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教程_《新闻评论教程》 -编辑推荐
《新闻评论教程》古今中外引经据典,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全书既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新闻评论形式演变的基本趋势,也反映了最近十年来当代中国新闻评论的迅猛发展的崭新图景,还在社论、言论版等多个重要章节中,通过对中外新闻评论不同的操作规范、表达方式的对比,为学习者提供了开阔的认识视野。・查看全部>>
・《窗里窗外》林青霞唯一自传>>・《超好看》南派三叔主编65折热卖>>
新闻评论教程_《新闻评论教程》 -内容简介
《新闻评论教程》体例新颖,案例丰富,点评精彩。编者不仅是高校新闻评论教学一线的学者,还曾做过多年的媒体评论员、时评专栏作家,积累了丰富的新闻评论写作经验和教学案例。全书在系统全面阐述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写作规律和操作规范的同时,配插了大量的案例和案例评析,有利于系统训练新闻评论实战写作和编辑能力。
《新闻评论教程》古今中外引经据典,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全书既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新闻评论形式演变的基本趋势,也反映了最近十年来当代中国新闻评论的迅猛发展的崭新图景,还在社论、言论版等多个重要章节中,通过对中外新闻评论不同的操作规范、表达方式的对比,为学习者提供了开阔的认识视野。
书后(封三)配有学习卡,其所指向的网络课程和案例资源库,有在线交流和不断更新的功能,读者可以获得比教材更为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
《新闻评论教程》既可作为高校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本科、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新闻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查看全部>>
新闻评论教程_《新闻评论教程》 -目录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律第一节新闻评论是认识与意见表达的文本
一、特定的认识与普遍的表达
二、为什么“人人都应该学习写新闻评论”
第二节新闻评论的思维特点和写作特点
一、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二、新闻评论的形式特征:追求观点的表达效率
三、新闻评论的思维特征
第三节从中国新闻评论史看新闻评论的演进
一、从“论说”到时评
二、从传播思想到判断事实
第二章新闻评论中的观点
第一节观点,论点的辨识
一、从内容上看
二、从文本内部的相互关系看
三、从写作的角度来看
第二节论点的表达形式是判断
第三节论点中的判断分类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二、具体判断与普遍性判断
第四节论点的要求
第三章新闻评论中的事实
第一节评论中新闻事实的不同作用
第二节作为论据的事实
一、论据的要求
二、论据的种类
第三节新闻事实的积累与利用
第四节新闻评论中对新闻事实的处理方法
一、新闻事实的处理原则
二、新闻事实的处理方法
第四章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第一节论证的作用
第二节论证的基本方法
一、演绎推理的运用
二、归纳推理的运用
三、类比推理的运用
四、分析方法的运用
五、厘清概念的逻辑方法的运用
第五章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节奏
第一节结构是表达效率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新闻评论的开头与结尾
第三节新闻评论论证部分的结构
一、并列结构
二、递进结构
第四节新闻评论的节奏
第六章新闻评论的选题
第一节选题的性质与过程
一、选题的对象是要评论的事件或问题
二、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三、选题是对媒体定位与受众需求契合点的寻找
四、选题是作者的认识结构与新闻事实之间的契合
第二节选题的类型
一、事件性选题
二、非事件性选题
三、周期性选题
第三节选题的标准与经验
第七章新闻评论的标题
第一节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
一、效率性的要求
二、表现性的要求
第二节新闻评论标题的演进与类别
一、评论标题的演进轨迹
二、新闻评论标题的分类
第八章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
第一节新闻评论语言的一般特征
一、作为议论文体,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文体的语言特点
二、作为新闻文体,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议论文体的语言特点
三、当前新闻评论语言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新闻评论文风的变化
第九章社论
第一节社论的制度性特征
一、代表媒体而不代表个人
二、选题、写作都有固定的机构与程序
第二节“社论时评化”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中西社论的对比
一、数量――题材――类型的差异
二、论述风格,语言风格的差异
第十章言论版
第一节言论版概述
第二节言论版的构成要素
一、社论
二、内报头
三、读者来信
四、个人专栏
五、问题讨论
六、图像
第三节言论版的内在关系与特征
第十一章新闻述评
第一节在开阔的视野中理解新闻述评
第二节从发展源流看新闻述评的功能、特征
第十二章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一节关于电视评论的认识问题
一、电视评论能否表达理性认识?
二、“电视评论”的标准与划分电视评论形态的标准
第二节电视评论的类型
一、主持人评论
二、参与(交流)式评论
三、电视述评的繁荣与危机
第三节广播评论的特征
一、“类交流”的语言特征
二、口语化的文稿写作
三、多要素构成的音响特征
四、即时交流的动态特征
第十三章网络新闻评论
第一节网络新闻评论的价值、标准和教学内容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价值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标准
三、网络新闻评论的教学内容
第二节网络新闻评论的形态及功能
一、重大新闻事件的主题论坛和日常的新闻跟帖
二、BBS论坛中的主帖与跟帖
三、网络评论专栏
四、以“专题”的形态集纳的评论
五、以实时对话形式展开的评论
第三节网络评论写作的影响因素
一、网络技术、资源对网络评论写作的影响
二、网络环境的阅读节奏对网络评论选题的影响
三、网络人际环境对网络评论风格的影响
第十四章新闻评论的伦理
第一节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
一、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基于其影响力
二、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体现在媒体的评论制度、写作者的个人行为和具体评论作品三个方面
三、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体现在具体情境中的审慎判断
第二节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
一、文本之外的伦理问题
二、文本中的伦理问题
参考书目
报刊索引
・查看全部>>
新闻评论教程_《新闻评论教程》 -前言
中国新闻评论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不仅为新闻评论的教学和教材提供了丰厚的资源,而且使我们有可能在比以前更为开阔的认识结构中更深刻地把握新闻评论的规律。但是,对于评论教材来说,仍然有其自身要面对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更有效率地把新闻评论的写作素养和能力“教出来”?
评论教学和教材本身需要做出的努力,就是从教师的理性认识向学生的素养、能力的转化。这既需要在教材的编写中以生动的写作实例来说明评论写作的一般规律,也需要教材编写的逻辑尽可能接近学生学习心理真实的发生、演变过程。
“案例化”是本书的一个基本追求。本书对评论写作规律和写作规范的揭示,大都安排了与其相对应的具体作品供同学们体会,也有相应的案例说明或案例分析。其中一些案例,还专门邀请相关作者写出他们的经验、体会,或直接采用对他们的访谈。这些会帮助学习者接通理性与感性两个层面,增强对新闻评论的实际体验。
学习新闻评论教学的实际起点,应该是对新闻评论的阅读经验。这是因为:对于一个没有什么写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当然应该选择一个较低的起点,而不是较高的起点。只有从好的阅读经验出发,才可能使学生自觉接近和培养好的写作经验。本书以阅读经验作为教学起点,首先从阅读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对新闻评论内容和形式的辨识与分析能力,然后自然过渡到写作要注意的问题。新闻评论教学的第一步,不是“如何写”,而是“如何读”。也就是说,先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明确学习写作意图的“读者”,先教他“如何读”,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再教他“如何写”。这样的逻辑,是比较接近学习的实际心理过程的。
以新闻评论的实际写作程序来说,选题是起点。但是,对于那些还没有多少文本经验,对新闻评论的构成没有多少认识的学生来说,先讲实际的写作起点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因此本书的章节安排,就是先讲授一些评论中“静态”的内容,再讲授这些内容在写作中形成的“动态”过程,把选题问题安排在观点、事实和结构三章内容以后。
・查看全部>>
新闻评论教程_《新闻评论教程》 -精彩书摘
在大众传媒上进行意见表达,是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做的。但从新闻评论教学的角度说,这种表达的“专业技术”,既包括在形式层面上适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表达能力,也包括在一般意义上的思维能力和论证能力。新闻评论作为普遍的意见传播的一种,它的学习与训练,是一个开放社会广泛需求的普遍的意见传播能力的训练。新闻评论内容的理性和形式的有效性,正是在人类意见传播与交流这个层面上规定的。它们不是新闻评论的特殊性,而是人类意见传播与交流的普遍性。也就是说,正因为要在公共领域之内相互交流理性的意见,才需要理性的表达形式,新闻评论就是这样的形式。
在普遍的意见传播的层面进行大学课程的教学,在国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成熟的。两位美国学者爱德华兹・S・英奇和巴伯罗・沃尼克合著的《批判性思维与传播:论说中的推理应用》②,就是一部把argument――“论说”作为人的普遍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来进行研究和教学的著作,涉及私人、专业和公共领域三大范围,立法争议、法庭辩论、选战演说、公关广告以至大学生辩论赛等多种情境,它研究的面很宽广:比如,接受者的研究、影响接受的文化和价值因素、论说的环境研究、论说的伦理、论说谬误的辨识等。这样一个宽广的教学范式,略去了各种媒体、各种形态的特殊性,而着眼于意见传播的普遍性。在这样一个“通观”框架中得到的认识和训练,可以使学生们在在校期间及在未来从事的各种职业中广泛适用。
当然,这样的普遍层面的教学,代替不了新闻评论特定的教学内容。这里只是要说明,对新闻评论的理解与学习,不能局限于一个过于狭窄的视野,不能局限于“文体”,而应该放在整个社会的意见传播这样一个宽阔的视野中,这样,观察的现象会更丰富,事物的规律性也可能体现得更为明显,有利于学习新闻评论的人们融会贯通,逐渐形成开放、交融的而不是封闭、割裂的知识体系。在这个意义上,学习新闻评论,就是学习更清楚、更有效地思考、更有效率地表达。
・查看全部>>该作者其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