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岁寒三友》作于1699年(康熙乙卯),此画创作以松竹梅为主题,而最为绝妙的却是凭借这个主题通过大段文字题跋表白自己的处世风骨;在他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通过有形的绘画,用间接而极富思想内涵并佐以诗文语言。2010年拍出1.680亿元的天价。
岁寒三友_《岁寒三友》 -基本信息
八大山人《岁寒三友》局部
作者朱耷
类别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己卯年作
尺寸40×365cm
成交价1.680亿元
印文:八大山人(白文)、何园(朱文)、在芙(朱文)、真赏(朱文)、浪得名耳(白文)、驴屋屋(白文)
鉴藏印:山左一翁(朱文)、一翁(朱文)、渠园(朱文)、鲁郓(朱文)、觉者鉴缘(朱文)、中和老人(白文)、晋隋唐琴斋(朱文)
录文:己卯十一月至日友翁沈先生自豫将归,约八大山人浮白于洛阳,再浮白于汉阳王家,曰:“麟今年六十有一也,望七可预为寿,三友岁寒梅竹松也,画何?”八大山人至日相见,辛金从革,大官之厨,大火西流,而为之画,律题其端以步之,贺曰豫贺:由来吴楚星同冀,豫日扬州不放梅,梦自文昌随北斗(文昌星亦北斗星,七比之梅放六花)屏要驸马列三台。(梅竹松三)论功彩画麒麟跃,(三友之苏武一人)百两黄金鼎鼐开。(一再浮白比之鼎赐七举)真个鲈乡仙鹤在,成仙跨鹤尽徘徊。八大山人顿首书。
岁寒三友_《岁寒三友》 -名画介绍
八大山人《岁寒三友》
该作品作于1699年(康熙乙卯),此画创作以松竹梅为主题,而最为绝妙的却是凭借这个主题通过大段文字题跋表白自己的处世风骨;在他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通过有形的绘画,用间接而极富思想内涵并佐以诗文语言,作无可奈何的自我暗喻,是学术界普遍了解的八大山人艺术灵魂之所在。
题跋主题内容无非是借画松、竹、梅名为祝寿,实则为八大山人表述对“沈先生”出仕清廷的冷喻“三友比之苏武一人”等句明明在向世人诉说岁寒三友的情操之高洁,古来只苏武一人。“大官之厨,大火西流”,“扬州可放梅梦”则说的是:我的眼中只看到水茫树苍,斗转星移,归巢的乌鹊结队飞去,而我羞与为伍;扬州的屠城历历在目,你高洁的人格却成了梦中虚幻的梅花。所谓“望七而预为寿”通常是指六十八、九乃为望七。这分明是强借友翁沈先生六十一岁预贺其七旬寿为由,用诗画的方式暗讽沈先生此类为名利折节背信弃义之行径;而非真为友人“沈先生”作画祝寿而作。
此作为纸本设色,开篇便是风格典型的行书长题,其后才渐作松、竹、梅、石,如此构图似也别具深意。“乙卯”署款与《八大山人全集》第520、521页《松溪翠岭图》、《双鹰图》二作姿态意趣同为一格,是不可多得的晚年佳作。
岁寒三友_《岁寒三友》 -画家介绍
八大山人,名朱耷,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其原为明朝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白石老人曾有诗曰:“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远凡胎,缶老(吴昌硕)当年别有才。我原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其倾倒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