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齐国故城 临淄齐国故城-遗址简介,临淄齐国故城-范围布局

临淄齐国古城是中国西周至战国齐国都城遗址。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旧临淄县城)的西、北面,东临淄河,西依古系水。总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周武王灭商后,封姜尚长子丁公于齐,建都营丘(一说营丘即临淄),后六世胡公迁都于薄姑(今山东博兴)。献公元年(公元前859)迁都临淄,至公元前221年齐亡。秦代为齐郡治所。西汉前期和东汉为诸侯国齐国都城。临淄作为齐国都城达600多年,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1926年日本人曾作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多次进行调查,1958年山东省文物干部训练班对遗址进行钻探和发掘,1964~1966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对遗址进行全面的钻探和试掘,1971和1976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再次进行发掘。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国国君_临淄齐国故城 -遗址简介

临淄齐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西部和北部。

齐国故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是列国中最为繁华的都市之一,也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记载,公元前859年齐国第七世国君齐献公开始以临淄为都城,到公元前221年秦灭齐止,先后作为姜齐和田齐的国都长达630余年。


临淄齐国故城平面图齐都在战国时非常繁华,当时的纵横家苏秦曾描述说“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当时诸子百家争鸣,齐国人材辈出,著名的“稷下学士”因团聚集于都城的稷门而得名。汉代的时候,这里仍辟为齐国的都城。1926年日本人开始勘查城址,1964年以后,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同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掘。

齐国故城建于淄河的西岸,由大小两城组成。大城周长14公里,城基宽30米左右,至今地面尚保存有城垣的遗迹。城内道路纵横,将大城分切成十多个棋盘式的区域。人工挖掘的排水沟、护城壕与天然河流有机相连,构成了一个完善的用水、排水和城市防御系统。城的南边是官署的所在地,东北角以及西部是冶铜、冶铁、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区,其间还分布有商业区。

小城是宫城,位于大城的西南角,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2.2公里。城的北部是宫殿区,现在尚存有高14米,直径86米的夯土台基,今称“桓公台”,是全城的制高点,传说是齐桓公在春秋时期称霸天下时,会见诸侯和检阅兵马的地方。西部是苑囿区,这里曾修建了大规模的离宫别馆,建筑华丽,景色优美。

在大城内还发现了大型的贵族墓区,共20多座,在其中一座齐国国君的石椁大墓四周,发掘出一处殉马坑,全长210米,宽5米,坑内殉马600余匹,分两行排列,都是侧卧昂首,场面宏大,威武壮观,反映了号称“千乘之国”的齐国强盛的实力。

现在在故城遗址区还建立了博物馆,馆内展出历年在遗址出土的文物数百件。

临淄齐国故城 临淄齐国故城-遗址简介,临淄齐国故城-范围布局

齐国国君_临淄齐国故城 -范围布局


临淄齐国故城齐城由大、小两城组成。大城为郭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最长处4.5公里,东西最宽处近4公里,周长14公里余。东墙因临河修筑,多曲折。城墙用夹板夯筑,从东周至汉代经多次增筑和修补,基宽20~30米,最宽达43米。地面保存最高处达 5米以上。早期夯层较薄,多小杵夯,晚期夯层厚,多平夯。已探出城门 6座,东西面各1座,南北面各2座,门道宽一般10米左右。城内已探出 7条主干道路,大多与城门连接,有的贯穿全城,路宽 6米以上,其中两条南北主干道路宽达20米。这些道路多十字交叉,把城内划分为若干街区。小城为宫城,在大城的西南方,东北部嵌入大城,南北长 2.5公里,东西宽 1.5公里,周长7公里余。城墙基宽20~30米,最宽处达60余米。有5座城门,东、西、北面各1座,南面2 座。东、北门通向大城,门道外口两侧城墙皆向外凸出。探出的 3条主干道路分别与南门、西门和北门连接,路宽 8~17米。沿城墙内侧还有宽 6米左右的“环涂”。城内有排水明渠。大城西部有一条南北干渠,南与小城东北角城壕相接,北部分为 2支,一支出北墙注入北护城河,一支向西北出西墙注入系水。东北部也有水渠分别注入北护城河和淄河。小城有曲尺形水渠,经宫殿区穿西城墙注入系水。在城墙处均有自然石叠砌的排水道口,已发掘的西墙排水道口东西长16.7米,宽约7~8米,高约 3米。有3层流水孔,每层5孔,各层孔互相错列。水孔一般高50厘米,宽40厘米左右。排水道口及东西进出水道的两壁均用石块垒砌,底铺石块。

齐国国君_临淄齐国故城 -墓葬特点


临淄齐国故城殉马坑大城内发现两处墓地,一处在城东北部河崖头、东古城一带,已探出大中型墓20余座,有的大墓墓口面积40米见方,有南北墓道。在其中 1座甲字型大墓的东、西、北三面发现有殉马坑,据已发掘部分推算,共殉马 600余匹。这一带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不少精美的青铜器,均属西周和春秋时期,当是姜齐的公墓地。另一处在大城南部刘家寨、邰院一带,这里的墓葬都是积石、积蛤壳的中型墓。城南一带有多处东周墓地。在南城外约0.5公里的郎家庄发掘一座战国早期人殉墓,椁室周围埋有17个女性殉葬人,年龄最小的15岁,皆有墓坑和棺椁,陪葬者均有丰富的随葬品。临淄故城南10公里左右的牛山一带,今犹存高大的封土堆10余座,有称“四王冢”、“二王冢”,当为田齐时的王陵。

齐国国君_临淄齐国故城 -遗迹遗物

宫殿区在小城西北部,地下分布有大面积的夯土基址。其中心建筑为一高14米、南北长86米、东西宽70米的夯土台基,俗称桓公台,顶部分为 3层。台东北发掘了1处宫室建筑遗址。建筑分为2层,上层属西汉时期,下层为东周时期。小城东北部有一较小夯筑台基,俗称金銮殿,四周以自然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20103/16755.html

更多阅读

奇门九字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奇门九字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九字真言,又名奥义九字,分别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九字,往往也有人将“阵”做“陈”字,大概是被两者的繁写体搞混的缘故,与之相对应的九个手印(说是九个,其实不过是个虚名,可以从中化

唐博论坛:千佛临凡万祖下界

千佛临凡 万祖下界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f4bd81010112tn.html上末后时年,万祖下界,千佛临凡,普天星斗,阿汉群真,满天菩萨,难脱此劫,乃是未来佛,下方传道,天上天下诸佛

金岭镇史话 临淄金岭镇搬迁安乐店

作者声明:此文著作权属作者本人独有,未经作者许可,禁止单位和个人收藏、使用、转载,违者必究!2012.5.11金岭镇史话(压缩版)作者王衍杰 金岭回族镇位于临淄区西部,距临淄区政府所在地辛店10公里,东与辛店街道为邻,南金山镇交界,西与张店

长春危险品押运员上岗证 临淄危险品押运员

长春危险品押运员证 长春危险品押运员上岗证 长春危险品押运员从业资格证 经交通局批准,在我校设立危险品驾驶员、押运员上岗证培训基地郭校长:138 04310796一、我校考场、我校培训、学费 600元二、学习3天,考试半天;本期不过,下期免费

发生在即墨故城的真实故事 发生在非洲的真实故事

我的老家平度有一座被废弃了古城,文物工作者称之为“即墨故城”,位于平度城东三十公里的古岘镇东南部大朱毛村一带。即墨故城建于何时不可考。据推测应自齐献公于公元前859年迁都临淄时,即墨故城这里就已经有了一个相当规模的邑城。史

声明:《临淄齐国故城 临淄齐国故城-遗址简介,临淄齐国故城-范围布局》为网友男神的身上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