流域的运程,而且还是沟通江淮之间陆路运输的最便捷形式。50年代建成大(通)八(公山)线,保证了矿井建设和客货运输的需要。70年代,随着潘集煤田的开发,阜(阳)淮(南)铁路兴建,一座气势雄伟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横跨淮河,为千里淮河第一桥。建国后建成的纵横交织的公路网则成为沟通市内和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进入80年代,淮南铁路、公路、航运业全面发展,铁路复线建成通车,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邮电通信也得到长足发展,邮政电信可达世界各地。1988年开通的洞山至田家庵光缆数字通信线路为省内第一条,它标志着淮南市邮电通信已跨入安徽省先进行列。

铁路

淮南是产煤大市,铁路运输网络发达,阜淮铁路、淮南铁路、合蚌高铁贯穿淮南,另有西张、淮田两条直线铁路,矿区铁路更是纵横交错。截止2011年,淮南境内铁路线总长度达431公里,铁路线上镶嵌着淮南站、淮南西站、大通站、潘集站、凤台站等大大小小共16个火车站。在中国所有城市中,淮南铁路线路最长、车站最多,当创城市铁路“吉尼斯纪录”,有着许多大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也为淮南今后发展城市轻轨交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10月16日,合蚌高铁开通运营,淮南东站正式启用,将淮南纳入“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

公路

截止2011年,合淮高速(S17)、阜淮高速(S12)、淮蚌高速(S17)等高速公路穿过淮南,滁新高速(S12)加速推进。206国道、308、102、311省道四通八达。现已形成以洞山中路等干道为核心的公路交通网络。淮南长途新客运站是国家一级客运站,省际省内的班线达到145条,省际的班线多为每天发车一班,省内的班线从每天发车一班到十七班不等。市内乘坐1、2、3、8、9、12、24、26、30、38、110环线、121、210、310、630、G1路公交到达。

公交

截止2011年,淮南市有市内公共交通营运车辆近600余辆,公交线路近40条,城市公交车属于淮南市汽运总公司,淮南市运输总公司,淮南市二汽公司和淮南中北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营运。公交车营运时间一般从6:00到19:30,3路、9路、121路、127路营运时间到22:30。“淮南畅通卡”系由淮南中北巴士有限公司发行,中北巴士公司和其他公交公司能够刷卡的公交车上都能用。无人售票公交的路线后均加注W,普通公交,投币1元,刷卡九折。空调车,投币2元,刷卡八折。

的士

截止2011年,淮南市有出租车3200余辆,最常见的是起亚、桑塔纳、捷达、奇瑞等。出租车起步价6元,超过2.5公里后,桑塔纳、捷达、奇瑞等每公里1.4元,租车期间的等候费、过桥过路费等都由乘客承担,等候时间为5分钟。

航空

设有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淮南城市候机楼,淮南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之间采取开“空港快线”的方式,为本地旅客提供购票、班车接送、异地值机等“一站式”服务。距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需45分钟可达。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友好城市

国内

铜川 、天津市武清区、 江阴、 淮安 、阿拉尔 、海口 、琼山

国外

保加利亚鲁塞

经济友好合作及文化交流

香港、新加坡、日本北海道/札幌、德国鲁尔、韩国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旅游

淮南市依托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工业旅游、宗教文化这4大板块旅游资源,借“八公山”牌,努力建设皖西北旅游中心。淮南市已有包括八公山景区在内的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较高档次的景区簇团,淮南大景区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

八公山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淮南市八公山区内。206国道可达。距淮南市区约15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休闲、人文历史和地质地貌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旅游区。1998年8月开发建设景区,2001年9月15日对外开放。景区整体规划面积120余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8.85平方公里。大小40余座山峰起伏叠障,淮河流经群山之北,曲折环绕而东下。淝河沿山南麓注入淮河。八公山神秀,自古诸多骚人墨客争趋而至,刘安、李白、苏轼、欧阳修、刘禹锡、吴均、韦应物的足迹均踏遍过八公山,并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篇章。自2001年以来,淮南市旅游局与八公山区政府已先后举办了六届八公山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

上窑山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上窑为中国古代四大古窑之一。公园位于著名能源城安徽淮南市东北部,他依托钟灵毓秀的上窑山水,横卧于美丽富饶的高塘湖之滨。上窑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0.4平方公里。主要景观有“神山古杀”、“洞山寺”(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地藏王庙”、森林公园的“古存八景”为“奇峰障日”、“陡壁没摩天”、“岩开斗石”、“仙人桥”、“仙人洞”、“王母滩”等。被称为“山林存八景毕竟是天然神妙,风月绝千秋到处皆画意诗情”。公园留有战国时宋玉写下的千古名篇《高塘赋》。而当时楚襄王与宋玉游于雨梦之台的遗址叫作“上天台”。园区有北魏所建的“道观庙”,传说是张果老成仙之庙、有朱元璋年幼行乞时的避难和玩乐之所,“灵光一现”、“牵牛巷”等。院内有许多民间故事传说,譬如“王母滩传奇”和“仙人洞”故事。据称,在王母滩滩头有形似麦仁的印记,并留有王母的足迹和张果老骑驴的蹄迹。而神仙洞则有“仙洞神奇不虚传,曲径通幽达远山;佳境蹊径何人见,世人谁晓地中天”的赞誉。

舜耕山

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淮南东部城区与山南新城之间,原为长丰县与淮南市的界山。2004年长丰县曹庵等7乡镇划归淮南设山南新区。1992年9月经林业部批建为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规划面积为3.8万亩。境内林木繁茂,林相整齐,林间林荫夹道,曲径通幽,一年四季游人不断,是城区人们野营、避暑胜地。主要有以洞山和罗山为主的秀峰、怪石、涌泉、洞穴、湖潭(泉山湖和老龙潭)、古树等自然景观以及古寺庙遗址、古寨及跑马场遗址、革命活动遗址、日本碉堡群、古墓群、古战场遗址、古建筑等人文景观。

焦岗湖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西南部综合毛集实验区内,北距毛集镇1公里,东接八公山,南临千里淮河,被誉为“华东白洋淀”。碧波荡漾的焦岗湖由来自颍上、六安等地的18条河流汇集而成,宛如天赐碧玉,镶嵌在江淮平原,湿地植物丰茂,有万亩芦苇荡,千亩荷花淀,是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完好的区域之一。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野生动植物共同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卧龙山

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淮市谢家集区境内。合阜路可直达。距市区15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休闲、人文历史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旅游区。面积为10余平方公里。卧龙山风景区名胜古迹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有龙窝泉、姐妹泉、元女泉、青石匣、御史碑、圣旨牌坊、千里坂子、跑鱼窝等20多处景点。景区有林木80余种,森林深处有狐狸、山鸡、画眉等珍稀动物。

淮河民俗风情园

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是集休闲、健身、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景点。该园始建于1998年,2000年11月对外开放。整个园区占地面积132665平方米,内有音乐喷泉广场、迷宫、明德寺、桃花岛、功德塔、鸵鸟园、老年公寓、淮河民俗风情博物馆等景点。淮河民俗风情博物馆为国家二级文化馆。展室均为微派瓦房,馆内以壁画与实物结合的形式,展现了千百年来淮河人民生产、生活、文化、风俗、体育等旧时场景。让参观者受到启迪,不忘淮河人民过去的艰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新四军纪念林

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位于淮南市东部。206国道穿境而过。距市中心15公里。是一处集纪念、教育、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景区。2002年10月,在淮南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中共淮南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倡议下兴建的。总面积43333平方米,整个林区被十字形道路分成四个部分,由于花果山顶与路面落差10米左右,主路设置37级踏步和5个平台,踏步数象征着抗日战争1937年爆发,在主路两边镶嵌着按时间顺序的新四军大事记和新四军著名将领的生平简介碑刻,顶部为20×20米的中央平台,正面书写着“新四军精神永放光芒”九个大字,背面的新四军简介,记述着新四军浴血奋战,新四军纪念林景区是一部碑、林结合的新四军历史知识宝库,是一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是人们举行入党、入团宣誓活动的好场所。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淮南名人

刘安(汉淮南王)、廖运周、蔡世济、陈玉先(中国国画家)、金克木 、周涛(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淮南三中毕业)、王珉(吉林省省委书记)、郭冬临(小品演员,山东人,在淮南市成长)、柏耀平(中国舰长之一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一平(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程安东(原陕西省省长,淮南市高皇镇人,淮南二中毕业)、张燕(中国民歌天后,淮南十中毕业)、蔡伟燕(亚洲女飞人)、王亚非、毕汝洲、宫俊英、沈家富、陈传阔、雷敏强、宋世鹏、张琪、刘明善、殷光衡、丁叮、李清江、马勇( 全美杰出华人青年之一)、叶子。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淮南特产

淮南豆腐菜
淮南豆腐菜是以豆腐为主要原料,辅以不同配料,经过不同烹调方法和制作工艺制作出来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菜肴,是营养学、药理学和神话传说的完美结合,具有口感细腻,营养味美,是美食林中的一支奇葩。淮南豆腐菜是徽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徽菜的辉煌创造过业绩,也必将为徽菜的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淮南是豆腐的发源地,故豆腐名菜众多。上窑馓子:上窑古称秦墟,历来就有经商之习,是三县一市重镇,商贾云集,骚客多集此地,故民风盛行。当地人每逢传统节曰和走亲访友时,多有拎上集市的一种看似金黄澄澄、一反反整齐如梭地捆扎在一起的“点心”,大家都把它称“馓子”,也有称“油果”、“油面条”等的。总之这种食品由来已久,据相传和考证:“馓子”很可能是在明末清初就传入上窑一带,解放前多有人食用,据老人回忆,上窑街上的“馓子”做的最地道的有两家,就是“杨氏炸馓铺”和“蔡氏炸馓铺”。上窑“馓子”和其它地方的“馓子”相比,有所不同。原因是它一直保持传统工艺,用面粉、明矾、精盐、白糖等和成油面,经过饧制过程,制馓艺人用其高超、熟练的技术把油面盘拧成网被形,下入六成以上的油锅中浸炸定形,成品后有乳白色、淡黄色、金黄色,软、脆、焦、酥、香、鲜、咸、微甜等特点。它可直接食用,也可烩、涮、淡季制馁,可做主料、辅料。由于其食用方便,价廉质优,颇受当地乡邻和外地客人喜爱

潘集酥瓜
潘集酥瓜是特色农产品,全区酥瓜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建立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还制定出台了淮南市无公害酥瓜栽培技术规程,并先后注册了“南龙”、“田牛”、“金香”等酥瓜品牌,酥瓜种植已成为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潘集酥瓜在为市民带来口福的同
时,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芦集绿豆圆

绿豆圆又称“小豆圆”、“糊虾圆”,为“淮河三豆”之一。淮南境内沿淮河两岸均有大小不同的生产厂家、作坊和店铺。绿豆圆是用绿豆粉、淮河虾皮、面粉、绿豆芽或黄豆芽瓣合拌在一起,制成小圆子放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炸制呈金黄色时,即浮出油面,涝出沥油。绿豆圆子易保管、易储存、能散装、能袋装,食用极为方便,即可煮、烩、烫、涮,也可直接食用,冷、热、干、湿均可

淮南羊肉汤

淮南市凤台县的羊肉汤比较著名,而朱马店镇的羊肉汤是淮南市味道最好的。食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淮南羊肉汤味香辣,肉细嫩,以上等羔羊为原材料,辅以名贵、淮南特产香料,开锅时香飘四溢,食之口舌生香。羊肉汤亦是以汤为主,汤醇厚,味鲜美,与牛肉汤共为淮南双绝。

淮南牛肉汤
淮南地处淮河南岸,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牛羊遍地,特别盛养牛羊,当地古沟一带又是回民居住地,对牛肉酷爱。对牛肉的加工也有独到之处,牛肉汤更是淮上人家美味佳肴,早餐的最主要食品。淮南牛肉汤
淮南牛肉汤选用几十种滋补药材及卤料按一定的比例经传统工艺炮制。久经熬制而成,青香可口,不黑汤,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丝和干丝,是江豫皖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

淮南豆腐宴
八公山豆腐,以八公山清冽甘甜的古泉水泡制淮河流域的优质大豆,加之豆腐发祥地世代相豆腐传的精湛工艺制作而成,使得淮南豆腐不仅口感细腻绵滑,营养丰富;也更显得质地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更为神奇的是,淮南豆腐还能够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碎。淮南八公山豆腐制品已多达数十个种类,烹饪方法达30余种,可做成菜肴400余种。淮南八公山豆腐晶宝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无黄浆水味,托也不散碎,故而名贯古今。一顿豆腐宴,让游客真正领略到八公山豆腐久负盛名的风采。

淮南豆腐节_淮南市 -荣誉

淮南市 淮南市-历史沿革,淮南市-地理环境

15荣誉编辑有地方立法权的全国较大的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
合肥经济圈重要成员城市
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淮南市潘集区及凤台县)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联合国“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优秀案例”奖
国家首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
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城市
中国最具影响力节庆城市
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六连冠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
中国最具现代化能源城市
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城市
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中国豆腐之乡
中国少儿舞蹈艺术之乡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花鼓灯艺术研发基地
中国能源之都
中国火电三峡
国家大型煤炭基地
全国13个亿吨煤炭基地之一
全国6个煤电基地之一
新中国电力工业的摇篮
华东工业粮仓
安徽省煤化工基地
2010年苏商投资中国首选(最具潜力)城市
2010年浙商重点推荐投资城市
2010年度中国节庆产业金手指奖・最佳节庆城市奖
2011年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奖
2011年中国最佳投资城市
2011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30103/24142.html

更多阅读

浅谈我国工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 广东书院制度沿革

浅谈我国工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兼议我国工会制度的完善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张宇彬摘要: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工人开始成立与雇主对抗的组织,这便是工会;伴随着中国近100年来的政治经济大变动,工会制度也

声明:《淮南市 淮南市-历史沿革,淮南市-地理环境》为网友这一处叫心碎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