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诅咒提示语”,是指带有诅咒式的提示语,诸如“司机院内鸣笛必出车祸”这样的“狠毒”咒语,目的是以不文明对抗不文明,约束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虽然这些带有恐吓、侮辱甚至谩骂诅咒性质的提示语客观上起到了遏制一些不道德行为的作用,但很多市民对此难以接受:这种用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对抗另一种不文明行为的做法,实在有些不妥,有损哈尔滨人的文明风貌。市民认为,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执法部门加强管理才能根治不文明行为。
提示语_诅咒提示语 -由来
诅咒式提示语
近一段时期,街头“烂手爪子”的涂鸦被逐渐刷洗干净时,一些写在楼体墙面上的“诅咒式提示语”凸显出来,格外刺目。在道里区东风街一居民院入口处,有条黑色标语是“司机院内鸣笛必出车祸”,让人看了胆战心惊。(8月4日,《哈尔滨日报》)
随着小区亮化彩化工作的完成,随着城市根治裸土地面工作的推进,哈尔滨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深度广度已达到空前喜人的程度,于城市或市民来讲,可谓天大的好事。然而,整治后的小区还有其他的问题:私家车乱停乱放,宠物随地便溺,三轮车餐饮车随处乱摆……这种乱象由谁来管?社区说:他们有管的权利,而没有罚款的权利,所以管也没人听;城管部门说:他们只负责城市街道的管理,有执法执罚权,但社区不归他们管。正是基于此,投诉无门的个别市民以怨排怨,产生了写“诅咒式提示语”的想法,于是乎“在此小便全家死光光”、“乱倒垃圾不得好死”、“司机院内鸣笛必出车祸”等恶语应运而生。
提示语_诅咒提示语 -根源
“诅咒式提示语”的出现,究其原因,固然有市民公共文明意识淡薄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与当地环境卫生问题影响的驱使不无关联。居民劝导人们爱护环境、文明行车的提示语本是好事,但使用的词语太过“狠毒”,表面看起来很痛快,短时间内似乎也能够使某种具体的不文明行为得到遏制,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抽刀断水,结果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从长远上看,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不文明行为,况且令人胆战心惊的“诅咒标语”,本身也是触犯法规的一种不文明行为。
古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一些小事中,如乱扔垃圾、乱涂乱画、随意鸣笛……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凸显着个人的文明素养,更反映出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作为城市的主人,广大市民不仅仅是城市文明成果的受益者和享受者,更应该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当然,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固然有某种文化根深蒂固的因素,但主要的还是社会重视程度不高,治理方式不对,宣传教育渠道不畅,于是“诅咒式提示语”应运而生,产生了诸如“在此小便全家死光光”、“乱倒垃圾不得好死”、“司机院内鸣笛必出车祸”等不文明用语。这种以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对抗另一种不文明行为的做法,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有关部门管理的缺位,由此提醒有关部门,对现实中各种不文明行为应亟待整治,加强管理,以维护良好市容环境。
提示语_诅咒提示语 -现象
这些“诅咒式提示语”大多出现在居民院内,主要针对乱倒垃圾、随地便溺和车辆乱停、乱鸣笛这几种不文明行为。在道里区东风街一居民院入口处,有条黑色标语是“司机院内鸣笛必出车祸”,让人看了胆战心惊。小区居民说,此举实属无奈。一些司机开车进院后,只顾自己方便,持续鸣笛,喇叭声在小区内形成回音,扰得大家休息不好。经常有孩子被从梦中惊醒,老人被吓得心脏病发作入院。开始,居民立块木牌温馨提示“入院不要鸣笛”,但仍有司机熟视无睹。迫不得已的居民们最后选择了“诅咒”。居民说:“这样的话,开车的都忌讳,现在看效果还不错,鸣笛的明显少了。”
据了解,类似的“诅咒标语”还有很多,其“恶毒”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如道外长春街附近一堵墙上写的“在此小便全家死光光”、“乱倒垃圾不得好死”等,在邻近大排档的居民院墙上比比皆是。还有一些提示语言辞含蓄,但侮辱性显而易见。比如香坊三大动力路上的“小狗犬类如厕处”、道里区田地街上“收狗尿”,让人看着啼笑皆非。一些标语恐吓意味十足,如“禁止停车,违者罚款”,“院内有狼狗,在此小便后果自负”等。居民反映说,这些标语的“震慑”范围超不过3平方米。
提示语_诅咒提示语 -评论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诅咒提示语”不能使不文明行为绝迹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城市中每个个体的文明素养。乱倒垃圾、随地便溺和车辆乱停、乱鸣笛、乱贴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固然可耻,但以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对抗另一种不文明行为的做法,实在不妥。因为这些看似个人小节的陋习,却折射出一个人的文明素质,不仅污染了生活环境,也影响了冰城形象,这些现象均与文明城市创建背道而驰。
细节决定成败。在冰城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大家应齐心协力,积极投身到文明创建行动中来,一方面做到独善其身,做好示范,另一方面还要挺身而出,向周围的不文明行为勇敢说“不”。对抗不文明行为,需用用文明做法、加强监管角度出发,而不是“以恶对恶”方式,只有大家都重视环境卫生,从自身做起,在全社会形成讲文明为荣、以不讲文明为耻的良好氛围,才能进一步推动和提高城市文明,只有全体市民的文明素养根深叶茂,我们的文明生活才会花繁果硕!
政府部门:《哈尔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建筑物、构筑物、树木或者其他设施上涂写、刻画、张贴。违反规定的,责令清除,按每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各类招贴物应当在公共揭示栏上招贴。”因此,写“诅咒式提示语”的做法虽是无奈之举,但实际上已触犯法规。
市民就此议论说,“诅咒式提示语”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环境卫生问题的突出,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居民劝导人们爱护环境、文明行车的提示语本是好事,但使用的词语太过“狠毒”,会给人留下不良印象,甚至难以接受,这也是一种不文明。只有大家都重视环境卫生,从自身做起,才能进一步推动和提高社会文明。
王益民:“诅咒提示语”背后是管理盲点
从审视文明的角度出发,此等提示语确实缺乏文明含量,似有越描越黑之嫌;但,从市民关心家园的角度来看,多少有些抱打不平的意味,甚至为小区被不文明行为践踏而愤愤不平。现象说明了本质,有“诅咒提示语”的小区管理一定存在空白和盲点。管理上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城市文明建设的前功尽弃,忽视不得。
几条诅咒式提示语,就能解决小区的文明问题?原本出了笑话,再用笑话来解决,更令人啼笑皆非。但,那毕竟是民心的一种折射,比麻木不仁要强。小区咋管?这是老课题中的新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好好思量一番了!