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区,2004年5月撤县设区。同年8月3日挂牌。处于粤北中部,北江上游,自古为“五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之枢纽,湘、粤、赣交通之咽喉”,而今是珠三角资本扩散和产业转移的连绵区,是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的战略通道,是连接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接合部,具有南拓北展的明显区位优越性。境内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韶赣高速公路、106国道和北江纵贯南北,323国道横穿东西,省道与地方公路纵横交错。曲江区是13万年前人类祖先“马坝人”繁衍生息之地,又是“石峡文化”的发祥地,华夏民族古老文化的摇篮之一。曲江自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县,至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钟灵毓秀的曲江,曾孕育出盛唐名相张九龄、北宋名臣余靖等一批历史名人。境内有韶关钢铁厂、韶关发电厂等多家大型工业企业。客家居民约占八成,境内通行客家语。
曲江_曲江区 -曲江概况
曲江区曲江是13万年前人类祖先“马坝人”繁衍生息之地,又是“石峡文化”的发祥地,华夏民族古老文化的摇篮之一。曲江历史悠久,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至今已有2116年的历史。钟灵毓秀的曲江,曾孕育出盛唐名相张九龄、北宋名臣余靖等一批历史名人。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调整韶关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曲江县,设立韶关市曲江区。同年8月3日,举行建区挂牌仪式。全区总面积1651平方公里,现辖10个镇108个村(居)委,总人口30.2万人。境内有韶关钢铁厂、韶关发电厂、大宝山矿等多家省属大型工业企业。
曲江处于粤北中部,北江上游,自古为“五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之枢纽,湘、粤、赣交通之咽喉”,而今是珠三角资本扩散和产业转移的连绵区,是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的战略通道,是连接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接合部,具有南拓北展的明显区位优越性。境内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和北江纵贯南北,323国道横穿东西,省道与地方公路纵横交错。
曲江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6.87万千瓦,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是中国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之一、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省重点林业县之一。
曲江区曲江旅游资源丰富,有“南宗祖庭”之称的千年古刹南华禅寺,有史前期古人类“马坝人”遗址,有返朴归真、山光水色交融的小坑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曹溪假日温矿泉度假村、小坑温泉、枫湾温泉等多个温泉度假基地。
近年来,曲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3亿元(当年价),同比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2.35亿元,同比增长48.9%;国税地税分别完成3.43亿元和1.7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8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31.51亿元,比增12.4%。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3016元,比增4.8%;农村人平纯收入3389元,比增3.2%。与此同时,曲江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
曲江_曲江区 -历史沿革
2004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0号)调整韶关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韶关市曲江县,设立韶关市曲江区,曲江区辖原曲江县的马坝镇、罗坑镇、樟市镇、大坑口镇、乌石镇、沙溪镇、大塘镇、小坑镇、枫湾镇、白土镇,区人民政府驻马坝镇。曲江区于8月3日挂牌成立。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辖10个镇(马坝、罗坑、樟市、大坑口、乌石、沙溪、大塘、小坑、枫湾、白土)。
原:曲江县2004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0号)撤销曲江县,设立韶关市曲江区
曲江县总面积3176平方千米,总人口41万人(2002年)。
县人民政府驻马坝镇,邮编:512100。行政区划代码:440221。区号:0751。拼音:Qujiang Xian。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
曲江区2000年,曲江县辖23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66031人,其中:马坝镇 111623人、大桥镇 8019人、周田镇 17643人、大塘镇 22761人、枫湾镇 13722人、小坑镇 5180人、沙溪镇 12434人、大坑口镇 8854人、乌石镇 8866人、樟市镇 21143人、自土镇 10178人、龙归镇 22310人、重阳镇12865人、犁市镇29116人、花坪镇 6163人、黄坑镇 10922人、火山镇 7087人、灵溪镇 3128人、白沙镇 6544人、罗坑镇 7694人、江湾镇 5367人、风田镇 5642人、梅村镇 4618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