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 隆美尔-个人简历,隆美尔-人物履历

隆美尔,全称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隆美尔与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隆美尔出生于符腾堡邦的首府海登海姆市。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授予蓝马克斯勋章。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1938年隆美尔少将任元首大本营司令。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隆美尔上将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隆美尔元帅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在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2岁。

隆美尔电影_隆美尔 -个人简历


隆美尔

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JohannesEugen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元帅,通称“沙漠之狐”,也是德国极少数以中产阶级出身以及未进入过参谋学校而获得此头衔的军人。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对隆美尔评价:“我们面对的是一位大胆与熟练的对手,一位伟大的将军。”

隆美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一名战功卓越的士兵,曾于意大利战区的英勇表现并受获蓝色马克斯勋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入侵法国的行动中,隆美尔担任了第7装甲师师长,以迅速的机动攻势俘虏大批敌军与物资,使该师获得“幽灵师”的称呼。法国战役后,隆美尔前往北非战场,以少数的德国师与意大利军队向英军发动攻击,收回意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后又击退了持有装备、人员和制空权优势的英军反攻―战斧作战,以及在加查拉战役中以8万人和560辆坦克的兵力将11万人与840辆坦克的英国第8集团军击溃、后者物资与人员损失过半。隆美尔因为此役的成功而被晋升为元帅,也因为其先前多次以少胜多的活跃表现而产生了“隆美尔神话”。

但到了阿拉曼战役后,隆美尔部队的补给状况每况愈下,再度面对拥有物资增援的英美两军已难以对抗,隆美尔因此最终离开了北非,回到德国占领的西线负责抵挡盟军入侵欧陆的防务。战争后期,隆美尔被卷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动中。由于他广泛的知名度,希特勒让其选择可享有荣誉的私下自杀进而保护家人,或受军法审判、全家送至集中营,隆美尔选择前者后服毒身亡,希特勒为其举办国葬。

隆美尔的军事能力受到多位军事学家的推崇与批评,包括其亲临前线所发展出的灵活机动战术、对军中同僚过于严苛和难以相处、行事莽撞、未重视后勤与战略观狭隘等都有许多争议,甚至有人认为其杰出能力不过仅是英军不承认敌军士兵的素质,而将隆美尔吹捧为军事天才的说法。除了军事能力外,隆美尔也以人道精神对待敌军士兵、并拒绝了杀害犹太裔和英国突击队战俘的命令。

隆美尔电影_隆美尔 -人物履历


隆美尔(右2)同他的姐姐、两个弟弟合影1891年11月15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邦首府海登海姆市。
1910年7月加入军队在第124步兵团任中上、上士。
1911年3月被送进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11月毕业。
1912年1月升中尉军衔。
1914年3月1日,任职乌尔姆第49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
1916年与露西?莫林(LucieMaria)结婚。
1917年夏,在伊松索河前线并因在夺取蒙特山和隆格诺恩的突击行动而荣获德意志帝国最高荣誉――「蓝色马克斯」勋章。
1917年任上尉连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二级铁十字勋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和功勋奖章。
1928年得独子曼弗里德。
1933年10月,升为少校,被委任德国中部戈斯拉一个山地营的指挥官。
1935年10月,被提升为中校并且担任波茨坦陆军学校的教官。
1937年,出版了《步兵攻击》一书,获得希特勒赏识,书中贯穿了德国军事理论的进攻精神,提出「进攻,进攻,进攻!」强调了发扬火力的重要性。
1939年9月,被任命为少将。波兰战役期间,负责指挥希特勒的警卫部队。
1940年任第七装甲师师长,同年6月20日,第七装甲师占领瑟堡,结束了进攻法国的战斗。战斗结束后荣获一枚骑士级铁十字勋章,被纳粹德国政府誉为「战神」,装七师也因在隆氏指挥下的神出鬼没被敌方誉为「魔鬼之师」。
1941年1月被晋升为中将,2月担任德国非洲军团的司令,指挥非洲战场的德意志联军。
1942年,获带剑橡叶铁十字勋章,任非洲装甲军团司令,晋上将军衔,同年6月22日当天在攻占托布鲁克后被授予元帅(Generalfeldmarschall)军衔。
1943年3月31日,被希特勒召见授予镶钻带剑橡叶铁十字勋章。
1943年8月18日被任命为B集团军司令,负责意大利防卫任务。

隆美尔戎装照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任驻法国西线陆军。
1944年7月15日致函希特勒,批评他的战争领导策略,请求他思考停战。
1944年10月14日,被查出与七月二十日希特勒暗杀事件主谋高级军官有接触。希特勒要求他在军法审判与自杀之间选择。隆美尔最后在乌尔姆(Ulm)近郊的贺林根(Herrlingen)家中自尽。
1944年10月18日,希特勒为他举行国葬。

幼年经历


隆美尔

埃尔温・隆美尔于1891年11月15日星期日中午、于德意志帝国巴登-符腾堡州的海登海姆出生,该地为乌尔姆郊外的一小座城市。父亲为海登海姆文科中学的数学老师―埃尔温・隆美尔(他以自己的名字为儿子命名),老隆美尔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他们两人都以数学家的身份而小有名气,也在海登海姆相当受人尊敬。母亲海伦娜(Helene)则为巴登-符腾堡州地方行政首长卡尔・冯・卢兹(KarlvonLuz)的女儿。父母两人皆为新教徒。隆美尔有位兄长曼弗雷德(Manfred)、姊海伦娜(Helene)和弟盖哈德(Gerhard)与卡尔(Karl),其中曼弗雷德在年幼时即去世。隆美尔童年时体质盈弱[,据其姊海伦娜叙述,隆美尔因为发色淡薄、皮肤苍白而被家庭成员以“小白熊”称呼,而据隆美尔本人人事纪录中夹着的备忘录上记述:“小时候常在自家宽大的庭院里游玩,十分幸福。”

父亲在年轻时曾于炮兵部队服役过,但除此之外隆美尔家就无与军方有任何关系,也未有与其相关的亲戚。此外也因为隆美尔家族教育市民的阶级出身,在看重贵族出身的德意志帝国陆军中十分不利。1898年,隆美尔父亲成为了阿伦文科中学的校长,全家也因此搬到阿伦。由于阿伦没有小学,隆美尔在进入中学就读前必须先由家庭教师来授课。1900年进入由父亲所管理的中学就读,起初隆美尔在校表现不佳、散漫而懒惰,是个对于运动和读书都没有兴趣的孩子。到了10多岁后隆美尔突发上进,尤其是数学这科的成绩变好,且对体育活动也开始关心。隆美尔特别对飞机起了兴趣,14岁时与朋友共同做了一个与实体大小相同的滑翔机,虽然最后没有成功飞起,但以1906年欧洲才有了能以自身动力飞行的飞机来说,当时隆美尔的作品已算是小有成就。

隆美尔希望成为飞机工程师,但遭到父亲的反对,后者希望其能加入符腾堡王国的军队,但隆美尔本人却对军事生涯没有兴趣

从军


隆美尔

隆美尔于1910年7月19日加入了驻魏因加滕(Weingarten)的符腾堡皇家陆军“威廉一世皇帝”第6步兵连(即德意志帝国陆军第124步兵连),成为下级军官候补生(Fahnenjunker)。在以下级军官的身份作了半年的勤务后,隆美尔于1911年3月进入了普鲁士王国但泽皇家军官学校。在隆美尔念军校的时间里,他遇见了将来的妻子―来该地专读语言学、17岁的露西・玛利亚・莫林(LuciaMariaMollin,隆美尔常叫她“露西”)。在军官学校毕业后,隆美尔也经常与露西以信联络,两人于1916年结婚。1912年1月27日,隆美尔获得少尉军衔,并回到了第124步兵团单位内,主管新兵的训练工作。1913年,隆美尔与瓦贝卡・史坦慕尔(WalburgaStemmer)有了一个私生女―哥露特(Gertrud),并以给予生活费为条件,要求不要公开此事。日后隆美尔也请妻子能宽恕他的这个“过错”。

1914年3月,隆美尔被调往驻乌尔姆、与第124步兵团一样同属第27步兵师的符腾堡皇家陆军第3野战炮兵团(即德意志帝国陆军第49野战炮兵团),但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又转回第124步兵团,担任该单位下第2营第7连内的一个排长。

参战经历

1914-1933年
与意大利总司令加里波尔蒂在的黎波里(1941年)1914年3月1日,隆美尔被派到乌尔姆第49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8月,隆美尔回到原来的步兵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9月他的左腿被打伤,为此他荣获了二级铁十字勋章。1915年1月,隆美尔重返第124步兵团,又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1916年后期他被派往东线罗马尼亚作战。1917年5月,隆美尔被召回西线作战。到了8月返回东线,并在那里再次受伤。9月,隆美尔所在的营被调往意大利北部参战。隆美尔率领的部队作战英勇,突破科罗弗拉防线,攻克蒙特山,占领隆格诺恩,这些战绩使隆美尔赢得了德国很少颁发给低级军官的功勋奖章,并被提升为上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隆美尔先是被派往一个军团参谋部任文牍工作。1920年10月1日,隆美尔被派往施登卡德指挥一个步兵团的步枪连,他一直在那里呆到1929年。1929年10月,隆美尔被派往德雷斯顿步兵学院担任教官。在这段时间,隆美尔根据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作战经验撰写了《步兵进攻》一书,《步兵进攻》于1937年初被出版发行。1933-1940年

1933年10月,隆美尔军衔升为少校,被委任德国中部戈斯拉一个山地营的指挥官。1935年10月他又被提升为中校并且担任波茨坦陆军学校的教官。1938年二战爆发前夕,他又被调往另一所军事学院任教。1939年9月,隆美尔被任命为少将。
波兰战役期间,隆美尔负责指挥希特勒的警卫部队。德军迅速地消灭了波兰,隆美尔也开始充分认识到坦克部队和闪电战的重要性。波兰战役之后,希特勒问隆美尔需要担任何种职务,隆美尔暗示希望指挥一支装甲师。1940年2月15日,尽管缺乏装甲作战的实战经验,隆美尔还是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第7装甲师隶属于霍斯将军指挥的第15装甲军准备入侵低地之国和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第7装甲师风驰电掣般的横扫过比利时和法国。5月13日,第7装甲师在激烈的战斗后强渡了默兹河。5月15日,冲过了菲利普维尔。5月21日,隆美尔的部队已经越过了康布雷,勒卡特,抵达了阿拉斯,在这里他们遭遇了英军两个坦克团大约70辆坦克的阻击,其中有一些德军37mm反坦克炮无法击穿的马蒂尔塔II型坦克。正当英军坦克大量杀伤了德军的步兵和反坦克炮的时候,隆美尔命令德军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月26日,第7装甲师继续前进,并攻占法国最大工业城市之一的利勒,这个行动使法国第1军团一半的部队陷入困境。6月5日,隆美尔命令他的装甲师顺着两座还没有被破坏的铁路桥跨过了索姆河,第7装甲师此时的速度已经是平均每天40-50英里了。6月10日,隆美尔的部队终于在迪埃普附近抵达了英吉利海峡岸边。6月16日清晨,第7装甲师从鲁昂的法军一座桥梁上跨过塞纳河,然后向南疾驰,17日第7装甲师在行进间开始攻击瑟堡,于19日攻占了这座法国重要的深水港口。6月25日,法国战役结束。法国战役期间,第7装甲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
隆美尔在指挥第7装甲师的时候总喜欢自己跟着侦察部队,他认为对于一个指挥官来说经常走近自己的士兵是很重要的,这种习惯一直被带到了后来的北非战场。隆美尔有时候会故意将上级的命令置之不理,他认识到最高指挥部有时候并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所以隆美尔经常先执行自己的命令,等做完了再去向上级报告。隆美尔的参谋人员对隆美尔这种行为并不赞同,而他们更多的时候是根本找不到他。隆美尔在写给自己妻子露西的信件中称法国战役是一次“闪耀的法国之旅”。

1940-1943年
1941年隆美尔在北非战场

法国陷落以后,隆美尔继续他的军事生涯。1941年1月他被提升为中将并在2月被召回柏林担任德国非洲军团的司令,2月12日,隆美尔接到命令抵达的黎波里。非洲军团由两个师组成,他们的使命就是支援已经在1940和1941年1月在北非同大不列颠军队战斗的意大利盟友。从40年12月至41年1月,英联邦的军队将他们逐出了埃及,意大利人已经被击退至利比亚境内。

1941年2月14日,隆美尔的先头部队第5轻装甲师部分人员装备在的黎波里上岸。隆美尔意识到意大利人由于被英军击败而士气低落,他会见了意大利的指挥官。2月24日,德国非洲军团首次在的黎波里以东和英军发生小规模战斗,3月31日,非洲军团对布雷加的英军发动了一次成功的进攻。隆美尔使用其在法国成功的闪电战术给了英军狠狠一击。非洲军团继续向东追击撤退中的英军,一直深入昔兰尼加并攻占了班加西。

4月13日,隆美尔的部队向南绕过港口要塞托布鲁克攻克巴迪亚,接着又于4月15日占领了埃及西部边境上第一个城市萨鲁姆。隆美尔的进攻迫使英军及其盟军退守到了托布鲁克要塞内。4月11日到13日,隆美尔第一次尝试攻占托布鲁克,但是失败了。托布鲁克对于整个北非的战线有着重大的战略地位。
隆美尔第二次尝试攻占托布鲁克是在4月30日至5月2日,此时他的敌人和朋友都因为他狡猾的战术而称他为“沙漠之狐”。4月中旬至6月中旬,英军也发动了一些小规模的进攻,但是在德军威力强大的88mm炮的打击下损失惨重,被迫撤回了防御阵地。1941年6月,无论是英军还是德意军队都无力再发动攻势,双方只有加固防御阵地的实力。在德国,宣传机构已经把隆美尔塑造成一个无敌的将军。

1943-1944年

1943年3月至7月,隆美尔因严重的病情只能和妻子和儿子在一起度过。7月10日,他被指派为德军在希腊的指挥官,不过很快又被召回柏林。随后隆美尔参与了德军镇压意大利政府倒戈向盟军,大量德军涌入意大利境内并解除了意大利军队的武装。11月初,隆美尔又被委任为意大利的指挥官,很快这个职位被凯塞林将军所取代。11月下旬,隆美尔离开意大利回到德国。
12月初,希特勒正式委派隆美尔视察从北边开始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全部海岸防御工事。12月31日,隆美尔被任命为B集团军群的指挥官,这个集团军群的总指挥是陆军元帅伦斯特。隆美尔视察了从荷兰到波尔多沿海岸的防御工事,也就是著名的“大西洋壁垒”。为了阻挡盟军的登陆,隆美尔特别设计了防空降的障碍物,这种东西被称为“隆美尔芦笋”,还有很多在海滩上的障碍物以及大片的地雷带。由于盟军成功的实施了欺骗行动,使得德军在海滩防御重点地区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隆美尔对盟军可能的登陆点判断有误,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一线实施了登陆,数日之后盟军就完全控制住了滩头阵地,并向纵深扩大。
尽管隆美尔在卡昂外围暂时阻挡住了英军的进攻,党卫军第12装甲师摧毁了英军100多辆坦克,但是在盟军绝对优势空军打击下,德军终于顶不住了。当盟军坦克潮水一般涌过德军的防线,隆美尔心中对德国必胜的信念已经荡然无存了,他开始怀疑德国是否还有继续战争的必要。1944年7月17日,在一次空袭中隆美尔的座车被击中,隆美尔受了重伤,不得不离开了前线。德国反希特勒的军官们曾经找过隆美尔试图说服他加入他们的阵营,尽管隆美尔对战争失去了希望,但是他却始终没有直接参与反希特勒的活动(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历史学术界的观点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1944年7月20日,德国反希特勒组织策划了一起爆炸试图刺杀希特勒,可惜行动阴差阳错的失败了。这个事件牵连了很多的高级将领和军官,其中也包括隆美尔。8月8日,隆美尔被从法国医院转到他的故乡斯瓦比亚的赫尔林根山庄。8月12日,密谋刺杀希特勒的重要成员戈台勒被捕,从他箱子里搜出来的有关文件上有隆美尔的名字。另外一名参与这个组织的成员霍法克也向希特勒的秘密警察证实隆美尔支持刺杀希特勒的行动。


隆美尔葬礼1944年10月14日,希特勒的第一副官布格道夫向隆美尔转达了希特勒的命令,隆美尔有两种选择,自杀或者被逮捕受审。隆美尔选择了前者,服毒自杀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结束生命。1944年10月18日,希特勒下令为隆美尔举行国葬并全国默哀一天。

隆美尔电影_隆美尔 -主要功绩

一线作战


沙漠之狐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终于发动了准备已久的侵略战争。在西线,德军采取闪击战术,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便越过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继而侵入法国。在向法国的进攻中,隆美尔担任第4军团第7装甲师师长,负责突破缪斯河向瑟堡入侵的任务。
越过法国边界后,隆美尔的前卫部队一直尾随撤退的法军第1、第4两个骑兵师前进到达缪斯河,位于地南特和豪克斯的两处桥梁已被法军炸毁,隆美尔的装甲师渡河受阻。
1940年5月13日隆美尔不顾法军炮火的轰击,来到岸边,了解敌情,寻找渡河位置。他发现法军在河西占据着有利的隐蔽地形,用重炮封锁缪斯河,使德军很难找到他们的准确位置;这里的所有渡河工具几乎部被法军击毁,只要德军一出现,就有被歼灭的危险。经过现场侦察,隆美尔认为只有用强大的炮火压住西岸所有被怀疑是敌军隐伏的地区,方能使德军渡过缪斯河。
于是,隆美尔调来炮兵,在渡河前又下令燃烧沿岸一带房屋充作烟幕。然后,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开始强渡。强渡时,隆美尔乘坐第一批船,直接进行指挥。当在西岸建立了一个立足点之后,隆美尔又立即返回东岸,来到第2步兵团的渡河点。第2步兵团有一个连的工兵正在架设一个八吨式的浮筏,他立即命令改换为十六吨式。隆美尔下达这一命令的目的,是要让一部分战车尽早渡河,不然,已经到达西岸的步兵将会遭到法军的战车与大炮的袭击。不出所料,载运战车的浮筏还没有抵达波岸,法军已经发动了反击。第二天上午,第一批十五辆战车在西岸登陆。隆美尔即指挥河西岸的德军向荫蔽在森林里的法军进攻,掩护后续部队渡河。
德军突破缪斯河防线,给法军造成了严重威胁,法军遂放弃缪斯河防线向后撤退。

先发制人

隆美尔率领先头部队紧紧追击从缪斯河撤退的法军,他以战车团为先锋,用炮兵作掩护,快速前进,把友邻部队远远地甩在后面。
1940年6月5日起,隆美尔的装甲师已经开始从索穆河北岸向南岸发起进攻。索穆河上的公路桥,在法军撤退时已经被炸毁,只有两座铁路桥和两座旱桥没有破坏。隆美尔在向索穆河南岸发动进攻前,首先以强大的炮火对这几座桥梁作封锁性的射击,当占领这四座桥后,即令战车、其他车辆和步兵迅速通过,1940年6月6日,隆美尔的装甲师已在索穆河南岸像演习一样,以疏开的战斗序列,越野前进。装甲车打头阵,一面走,一面战斗,前进的速度恰好使步兵可以跟得上。这一天,德军前进了十二英里,第二天前进了三十英里。隆美尔装甲师于1940年6月20日攻到瑟堡,把法军打败。
在六个星期的战斗中,隆美尔的装甲师仅死伤二千余人,而俘获敌军则共计有九万七千余人,由于这次进攻的胜利,隆美尔荣获了一枚武士级十字勋章。

鬼师遗产

隆美尔 隆美尔-个人简历,隆美尔-人物履历
隆美尔在对法作战中总结出一条经验:在两军对战中,谁先用火力压制住对方,谁就往往可以获得胜利;在静止时等候战况发展的人,常常总是会被对方击败。因此,即使不曾发现对方准确目标,也要先发制人。他认为时间的集中重于空间的集中,速度足以抵消数量的优势,弹性可视为奇袭的工具。
隆美尔喜欢首先利用88mm高炮打击敌方坦克,紧接着指挥大规模坦克集群进行冲击。

沙漠之狐

1940年6月,正当法西斯德军进攻法国的时候,意大利则一面向英法宣战,一面乘机出兵北非,进攻英属埃及和索马里,企图夺取苏伊士运河,控制地中海直通印度洋的通道。12月,英军开始反攻。意大利军队被迫向利比亚境内撤退。1941年初,英军在利比亚的托卜鲁克登陆,对从埃及撤退的意军进行夹攻,经过两个月激战,意军十个师被歼。1941年2月6日,德军决定派一个轻快师、一个装甲师去援救意军。隆美尔被任命为援救意军的德国非洲军的军长。
从2月11日起,隆美尔开始到非洲战场了解情况,发现英军已经占领了本海齐,并准备向提波里坦尼亚境内进攻。于是,隆美尔首先命令意军必须坚守塞尔提海湾地区的提波里坦尼亚防线。因为这条防线既可以防止英军继续深入,又可以使德国空军在非洲有一个可供作战的必要空间,以便向英军发动闪电式的进攻。但是,面临的问题却是兵力不足。如果等待德军的两个师全部到达,再阻止英军的进攻就太迟了,而现在只有一个团,提波里城的意军在遭到失败之后士气又大为低落,多数军官已经捆好了行李,希望能够早日撤回意大利;为了阻止英军的继续进攻,隆美尔决定利用现有兵力,包括即将到达的第一批德国援军在内,并已要求空军对本海齐港口发动一次空中攻击,炸毁英军通向本海齐的运输路线,破坏英军的增援。隆美尔的计划遭到意方的反对,意大利的一些军政官员在本海齐地区置有产业,不愿意向那里轰炸。意军则不相信能守住塞尔提地区和阻止英军进攻。意军在隆美尔的坚决主张下,轰炸了英军通向本海齐的运输线,1941年2月14日派出一个师向塞尔提增援。同一天,德军的先头部队--第三侦察营和一个战防炮营也到达了提波里港,二十六小时后就开到了最前线,隆美尔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总指挥权。
1941年2月底,隆美尔获得敌方一个新情况,英军王牌第7装甲师撤回埃及,进行休整和补充;它的战区由刚从英国调来、都是新兵的第2装甲师的一半兵力来接管。澳军第6师也调换了第9师,而该师有一部分因补给上的困难还未开到前线。英军敢于这样作,是因为他们认为德国前来支援的兵力很少,不敢贸然行动。与英军的想法恰恰相反,隆美尔没有等待德军全部到齐,便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和条件,采取了大胆的进攻行动。此时,德军第5战车团和意军一个师已经开到前线。1941年3月15日,隆美尔把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组成混合纵队,从塞尔提向穆尔祖赫发起进攻,迅速向南挺进了四百五十英里。这次行动,给了英军以意想不到的打击,同时还获得了在非洲条件下作战怎样进行装备和如何长途行军的经验,为以后的进攻打下了基础。
1941年3月24日清晨,隆美尔指挥德军又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地和飞机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后,即占领了可以控制这一带高地的梅尔沙隘道以及比尔盐水沼地以南的高地,并在那里构筑工事,准备固守。这时,隆美尔面临的问题是,等待兵力在5月底到齐之后再进攻,还是马上就行动。如果等待后续部队到齐再行动,那么,就急需解决水源问题,因占领地区的水源已经枯竭。同时,还会使英军利用这段时间构筑起坚固的工事,其结果将使德军付出更大的代价。不然,就只能使用现有兵力向梅尔沙隘道进攻,以求在一鼓之下击败敌人。隆美尔决定不给英军喘息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去打击敌军,变被动为主动。
3月31日晨,在英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德军开始向梅尔沙隘道进攻。双方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德军于傍晚占领了该隘道,第二天,德军又向阿吉打比亚发起攻击,也是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占领了阿吉打比亚周围的地方。在这次战斗中,隆美尔为了不让敌军知道自己的实力,他用汽车改装成许多假战车,迷惑敌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隆美尔灵活使用机械化部队,不给敌军喘息机会,所以,不到一个星期,英军就从昔兰尼加的西界阵地后退了二百多英里;不到两个星期,英军从昔兰尼加的东界后退四百英里,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卜鲁克的部队。英军因为隆美尔指挥作战灵活,能够根据沙漠地形、气候等特点用兵,常常以少胜多、从被动变为主动,而称他为“沙漠之狐”。

为何隆美尔以劣势兵力却几乎能每战必胜?主要原因是他能认清沙漠战争的特殊性质。北非是装甲兵的理想战场,诚如隆美尔自云:“在一望无涯的沙漠上,摩托化部队能发挥其最大威力。”英国人则深受所谓“步兵心灵”的影响,所以虽享有数量优势但还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隆美尔本人又是一位著名的步兵战术专家,其所著《步兵攻击》一书早已成为权威名著,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却一跃成为装甲名将,所以其心灵的弹性实不可及。事实上,他不仅善于运用装甲兵,而且更善于运用步兵来配合装甲兵。诚如其自云:“装甲部队为摩托化军团的核心,其他部队都是辅助性的,应绕着核心旋转。应尽量用战防武器来消耗敌方装甲,而把自己的装甲兵保留供决定性打击之用。”这也正是孙膑以下驷当上驷的办法。
英军两次攻击(“简短作战”和“战斧作战”)的失败又暗示战术趋势已有新改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防御相对攻击居于优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此种趋势完全倒转过来。装甲兵的闪击几乎势如破竹,令人以为攻击必然能够压倒防御。但隆美尔却证明,即令在北非沙漠那样开阔地区中,对于防御战术若能作巧妙运用,也仍能击退优势敌军的猛烈攻击。这也正是所谓“机动防御”观念的萌芽。事实上,攻击与防御是一体的两面,善战者必须同时运用而不可偏废。一般人还有一种误解,以为沙漠地区是无险可守,实际并非如此。尽管是沙漠,其中还是有若干要点,例如隘道、山脊、要塞等,可用作防御的基础,尤其正因为可守之地甚少,遂更增加这些要害的战略价值。整个北非战役几乎都是以这种据点来作为发展的基础。

英军撤到托卜鲁克后,丘吉尔与参谋长委员会密商时,指出:“放弃托卜鲁克要塞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于是,向此地派了大量的增援部队,以加强防守,双方形成了拉锯战。1942年6月,德军才攻克托卜鲁克要塞。希特勒为了奖赏隆美尔这一次胜利,把他提升为元帅。当时的隆美尔只有51岁。
不久,英军派蒙哥马利中将来与德军交战,此时德军弹药和粮食都已经不足了,因此在阿拉曼战役中蒙哥玛利击败了德军,此后,德军在非洲战场便连遭到败绩。1943年3月,隆美尔被调回大本营。他曾对他的儿子曼弗里德说,他已经失宠了,并认为不能再希望得到任何重要位置。于是,他开始写回忆录。7月,他被任命为驻北意大利“B”集团军群司令,12月担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驻丹麦军事监察员。1943年12月-1944年7月任驻法国“B”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7月20日,反对希特勒的集团暴露后,希特勒逮捕了一些军官。在被逮捕的军官中,有隆美尔的老战友和下级,隆美尔曾经亲自向希特勒要人。因此,他也成了希特勒怀疑的对象。1944年10月14日,这个为法西斯德国到处侵略的隆美尔,终于被希特勒派人逼他服毒自杀。

隆美尔电影_隆美尔 -人物影响

能力


隆美尔与妻子隆美尔为部下戴上铁十字勋章隆美尔被部份历史学家评价为资质卓越的战术家与伟大的军事指挥官,特别是精于机动战和敏锐判断敌人弱点的能力,但绝非毫无缺点,尤其是他在战略、统筹大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上颇受批评。隆美尔在指挥上总是位居前线,他的一些下属如芬克对于这样的风格予以赞赏,但弗里德里希・冯・麦勒锡将军(FriedrichvonMellenthin)则对此提出质疑,因为这种作法会使得隆美尔和其参谋幕僚发生冲突,事前拟定的种种计划也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变卦而修改,甚至取消;以及也会因为亲自设身于战地而影响对大局的判断能力,如阿拉斯战役时因为受到多辆坦克的攻击而向上级报告“遭到数百辆坦克的攻击”。此外,隆美尔因为身在前线,经常与后方的指挥部失去联系,而当有行动决策时,下属军官总是找不到隆美尔,进而造成混乱。在法国战役期间,隆美尔经常不顾侧翼与后方安危的攻击英法军的防线,被批评莽撞行事。古德里安传记的作者肯尼兹・麦可塞认为隆美尔在极多的场合中将个人野心置于第一位,而企图掠夺他人成就,还会虐待、辱骂同僚,并将个人过错怪罪于他人,这些都可在法国战役中所见。而在与意大利军的交流中,隆美尔也多次表示义军将领和政府的不可靠,像是他认为意大利将领贪图享受。根据他非洲作战参谋的叙述,隆美尔在军营中过得十分节俭,并与部下住同样的军营,使用同样的配给品[494],因此隆美尔成为深受士兵爱戴、但将官不甚喜欢的将领。
隆美尔在1941与1942年间于非洲夺下了多次战役的胜利,这些都是在敌军人数与补给状况胜过他的条件下透过积极进攻所取得的。有许多次在德军高层反对下,隆美尔也执意发动攻击,尤其是隆美尔在未有良好补给下进攻埃及这件事,当时局势令其仅有两种选择,不是停下补给再发动攻击就是立即追击,而隆美尔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来夺取埃及,第8集团军近乎崩溃,且敌人在补给速度上远胜轴心军,因而选择追击,但最后遭到失败。而隆美尔认为他的补给都是意大利军的消极应付和将补给运输船班资料都泄漏给了英军。英国军事历史学家马丁・凡・克瑞福德(MartinvanCreveld)对此写道:“德军只有部份摩托化和倚赖不算强大的汽车工业,但要因为政治情势来稳定无能的意大利军。利比亚港口的吞吐量是如此地小,但它所要掌握的(补给)路程是如此地长。局势似乎很清楚,尽管隆美尔创下无数的战术成就,只要轴心国补给问题无法获得解决,进攻中东的计划将永不可行。隆美尔一再无视下达的命令,并试图越过其补给基地的合理推进距离,这是一个不应被容忍的错误。”麦勒锡写道:“隆美尔常仅以一时冲动或不完整的资讯就进行对整场战役的赌博,如十字军作战的情况就是这样。”英国史政局也评述:“隆美尔不怎么关心补给事务,他只希望必要时都可取得即可,这是他手下参谋的一个困难任务,因为他们常不知道隆美尔下一个企图是什么。”

隆美尔自己也清楚他的战功声誉系于频繁的军事赌博,因此认真、仔细地将当时想法记录于作战文件中,用作事后解释和捍卫自己行为的论据,特别是有关他在1942年要发动夏季攻势进攻埃及时[499]。1942年8月的中东英军司令哈罗德・亚历山大对隆美尔评价道:“他是一位最优秀的战术家,紧密地控制每一个装甲单位的行动细节、快速地抓住一瞬间的机会并以机动战中扭转局势。然而,我对于他的战略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怀疑,特别是他是否充分了解一个健全行政计划的重要性?隆美尔快乐地指挥着眼下控制的机动部队使他想要获得迅速的成功,对于未来并没有充分的考虑。”亚历山大的一名情报官员―大卫・亨特爵士(SirDavidHunt)则评价隆美尔:“……也许他的才能是指挥一个装甲团、或装甲师,但到了装甲军就是其极限了。”

英雄形象

隆美尔的生平广为人知,不仅是德国人,也包括其敌国军民。其著名的骑士风度和优异的战术能力令他赢得了敌军将领的敬重,包括奥金莱克、丘吉尔、巴顿和蒙哥马里,而隆美尔对他们也是如此。隆美尔也是少数不多被盟军官方下令计划暗杀的轴心国指挥官(其他如莱茵哈特・海德里希与山本五十六),然而不同于后两者,该行动以失败告终(即菲力普行动(Operationflipper))。

隆美尔麾下的非洲军也从未被指责过犯下战争罪行,隆美尔自己也曾提到过北非战线是一场“没有敌意的战争”(KriegohneHa?)。许多例子也显示了隆美尔对盟军战俘的人道作为,比如他在坚忍行动(Operationfortitude)中俘虏了罗伊・胡德瑞吉(RoyWoodridge)与乔治・蓝涅(GeorgeLane)两位突击队中尉时,抵制了希特勒所下达的《突击队命令》,并未将前两人处决,另外也拒绝遵照后者杀害犹太裔战俘的命令。隆美尔驻于法国期间也反抗了希特勒要求其驱逐该国犹太人的命令,并多次写信抗议犹太人的待遇。英国突击队的吉欧菲・凯耶斯(GeoffreyKeyes)少校在其攻击德军海岸防线的任务失败而阵亡后,隆美尔下令进行其保有军人荣誉的埋葬。另外,在大西洋壁垒建设期间,隆美尔指示法国人不用作奴隶,但应付出劳动。
战争结束后,当隆美尔涉入刺杀希特勒的政变行动后,他的道德价值名誉在盟国间大幅提高,也被西方盟国引用为一位勇于对抗希特勒的忠诚德国人。在1951年美国所拍摄的《沙漠之狐》电影更是助长其知名度与声誉,令其成为备受瞩目的德军将领。1970年,西德海军的一艘力长斯级驱逐舰即命名为隆美尔号。

隆美尔电影_隆美尔 -军事理论

《步兵攻击》

隆美尔最著名的军事著作,核心内容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强调部队灵活机动、大胆推进。

进攻力学(杠杆战术)

这种战术的核心内容是正面佯攻敌人,而将主力迂回到被攻击方的后方或一侧,予敌人致命打击。在北非战役敌众我寡的的情况下,击溃英国著名的第八集团军,隆美尔也因此一战成名。

《隆美尔文件》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哈特整理隆美尔战术资料而发表的军事著作,其实该作品也融入了作者的军事思想。主要内容论述了「沙漠战争规律」,如包围战、遭遇战、消耗战等,并记述了沙漠战场上组织军队协同作战的方式。提出以炮兵为火力点、坦克用于机动作战,而步兵为辅的作战方法。

隆美尔电影_隆美尔 -死亡缘由

没有审判的死刑

埃尔温・隆美尔生前已经是传奇人物,有关他的书籍比任何一位德国国防军将军都多,德国非洲军团的士兵把他们的首长称作“沙漠之狐”。他的座右铭是:“隆美尔不论到哪儿都要走在最前面。”希特勒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把他塑成“人民元帅”;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十分崇敬地评价隆美尔说:“你是个冷静狡猾的敌人,一位伟大的将军。”
隆美尔在历史上的形象一直熠熠发光。第三帝国初期,他还充满激情地赞扬希特勒的“旷世奇功”,然而从1943年起,他就成了德国国防军中敢于就不断恶化的形势向元首直言的少数高级军官之一。1944年6月6日,盟军攻入法国后,隆美尔成了希特勒最危险的反对者。
1944年9月末,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马丁・鲍曼在从元首大本营发出的一份印有“帝国秘密事务”字样的呈文中报告,隆美尔曾说“暗杀成功后他将领导新政府”。这份文件意味着对希特勒最喜欢的隆美尔将军作了死刑判决。因为鲍曼诬陷了隆美尔,那些试图在1944年7月20日用炸弹炸死那位独裁者的人和隆美尔一点关系也没有,而几年前,隆美尔对鲍曼的羞辱使他记恨在心。
在鲍曼的报告发出几天后,两位将军来到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所,并强迫这位被英国军机炸成重伤的元帅吞服了毒药丸。
连希特勒也不敢像对待“7・20密谋者”那样,到人民法院控告、绞死这位最高勇敢荣誉勋章的获得者。
考虑到他的妻子露西和时年16岁的儿子曼弗雷德,隆美尔服从了――这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服从。
希特勒虚伪地向隆美尔的遗孀表示哀悼,并为隆美尔安排了国葬。陆军元帅格尔德・冯・伦德泰特在悼词中高度评价道:“他的心属于元首。”

矛盾中纠缠

在这位元帅悲惨地死去大约半个世纪后,慕尼黑著名的纪录片制片人莫里斯・菲利普・雷米在为其著作《隆美尔的神话》查找档案时,发现了长期保存在民主德国档案馆中的材料。这些材料证明,当时隆美尔确实很接近反抗,盟军在1944年6月6日攻入法国后,隆美尔决定开放西线并想违背希特勒的意愿结束战争。
雷米说:“说出‘我要开放西线’这样的话,需要很大的勇气。可能只有隆美尔才有这样的威望。如果他成功的话,盟军将在3――5天内占领鲁尔区,战争很可能在1944年8月底结束。
如果隆美尔的重伤没有妨碍他结束西线战事的话,可能还会有数百万人在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到德国国防军1945年5月8日投降为止战争的最后10个月里,有270万德国士兵阵亡,这相当于从1939年战争开始到1944年夏天的这段时间里牺牲的德国士兵的总和。
在私人生活和职业生涯方面,隆美尔一生充满了矛盾,内心充满了彷徨。埃尔温・隆美尔本想成为一名工程师,但是当教师的父亲却让他去参军。他服从了。“本来我父亲是个幻想者,是个软弱的人,只有在军队里他才被锻炼得坚强了。”父亲一开始让他把他送去炮兵部队,无奈炮兵不收留看起来体质羸弱的隆美尔。老隆美尔想办法为儿子写了一封推荐信,在信中把他描绘为一名“体格健壮的运动员”。直到一番折腾之后隆美尔才被符腾堡步兵124团所接受,开始了自己的军人生涯,不久后被送往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在那里收获了他的中尉军衔和爱情。
隆美尔在其军官生涯中也表现出这种矛盾性: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个年轻的上尉就表现出非凡的勇气,但是他也通过违反命令和不遵守纪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德国军队曾以“蓝色马克斯”勋章嘉奖占领阿尔卑斯山脉中马塔尤尔山峰的功臣,但攻克这座山峰的隆美尔却一无所得,于是他便抱怨这个勋章的公正性。传记作家雷米说:“埃尔温・隆美尔可能是惟一向这一勋章提出异议的军官。他一生都不能忍受这种委屈。但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那么渴望得到承认。”
1933年当帝国总理的希特勒觉察到隆美尔喜欢追求声望和荣誉后,便利用了他的这种心理。1934年,希特勒和隆美尔在戈斯拉尔第一次会面,一部彩色电影显示了希特勒是如何检阅一支仪仗队的。在希特勒身后是一位戴着钢盔的矮小、瘦弱的军官(隆美尔),他把希特勒衬托得特别高大。1939年,在德国国防军袭击波兰前不久,隆美尔被提拔为元首大本营的指挥官,并且没有经过总参谋部的培训就被晋升为少将。“隆美尔从一开始就做了让希特勒喜欢他的一切”,雷米评价道。
隆美尔在法国战场指挥的第七装甲师被对方士兵称为“幽灵师团”,因为它能出现在对方意想不到的地方。隆美尔因此获得了骑士勋章。
直到1941年在北非战场上隆美尔才成为传奇人物。当时与德国结盟的意大利人在北非同英军的作战中大败,希特勒命令组建非洲军团,帮助意大利人摆脱困境。到了北非战场后,隆美尔命令组建伪装甲部队,以迷惑敌方的侦察。当真正的德国装甲部队投入战场时,他又命令战车必须绕居民区行驶,好让敌人摸不到自己的实力。
隆美尔虽然尊敬元首,但他还是拒绝执行希特勒下达的处决令。许多从德国逃出来的政治犯到法国的外国军团中作战,希特勒曾命令隆美尔将非洲军团俘获的这些人就地枪决。但是隆美尔却对这道命令置之不理。
尽管隆美尔并不服服贴贴,但希特勒还是在1942年9月将“沙漠之狐”提升为元帅。隆美尔终于去了他一直想去的地方――最高决策。宣传部长戈培尔称赞他是“一个传说里的形象”。后来成为德国国防部总监的于尔里克・德迈齐埃批评道:“毫无疑问,隆美尔是被希特勒利用了,但是他也乐于被希特勒利用。”

反抗希特勒

早在北非战场期间,隆美尔就预料到德国将会输掉这场战争。地中海上的补线已不再起作用,因为盟军破译了德国密码并将德国军舰一艘艘地击沉。这时从柏林发来一道命令,让他们坚持下去。隆美尔没有听从,他骂希特勒:“简直是疯了!”隆美尔又冒了一次险。他把非洲军团从几千公里以外撤回,这成了战争史上闪光的一页。
1943年3月初,隆美尔不得不离开非洲。希特勒授予他骑士勋章,但是“沙漠之狐”自己清楚:“我已经失宠了。”
1943年11月,隆美尔出任法国西线陆军“B”集团军司令并负责加强“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据说他还组织人员加固法国沿海的防务以阻止盟军登陆。隆美尔已看出“败局已定”,尽管如此,他还是饱满的精力和热情去执行新的任务。雷米确信:“对现实形势的估计和对希特勒的忠诚,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折磨着隆美尔,使他内心饱受煎熬。”
直到最后隆美尔还希望说服希特勒下台。这位元帅一直把一份列举了元首错误决定的备忘录带在身边,直至他被迫服毒自杀的那天。

末路英雄之死

“沙漠之狐”是纳粹分子还是抵抗运动的斗士?传记作家雷米说:“埃尔温・隆美尔两者兼具。”但这样说并不准确,因为他至死忠于第三帝国,他被人诬陷了。
1944年10月14日12点,盖世太保的刽子手把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所包围起来。一辆大卡车挡在路口。为了防止隆美尔外逃,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之间的公路也被封锁了。
53岁的“沙漠之狐”隆美尔还有他生命的最后15分钟。
陆军人事署长布格道夫和侍卫长梅塞尔带来了隆美尔的死亡邀请。他们彬彬有礼地对隆美尔说,希望和他单独谈一谈。
几分钟后,隆美尔独自走出书房,面如死灰。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对家人讲:“我在一刻钟之内即将死去,死在自己人手里是很令人伤心的。但是这座房子已经被包围,希特勒指控我犯了卖国罪。总算是他的好意,顾念我在非洲的战功,已准许我服毒自尽。两位将军已经把毒药带来了,只要三秒钟即可生效。如果我接受,他们不会像平时惯例那样诛连家属,也就是你们而言。他们也不会加害我的僚属。”他又继续说,“只要有一点风声透露出去,他们就认为无遵守协议的必要了。”
儿子问他:“难道我们不能自卫吗?”
“那完全不在考虑之列。宁可死一人,而不要大家在乱枪中丧生。况且,我们也没有充足的弹药。”
他只有十分钟的告别时间。他加快语速说:“他们一切都已经有了最精密的准备,我死后还可以受到国葬的荣典。我已经要求在乌尔姆举行。在一刻钟之内,你,艾丁格,就一定会接到一个从乌尔姆瓦格纳医院打来的电话,说我在途中因为中风死去了。”
隆美尔套上褐色的非洲军团的制服,把小狗锁在书房,环视四周后,带走了他最后的荣誉――元帅权杖。
隆美尔坐在车后座的右边,车门被关上,奔驰车开动了。驶出500米后,他们停在一个有砾石坑的小树林里。布格多夫将军要求梅塞尔将军和司机多泽离开,5分钟再回来。
后来司机回忆说:“我看到隆美尔坐在汽车后座上,显然生命垂危。他毫无知觉地瘫倒,抽噎着……他嘴里还残留着氰化钾。”
非洲丢失了。隆美尔之从非洲回来之后,希特勒交给他两把元帅权杖。希特勒私下向隆美尔描述过一种新的“神奇武器”。这能够把一个成年人从3公里之外的马上震下来!(希特勒还在梦想着计划中的原子弹)。
盟军攻入法国后,隆美尔计划除掉希特勒以实现和平,“然后我就开放西线”。但他没有直接参与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他觉得“死希特勒可能比活希特勒更有危险”。刺杀希特勒的前3天,隆美尔还乘坐敞篷车视察诺曼底前线。两架英国喷火式战斗机对他发动突袭。隆美尔跳起来,紧紧抓住了挡风玻璃――就像在非洲一样。炸弹炸坏了隆美尔的汽车,他从车上滚下来,鲜血直流。副官把这个失去知觉的人拖到担架上:他头颅破裂,面颊骨粉碎,据说他的左眼永远不能再睁开。
在病床上得知刺杀希特勒的行动失败,元首还活着。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面如土色。
隆美尔的传记作家雷米对《图书报》说:“他一生的悲剧是:1、当英军袭击阿拉曼时,他不在非洲;2、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他在家庆祝妻子的生日;3、当7月20日刺杀希特勒时,他躺在战地医院里。”
希特勒在格拉夫・施陶芬贝格1944年7月20日的炸弹行刺中劫后余生。
约德尔将军曾经说过:“隆美尔元帅的叛变对元首的打击很深。但是他不想在德国人民面前把一个曾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隆美尔推向法庭。”而事实上,如果宣布一个对元帅忠心耿耿的大将军的背叛,无疑于有打乱和动摇军心和民心的反面作用。
1944年10月14日12点,隆美尔被迫服下了氰化钾。
隆美尔的儿子曼弗雷德担任斯图加特市市长22年之久。《图片报》问他:“隆美尔元帅事先知道1944年7月20日对希特勒的刺杀吗?”曼弗雷德回答道:“他不知道。把一切寄托在刺杀希特勒的成功上,这对父亲来说太危险了。他认为死希特勒可能比活希特勒还危险。”《图片报》又问:“你父亲留下了什么东西?”曼弗雷德回答道:“英雄的光环、沙漠战争、骑士精神、对手的认可,在正义一方留下了悲剧性的结局。”1941年2月6日,一位身材不高但很结实的德国陆军中将奉命来到希特勒的办公室。他就是在进攻西欧的战争中名声鹊起的埃尔温・隆美尔。希特勒把一本印有英军奥康诺中将照片的英国杂志递给他。原来早在1940年6月10日,即法国投降前10天,意大利就对英法宣战,并出兵北非,进攻英属埃及和索马里。可是参战不到半年,意军却连遭惨败,损失了10个师。为此,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德国的非洲军军长,前往北非挽救败局。隆美尔告退时,希特勒用满怀希望的目光看着他,向他点头致意,并紧紧握着他的手。

赐死缘由

1944年6月6日隆美尔的妻子露西举行50岁生日派对,此时西线军事形势万分紧张,但身为司令官的隆美尔还是从诺曼底前线驱车赶回德国老家。他在巴黎为他的妻子购买了一双新鞋作为生日礼物。然而正当隆美尔喜气洋洋地沉浸于这片欢愉之中时,“盟军已于当日凌晨开始在诺曼底登陆”的消息打断了一切美好。他连夜赶回前线指挥部。
1944年7月17日,隆美尔乘车从诺曼底前线返回总部,途中遭两架盟军(英军)飞机袭击,汽车撞上路旁的一棵大树,隆美尔被抛出汽车。经急救发现他头部有四块碎骨,然而他却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两天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行刺希特勒的“7・20事件”。一群不愿与希特勒一起走进坟墓的德国军官们于1944年7月20日制造了炸弹爆炸事件,企图谋杀希特勒,但未获成功。此前,密谋分子多次与隆美尔接触,而隆美尔这时设想的联合英美反苏的计划,也确实使得他与希特勒的矛盾不断激化。在他看来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而希特勒要让德军战到最后一人的做法则是要把个人位于国家之上。8月12日,密谋刺杀希特勒的重要成员戈台勒被捕,从他箱子里搜出来的有关文件上有隆美尔的名字。另外一名参与这个组织的成员霍法克也向希特勒的秘密警察证实:隆美尔曾让起义的人相信,如果阴谋得逞,他可以算一份。9月末,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马丁・博尔曼在从元首大本营发出的一份印有“帝国秘密事务”字样的呈文中报告,隆美尔曾说“暗杀成功后他将领导新政府”。这些文件让希特勒对最喜欢的隆美尔将军作出了死刑判决。

隆美尔电影_隆美尔 -个人作品

隆美尔战时文件

和《论语》类似的,《隆美尔战时文件》并不是其本人所写。是盟军在获得隆美尔夫人的许可后于其家中搜获书信,之后李德哈特根据其与文档资料编写。作品尊重隆美尔本人,大部分是只加评论不加修改的,可以说是军事家和军事爱好者们研究隆美尔必读的作品。

步兵攻击

隆美尔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内容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强调部队灵活机动、大胆推进。主要内容为:
步兵进攻时需要火力的支援。
兵力不足於对方,就用火力压制对方。
尽量靠前配置武器。
猛烈的集火射击是获得胜利的关键。
欺骗敌人是最好的战术。
攻击前采用心理战,使敌人丧失信心和斗志。
用最简练明确的方式指挥军团协同作战。
利用一切办法,制造佯动。
时刻做好侦察和警戒工作。
部队运动时做到无声无息。
部队驻防时,需迅速建筑工事。
密集的火力和坚固的工事是减少伤亡的关键。
初级指挥官务必做到坚决果敢。

进攻力学

进攻力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30103/24030.html

更多阅读

瓦内萨・马赛尔 瓦内萨・马赛尔-个人履历,瓦内萨・马赛尔-从业

瓦内萨_瓦内萨・马赛尔 -个人履历姓名:瓦内萨·马赛尔本名:VanessaMarcil艺名:Sally Vanessa Ortiz绰号:性别:女生日:1968-10-15血型:未知星座:天秤座生肖:未知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身高:体重:语言:职业:喜欢的颜色:出道时间:所属公司:爱好:女

声明:《隆美尔 隆美尔-个人简历,隆美尔-人物履历》为网友只想与你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