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珩(1898年12月22日~1989年8月19日)四川成都人,著名天文学家、历任山东大学教授、青岛观察台研究员、华西大学教授兼理学院院长、四川大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昆明凤凰山天文台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等。50年代起出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和上海分会理事长。
李珩_李珩[天文学家] -简介
李珩
李珩,男,四川成都人,生于1898年12月,卒于1989年8月,汉族,无党派。
中国现代天文学家。1922年毕业于四川华西大学数学系,1925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1927年获理科硕士学位,1933年以“造父变星的统计研究”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兼青岛观象台研究员。1937年起先后任华西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和教务长,四川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至1949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回国后,于1951年应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的邀请,出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并先后任上海佘山观象台和徐家汇观象台负责人。1962年8月,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上海天文台,他被任命为上海天文台第一任台长(至1981年10月),1982年任名誉台长。
李珩_李珩[天文学家] -主要贡献
1953~1960年主编《天文学报》。1957年以来,当选为历届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为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创建做出贡献。李珩曾先后发表过《造父变星统计研究》、《红巨星模型》、《星际钙线的等值宽度》、《五个银河星团的照相研究》等学术论著;翻译过《普通天体物理学》、《天文学简史》、《大众天文学》、《宇宙体系论》、《科学史》和《普通天文学:球面天文学和天体力学引论》等重要著作;撰有《哥白尼》、《天文简说》等科普著作和200多篇科普文章。
李珩长期从事教学和天文学研究工作,曾主编《宇宙》、《天文学报》,著有《造文变星统计研究》、《红巨星的模型》、《五个银河星团的照相研究》、《天文简史》、《宇宙体系论》、《理论力学纲要》和《人造卫星》等,李珩著译都很丰富,有译著《普通天体物理学》、《宇宙体系论》、《天文学简史》等。
他一生重视科普,科普讲演生动有趣,著作丰富多彩。从20年代开始,他在《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科普文章,如《业余天文学之发展》、《科学的人生观》等,他也是1958年创刊的《天文爱好者》杂志的撰搞人和积极支持者。他创作了许多高质量的科普著作,《天文简说》是一本袖珍式的天文基础读物,《哥白尼》、《伽利略》、《牛顿》是三本优秀的人物传记。
李珩_李珩[天文学家] -译著
《大众天文学》
科普著作中他倾注了最大心血的是翻译《大众天文学》一书。这部百万字的巨著是世界天文科普名著,先后被10多个国家翻译出版。在著名科普作家李元的推动和协助下,中译本分3册出版,是我国近数十年来内容最全、篇幅最大、插图最多的经典性天文科普图书。此外,他发表了数以百计的科普文章。这些图书和文章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影响着青年天文爱好者们的成长。
李珩_李珩[天文学家] -主要成就
建国前李珩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名誉台长等职。他为我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天文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984年,曾获科普创作荣誉奖。
李珩_李珩[天文学家] -人物轶事
1905年的一个晴朗的夏日,在成都的一户大院里母亲和孩子在进行着有趣的对话。7岁的孩子靠在母亲怀中,一双小手指着繁星满天的夜空在问着:“妈妈,妈妈,那是什么星。”“那叫牛郎星和织女星。”妈妈说着想继续讲下去,“从前呀,天上的七仙女..”“妈妈,妈妈,我不是说牛郎星和织女星,那我已经认识了,我是说这几颗。”小男孩打断了妈妈的话,急得直摇妈妈的手,做母亲的顺着儿子的手看去,终于看明白了,“噢,那是北斗星。夜晚,如果你迷了路,辨不清方向,只要看到它,你就能分清东南西北了。
北斗星在天空北面,由七颗星星组成,所以人们平常称它为北斗七星。”母亲耐心的讲着,儿子眨着大眼睛听着,边用手指向天空数着:“一、二、三、四..”“整天数什么?星星,能当饭吃?还不去念书去。”循着声音,从屋里走出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就是孩子的父亲。母子俩吓得都进屋了,父亲也跟着进了屋。这位父亲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爱数星星的孩子,后来竟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在星星上做了大学问。他就是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