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部濒临黄海;西部与宿迁市沭阳县及连云港市东海县为邻;南部隔新沂河与连云港市灌南县相邻;北部与连云港市海州、新浦两区接壤,隶属于连云港市,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之一。
灌云_灌云县 -基本资料
灌云县
灌云县
拼音 Guanyun Xian
代码 320723
邮编 222200
驻地伊山镇
行政隶属 江苏省连云港市下辖县
地方网站 http://www.guanyun.gov.cn
灌云_灌云县 -行政区划
灌云县行政区划地图
2003年辖8个镇、13个乡。
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同意调整连云港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5】37号)和连云港市政府《关于将灌云县宁海乡划归新浦区管辖的通知》(连政发【2005】111号),将灌云县宁海乡整建制划归新浦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灌云县行政区域面积1834.56平方千米,人口104.55万,辖8个镇、12个乡。
伊山镇辖:12个居委会(新村、镇西、西门、建设、曙光、繁荣、朝阳、青龙、城南、胜利、东门、城北);20个村委会(河东、小园、方徐、郑庄、王圩、山西、山前、任庄、披墩、刘庄、张湾、官路、三庄、新华、桃垛、向阳、彭洼、朱韩、港西、七里松、川星);县农场虚拟村委会。
板浦镇辖:5个社区居委会(德芳、南门、新民、北门、中正);16个村委会(尤庄、菜园、石河、东北、城北、罗圩、官庙、永平、小浦、浦东、大团、东辛、沙沪、泗河、周圩、黄花堰)。
杨集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三星);24个村委会(城西、城东、利华、镇东、镇北、五福庄、邵庄、封圩、连成、学田、界南、蒋庄、孙跳、农旭、广丰、孙小港、庄场、方庄、顺兴、新安、长流、曙光、同杨、萌旭)。
燕尾港镇辖:3个居委会(燕尾、新建、团港);2个村委会(三百弓、开山岛)。
同兴镇辖:2个社区居委会(同兴、新兴);14个村委会(闸南、永进、徐庄、金跳、小圩、龙王口、头队、先进、团荡、马沟、张宝山、山北、鲁南、亚芦)。
四队镇辖:2个社区居委会(街东、街西);12个村委会(二队、老西、大东、隆兴、三队、中心、二段、界北、三沟、腰南、付岔、中南)。
圩丰镇辖:1个居委会(支中);18个村委会(圩丰、大兴、小兴、太丰、洋桥、尹场、永兴、周庄、支沟、东圩、海堤、界圩、三张犁、圩南、直亭、芦场、许庄、南华);洋桥农场虚拟村委会。
龙苴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龙苴);15个村委会(龙东、古城、唐桥、王荡、祝墩、大贺、胡河、青墩、石门、杨范、嵇岭、范庄、前埠、后埠、南李)。
宁海乡辖:11个村委会(平安、魏湾、卞浦、清河、武圩、太平、黄圩、杨场、新圩、新北、海河)。
伊芦乡辖:14个村委会(伊芦、轴北、罘山、李庄、济永、和圩、膘头、毛场、五里、玉兴、玉山、三川、兴高、塘圩)。
鲁河乡 辖:14个村委会(后腰庄、北六队、正兴、民治、南兴、鲁河、沈场、沈杨庄、兴二、吴赵庄、兴三、双闸、兴五、兴四)。
图河乡辖:19个村委会(三舍、九段、七道沟、义民、官场、李庄、和平、杜圩、马屯、南港、八道沟、腰庄、图河、大兴沟、许大沟、安福、朱庄、兴隆、董庄)。
沂北乡辖:15个村委会(原兴、小乔圩、通榆、新庄、三图、潮河、镇南、南湾、双湾、兴联、何庄、后三、老庄、春旭、沂河)。
下车乡辖:17个村委会(下车、岳河、刘圩、长春、席圩、沙行、前门、上车、董跳、柴市、仲集、顾圩、林庄、印庄、青山、彭渡、胡圩);仲集苗圃虚拟村委会。
白蚬乡辖:15个村委会(陈庄、德兴、大兴、费庄、恒春、高河、张庄、长兴、赵跳、青龙、楼庄、黄荡、茆庄、唐跳、徐圩)。
东王集乡辖:21个村委会(直属、东湾、兴春、韩圩、杨圩、合兴、法科、任圩、焦荡、黄杨、六里、小垛、后河、伊东、元邦、条河、大南、盐东、封庄、蒋圩、盐河)。
侍庄乡辖:16个村委会(树云、朱胥、于庄、陆庄、三合、季窑、裕峰、瓦房、厉荡、常荡、朱埝、沈庄、乔圩、吴王、孙荡、侍圩)。
小伊乡辖:19个村委会(董集、张葛、河西、唐庄、花厅、祝荡、吴郑、小茆、洪河、千斤、伊北、大孙、小伊、伊南、杨树圩、张徐、盐西、后场、祝庄);果林场虚拟村委会。
穆圩乡辖:13个村委会(下坊、王堆、大洼、吴南、邹庄、乔荡、朱桥、老霍、张桥、黄荡、葛庄、孙港、穆圩)。
陡沟乡辖:18个村委会(陡沟、东元、曹赵、张薛、高李庄、东徐、崔许、吴圩、贺庄、孙庄、张兴、马蹄、许相、王范、陈楼、石涧、深沟、五户)。
南岗乡 辖:15个村委会(南岗、岗北、大新、小陶、大杨、梁荡、岗南、南于、赵庄、袁姚、潘洼、岗东、龙昌、东于、岗西)。
东辛农场 辖:(场部虚拟居委会;10个虚拟村委会:西洋、东洋、山南、埃河、海南、合兴、西陬、东陬8个分场,东滩盐场,海军农场)。
五图河农场 辖:(场部虚拟居委会;二道沟、小南沟、沂河、盐场4个分场虚拟村委会)。
灌西盐场辖:(场部虚拟居委会;沂河、黄海、柴门、埒南、新滩、路北、二湾7个工区虚拟居委会)。
* 以上区划名录根据江苏省村及村以上行政区划代码(2003年底)整理。未校对,如有错误请参阅原出处。
灌云_灌云县 -区域位置
灌云县地处东经119°2′50″―119°52′9″,北纬34°11′45″―34°38′50″,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部濒临黄海;西部与宿迁市沭阳县及连云港市东海县为邻;南部隔新沂河与连云港市灌南县相邻;北部与连云港市海州、新浦两区接壤,隶属于连云港市,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之一。灌云县1912年建县,得名于南有大川灌河,北有名山云台。 总面积18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4万亩。下辖8个镇、12个乡,省属3个农盐场、县属6个农林场圃。全县共有318个行政村,总人口105万。灌云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959.4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456.2小时。灌云_灌云县 -建制沿革
置县时以境内南有灌河,北有云台山而命名为“灌云”。灌云县旧地为海州辖地,1912年废州立东海县。随即划东海县为东海、灌云两县,隶属于徐海道。1934年以后,隶属于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东海区专员公署。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灌云县境,成立日伪县政权。1940年8月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灌云县政府成立,隶属于苏皖区党委第二地委。1941年曾一度改为东灌沭办事处,隶属于淮海专员公署。1942年6月,恢复灌云县政府。根据当时斗争需要,成立灌东办事处。1945年,裁撤灌东办事处。1948年11月7日,全县解放。1949年10月,隶属于淮阴地区专员公署。1983年3月,划归连云港市管辖。
灌云_灌云县 -基础设施
灌云县境内拥有宁连、汾灌、连徐、连盐等四条高速公路,204国道、236、324、242(在建)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城畅乡通,集高速、国省干道、县、乡村道路与水上交通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已初具规模。县城规划区面积51.89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28.3%,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日趋完善,环境优美宜人。灌云县自动电话网全部实现了交换自动化,传输光缆化,并建成了无线市话网,装机容量21.6万门,现有用户18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17部。移动通讯实现无缝隙覆盖。灌云_灌云县 -生态环境
灌云生态环境优越,生态城市特色日益显现。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灌云县是苏北地区唯一的有山有水的县城。县内有七座低矮孤山,总面积6.45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154万亩,人均耕地1.5亩,土壤总体特点是:粘、盐、板、瘦,95%的耕地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的品质都基本达到了无公害产品标准。灌云县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饮用水源水质较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6.5%;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均达国家规定标准;灌云县为古海州属地,人文荟萃,古迹名胜较多,文化底蕴深厚。
灌云_灌云县 -自然资源
明珠燕尾港
燕尾港是连云港的附属港,位于被誉为“苏北黄浦江”的灌河入海口凹岸深水段,
灌云县是系在黄海岸边的一粒明珠,开山岛旅游风景区已初具规模,是风光绮丽的旅游胜地。燕尾港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良港,现有3000吨级、5000吨级泊位各一座,离连云港港口很近,向西通过灌河与大运河连接。
燕尾港自然资源丰富。海水浓度高达2.6-3.2度,一直是传统的淮盐生产基地。开山岛周围是著名的开山渔场,盛产鲈、鲳、墨、梭鱼、鲻鱼、马鲛、鳓鱼、带鱼等60多种海产品,近海生物资源有兰哈、牡蛎、蛏、沙蚕、蛳螺、贻贝、彤蟹、黄英蟹、石尾虫、鳗鱼苗、蚂蚁虾等。人工养殖对虾年产100多万公斤。燕尾港彤蟹味道特别鲜美,“螫似嫩玉双双满,壳近红脂块块香”,到燕尾港而不品尝彤蟹则被认为是一大憾事。盐区海水滩还盛产沙光鱼,色细肉嫩,汤汁鲜美,素有“十月沙光赛羊汤”之美称,有贝壳沙滩3500亩,贝壳藏量极其丰富,是淡水养殖及畜牧生产的饲料资源。全镇有滩涂面积8900亩,海涂面积12000多亩, 都是发展海水养殖和盐业生产的好资源。
黄金海岸线
这里有美丽富庶的黄金海岸,灌云县沿海滩涂,南起灌河口以南的团港,北至东陬山南侧的善后河闸,形成弧形。海岸线长32公里,沿海滩涂30多万亩,是淮盐的主要产区之一。灌西盐场盐业生产面积85.43平方公里,原盐塑苫结晶池面积190万平方米,他的前身是济南盐场,始建于清朝光绪末年。公元1902年,当时的两江总督兼盐政大臣端方,因接济南方缺盐,奏请皇上御批,集资在海州丰乐镇(现灌云县洋桥旧址)以西筑堆铺滩四十份,命名济南盐场。济南盐场解放前共有四大公司,64条圩子,470份滩,因位于灌河西,故解放后命名为“灌西盐场” 。
灌西盐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6米。解放后,新筑了长达21公里的挡潮大堤,大堤上有洋桥港、二湾港、东龙港、六圩港、新滩港、七圩港、天生港共七条港汊。每条港汊都建有小型纳潮淡双用闸,为盐业生产的纳潮、排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场内运盐河纵横交错,分布合理,使得每年产出的原盐能及时地通过这些运盐河运入燕尾港。灌西盐场自然资源丰富,取之不竭的海水是海盐生产和盐化工生产的原料。挡潮堤外大片浅海滩涂生育的沙蚕畅销国际市场,还盛产鱼、蟹、虾、贝类等多种珍品。场内广阔的水面,是人工养殖对虾、鱼类的理想场所。
灌云_灌云县 -招商引资
劳动密集型项目。灌云拥有劳动力37.6万人,普通劳动力月均工资1000-1800元,劳动力价格是珠三角地区的1/3,长三角地区的1/2,苏中地区的2/3。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
资源加工型项目。灌云是全国著名的粮棉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建筑石料、陶瓷土储量在2亿吨以上,木材蓄积量达1.6万立方米,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资源加工型项目的优势。
轻度污染型项目。灌云县新沂河是苏北地区唯一的省有排污通道,沿沂河一线主要吸纳非国家明令禁止的,对环境有一定影响且有可靠污染治理技术和条件的纺织、印染、化工、酿造和医药等行业的工业项目。
高耗能型项目。灌云县燕尾港沿海滩涂非农业用地性质、海淡水充足、环保容量大、电力充沛等有利条件,可布局大进大出、高耗能型项目,如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纺织印染、冶金制造等产业。
灌云_灌云县 -灌云县著名历史人物
伊尹(约公元前17世纪初)
名伊,一说名挚,号阿衡。商代莘(今山东莘县)人。是我国最早的美食家和创制中药汤液的始祖。伊尹先耕于莘野,后做厨师。他曾尝负鼎俎,以滋味(烹调术)游说于汤,商汤派使者以礼聘迎他,并拜为宰相,尊之为“阿衡”,他助商灭夏建国。汤去世后,他辅左外丙,任壬二王。任壬死后,其侄太甲无道,破坏商场法制,不理国政,伊尹将其放逐。3年后,太甲悔过,复归于毫。沃丁八年(约公元前16世纪),伊尹寿至百岁而卒。
县境伊芦山是伊尹晚年隐居采药的地方,此山因之得名伊莱山,后演变为伊芦山。《连云名胜一瞥》载:伊尹隐居此山,结茅为芦,故名。伊芦山草木葱茂,盛产药材,伊尹在此隐居后,便采挖药草,研究药性,搜集民间经验。曾作《汤液本草》,将药分为寒、热、温、凉4性,酸、苦、辛、甘、咸、淡6味。后世医家所言药性,皆从伊尹之说。《甲乙经序》、《简明中药辞典》等书均云伊尹精于本草药性,并创制汤液――药物加水煎煮取汁饮服的汤剂。《汤液本草・校后记》里尚提及《伊尹汤液》之书名。《吕氏春秋・本味篇》一书中,还以伊尹的口气论述了烹调术,认为调味之妙,正在于甘、酸、苦、辛、咸的巧妙配合。
钟离昧
汉代人,生卒年不详。为西楚霸王项羽麾下大奖。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口后,他潜回家乡伊芦山。当时正值韩信镇守“三芦”(指伊芦、句芦、芦石三山),钟离昧因“素与信善”遂投奔了他,一为躲藏,二为策动韩信叛汉。汉王刘邦本来就怨恨钟离昧,担心韩信靠不住,现更加疑忌和害怕。于是,他一面派人监视韩信,一面听从陈平的计策,伪游云梦,通知受封诸臣,到阵地会集,实际是要袭击韩信。韩信知此后,“欲发兵反”,但他又“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擒”,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人向他进言:“大王,你杀了钟离昧,献上首级,就无忧了。”韩信觉得有理,就向钟离昧直接说明了此意,钟离昧说:“我死不足惜,恐你要误大事,汉王所以不敢来攻楚,就因为有你我在,我若死,你也亡也。”说完见韩信无悔意,又大骂韩信:“公非长者!”终于拔剑自刎。
鲍照(405-466)
字明远,东晋义熙元年(405)出生于北海郡(今江苏灌云)。与妹令晖均为我国南朝宋时著名文学家。出身贫寒,少有文才,历官魏陵令、永嘉令、临海王刘子顼参军,故世称“鲍参军”。宋泰始二年(466)江州(今九江市)刺史刘子勋称帝,刘子顼响应,后刘子勋败,刘子顼被赐死。鲍照在荆州丧生于乱军之中。
鲍照生活在封建门弟社会,虽入仕途,但一生不得志。在《代陈思王白马篇》中他愤然疾书:“弃别中国受,邀冀胡马功。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钟。但令塞上儿,知我独为雄。”宠大的报国之志只能抒发在他的诗歌中。
鲍照生平最大的成就是诗歌,现存诗约200首,其中80首为乐府。诗集中抒发了“位卑人贱”的不平愤慨,反映出庶族地主对士族专权政治的不满。他的诗风格俊逸,对后来出现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岑参等颇有影响。唐代诗人杜甫曾用“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的名诗,来赞美李白、鲍照俊逸不群的浪漫主义风格。他和当时著名诗人谢灵运、颜延之齐名,合称为“元嘉三大家”,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今传《鲍参军集》10卷。
鲍令晖
鲍照之妹,生卒年不详。我国南朝宋时女文学家。能诗文,名虽不及其兄,却亦为时人称道。南朝钟嵘《诗品》评其诗:“崭绝清巧,拟古尤胜。”留存的作品不多,南朝陈徐陵辑《玉台新咏》录其诗7首。清代钱振伦注《鲍参军集》附注了其诗。
李汝珍(1763-1830)
字松石,号松石道人。原籍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于乾隆四十七年秋天,随其兄汝璜来板浦,居住在板浦场盐课司大使衙门。乾隆五十三年,李汝珍受业于经学大师凌廷堪,后于乾隆五十五年再次就学于凌。李汝珍前妻早死,娶板浦文士许乔林的堂姐为续弦,与“二许(许乔林、许桂林)成了姻亲挚友”。故后来除嘉庆六年(1801)至十二年在河南做过小官外,先后在板浦生活达30多年。
李汝珍“少而颖异”,“于学无所不窥”。他精通文学、诗词、音韵、经学、弈谱等多方面知识,甚至“旁及杂流,如壬遁、象纬、篆隶之类,靡不日涉,以博其趣……”。许乔林在《镜花缘》序中说他是“枕经菲史,子秀集华,兼贯九流,旁涉百戏,聪明绝世,异境天开”。他在海州地区采撷地方风物、乡土俗语以及古迹史乘,“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终于写出奇书《镜花缘》,并于嘉庆二十三年秋,在苏州首刻出版。
李汝珍在创作《镜花缘》的余暇,又编纂了《受子谱》。李汝珍善弈,并有一批棋友。乾隆六十年,他曾与其兄李汝璜、其弟李汝琮及沈桔夫、颜鉴塘等10人举行“公弈”。《受子谱》则是他辑录的当时诸名手对弈的200余局。
李汝珍“于音韵之学,尤能穷源索隐,心领神悟”。他常与许桂林、吴振勃等人“纵谈音理”;他撰写的《李氏音鉴》于嘉庆十年基本成书,嘉庆十五年镌成初刻本。这部学术著作,在出版之前就有了传抄本,得到时人称赞。
李汝珍晚年生活穷困潦倒,他原打算将《镜花缘》一百回本“先付梨枣,再撰续篇”。然而,壮志未酬,“后缘”无着,于道光十年(1830)去世,终年67岁。
许乔林(1775-1852)
字贞仲,号石华。祖籍安徽,生于四川乐山县其父的任所。清雍正末年,其高祖许洪中、许德中兄弟俩弃文经商来板浦;其父许介亭做过乾隆年间的运河通判,著有《河防秘要》和《位卑言高录》等书。许乔林排行第二,与其胞弟许桂林被时人誉为“东海二宝”、“板浦才子二许”。乾隆四十一年(1776),许乔林随生母吴氏回板浦。乔林少年时即崭露头角,诗词歌赋无有不通。嘉庆五年(1800),仅25岁便“客两淮海州盐运分司通判邓鸣岗先生处授徒”;嘉庆十二年,“乡试,中第六名举人”(《海州文献录》称丁卯科亚元);嘉庆十七、十八年,为郁州书院山长;二十一年,又“馆海州知州师禹门郡斋”;道光三年(1823)冬,48岁时出任山东平阴县知县,并且曾“以防堵功钦加京衔”。
许乔林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江淮学者,争出其门”,他在任平阴知县期间曾创办“云门书院”。因为官清廉正直,屡遭同僚嫉妒,故而无志于功名,弃官回板浦,致力于教书立说。任过板浦“敦善书院”山长。许乔林著述丰富,尤以方志为名。与唐仲冕纂修了《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协助谢元淮纂辑了《云台新志》20卷,主编《海州文献录》16卷、《朐海诗存》16卷,编纂了《票盐志略》14卷、《东平州志》32卷,与海州族人许调同辑了《板浦许氏支谱》;另外著有《球阳琐语》、《榆山房诗略》、《榆山房笔谈》等数10卷。在多次登山观海游历中,云台山石间也留下了他的许多诗词文赋。对《镜花缘》创作也有一定的贡献。李汝珍在著作《镜花缘》时,许乔林为其提供资料,成稿后,李汝珍还特地“送呈斧正”,并为其作了序言。
许桂林(1779-1822)
字同叔,号月南,又号月岚,是清乾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经学家、数学家。臧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