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内容介绍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_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内容介绍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内容介绍
赵曼 等所著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内容简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既是实现中国当前“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规范分析、实地研究、深度访谈和计量研究等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和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等六个主要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及探讨。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如下:
第一部分研究结论
(1)“老”是一个相对概念,其社会意义远远高于生理意义。在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人不仅仅是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老年人“被养”中所获得精神慰藉是低层次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慰藉来源于社会参与。老年人拥有独特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2)根据湖北谷城和河南南阳两地的调研数据得到:大多数农民的整体经济收入水平和新农保的养老待遇水平均很低,难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来源匮乏,家庭和亲人的照料尤为珍贵;医疗费用占总家庭支出比重较大;家庭养老是农村最重要的养老方式。
(3)利用脆弱性理论及其分析框架研究得到:农民养老风险增加的同时,农民养老的可及性资源有趋向减少的趋势。
(4)城乡老年人在收支结构、居住方式以及养老方式上的较大差异,决定了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层面的差异;社会参与机会的差异是决定城乡老年人收支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居住方式和养老方式决定了城乡老年人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程度。
第二部分研究结论
(1)通过设计农民疾病经济风险的测量指标,借鉴流行病学中的相对危险度分析方法,基于一线调查数据,测算了不同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标准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疾病风险分担程度。结论是:农户疾病风险仍然比较严重,“新农合”制度目标的实现度有待提高;“保小病”的制度模式是低效率的,未能有效化解农民的疾病风险。
(2)对“新农合”制度提出下列政策建议:取消个人账户;保持或强化门诊报销;“新农合”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实行“管办分离”,以约束医疗供方的道德风险行为,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
第三部分研究结论
(1)通过对失地农民的生计及其制度需求的研究得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一刀切”,应区分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失地农民需求存在的差异。
(2)从考察农户资源禀赋出发,分析与失地相关的制度和组织结构,重点考察农户的收入结构及社会风险,并比较不同的失地农户安置模式,得出结论: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过低,补偿范围不合理,农民受益太少。
(3)政府制定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政策和制度设计,需要微观基础证据做支持,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个人、家庭和政府三个层面,数据的质量影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质量。
第四部分研究结论
(1)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因其处于不良的就业环境以及农村传统保障的弱化,面临着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等风险;从制度供给的角度看,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着国家层面制度供给不足和地方层面制度供给错位的问题。
(2)通过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参保意愿的测算,判断农民工社会保险项目优先位序,得到:从制度需求的角度看,农民工的参保意愿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三大保险制度为核心,制造业、建筑业的农民工对工伤保险制度需求迫切。
(3)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应以“稳定就业”为导向,分群分类建立。其中,第一代农民工的制度供给以提供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而第二代农民工的制度供给则以促进其充分就业为主。
第五部分研究结论
(1)农民工和失地农民这两个群体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重点,难点在于政策衔接问题。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既是时空转移又是程序转移,必须做到转、接、并、续四个环节前后连贯。
(2)城乡医疗资源整合必须消除行政壁垒,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落实公立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使公立医院有资格参与医疗机构市场重组与改造;同时消除地区壁垒,实现医疗资源的自由流动j以市场机制组建跨区域的医疗集团。
(3)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是实现城乡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影响医疗消费需求、与医疗供方谈判、调整支付方式和支付水平,引导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
(4)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整合,应该因地制宜:经济发达区域(不是省份)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医疗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在于社会保障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之间体制整合和利益分割问题;经济欠发达区域的主要矛盾则是城乡之间医疗资源配置的失衡。
第六部分主要结论
(1)通过对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和灾后重建的系统性研究,得到:灾害预防是农村救灾机制中的重中之重;灾后重建应纳入灾害预防,可以将基础设施建在不易受灾的地区或增强防灾设计,以减少或规避灾害风险。
(2)基于传统经济学和现代信息经济学理论,对比分析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的运行效率,得到:在灾后的紧急救助阶段,应采取实物救助的方式;在灾后的长期救灾阶段,可以用现金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救助。这有助于相关主体选择最优的救灾方式。
(3)通过对灾民生计资本动态变化的研究,提出生计资本重建的对策建议:灾后重建应通过政府部门以及私人部门、第三部门的密切合作,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和制度,以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灾民获得高质量、及时的公共服务设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20103/19253.html

更多阅读

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简况

社会保障一般认为是现代社会的做法,其实,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早已有之,并长期行之有效。昨天的文章讲到劳资纠纷问题,其中一部分内容就涉及到社会保障。我认为,现代社会的社会保障也可以从中国古代的长期实践中获得借鉴。我在以前的文章曾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背后的理念:1985—2008

系列专题:2008中国营销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若从1985年算起,至今已经是第二十三个年头了。在这期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既有成绩,也有不足。如今,借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对此进行一番总结,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一.历史的回顾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历程

工业革命的到来,自然经济的解体,市场经济的产生,迫切需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另一方面,现代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成为可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提高生

声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内容介绍》为网友清酒暖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