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刺尾鲷(学名:Acanthurus nigricauda)俗名:倒吊、粗皮仔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刺尾鱼亚目刺尾鱼科的其中一个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自东非洲,东至土木土群岛,北起日本南部,南迄澳洲大堡礁。中国台湾东部及兰屿海域有分布。主要栖息于清澈而面海的舄湖及礁区,栖息深度一般在30公尺以下,幼鱼则活动于水表层至水深3公尺处。以藻类为食。 。
尾刺_黑尾刺尾鲷 -基本信息
黑尾刺尾鱼
俗名:倒吊粗皮仔
学名:Acanthurusnigricauda
英文名:Shoulderbarsurgeonfish,White-tailsurgeonfish,Blackstreaksurgeonfish,Black-barredsurgeonfish,epaulettesurgeonfish,Epaulletesurgeonfish,Epaulettesurgeon
中文名:黑尾刺尾鲷 黑尾刺尾鱼
科名:Acanthuridae
科中文名:刺尾鲷科
同种异名:Acanthurusgahhm,Acanthurusgahmnigricauda,Acanthurusnigricans,Acanthurusnigricaudus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自东非洲,东至土木土群岛,北起日本南部,南迄澳洲大堡礁。中国台湾东部及兰屿海域有分布。
模式种产地:St.MatthiasGroup
濒危状态: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栖息环境:礁区、近海沿岸
栖息深度:1-30米
最大体长:40cm
有毒鱼类:是
经济性:是
食用鱼类:是
观赏鱼类:是
尾刺_黑尾刺尾鲷 -形态特征
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头小,头背部轮廓随着成长而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扁平齿,齿固定不可动,齿缘具缺刻。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分别具XI棘及III棘,各鳍条皆不延长;胸鳍近三角形;尾鳍弯月形,随着成长,上下叶逐渐延长。体一致为紫灰至黑褐色,体侧无任何小班点及线纹,但在鳃盖上方,眼正后方具「一」字形黑斑,而在尾柄棘向前亦具一黑斑。背鳍及臀鳍黑褐色,背鳍基底具一有时不显之紫色纹,鳍缘为淡蓝色;尾鳍褐色,鳍缘为白色,基部具白色弧带;胸鳍基部黑色,余淡白色;腹鳍黑色,鳍缘为淡蓝色;尾柄棘沟缘为黑褐色。
尾刺_黑尾刺尾鲷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于清澈而面海的舄湖及礁区,栖息深度一般在30公尺以下,幼鱼则活动于水表层至水深3公尺处。以藻类为食。
尾刺_黑尾刺尾鲷 -渔业利用
一般以流刺网、延绳钓或潜水镖鱼法等捕获。观赏及食用兼具。剥皮后,煮姜丝汤,肉质鲜美。尾柄上骨质盾板非常锐利,易伤人,处理时需小心。因食物鲢之关系,可能具热带海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