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书法王介林 王介林


木作专家工程师京剧票友吃主儿


50年代的王介林先生


王介林

山东书法王介林 王介林


曾用名:吴继林男(1934年-2006年)出生于北京
祖籍∶今上海市嘉定区
工程师王介林先生是木作专家,也是民俗专家、玩家。他毕生钟爱京剧,是位专业的“京剧票友”,为京剧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
王介林先生有很好的家学,自幼好学兴趣广泛,退休前供职中建北方装饰工程公司任二处主任、总工程师,经他手修复的古建筑、古典家具成百上千。他善绘画、喜玩物,对北京的风土人情,市井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常被称为“玩家”,一心想在民俗学上做出贡献;他是吃主儿,会买、会做、会吃,与朋友一起分享美味,是地道的美食家。
父亲:吴匡时上海市嘉定区人。法国理科大学毕业,是1907年在法国巴黎成立的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创办人之一,巴黎理科博士,工科进士第一名、翰林院庶吉士、驻法商务参赞;1911年任意大利都灵世界博览会监督、1915年任农商部工业试验所首任所长,1922年任商标登录局筹备处处长、北京大学教授。发明研制出多项化学产品,如黑人牙膏等;在法留学期间学会了摄影术,并在宣统年间把摄影技术带回国,拍摄了许多老北京、老上海的照片留传至今。
母亲:孙书华1917年北京生人,是民国时期演唱梅花大鼓艺人。
1933年与吴匡时在北京结婚,解放后一直在家深居简出,后在西城西长安街街道工厂工作,画灯笼画。
养父:王金良京城著名的百年老店西德顺掌柜子,号称“爆肚王”。
曾祖父:吴宗濂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清朝外交官、中华民国官员、中国植物学家。宣统元年(1909年)出任驻意大利钦差大臣。中华民国驻意大利大使,中华民国第二届国会参议员。辛亥革命后,吴宗濂继续留任,改称驻意大利公使。著有《随轺笔记》4卷,译著有《德国陆军考》、《法语锦囊》。1910年,驻意大利钦差大臣吴宗濂编译出版了《桉谱》等书。
外祖父:孙景泉京剧教习曾受艺于李洪春之父李春福,后于三乐社科班执教,1936年加入尚小云先生创办的京剧科班院校“荣春社”任教师。
姨母:孙书筠孙派京韵大鼓创始人,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
王介林先生自幼随母亲、外祖父生长在皇城内,先后居住在东城骑河楼和西城南长街土地庙胡同2号,曾与京剧大家谭富英先生家前后院居住为邻。儿时的伙伴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先生,王介林在梨园世家长大,受家学影响和艺术氛围的熏陶,少年时就展现出对京剧的浓厚兴趣和天赋,得到外祖父孙景泉先生真传,学艺老生戏。50年代初他参加了老艺术家杨小楼的姑爷――著名京剧大家刘砚芳先生创办的京剧票房,并得到刘砚芳先生的指教。拜师北京市戏校侯海林老师学习武功,同时拜京剧名家陈少武先生为师。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王介林经常参加北京各京剧队的京剧演出。他戏路广,行当宽――老生戏、花脸戏、丑戏,生、净、末、丑无所不能,扮戏勾脸、大二衣箱样样全活,人称:“戏包袱”。
全国解放后,伴随社会主义改造深入进行,京剧社团全部转为国营及民营公助。1956年,文化部召开第一次剧目工作会议,号召老艺人向政府捐献剧本,由于各社团演出剧目均源自各自社团内的保留剧目,师徒相授、代代传承,演出剧目密不外传,这为收集剧本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王介林先生为传承国粹、光大京剧艺术,主动无偿地向人民政府文化局捐献了家传收藏的几十种传统京剧秘本,剧本中有清咸丰,同治年间抄本,还有社会名流,亲王等手迹,其中十二种剧目在2009年被编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京剧传统剧本汇编》京剧秘本文库中。
第三卷(剧情朝代:周秦)孝感天又名:掘地见母王介林藏本
第八卷(剧情朝代:三国)司马师逼宫王介林藏本
第十三卷(剧情朝代:隋唐)锁阳关铁丘坟王介林藏本
第十六卷(剧情朝代:宋)百花庄王介林藏本
第十七卷(剧情朝代:宋)二龙山高家庄王介林藏本
第十八卷(剧情朝代:宋)红桃山罗家洼秦淮河王介林藏本
第二十二卷(剧情朝代:元)火烧百凉楼王介林藏本
第三十卷(剧情朝代:不详)十八扯王介林藏本
王介林对我国京剧的研究、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以后参加了教师业余教研京剧艺术团的演出活动,20世纪90年代王介林携夫人张志庄女士(高级教师、梅派青衣演员、中国戏曲学校李香匀老师入室弟子)赴美传播国粹艺术,参加了达拉斯国剧社演出,(该社老社长是抗日空战英雄王光复先生,王光美女士之兄长),以及休斯敦京剧社演出和讲学活动。他曾演出的剧目有:《大登殿》扮王允、《甘露寺》扮赵云、《三击掌》扮王允、《玉堂春》扮刘炳义及潘必正、《连环套》扮关太、《普球山》扮家院、《法门寺》扮刘公道、《四郎探母》反串杨八姐、《风还巢》扮洪功、《四进士》扮杨春、《宇宙锋》扮赵高、《贵妃醉酒》扮裴力士等。
1996年参加中国戏曲知识大赛,荣获二等奖,并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大赛实况。
王介林好美食,老北京俗称“吃主儿”,生长在皇城内,对京城美食、御膳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他吃遍了京城八大居、八大楼,与仿膳饭庄、鸿宾楼饭庄等名厨高手及东来顺经理丁福亭成为好友,学得一手好厨艺,尤擅长宫廷府邸的北京家常菜和清真菜,堪称一绝。他常邀名门好友到家一聚,下厨献艺分享美食。他做菜色、香、味、形、器样样讲究,在京剧票友界有“小爆肚王”之美称,更是把京城小吃――碗豆黄,姜汁排叉等美味传技到美国华人圈,赞誉有佳。王介林好饮酒,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每天必喝贰两,饮酒之余还收藏了历代酒具及明清大酒缸百余种。
王介林对花、鸟、鱼、虫喜爱有佳,庭院中奇花异草,秋虫蜂鸣。他与中山公园唐花坞、北海公园花房、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养花工人成为挚友。他对种花器具喜爱有佳,各式花盆、套盆、水仙盆摆满在庭院。玩有许多名堂和讲究,处处与民俗学连在一起――玩物而不丧志――这是王介林先生热爱生活的具体体现。
王介林对绘画有着特殊的天赋,不论人体素描、白描观音菩萨像,还是重彩京剧脸谱,他都能运笔自如。他的作品不断被友人收藏,其印章是由好友――齐白石先生的弟子,金石篆刻大师刘冰庵先生为其篆刻的。
王介林对古典木作研究情有独钟,他有着超八级工的木工手艺,木雕技艺更是精湛,几十年来一直和古建筑、古典家具打交道,时常与研究明式家具的学者杨耀先生在一起探讨古家具的工艺构成,相互切磋。他曾为文物学家、明式家具收藏家王世襄先生修理过家具,为王光美女士家藏古典家具进行修复,一些名人故居也曾请去为其修复木器家具。王介林不但会修会做,也对古典家具的时代背景、种类形势、结构、装饰手法、选用木材、年代鉴定等方面进行过深入地研究。几十年间,经他手修复了数千件明清家具,为传承中国古典家具做出了贡献。
王介林对乐器制作亦有涉猎。二十世纪70年代间,他结交了许多制作乐器的高手,如八面槽乐器行的老杜、小提琴制琴师赵澄,先后制出了二胡、月琴、小提琴馈赠好友。
王介林与文化艺术界的朋友有广泛的联系,时常在一起切磋技艺,聊天喝茶其中包括京剧界:刘砚芳先生、陈少武先生、侯海林先生、李香匀先生;名票友有:史学大家朱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30103/21804.html

更多阅读

林岫书法作品欣赏 款字草书写法

今年膏雨断秋云,为补新租又典裙”林岫书法作品欣赏林岫,女,汉族,国画大师范曾先生的第一任妻子。著作有《古文体知识及诗词创作》、《文学概论与艺术概说》(合作)、《古文写作》、《诗文散论》、《林岫汉俳诗选》等。主编过《中外文化辞典

山东大学生王银峰支教山区买菜不便吃一年泡面 买菜

在大山深处的下关中学,支教生王银峰正在破旧的黑板前给学生上课。5月30日至6月4日,记者跟随王银峰采访在这里支教的大学生,记录了他们一年支教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千里之外的山西省大同市东南方,太行山区里,有个叫灵丘的国家级贫困

音频信号分析仪 视频信号分析仪

山东大学 王鹏 陈长林 秦亦安摘要:本系统基于Altera Cyclone II 系列FPGA嵌入高性能的嵌入式IP核(Nios)处理器软核,代替传统DSP芯片或高性能单片机,实现了基于FFT的音频信号分析。并在频域对信号的总功率,各频率分量功率,信号周期性以及

120家个人书法馆 书法家罗珊个人照片

为书法爱好者提供方便——白水清风齐玉新书法馆鞠闻天书法馆梁林波书法馆周伯衍书法馆杨龙培书法馆杨剑锋书法馆王兆会书法馆郜玉成书法馆杨剑书法馆顾工书法馆杨雯书法馆王为国书法馆陈建邦书法馆

声明:《山东书法王介林 王介林》为网友落梅听雨阁中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