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翅大白蚁 黄翅大白蚁-形态特征,黄翅大白蚁-生活习性

昆虫名,属等翅目(Isoptera),白蚁科(Termitidae)。分布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香港等省区。寄主于桉树,杉木,水杉,橡胶,刺槐,樟树,檫木,泡桐,油茶,板栗,核桃,二球悬铃木,枫香树等,还危害甘蔗,高粱,玉米,花生,大豆,红薯,木薯等。取食树皮、韧皮部、边材部。风折木、雪压木,从伤口处危害,蛀口粗糙,带有粒,常引起材质降低,利用率小。对林木的危害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对含纤维质丰富,糖分和淀粉多的植物危害严重,对含脂肪多的植物危害较轻。

白蚁的危害_黄翅大白蚁 -形态特征

黄翅大白蚁群体中以原始型蚁王、蚁后产卵繁殖,不产生补充性生殖蚁。兵蚁、工蚁均分两型――大兵蚁、小兵蚁、大工蚁、小工蚁。

兵蚁


黄翅大白蚁幼虫

1、大兵蚁

体长10.50-11mm,头深黄色,上颚黑色。头及胸背有少数直立的毛,腹部背面毛少,腹部腹面毛较多。头大,背面观长方形,略短于体长的1/2。囟很小,位于中点之前。上颚粗壮,左上颚中点之后有数个不明的浅缺刻及1个较深的缺刻,右上颚无齿。上唇舌形,先端白色透明。触角17节,第3节长于或等于第2节。前胸背板略狭于头,呈倒梯形,四角圆弧形,前后缘中间内凹。中后胸背板呈梯形,中胸背板后侧角成明显的锐角,后胸背板较短,但比中胸背板宽。腹末毛较密。

2、小兵蚁

体长6.80-7mm,体色较淡。头卵形,侧缘较大兵蚁更弯曲,后侧角圆形。上颚与头的比例较大兵蚁为大,并较细长而直。触角17节,第2节长于或等于第3节。

有翅成虫体长体长14~16mm,翅长24-26mm。体背面栗褐色,足棕黄色,翅黄色。头宽卵形。复眼及单眼椭圆形,复眼黑褐色,单眼棕黄色。触角19节,第3节微长于第2节。前胸背板前宽后窄,前后缘中央内凹,背板中央有一淡色的“+”字形纹,其两侧前方有一圆形淡色斑,后方中央也有一圆形淡色斑。前翅鳞大于后翅鳞。

卵乳白色,长椭圆形。长径0.60-0.62mm,一面较平直。短径0.40-0.42mm。

工蚁


黄翅大白蚁幼虫有翅成虫

1、大工蚁

体长6.00-6.50mm。头棕黄色,胸腹部浅棕黄色。头圆形,颜面与体纵轴近似垂直。触角17节,第2至第4节大致相等。前胸背板约相当于头宽之半,前缘翘起,中胸背板较前胸略小。腹部膨大如橄榄形。

2、小工蚁

体长4.16-4.44mm,体色比大工蚁浅,其余形态基本同大工蚁。

白蚁的危害_黄翅大白蚁 -生活习性

群居性

黄翅大白蚁营群体生活,整个群体包括许多个体,其数量大小随巢龄的大小而不同。据安徽记载,一般为20-40万个,未超过60万个。

分工


黄翅大白蚁分飞

白蚁群体内可划分为生殖型和非生殖型两大类,每个类型之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品级。生殖类型即有翅成虫,在羽化前为有翅芽的若虫,分飞后发展为原始型蚁后和蚁王。在黄翅大白蚁巢体中未发现有补充繁殖蚁,但在巢中有时能发现未经分飞的有翅繁殖蚁可以直接脱翅交配产卵,在一定程度上也起补充繁殖的作用。非生殖类型主要有工蚁和兵蚁,它们都有性的区别,但性器官发育不完全,无生殖能力。在工蚁中又有大至小工蚁之分。

工蚁在群体中数量最多,担任群体内的一切事务,如筑巢、修路、运卵、取食、吸水、清洁、喂养蚁后和蚁王以及抚育幼蚁等工作。兵蚁的主要职能是警卫和战斗,因此上颚特别发达,但无取食能力,需工蚁喂食。在群体中兵蚁分大小两种,大兵蚁主要集中在蚁巢附近。

分飞规律

黄翅大白蚁分飞的时间因地区和气候条件不同而异。据观察,在江西、湖南分飞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广州地区3月初蚁巢内出现有翅繁殖蚁,分飞多在5月份。在一天中,江西多在23-2时;广州地区多在4-5时分飞。分飞前由工蚁在主巢附近的地面筑成分飞孔。分飞孔在地面较明显,呈肾形凹入地面,深1-4cm,长1-4cm。孔四周围撤布有许多泥粒。一巢白蚁有分飞孔几个到一百多个。分飞可分多次进行,一般5-10次。每年分飞翔飞出的有翅繁殖蚁数量随巢群的大小而异,兴旺发达的巢群可飞出2000-9000头成虫。黄翅大白蚁的分飞,一个巢群有时间隔1、2年才分飞一次,有时可连续数年,每年均分飞。

繁殖


蚁巢有翅成虫分飞后,雌雄脱翅配对,然后寻找适宜的地方入上营巢。营巢后约6天开始产卵,第一批卵30-40粒,以后每天产4-6粒。卵期约40天。据成年巢观测由幼蚁发育成工蚁需要3个虫龄,历期达4个多月;发育为兵蚁要经过5个虫龄;发育为有翅成虫要经过7个虫龄,历时7-8个月。初建群体的入土深度,在头一百天内为15-30cm。巢体只有一个平底上拱的小空腔。初建群体发展很慢,从分飞建巢到当年年底,巢内只有几十头工蚁和少数兵蚁。以后随着时间推移和群体的扩大,巢穴逐步迁入深上处。巢入土深可达0.8-2m,一般到第四或第五年才定巢在适宜的环境和速度,不再迁移。在巢内出现有翅繁殖蚁分飞时,此巢即称成年巢。

巢穴

黄翅大白蚁有“王宫”菌圃的主巢直径可达1m。主巢中有许多泥骨架,骨架上下左右都被菌圃所包围。“王宫”一般都靠近中央部分,主巢旁或附近空腔常贮藏着工蚁采回的树皮和草屑碎片等。“王宫”中一般只有一王一后,偶尔也有一王二后或三后的现象。主巢外有少数卫星菌圃。黄翅大白蚁的巢群上能长出鸡地菌,一般菌圃离地面距离45-60cm左右。

白蚁的危害_黄翅大白蚁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香港等省区。

国外分布于越南等国。

白蚁的危害_黄翅大白蚁 -危害

寄主


黄翅大白蚁危害的树木

桉树,杉木,水杉,橡胶,刺槐,樟树,檫木,泡桐,油茶,板栗,核桃,二球悬铃木,枫香树等,除危害活树,还危害伐倒木、枯立木。农作物中的甘蔗,高粱,玉米,花生,大豆,红薯,木薯。

危害性状

白蚁营巢于土中,取食树木的根茎部,并在树木上修筑泥被,啃食树皮,亦能从伤口侵入木质部为害,蛀口粗糙,带有粒。苗木被害后常枯死,成年树被害后,生长不良。此外,还能危及堤坝安全。

危害选择性

黄翅大白蚁对林木的危害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对含纤维质丰富,糖分和淀粉多的植物危害严重,对含脂肪多的植物危害较轻。

白蚁的危害_黄翅大白蚁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灭白蚁

1、林地和新设苗圃的白蚁防治措施。在新设圃地、荒山、坟地、次生林地造林前清除杂木、荒草,每公顷设150-300个诱集坑,坑内横竖堆置多层劈开的松柴(或树皮),淋些淘米水或红糖水,坑盖用草袋、芦席盖紧,上面覆土成堆状,便于沥水,在白蚁活动危害季节,隔10-15天,轻揭坑顶,发现白蚁在活动取食时,用喷粉枪轻轻喷施70%灭蚁灵粉剂,让较多的白蚁带少量药粉回巢,由于相互舐理和交哺行为,使整巢白蚁死亡,此法可控制圃地和造林地白蚁危害。

2、土壤处理

苗木、插条、幼树根际土壤处理的防治方法。发现幼苗、插条、幼树根际遭到土栖白蚁危害时,在圃地四周或被危害侵袭的苗圃傍坡开沟,用1%的氯丹乳剂喷雾处理,以后覆土掩盖,受害幼树四周开沟,以0.04%氯丹乳剂浇灌沟内土壤,防止白蚁蛀食。

烟熏杀

。在杉木造林带状整地时,如发现白蚁较粗蚁道,人工追挖至主蚁道,用一端封闭一端敞开的自然压烟筒点燃烟剂后,对准主蚁道,由于高温产生高压,将敌敌畏烟雾压入主蚁道、蚁巢,使整巢白蚁中毒死亡。

诱杀法

1、地直接诱杀法

在大面积的杉木人工幼林、板栗、橡胶等经济林内,在25-27℃白蚁活动频繁的春秋季,每公顷林地设置150-300个诱集堆,由枯枝落叶和鲜草皮堆成,上面用5-10cm表土堆严,堆上适当淋些水,半月后诱来白蚁取食,如堆中放诱饵剂(70%灭蚁灵1.5份,菝葜、蕨类粉末6份,糖1.5份,全重4g)。白蚁取食枯枝、杂草同时,也将70%灭蚁灵吃下,互相传递,整巢白蚁死亡。

2、光诱杀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包括家白蚁)的成虫都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每年4-6月间有翅成虫分飞期,采用黑光灯和其他灯光诱杀。

3、土坑诱杀法

根据土栖白蚁蚁巢在地表的外露迹象――蚁路、泥被、树上泥套的分布状况;地表4-6月份出现的分群孔;6-8月高温多雨季节出现的鸡地菌,结合地形起伏,判断蚁巢位置,人工开挖,找出蚁道,用竹篾、枝条捅入“引路”,根据枝条上兵蚁多的方向挖出主蚁道,再挖至主巢,获取蚁王、蚁后,捣毁蚁群。

利用天敌

保护与利用天敌。

药剂防治

加强监测,一旦发现有蚁害,及时用药喷淋蚁巢、蚁路或受害植株根茎,或喷在土坑中的诱饵上。有效药剂有:8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或50%氯丹乳油或25%七氯1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500-6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或喷灭蚁灵、砷剂灭蚁粉、60%-70%开蓬粉剂或自配的药粉(亚砷酸3.5份、水杨酸1份、红铁氧0.5份,或用亚砷酸8份、水杨酸1份、升汞0.5份、红铁氧0.5份)。

白蚁的危害_黄翅大白蚁 -价值

黄翅大白蚁 黄翅大白蚁-形态特征,黄翅大白蚁-生活习性

白蚁具有较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据悉白蚁是我国传统的食(药)疗珍品,是当代生物学的七大奇迹之一,它在地球上已生存了二亿五千万年;它在昆虫中繁殖率最强,一只成熟的蚁后,在适合的气温下(22℃-30℃),一昼夜能产卵8千至8万粒;它抗病能力极强,在二氧化碳占气体总量0.5-6.5%(相当于大气中CO2含量的数十至数百倍)的蚁巢中能健康生长繁殖,至今世界上尚未发现白蚁因感染病而死亡的情况。

白蚁的危害_黄翅大白蚁 -趣闻

浙江绍兴挖出巨型黄翅大白蚁巢


浙江发现巨大黄翅白蚁蚁巢

2014年11月11日,经过近一周的勘探挖掘,绍兴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工作人员终于将一个完整的黄翅大白蚁巢从山上挖出,运下山来。由10个人轮流肩扛手抬,将1000多斤的白蚁巢抬下山来,最后叫来铲车将白蚁巢放在货车上,运回单位,制作标本,供科研之用。

这个黄翅大白蚁巢至少有20年左右的年龄,体型巨大,主巢直径可达1.8m。主巢中有许多泥骨架,骨架上下左右都被菌圃所包围。由于黄翅大白蚁巢泥骨架很脆弱,极易破碎坍塌,所以挖掘完整的黄翅大白蚁巢非常困难。如此完整的取出蚁巢,在全国尚属首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20103/16340.html

更多阅读

彩陶的图案元素 原始彩陶图案

彩陶图案一般常见的元素,不外就是点、线、面这三大元素。点、线、面是最基本的形态,这些基本形态的相互结合与作用,形成了点线面的多种表现形式。  点元素的特点是细小,点的大小、数量、空间与排列,与其他元素的配合,会使图案产生不同

李沁奕:做双眼皮的目的何在?

有位求美者一年前在某机构做了切开型双眼皮和开眼角,结果瘢痕明显,双眼无神,很不满意,来找我做修复。看了她手术之前的照片,我告诉她,其实她完全没必要做双眼皮手术,之前她的眼部形态已经很好了,虽然是单眼皮,但眼睛很大很亮,通过化妆加强眼部

黄精-话中药 中药黄精的功效

根尘不偶老师讲药性体会:黄精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的根茎。 黄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范围较广。黄精喜欢阴湿的气候环境,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偏于湿润的半阴处,生长得最好。这种环境土气淳厚,黄精因此得土气之精,黄

经典图形赤脚大仙图解 赤脚大仙形态

“一脚踢出大黑马”,又称“赤脚底”。赤脚底有其形成机理。庄家往往在下跌后期有一个加速赶底的动作,快速跌到底部后就形成了脚跟,因为快速下跌后有反弹,反弹到中长期均线(在此处一般指的是60日均价线)处必然遇阻回落,之后股价在中长期均

赤脚大仙形态 梦幻西游赤脚大仙

经典图形赤脚大仙图解“一脚踢出大黑马”,又称“赤脚底”。赤脚底有其形成机理。庄家往往在下跌后期有一个加速赶底的动作,快速跌到底部后就形成了脚跟,因为

声明:《黄翅大白蚁 黄翅大白蚁-形态特征,黄翅大白蚁-生活习性》为网友独白的倒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